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運用《金匱要略》方、法治療風濕病!

運用《金匱要略》方、法治療風濕病!


運用《金匱要略》方、法治療風濕病!



導讀: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詳細地論述了風濕病的理法方葯,如痙濕暍、中風歷節、血痹虛勞病等篇。本文就《金匱要略》中涉及風濕病的辨證論治總結為:解表逐濕——麻黃加術湯;益氣溫經,和營通痹——黃芪桂枝五物湯;通陽行痹,祛風驅濕,和營止痛——桂枝芍藥知母湯(此處可參考《劉渡舟:桂枝芍藥知母湯》);溫陽散寒、逐濕通痹——烏頭湯;補陰溫陽——腎氣丸。


廣義的風濕病屬中醫「痹證」範疇。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等多種風濕病,其中某些病種至今在臨床上仍屬難治。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詳細地論述了風濕病的理法方葯,如痙濕暍、中風歷節、血痹虛勞病等篇。本文就《金匱要略》中涉及風濕病的辨證論治總結如下:


1解表逐濕——麻黃加術湯


風濕病早期多感受風寒濕之邪,寒濕在表,痹阻陽氣,衛陽被郁,不通則痛。臨床多見全身關節疼痛,惡風寒,無汗,腹脹納差,或大便溏爛,脈浮緊。

本證與痙濕暍病篇麻黃加術湯證類似。治以發汗散寒、解表逐寒法。方中白朮祛濕,麻黃得術發汗而不致過汗,術得麻黃能並行表裡之濕。適用於風濕病初起,風寒在表者。臨床上若風邪偏勝,其痛遊走者,可加羌活、防風;若濕邪偏勝可加防己、茯苓、車前子等;若寒邪偏勝可加川烏、劉寄奴。


2益氣溫經,和營通痹——黃芪桂枝五物湯


風濕病中的頸椎病、腰椎骨質增生常可見四肢麻木痹痛,遇冷誘發或加重。肢體痿弱無力,或周身疼痛,舌質淡胖,脈沉弱無力。病機多為氣血兩虛,氣虛血滯,肌膚失養,血虛不能榮養筋脈,故肢體肌膚麻木。其證候、病機與血痹相似,「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方中黃芪益衛行氣;桂枝溫經通陽,協黃芪達表,溫通血脈;芍藥通血脈,而養陰血;生薑、大棗散風寒、補營血,調和營衛。方中雖未多用活血通脈葯,但因本方證病機之本在於氣虛感邪之後而致血行不利,故用補氣活血,氣行則血行,用黃芪以引陰出陽,以達溫陽行痹之功。臨床若風氣盛者,可加防風、川芎、紅花、雞血藤以活血祛風;熱重加白花蛇舌草、黃芩清熱;疼痛較重加三七、薑黃活血止痛。


3通陽行痹,祛風驅濕,和營止痛——桂枝芍藥知母湯


風濕病中期因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或患者臟腑經絡素有蓄熱,復感風寒濕氣,氣不得通,久之郁而化熱,因此往往並非單純的寒證或熱證,實證或虛證,而是寒熱夾雜,虛實共存。風寒濕外襲,氣血不暢,郁久化熱,消爍肌肉,導致寒熱並存,反覆發作,耗氣傷陰,損傷脾胃肝腎,正虛邪實,或實中有虛,虛中夾實。仲景對此種寒熱虛實之證治言之甚詳。《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症並治》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臨床表現為全身關節痛甚,活動不利,局部關節腫脹發熱,伴汗出惡風,口渴喜飲,頭暈目眩,短氣,溫溫欲吐,舌淡苔白,脈沉細。方中桂枝、麻黃、防風行陽溫散寒濕,芍藥、知母和陰,白朮、附子助陽除濕止痛;生薑、甘草和胃調中。共奏通陽行痹,祛風除濕,和營止痛之效。徐忠可《金匱要略論注》曰:「桂枝行陽,母、芍養陰,方中藥品頗多,獨掣此三味以名方者,以此證明陰陽俱痹也。」又云:「欲制其寒,則上之鬱熱已甚,欲治其熱,則下之肝腎已痹,故桂枝、芍、知、附寒熱辛苦,並而各當也。」臨證兼見脾胃不和加茯苓、砂仁;婦女月經不調加益母草、雞血藤以調經活血;肝腎不足加川續斷、桑寄生、乾地黃、女貞子等;痛甚加田七片、薑黃、牛膝活血止痛。

