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的歷史性崛起靠政府產業政策?——對英國前官員的反駁
你,和經濟學,密不可分
本文為《經濟學家告訴你》原創首發
近日,偶見老牌英帝一名前官員怒斥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的一篇文章。細看之下,不禁啞然失笑,長嘆息道:如果這樣的人,在英國都能成為受人尊崇的學者,那麼英帝的沒落,豈非必然?
-1-
史實性錯誤:
英國在工業革命前就是日不落帝國嗎?
文章開頭就吹毛求疵,但也破綻百出,針對張維迎認為的「由於工業革命,英國從一個邊陲島國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引領者」,借著以下描述反駁說:
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是歐洲(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工業革命前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世界範圍內的戰爭,英國是所向披靡,不僅在歐洲戰勝了法國,而且在海外奪取了印度、加勒比海和北美洲,這幫助其在工業革命前成為最大的帝國——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帝國包括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區。
眾所周知,英國的工業革命始於1750-1760年。在印度,英國人1757年取得局部勝利,而奪取和控制整個印度,是遲至19世紀中葉的事情;在澳大利亞,英國人到1770才發現其東海岸;在紐西蘭,英國人要到1769年才登陸;在加拿大,通過英法七年戰爭,英國到1763年才控制了整個加拿大。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這些豈不都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之後的事情。況且「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須等到19世紀中期以後,才廣泛成為對英國的政治性代稱。
此文一開始,就給人留下信口雌黃的不良印象,繼續往下看,更加慘不忍睹。
-2-
故意隱瞞的事實:
美國因何實現了
移民及資本的快速增長
該官員接著指出:
(…)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經濟霸主是依靠勞動力和資本的巨大積累。在1860至1890年期間,受大規模移民的刺激,美國人口幾乎翻了一番…
但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移民,要背井離鄉、歷盡艱險越過大洋,前往陌生的北美大陸呢?是發神經嗎?這位英國官員,在文章中對此奇怪地保持沉默,自始至終省略不談。既然他不說,好吧,就我來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真相:因為相對於老歐洲大量束縛性質的封建殘留及人身、財產義務,美國是一個更加自由的國度,包括更低的國內稅率和更少的管制、更加自由的市場、更自由的遷徙和投資。這正是紐約金門灣矗立的自由女神像及以下著名詩句的涵義:
把你,那勞瘁貧賤的流民
那嚮往自由呼吸,又被無情拋棄
那擁擠於彼岸悲慘哀吟
那驟雨暴風中翻覆的驚魂全都給我
我高舉燈盞佇立金門
在《危機和利維坦》一書中,羅伯特?希格斯很好地描述了19世紀美國的特徵:
很久之前的某個時期,當普通美國人忙於日常生計時,幾乎無法意識到政府——尤其是聯邦政府的存在。作為一名農夫、商人或手工業者,他可以決定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產銷何種商品,而僅受市場力量的束縛。試想:沒有農產品補貼、價格支持、面積控制;沒有聯邦貿易委員會。作為一名僱主、僱員、顧客、投資人、借貸人、債務人、學生或教師,他可以基本按自己的心愿行事。試想:沒有國家勞動關係委員會;沒有聯邦消費者『保護』法;沒有保障及交換委員會;沒有就業均等機會委員會;沒有衛生和福利部門。沒有一家發行國家紙幣的中央銀行,人們通常使用金幣完成買賣。沒有銷售稅,沒有社會保障稅,沒有所得稅。儘管政府官員像現在一樣腐敗——也許更腐敗——但可供他們貪污的少到可憐。公民的私人消費超過政府所有消費的十五倍之多。
在19世紀的美國,政府的任何稅收和管制,都會受到重重阻力。舉例而言,在今天成為美國大稅的個人所得稅,由於美國國民對政府權力的高度警覺,自誕生起就遇到巨大壓力。1861年8月5日,聯邦政府才以其對南方的戰爭為由,首度開徵個人所得稅,但需要繳納的也僅限極少人,到1872年因被指控違憲而停徵。1894年美國國會決定再次徵收個人所得稅,以彌補關稅削減帶來的損失,很快又被裁定違憲。直到1913年,美國憲法第十六修正案才正式授予國會徵收個稅的權力。
可想而知,相比今天來說,美國19世紀的市場環境是極端自由的,國內的政府干預少之又少。這才是當時資本和人力資源在北美快速積累的真正原因。
-3-
基礎邏輯謬誤:
英美快速增長靠的是什麼?
