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建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1年12月8日竣工時大和號的俯視和側視圖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號的誕生地吳海軍工廠第三號造船船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級戰列艦裝甲線圖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級戰列艦艦艇裝甲中央橫剖麵線圖(第135號肋材附近)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徳山至吳港間公試中的武藏號戰列艦,可見前甲板向下彎曲的「武藏坂」。此時艦上多為三菱廠的隨船技師,因此身穿白色工作服,左旋副炮塔為臨時設立的淡水儲水罐 時間為昭和17年6至7月(1942年6至7月,照片為人工上色)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這張照片是目前流傳最廣的戰艦大和建造照片,也是唯一一張詳細的舾裝照片,攝於1941年9月22日吳工廠舾裝艦橋,畫面右邊的是鳳翔號航母(遮風欄呈豎起狀態),鳳翔遠方為間宮號給糧船,背景為停泊在二河川口的驅逐艦群。左側可見第6戰隊的重巡洋艦加古、衣笠、以及一艘特設給油船。長期以來日本人對這張照片的鑽研判讀機會發展成一門學問。拍攝者為造船部設計官橋本敏郎技術大尉。日本投降後橋本前往東京,以「技術資料兼民族紀念品」的名義將照片託付第二複員省(原海軍省)官員福井靜夫保存。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大和同武藏艦橋背面對比,左邊為大和號1941年9月22日在吳工廠舾裝艦橋,右邊為武藏號1944年6至7月在伊予灘,此時艦橋上已經加裝了21號電探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武藏的艦橋,注意15米測距儀上方仍未安裝電探,時間為1942年6至7月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竣工時(1941年12月)艦體中央部構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武藏公試時(1942年7月)艦體中央部構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黃-色部分標明戰艦大和同武藏艦橋的差異的地方,左邊為大和竣工時(1941.12~1943.5)的狀態,右邊為武藏公試後的(1942.8)狀態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大和1943年7月改裝後艦橋中央部構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武藏1943年7月改裝後艦橋中央部構造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此時在第一艦橋附近已經加裝了2號1型電波探信儀(21型電探,即對空警戒雷達);22型對海電探;E27型雷達信號探測器(接收敵艦雷達發出的偵測電波,以提前預警);對空觀測所加裝18cm望遠鏡;第二艦橋後部露天平台延長了3米,把作戰室甲板上取消的信號觀測所移到了這裡;兩舷副炮前後加裝25mm3聯裝機關炮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大和1944年2月25日~3月18日改裝後艦橋中部形態,此時在後主桅杆上安裝13號電探;拆除了兩舷的155mm副炮,加裝「八九式40口徑」127mm高炮,「九六」式25mm機關炮,4.5米高炮測距儀 (淡藍色),兵員待機室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武蔵1944年4月10日~4月22日改裝後艦橋中部形態 ,此時在後主桅杆上安裝13號電探;拆除了兩舷的155mm副炮,加裝「九六」式25mm機關炮,94式高射指揮儀,兵員待機室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大和阿號作戰時(1944年6月)對空火力增設狀況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武藏阿號作戰時(1944年6月)對空火力增設狀況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大和艦橋後方3D復原圖,1944改裝後形態,可以看到2號1型電波探信儀(21型電探,即對空警戒雷達);22型對海電探;94式高射指揮儀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艦橋最頂端的射擊指揮所和主炮觀測所,其兩旁為醒目的15米測距儀物鏡,大和級共有4台日本光學會社(戰後的尼康公司)於1935年開發的光三九式15米倒分像立體測距儀,艦橋上一台,三座主炮塔各一台,均被以防禦鋼板。此測距儀外筒外徑600mm,防熱、耐爆風,內有三組測距裝置,基線長15720mm,測距範圍5000~5萬米,配有3名測距手和迴旋操作員、俯仰操作員。

射擊指揮所內安裝九八式方位盤,為高約2.4米、直徑為0.6米的圓筒形光學設備,工作原理類似潛望鏡,但結構複雜的多。

大和戰列艦的射擊程序如下:

1.二號一型電探操作員通知九八式方位盤的操作人員將望遠鏡轉至目標方位。

2.搜獲目標後,艦橋頂端的射擊指揮所旋轉以對準目標,用方位盤測量角度,並以那具全世界基線最長的三九式15m光學測距儀測定目標距離。

3.射擊指揮所也將目標方位傳給主炮塔,讓炮塔對準目標,以炮塔上的三九式光學測距儀對目標展開測距。

4.艦上七人射控小組,射控小組獲得各項參考資訊,包括從射擊指揮所傳來的方位與距離,主炮塔回報的目標距離,艦底測程儀回報的船速,或者是電信室與友艦的回報等等,先將所有的測距值以人工輸入距離平均儀以求得平均測距值,再將平均距離連同艦體搖晃、風向等資料輸入九八式射擊盤來求出射擊解算,所有資料輸入程序一律以手動完成,然後以電報方式傳至各炮塔。

5.為了預防主射擊指揮所中彈失去功能,或者是因應多目標射擊的需求,後部艦橋上方的預備指揮所也開始啟動。

6.炮手依照射擊指揮所提供的射擊解算來修正主炮的方位與俯仰角,等待位於射擊指揮所內的炮術長的射擊命令;指令一旦下達,炮長憑藉肉眼判斷艦體搖晃程度,等艦體恢復至水平程度再開火。

