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打算做雞血家長前,先聽教育專家說說「玩」有多重要

打算做雞血家長前,先聽教育專家說說「玩」有多重要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什麼?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你可能會寫出健康的食物、好的教育、穩定的家庭等內容,但這份清單可能不會有「玩」這一項吧?事實上,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


作者: Katie Dupuis 來源:todaysparent.com

打算做雞血家長前,先聽教育專家說說「玩」有多重要


Melissa Stenhouse 是「今日家庭早教與兒童看護中心」(Today』s Family Early Learning and Child Care)的一名項目協調人。這是一個提供兒童看護服務和育兒課程的非盈利機構。從她的工作經驗中,Stenhouse深深體會到玩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而她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叫Zoey的女孩和她最喜歡的派的故事。


Zoey是一名四年級學生,也是被送來Stenhouse的課後項目里的孩子之一。一開始,她對閱讀毫無興趣。「我們發現她在用積木搭建一些精緻的儀器,」Stenhouse說,「原來她是在搭建一套用於做派的廚具。」於是Stenhouse特地和她的同事們增加了一個烘焙派的課後項目。在他們告訴Zoey製作派需要哪些材料後,Zoey學會了記錄食譜,並開始對烘焙類的書籍感興趣,而這讓她增加了對閱讀的興趣。「真的很不可思議,」Stenhouse說,「她通過玩積木表達了她的興趣,而興趣讓她嘗試閱讀,現在她一看起書來就不想放下。」


要說起玩耍的好處,增加孩子的讀寫能力是其中一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玩在孩子的全面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早已不是秘密——研究者們已經在過去十年中發表過很多相關的報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發現幼兒園孩子的社交能力(由玩耍發展而來的好處之一)和他們成年後的成功之間有所關聯。玩也以創新的方式被用於治療有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和生理上的障礙的兒童,以及用於創傷後的情緒治療。在1989年11月發布的《聯合國兒童權力公約》中,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宣布,玩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基本的人權。

當你思考孩子生活的必需品,你可能會想到——健康的食物,教育,穩定的家庭——但你的清單里可能不會有「玩」這一項。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但它卻正悄悄地受到威脅——這種威脅來自對學業的日益強調,來自角色類玩具的對創意性玩具的壓制,來自安排得過滿的時間表。那麼到底怎樣才算玩呢?玩能給你的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呢?


玩有很多形式,但它的核心是,它是一種讓孩子充分參與、並對他們的思維提出挑戰的活動。它可以由孩子自己主導,也可以由大人進行指導。它可以是一個人進行的活動,也可以是更活躍的、幾個孩子一起玩的扮演類遊戲。玩也可以是一起拍攝一段YouTube影片。只要讓孩子探索他們未知的世界,這就是玩。而當你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機會玩耍時,它會幫助你的孩子成長。繼續讀下去,看看玩能給孩子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學習生活技巧


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認為,必須讓孩子有「爬腳手架」的機會,意思就是讓他們參加能練習生活技能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參加創意性的玩樂活動,並且有機會主導自己的行動,而成人可以在周圍監督與干預。未經組織的自由玩耍尤其能對孩子的執行能力有所幫助——加強孩子自我管理(例如在壓力狀態下保持冷靜和專註的能力)和情緒應對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和制定計劃的能力。


「執行功能發生在大腦的前額葉: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Melissa Healy說,她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伯靈頓的一名兒童及家庭心理治療師。 「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提供培養這些技巧的經歷,研究已經表明,孩子在發展上會滯後。」

在她的療程中,Healy會讓孩子主導,這種方法在學術界很受歡迎。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把開放式遊戲加入課程時都會特別參照參照Reggio Emilia建議的方法。Reggio Emilia的理論認為,這種由孩子主導的探索類遊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必要的。這種學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Reggio Emilia所在的義大利城市發展開來。一個叫做Loris Malaguzzi的老師和家長們一起,為孩子們建立起了能提供他們新的學習方法的學校,鼓勵民主化思考。他相信,每個孩子都被賦予「一百種語言」的表達能力——他們和周圍的世界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繫——要讓教育獲得成功,孩子必須被賦予一定程度的控制力,被作為學徒們那樣對待,而不是被灌輸指令的對象。這種理論的核心是,把孩子當成富有智慧的、能自己指引自己學習的個體;營造孩子和家長、老師之間的積極關係,以及把孩子周圍的環境當成「第三個老師」。


Stenhouse的項目就是基於這種教育理論。她和她的同事們都把孩子當成有能力的個體來對待,並創造機會讓他們獲得真實的體驗——例如Zoey就得到了烘焙派的機會。「這真的很神奇,」Stenhouse說,「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在做他們感興趣的時候,他們行為上的一些問題通常就消失了。」


玩能培養溝通能力


學會有效地溝通——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學會在一段對話或社交場景中自然地插話,提出你的需求——這對於成功的成人生活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孩子直接跑到一群孩子中間,拿走一個玩具,其他孩子很快會把他排擠在外,」Daniel Chorney說,他是來自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一位心理學家。「學會接近其他人,並問他們『我能和你一塊玩兒嗎?』這個社交技巧會讓孩子一生受用。」溝通能力還包括理解一些社交信號,學會閱讀他人的面部和身體語言等。而這一切都從遊樂場開始。


