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我知道,從生活中的細節來發現傳統民居中審美的純粹,那是一種「中式優雅」的傳遞。

——我知道,從手工技藝匠人身上,可以看到專註與質樸的影子。以前的老傢具,從選料、開料、木作、拋光、打磨,全部都是手工製作,那不急不躁地慢慢完成,就是一種精神專註的極致狀態。

——我知道,透過一雙充滿力度又粗糙的手,用簡單到就像千百年前作坊中的傳統手工具,從削鋸鏨鑿、榫斗磨切中,把一件件撫刨出來的傢具成就型器,穿透在陽光溫暖的光影之中,可以想像那畫面有多麼感人。

——我知道,如果沒有風,就無法理解一件傢具和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多麼親密和溫暖!

——我知道,如果沒有光,還真的感受不到傢具設計中那空間層次的穿透和舒朗!

——我知道,竹、木、漆、藤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做傢具首選的材料。因為它來自大地和土壤,自然生成,因為它會吐納呼吸,與人類生息一致。所以這像人一樣的脈博,一樣的氣息,怎能不叫人感動?木頭、竹材、野藤、生漆,當然也會擁有生命和記憶。試問,還有什麼材料可以比竹、木、漆、藤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呢?

在沒有經歷過中國傢具美好的經驗之前,你很難想像傳統中國工匠的那雙手有多麼得動人!那是經歷過歲月不斷反覆打磨過後的深刻記憶,也是經過無數次親身體驗過後那靜謐情緒的溫馨凝結,更是中國匠人千百年過後細細積累的人生智慧。

——陳仁毅

2016年10月28日下午,「一日私房」展暨《中國當代傢具設計——從文化鑒賞到春在創新》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望海樓舉行。這是一部通篇在講家居設計的經驗之作,而作者陳仁毅的想法是「鑒賞古代文化,創新當代設計」,這是一條汲取古人智慧的捷徑。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Jerry J.I. Chen),春在 CHUNZAI創辦人、設計總監,雅典襍Art of Chen 藝術品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涉足中國古代美術品已逾30年,為國際知名的中國藝術品顧問,以其深厚的古代美術經驗和國際視野創辦的「春在」當代設計品牌,自1992年發展至今。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中國當代傢具設計》封面

▌自己的文化自己救

陳仁毅的記事本里寫著:「這個時代不缺收藏,缺的是創造。需要有人去傳遞知識跟經驗,和做一點有用跟加分的事情。」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德古春在」大觀系列作品

陳仁毅:出書之前,我分析了一遍目前傢具方面的書。我把它們分成兩類,一類是圖錄,一類是書籍。梳理過一遍後,撇開那些圖錄,真正有意義的書很少,能夠講清楚的更少之又少。

以王世襄先生為例,他出書的目的非常清楚——研究,對中國傳統傢具的風格、結構、紋飾、用材逐一探討,逐漸梳理出明式傢具的體系,從而成為經典,這樣的出版極具意義。

我從業的這些年,接觸了太多的收藏家,每個人似乎都是「獨樂樂」,為了收藏而收藏。見解、財力、機緣,結合個人趣味形成的收藏,並以此為基礎、結論做的出版,只是管中窺豹,無法影響一個時代。收藏和文化是兩件事,從文化到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切入的是一個新角度——當代傢具設計。本來我以為已經有很多設計領域的人在談中國當代傢具創新,結果在搜尋相關書名的過程中,以此為主題的書寥寥無幾。可以想像,很多學院根本沒有像樣的教材。我們希望這本書不再讓人只是看到造型和材料,而是看到傢具的文化內涵、哲學層面的思考。這也是我們不計成本做這本書的動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萬元戶」時代過後,每個人睜開眼睛,首先看到的都是西方的精緻品牌,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像樣的品牌,便瞬間被其折服,從此傾心於西方當代精緻生活,於是就忽視了自己文化中那些美好的片段。又經過20年的迷惘,總算有些迷途知返了。

終歸到底,使用的器物、形成的品味、人格的養成,達到知行合一的狀態,才會成就文化的辨識度,真正地受人尊重。而這些只能靠我們自己實現。從這個層面來說,我最關心的是這本書能否成為學習工業設計或傢具設計的學生們打開的另一扇窗。

西方設計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成熟度遠遠超過中國。中國今天的設計,基本上是踩著西方的經驗在往上爬。因為教育的背景,時空的背景,對生活經驗的吸收,完全潛移默化在西方的經驗里,中國設計與西方仍然有著很大的距離。所有設計里的奢華、極致,都以西方作為主軸。那是因為之前的兩百年,中國的精緻經驗沒有被延續,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中國式精緻,都在古代美術的經驗里。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當代精緻設計,大多數都是來自西方。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做當代設計?就有了一個最初的動力。在做當代創造的決定之前,我們要深刻了解中國每個時代的美術。每個時代都有興盛和沒落,明代有明代的美好,可是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美術的沒落,已經太久了。當代設計的參與者,可以選擇繼續沒落,可以選擇認同西方、模仿西方,也可以選擇自己創造。我的選擇是後者。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德古春在」青藤系列作品

▌分享和傳承,是出書的真正價值

回到中國傳統的生活脈絡裡面來,這是陳仁毅尋求的落腳點,「真正為生活提供的設計,除了讓眼睛能舒服的看到,還要真的好用、能用,也讓身體能感受到,更甚至是要走進人的心裡,帶給人一種真正可以安靜和溫暖的感受。」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德古春在」詠竹系列作品