接下來一大段所謂「證明」,幾乎可以用幼稚來形容。一個稍稍有點邏輯基礎的人,都可以輕鬆反駁。
作者論證說:
英國和美國在其各自成為世經濟霸主期間實現經濟增長的政策是依靠政府的大量干預,而非「自由市場」。
文章接著羅列了許多數據,從英國18-19世紀的政府負債,到美國19-20世紀的關稅牆,從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代英美國家的GDP「低增長率」,到美國二次大戰期間的GDP 「高增長率」。讓不少外行人看來,像在用「事實」說話。
然而,在科學領域,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同樣的事實或現象,在高手和低手眼中是大有差異的,就如一個透明水杯中的筷子。在低手眼中是折斷的,而高手會告訴你筷子並沒有折斷,而是隱含著一定的光學原理。
首先,我要告訴你,被廣泛沿用的麥迪森購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出來的GDP是有缺陷的(且不說年代越往前這項指標越失真,比如工業革命時期統計出來的美英的所謂低增長率,簡直是學術史上的笑話),因為GDP所反映的,不過是生產出來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而無法反映出各項中間產品等資本品的結構、質量及「總量」。在以迂迴生產為主要特徵的現代經濟中,後者才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為它代表著一國國民的真正經濟實力也即生產能力。所以,是美國的國民生產能力,早在二戰以前就決定了,它參加戰爭中的哪一方,哪一方就可以獲勝,而不是等到戰時,巨額的政府支出及由戰爭物資及其貿易體現出來的高GDP,才導致它具有這樣的經濟實力。這就是眼中只有簡單數據而缺乏理解力的人,容易犯下的一個倒因為果的致命錯誤。
其次,我要告訴你,是否掌握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的「反事實推理」方法的精髓,是經濟學家水平優劣的重要分水嶺:
一個好經濟學家與一個壞經濟學家之間的區別就只有一點:壞經濟學家僅僅局限於看到可以看得見的後果,而好經濟學家卻能同時考慮可以看得見的後果和那些只能推測到的後果。
假如一位政府官員自己多花了100蘇(5法郎),這就意味著,納稅人自己就要少花100法郎。政府官員的花費是看得見的,因為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而納稅人那邊的情況卻是看不見的,因為,唉,他沒辦法再花那筆錢了。
那麼,一個國家現在的高稅收(比如關稅牆)或將來的高稅收(比如大量國家債務),都使掌握在普通生產者手中的資源更少,掌握在國家官僚手中的資源更多。暫不考慮徵收當中發生的大量損耗、腐敗及揮霍現象(正如巴斯夏的計算方式),前者少掉的部分,就是後者多出的部分,既不多也不少。
讓官僚手中掌握更多的資源,就會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和發明創新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單從歷史數據看,在政府主持大量投資時,基礎設施和創新的數量也在增長。但這只是看得見。看不見的,是這種增長的水平,永遠無法企及同樣資源掌握在私人手中的增長水平。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可以得知,私人企業家,受著利潤和虧損的激勵去有效滿足消費者,而政府官員,卻缺乏任何有效的激勵手段,也不具備相關的知識,從而能夠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看得見的,是表面上的增長數據;看不見的是,是背後的巨大效率損失。