Chorney說,給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社交場景是很重要的——帶孩子去同學家玩、參加預先組織好的活動、自由的玩耍——家長們也可以試著在家裡訓練孩子的技巧。「如果孩子對某個問題很糾結,例如很想加入某個群體,那孩子和家長可以在家練習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然後他們可以在真實生活中去面對這個困境。」

玩能讓孩子學會化解矛盾


馬里蘭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自由時間在1981年至2003年間,從每周57個小時減少到了每周48個小時,而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則減少了37%。這種未經安排的、無人監視的玩耍,不僅能讓孩子培養獨立能力,還能幫助他們發展其他重要的能力,包括學會用適當的手段解決問題,而不是總是指望成年人來幫助他們處理狀況。


Healy向我們解釋,玩耍,尤其是由孩子主導的玩耍,是如何幫助他們得到一生受益的技巧的。「比如你在一個公園裡,這時來了另一個孩子推了你的孩子一把。家長的本能反應就是跳出來,告訴那個孩子別再推了,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在幫你的孩子。這只是證明了,『當其他人來推我的時候,我媽媽就會跳出來幫我。』但事實是,媽媽不可能總是在你身邊。」你會希望孩子自己培養出解決矛盾的能力。那些沒有在玩耍時遇到過問題並自己解決的孩子,總會在遇到事情時自動向一個權威人物尋求幫助,而那些在玩耍時自己處理過這類問題的孩子則更能夠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們還會在遊樂場中學會社會譴責的力量。「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有一個孩子一直欺負其他人的話,那個孩子很快會受到排斥,」Chorney說。「如果有人做得太過,自然會有另一個孩子來糾正他的行為。我們在孩童時期就應該發展這種對社交中的邏輯因果關係的理解能力。」

玩能讓你和孩子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玩已經被證明,能幫助家長和教育者與孩子建立起聯繫。Healy發現,要與小客戶們建立起密切的關係,玩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讓孩子坐下來談談他們的感受並不能起到作用,」她說。在她的療程中,玩能幫助他們建立起聯繫和信任。「如果通過玩耍,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思想和感受,那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療程。這也是成功的育兒方式。」


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玩也是他們關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Chorney經常建議那些有行為問題的孩子的家長們每天都留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玩耍。這是一種被驗證過的治療方法,叫作「父母管理訓練」(The Parent Training Program)而像「難以置信的那些年」(The Incredible Years)或者「親子互動療法」(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都從屬於這種療法。這些療法的重點是加強親子之間的聯繫,以此改進孩子在情緒上和行為上的問題。


「通常我會建議,一天至少花上15分鐘時間,來玩一些需要親子間合作的遊戲,而這些遊戲不需要規則,你不需要向孩子提問,也用不著給他們下指令或者批評他們。」這就意味著你們不能玩桌面遊戲,但你們可以一起搭積木、做手工,甚至只是坐在一起塗繪本。這種共享的歡樂時光能加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紐帶,從而讓孩子向家長尋求正面的關注,而不是通過故意犯錯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這種親子時光對於父母來說也同樣重要。「我認識一些父母,他們會說,『我愛我的孩子們,但有時候我也會恨他們,』」Chorney說,「我會告訴這些父母,回家試試這種方法,因為他們會和孩子一起歡笑,會和孩子建立起聯繫,會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5歲的時候。這會提醒他們,為什麼當初他們選擇成為一名父母。這是和孩子約會的一晚。」

打算做雞血家長前,先聽教育專家說說「玩」有多重要



玩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能力


一篇2007年發表在學術期刊《兒科學》上的文章論述了玩對於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文章說,「玩是學習環境中的一部分。玩能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的環境,甚至加強孩子的學習意願,提升他們的學習行為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芬蘭的教育體制在國際評估中持續地取得高分,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而這種體制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因為芬蘭人相信,玩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有價值的教育媒介。孩子直到7歲才開始正式上學,在這之前,他們接受的是學前教育,重點就是玩。學校的課程也是每節課45分鐘,中間休息15分鐘的模式。之所以這麼設置時間,是因為研究者認為,這15分鐘的休息時間能讓孩子在上課時集中精力。而在課堂之外,玩也是另一種教育形式。


Deborah McCoy的一生都從事兒童教育事業,她也是位於紐約羅徹斯特的斯特朗國家玩具博物館的教育助理副總裁。她相信,孩子會引導自己學習。斯特朗國家玩具博物館是一座富有歷史的博物館,同時也是一所致力於讓孩子在玩樂中成長的機構,它在創立項目時也使用了Reggio Emilia的理論。