4溫陽散寒、逐濕通痹——烏頭湯


烏頭湯出於中風歷節病篇,全方可溫陽散寒、逐濕通痹,主治寒濕痹痛,關節劇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熱,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本方證為寒濕之邪侵襲關節,凝滯不去,阻礙氣血。寒之痛、濕之著不移,故見症關節劇痛而不可屈伸。伸不能屈者病在骨,屈不能伸者病在筋,此屈伸不能之方證,說明筋骨俱病。方中烏頭辛熱溫陽驅寒,除濕止痛;麻黃辛溫散寒,通陽宣痹;芍藥、甘草通調經脈,緩急止痛;黃芪溫分肉,實腠理,助麻黃、烏頭溫經止痛,又可制麻黃辛散太過;白蜜甘緩,以解烏頭之毒。諸葯相伍,使寒濕之邪隨汗而解,有祛邪而不傷正之妙。臨床運用於寒甚之痛痹,除關節疼痛外,還需從舌象屬寒濕或全身四肢惡寒冰冷的寒象以辨為寒濕內郁,然烏頭為大辛大熱有毒之品,易引起中毒,故煎服時間宜長,並適當加大甘草用量或以白蜜制其毒,使用藥安全。


5補陰溫陽——腎氣丸


腎主骨,肝主筋,藏血。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血脈失養,一方面導致「身體尫羸」、「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等肢體的畸形和功能的受限。正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症並治》所言:「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另一方面容易受到風寒濕之邪的侵襲,外合營衛而痹。肝腎精血的虧虛與風寒濕痰瘀相互影響,早期風寒濕熱之邪外合肌肉血脈,久之內舍於肝腎而致筋骨同病,骨損筋攣。後期肝腎精血虧虛,不能濡養肌肉筋骨,風寒濕熱之邪便膠著難去,加重邪氣的滋生。臨床多見面色無華,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肢體關節疼痛,腫脹,變形,活動不利,晨起關節僵硬,雙下肢浮腫,夜尿頻數,婦女月經量少,舌淡苔白,邊有齒印,脈細弱。補益肝腎,調和營衛是後期治療痹證的關鍵,是為治本,可用八味腎氣丸加減。兼見氣血虛加黃芪、党參、雞血藤、何首烏之類;陰虛加女貞子、旱蓮草、玉竹等;納差脘脹,脾胃健運失職,加四君子湯及雞內金、砂仁、谷芽以健脾益胃,鞏固後天之本,促進氣血的生化,常可改善患者體質,減輕病痛,取得「脾健濕邪可去,氣旺頑麻自除」的作用。


作者/陳光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九成腫瘤是自找的!有這8種習慣,就別怪癌症找上你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運用《金匱要略》方、法治療風濕病
運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的思路與方法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二)土茯苓、薏苡仁、秦皮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五)典型病案,診斷濕熱痹阻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四)黃芪、淫羊藿
葉天士運用辛開苦降法治療溫熱病(二):瀉心湯類方的運用
基於「雜合以治」思想,運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疑難雜症!
李可老中醫運用經方古法,治療免疫系統病及代謝病!
醫生講解對白癜風的治療進展和一些治療手段的運用
中醫扶正祛邪在癌症治療中的運用
干祖望(國醫大師)運用健脾法治療慢性咽炎(四):臨床典型病例
【和合術最簡單的方法】回心轉意符 和合術法事 福鼎堂:如何運用到風水來催姻緣
名醫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三)菟絲子、女貞子
這4類心臟病患者,可以使用中醫的方法,運用食療與經絡來防治
干祖望(國醫大師)運用健脾法治療慢性咽炎(一)
歐柏生教授運用經方治療白癜風經驗瑣談
干祖望(國醫大師)運用健脾法治療慢性咽炎(二):益氣/滲濕/潤燥法
運用仲景法辨治乙肝病的江西醫家
方葯中:辨證論治七步法的臨床運用-重症肌無力治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