陳仁毅:拿老民居的瓦片屋頂來說,你看,那錯落的感覺跟傢具上的束腰虛實感很像,沒有凹下去的瓦片,就顯現不出來凸出的立體層次美感。正是這樣的錯落有致,陰陽虛實,雨天傾注而下的水流就會更加順暢自然,晴天里灑下來的光影明暗,也才會更加迷人。這是老百姓生活里最平實的智慧表現。所以,我喜歡把田野調查中那深刻的生活感受,運用在現代傢具設計上。

為什麼我說現在市場上很多設計師在「玩」創意,而不是在做「品牌」,或是努力耕耘「設計」。因為他們對質量的堅持或是提出全面性解決的方案沒有完整的概念,突發性的作品發表很難形成一個產業或者一個民族的文化風格,當然更成就不了一個持續又偉大的創新時代。所以只有用「品牌」的角度,以一種專註和俯視一個產業的高度來走這條路,中式設計在未來才會有發光的機會!

我常常講,設計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在設計以後,能夠被生活所接納,那才是有意義的事。現在太多的設計師只能稱為玩票型的「藝術家」,只是為了透過傢具的新意展現自己的趣味喜好,而不是真正為「生活」、為「人」來設想。可是現在的中國,談當代設計非常前衛,包括建築、汽車、空間、家居等都非常地超前,卻常把最親近的「人」這部分給忽略掉了。

而我個人的感覺,真正為生活提供的設計,除了讓眼睛能舒服的看到,還要真的好用、能用,也讓身體能感受到,更甚至是要走進人的心裡,帶給人一種真正可以安靜和溫暖的感受。

時代太過快速,盲目階段性的「時尚」,與急欲跟上時代的生活美學形成了強烈衝突。回到中國傳統的生活脈絡裡面來,最終我們還是會進到文化里的「中道精神」。空間講究安靜、心定。現在人們談到生活的「質」,都推崇明代文人的《遵生八箋》《閑情偶寄》《長物志》。我覺得可以再往前推一些,推到儒釋道的哲學觀,再到宋明文人的思想,再到今天生活中應該延續的文化主軸,這個主軸其實就是「靜」。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德古春在」贊直系列作品

▌未來20年,中國傢具最重要轉型期

陳仁毅認為,中國傢具需要學會講中國「故事」:「中國在今天的現代傢具之前,只有兩個傢具品牌。一個品牌叫『明式』,一個叫『清式』。」

陳仁毅:做設計,如果講不出好故事,那麼設計出來的產品就很難有溫度。這裡的故事,是指設計師的態度,設計師的人生經歷,設計師的價值觀,設計師的審美趣味,都通過故事為作品添加深度和附加值。

所有受市場推舉或成名的品牌,包括愛馬仕,也一直在被抄襲啊!可是,你看他們就用一種最積極的解決方式,用每個季度都會推陳出新的方法,讓他們的品牌都一直走在潮流的前面。所以只要你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格調,根本不用擔心抄襲。而且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往往是引領潮流走在市場最前面的那個人,獲得最大的肯定,利潤也跟隨著品牌壯大而更豐厚,並不會因為不斷地被抄襲而吃虧。

中國在今天的現代傢具之前,只有兩個傢具品牌。一個品牌叫「明式」,一個叫「清式」。但產業走到今天,我們不能再繼續只講明式傢具的故事,也不能再只講清式傢具的故事,而是要開始講自己的故事,這才叫「當代中式」!

我的預測是在未來二三十年,傢具產業會從「量化」到「質變」。 「量」代表的是市場和利潤,「質」代表的是品牌、信譽和附加值。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依靠低廉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也不能再依靠出口被動式訂單生存,而是要找到產業中永續的真正價值,才能支持這個產業發展和再創新。所以,內需市場的消費意識目前正在崛起,是一個產業轉型中很好的消息,未來的市場需求也不會像過去那麼草根和粗放,所以現在開始追求產品的改革,面向品味和精緻生活,可以預見,在未來跟上時代步伐的企業和一波波創新的產品,在經過時間的考驗之後,最終都將會取得傲人的成績!

我想,未來二十年是中國傢具最重要的轉型期,從沒有形成產業到形成規模產業,進一步形成影響時代的產業。從沒有傢具風格到形成風格,再到帶動流行風格。從沒有設計到開始談設計,再到從設計中提升,進入一種文化性設計的展現,並且開始和西方互動連結,甚至會出現有全球高度的傢具設計博物館。可以預見,傢具和設計的年代已經來臨了,接下來,就看各個企業如何來呈現自己的設計品味和品牌。

所以當代設計師們,要加油了,因為給你的準備時間已經不太多了,你不往前走,就會有別人沖在前面。設計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也要問問自己:你改變了嗎?還是說你準備改變了嗎?

陳仁毅:我為什麼要出版《中國當代傢具設計》


當代中式設計的「內涵層次表」

以一個「新文明」的高度,來重新定位未來的「中國當代傢具設計」,那今天就得先參透,傢具文化中所具備的各項元素和傳統人文里的豐富精神。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沒有照相機的年代,李嵩用畫筆記錄的宋代風情

TAG:《收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