「我們發現,那些需要想像力的遊戲,對於建立孩子的表徵能力尤為重要」,McCoy說,「表徵能力是形容孩子用一樣事物來代表另一樣事物的能力(例如Zoey用積木搭建除了一個烤箱),而這正是讀寫能力的基礎。對孩子來說,讓他們在故事中思考,並把故事表演出來,這個過程很重要。通過玩耍的過程自然地做到這一點是最好的方法,因為這其實是孩子的天性。我們的責任是為孩子創造這樣的環境。」


博物館裡的項目包括完成美術和手工作品、科學實驗、感官遊戲(其中一個遊戲叫作建造、駕駛、穿越,場地里甚至有一個大型的採石場,能讓孩子在裡邊晃蕩)、裝扮遊戲以及其他讓孩子發揮想像力的遊戲。


斯特朗博物館裡還有一個非全日制的學前班,叫作Woodbury學校。在那裡,孩子們可以在展館裡參加有趣的活動,老師們會組織富有故事性的工作坊。導師們會把玩作為第一步,來教孩子如何創作故事情節——他們會給孩子一些公仔作為啟發,讓孩子們講他們自己創作的故事。老師們會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學習。


「孩子們可以再讀一遍自己編出來的故事,他們還可以把這個故事念給他們的朋友聽,」McCoy說,「這就轉化為了他們的讀寫能力。」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常規性地融入玩樂的元素,能帶來很多好處。就像Chorney說的那樣,「玩是對現實生活的演練。」你不必為此花上很長時間,通常只要站在後面讓你的孩子主導就好。聽起來很簡單不是嗎?

打算做雞血家長前,先聽教育專家說說「玩」有多重要



花上十分鐘試一試


1.未經安排的自由玩耍


把家裡的空麥片盒子和空紙巾盒通通找來,再加上廁紙和空心紙筒,或者找一個裝過電器的大箱子。把盒子、顏料、馬克筆、剪刀(大一點的孩子才能使用剪刀)、膠水、膠帶,以及幾罐紐扣和小珠子給孩子們,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你可以定一個寬泛的主題,例如「太空」或者「叢林」。


「對孩子來說,讓他們在故事中思考,並把故事表演出來,這個過程很重要。通過玩耍的過程自然地做到這一點是最好的方法。」


2.團隊遊戲


讓孩子們坐成一個圓圈,然後告訴他們現在要發明一個新遊戲,工具是幾個球、一根跳繩還有一個呼啦圈(你也可以使用其他你能找到的運動類玩具)。每個孩子都可以制定一條或兩條規則。當孩子們發表意見的時候,你可以把規則記下來,然後讓他們試試看。通過嘗試來決定,哪條規則行得通,哪條規則行不通。


3.美術課


讓每個孩子都坐在一個鏡子前面,然後給他們一副磁性寫字板和白板筆。讓孩子們根據自的臉型、特徵和頭髮來畫自畫像。你還可以讓他們在自畫像上加一個元素,來表達他們長大以後想做的事情。例如廚師帽和聽診器。


4.角色扮演和過家家


找一個舊的洗衣籃,在裡面裝上各種舊衣服和配飾。讓孩子們扮演他們在候診室(或者餐廳、辦公室、教室等等)看到的不同角色。你可以用照片或視頻記錄下孩子想要扮演的角色。下次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如果孩子們想不出點子,你可以用這些照片或視頻啟發他們。


或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看謝濤的戲,能真正感受到戲曲表演藝術和角兒的魅力」
北京五齡童被稱「特殊兒童」,狀告幼兒園勝訴將獲道歉和賠償
「轉胎丸」能改變胎兒性別?當心致畸
14歲男孩吞6枚硬幣嚇唬父母,專家提醒家長應學會情緒管理
羅爾德?達爾:幽默感來自屎尿屁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想問,小長假你打算怎麼吃?
男子打算帶一隻拉布拉多回家,看看哪只才是最好的!
家裡有大寶,打算要二寶的孕媽這些情況你都注意到了么
如果有人嘴賤說你娃丑,你打算怎麼懟回去?看寶爸們的犀利回答,這個回答我給滿分!
你有多久沒和家人一起吃飯了?今年中秋還不打算回家團圓嗎?
多有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因女兒重病,她打算賣掉兒子救女!
看到這些小可愛你不打算養一個嗎?動漫中的狗狗們
聽說你們都在讓它陪睡,病得這麼重,你們還不打算治么?
如果打算開始運動健身,卻不知道該做什麼,那你就該看看這個了
搞笑圖片:大爺,就算愛喝酒也不能這樣,你打算長醉不醒嗎?
我想問,國慶中秋小長假你打算怎麼吃?
家裡土狗過仔了打算送人,朋友那鄙視的眼神,讓我心好痛
起初家人不看好自主品牌,見我打算買這車,也沒啥意見了
你打算母乳餵養寶寶?那這一篇值得看看
如果你養狗,或者打算養狗,那就一定要看!
終於知道鵝肝是怎麼做的了,看完我也打算不吃了!
看了這個,你還打算長期練太極嗎?
革命勝利後,毛主席問他有什麼打算,他說「扛鋤頭去」
我做好了與你過一輩子的打算,也做好了你隨時要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