對「美國在計算機、航天和互聯網等行業仍保持國際優勢,儘管其總體技術領先水平正在下降。如果沒有聯邦政府對國防相關性研發活動的投入,上述行業都是不存在的」的最好反駁是,假如沒有聯邦政府以上投入,而把這些資源投入包括想出這些點子的人才資源從官僚手中取走,留給明顯更加活躍且更富冒險精神的私人企業家(沒有任何理由表明坐在辦公桌後面的政府官員,會具有與真正企業家哪怕是相當的冒險精神),會有數倍於以上的有效的研發活動,發明出對於消費者而言甚至比計算機和互聯網更好的東西。
無從否認,互聯網技術的早期雛型,確實受到了政府公共基金的資助。但只有市場,才最終決定了應該採取怎樣的技術(而不一定是最先的技術勝出)。正如在政府專利局內,還躺著大量「先進」的專利技術得不到市場應用。是市場選擇了互聯網,並且由私人發展出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應用,而不是反過來。政府豈能貪天之功?並且我們還可以設想,私營性質的基金一樣可以取代政府的公共基金,成為技術研發的主要支持者,正如美國的常青藤大學,大部分也都是私人資助的。
此外,建立一道高聳的關稅牆,看的見的是收繳的具體金額,看不見的是商品流通效率的損失——效果就好比將聯結兩個地方的鐵路攔腰斬斷,改回中世紀的人力、畜力運輸。事實上,美國18世紀由於憲法規制,國內稅收很輕,所以聯邦政府只能打關稅的主意。稅收按其定義,當然不可能使國民更富有,只能使他們更貧窮。並且美國的高關稅增加了南方的離心力,直接導致了一場生靈塗炭、財產損失巨大的國內戰爭,極大延緩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同一時期的英國,主要採取單邊自由貿易及廢除重商主義管制的政策,如1840年廢除《穀物法》,1854年徹底取消《航海條例》,1875年對製造品平均進口關稅率下調為零。這才是正規經濟學家(而非不學無術之徒)公認的英國國民實現富裕的原因,也是自由貿易學說的倡導者亞當?斯密被尊為經濟學之父的原因。美國雖有高關稅,但由於其國內的低稅,平均稅負在當時世界各國仍處較低水平,對私有財產權及企業家精神的維護,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那麼,是否像這位英國官員所暗指的那樣,借債打一場戰爭可能會使國民更加富有?顯然不會。戰爭期間,大量資源不是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化成炸彈傾灑在無辜者的頭頂,並且現代戰爭,基本上是在比拼物資消耗,各種軍事物資都是典型的Bads而非Goods,國民財富實際上被白白浪費了,國民因此變得更窮。這個並不複雜的邏輯,可不是用數據的「高增長」就可以掩蓋。事實上,美國二戰時期的所謂「高增長率」,其實大部分不過是各國欠美國的一堆無法償還的爛賬而已(不僅無法償還,美國還要消耗自己的國民財富,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戰後滿目瘡痍、接近赤貧的歐洲予以進一步的援助)。
-4-
需要什麼發展模式:
國強民窮還是國弱民富?
毋庸諱言,英美兩國之所被稱作帝國主義,的確有對外進行掠奪和壓迫的因素。但要清楚兩國之所以富有,從根本上講,是因為這兩國政府,曾經是對其國民最為軟弱或最「友好」的政府,因此在國內,為財富的增長創造了最有利、最寬鬆的環境。而正是憑藉汲取這些優勢的財富,他們對外才具有強大的武力優勢。這個因果關係不能錯置。這一點,在對其國民較為惡劣的其他更老牌的殖民政府,比如西班牙的早衰上體現的至為明顯。
另外,對外掠奪能力的增強,也並不能使英美國家的普通國民變得更富有,而主要是使政府及其結盟的精英階層變得更強大和更富有。比如今天的美國政府,相比建國時期至18世紀的政府規模,已然變成一尊龐然大物。美國一般國民因此變得更窮而非更富(或者說,他們本來可以更加富裕)。當然,這在近年來直接引發了聲勢浩大的茶黨及自由至上的民粹主義運動,並使共和、民主兩黨的建制派在此次大選中,地位都受到了動搖。
英、美兩國的帝國主義發展模式,就值得以及能夠被其他國家效法嗎?(註:西班牙等早期殖民帝國是直接掠奪的帝國主義,英國率先向貨幣帝國主義方向轉變,美國又接力英國,依靠美聯儲成為比較純粹的貨幣帝國主義。)
首先,帝國主義肯定是不道德的,因為它需要依靠掠奪別人(包括對外也包括對內掠奪)才能維持發展。其次,後進國家採用國家主義或帝國主義的發展道路,會直接引起與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大戰或冷戰。那些相對來說,不能很好保護國民自由及財產權因而生產效率較低的國家,會在這場比拼戰爭資源(包括人力、物資資源)的競賽中被淘汰掉,比如納粹德國和前蘇聯的失敗。
事實上,美英國家存在兩種有主次之分的發展模式:首先,是讓美、英國民更加富裕的成功模式,是尊重私有財產的自由市場經濟,這既有經濟效率,也是道德的且值得提倡的;其次,是讓美、英政府更加強大的「成功」模式,是憑藉前面這個主要因素造就的優勢國力,加上汲取這些資源強化的對外掠奪能力及政策,但這就既不道德從而不值得提倡,且會帶來經濟上的無效率。
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從現實角度,效仿前者走和平道路更容易成功;而效仿後者,難免走上一條粉身碎骨的不歸路。另外,從道義角度,不管處於什麼情況,都不應煽動對國民財富的搶劫,來成就國家的利維坦化。從經濟角度,一國還未富有,政府就對本國國民搶劫財富,會造成「非洲病」;一國剛剛富有,政府就對本國國民搶劫財富,會造成「拉美病」;一國已經非常富有,政府於是對本國國民搶劫財富,最終會造成「英國病」。
老牌英帝的這名前官員,顯然沒有區分這兩種模式。他的思維,基本上還停留在帝國主義時代和利維坦國家的認識水平上,沒有理清正確的因果邏輯關係。學問水平之低劣,達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他開出的藥方,要麼帶來貧窮,要麼帶來戰爭,除此外沒有更好的結果可言。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新浪微博關註:經濟學家告訴你
因為微博被封,任志強的阿拉善沙漠節水小米積壓,微店特為任總賣小米,敬請光臨!
【所售小米均為今年十月後生產的小米。】
TAG:經濟學家告訴你 |
※俄媒:歐洲右翼政黨崛起與政府不作為有關
※英國最英俊的的首相:認為中國崛起不是威脅而是機遇,挺華政治家
※中國崛起——對美國秩序的挑戰,權利的轉移是通過戰爭還是和平
※習慣獨霸全球的美國面對崛起的中國依然無法適應:但這無法逃避!
※韓國面對中國企業崛起苦無對策 人才流失經濟重創
※美軍急擴軍只為應對中國軍力崛起?俄專家直言美軍會被拖垮
※美議員稱中國是美國製造的科學怪物 中國崛起令美扎心了
※軍事的崛起,國家的強盛
※中國這一領域的崛起讓中東國家高興 卻讓美俄緊張
※中國和美國技術差距曝光:不解決這問題根本無法崛起
※美報告攻擊中國國防政策引不滿 如此懼怕中國軍力崛起?
※面對美日對中國的霸權,不懟回去何談崛起?
※中國軍事武器的徹底崛起,為何千里之外的局部戰爭令中國如夢初醒
※潮水湧向「自由燈塔」:難民與荷蘭、英國、美國的霸權崛起
※美國的煩惱:「強國崛起」令政界與軍界產生分裂
※一反常態:美太平洋艦隊司令稱,國際舞台需為中國海軍崛起騰出
※美智庫:英國脫歐預示著西方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
※美軍充當世界警察,全球插手家務事,或將美國才是世界崛起磨刀石
※美國竭力阻止中國崛起?美學者稱應學習英國選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