另外,大和級需先進行幾次試射(使用單一炮塔或全左/全右主炮,或者各炮塔輪流交叉試射),待觀測儀(或觀測機)觀測到大批彈著點後修正射擊資料,才能求出更精準的解算來進行齊射(當然,大和級不是不能一開始就齊射,但前提是他們的射控、炮術人員必須是超人)。在較為理想的狀況下,第一次射擊之後修正彈著,第二次射擊後修正散布界,第三次射擊可能出現至近彈,第四次射擊可能命中。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46cm三聯裝後主炮,此時大和艦尚在舾裝期間, 後主炮塔右炮位達到最大仰角+45°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級戰列艦主炮內部結構,可以看到15米測距儀和供彈系統,炮塔頂部中央為瞄準演戲機,炮管上綁定的是訓練用76毫米外膛炮(炮術訓練時主炮不發射,以節省主炮身管壽命,大和級的主炮炮管壽命是200發)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九四式四十六厘炮塔側視橫斷面圖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九四式四十六厘炮塔後視橫斷面圖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九四式四十六厘炮塔俯視橫斷面圖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美國海軍LSM-371號登陸艦。該艦於1945年11月將信濃號的一門460毫米主炮運回美國東海岸。日本敗降前,本來計劃將這門炮安裝在瀨戶內海入口,用作抵禦盟軍進攻的岸防炮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正在美國西海岸長灘入塢修理的LSM-371,該船隨後經巴拿馬運河駛抵弗吉尼亞,將460毫米巨炮移交海軍試驗中心。大和級主炮生產開始於1937年秋天,為了保密,所有主炮都由吳工廠獨家生產,一共生產27門,按一般的說法,18門是為大和武藏生產,7門為信濃生產,2門為實驗炮。不過,到1941年9月,即大和接近完工、武藏開始安裝主炮時,吳工廠總共才生產18門炮,三個月後,軍令部即在對美開戰當天下令終止戰艦信濃的工事,因此這7門炮有可能只是供大和和武藏換裝的備用炮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現保存於**海軍博物館的大和級三號艦信濃的主炮塔前裝甲,貫穿洞是戰後美軍用Mk12型50倍口徑406毫米主炮測試的結果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號主炮塔旋轉回盤的安裝時間是1940年6月初,為了保證這種超大型鐵質精密部件與船身的吻合度,安裝工作是在最涼爽的夜間進行的。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1、2號主炮塔組裝作業,攝於1940年6月3日。主炮塔內分為3個隔室,以在中彈時減小被害區域,炮塔後部有橫壁將測距儀與炮室隔開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級副炮裝甲防護示意圖,可以看到副炮炮塔的正面、側面、前面裝甲為厚25mm的NVNC鋼,炮塔基座圓筒裝甲為厚為50mm的CNC鋼 ,連同口徑的155mm炮彈都防禦不了,只能抵抗炮彈碎片的襲擊,此處也是大和級戰列艦的軟肋。大和級的1、4副炮塔(前後副炮塔)配置在中心線上,其基座的給彈室立即前後主炮塔,一旦被集中,必然發生炮彈殉爆,並殃及主炮彈藥庫和主炮塔。不過,如果給副炮塔追加裝甲,將增加其重量,影響迴旋性能。最後採取的補救措施式在基座部位加裝一層50mm的CNC裝甲(之前基座部位只有一層25mmNVNC裝甲),炮塔本身則仍然保持弱防護狀態。也正由於這樣的雞肋狀態,才於1944年中雷後的維修工程中將兩舷的副炮塔拆除,換裝高炮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陳列在吳港「大和館」內的460mm九一式穿甲彈和三式通常彈(分別為左起一、二),左起第三枚為截去風帽的九一式穿甲彈,第六枚為剝掉彈殼的410九一式,第八枚是去掉外殼的410三式,第十、十一枚是203,第十二枚是155,最右邊是127或100。後方是重巡青葉的203炮炮身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級戰列艦九四式四十六厘炮使用的九一式穿甲彈(現在江田島海上自衛隊幹部學校內展示的戰艦「大和」使用的460毫米九一式穿甲彈),九一式穿甲彈具有出色的水下性能,炮彈的背帽頭部被設計成平面,並有一個鈍圓錐形背帽尖。在命中水線以上裝甲帶時,九一式穿甲彈在效果上和普通穿甲彈並無差別。當炮彈入水後,九一式穿甲彈的獨特之處就體現出來:尖銳的風帽會在水面的衝擊力下脫落,露出平面的背帽,以平直的水下彈道撞擊戰艦底部。為了適應九一式穿甲彈的水下性能,該彈還採用了延遲時間為0.4秒的引信 。被日本海軍寄予厚望的「水下彈」戰果十分的有限,水下射彈命中目標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有過一次記錄(也只有一次)。1942年10月11日的埃斯佩蘭斯角海戰中,「衣笠」重巡洋艦發射的一枚203mm穿甲彈在水線下擊中了美軍「博伊斯」號輕巡洋艦(Boise CL-47)。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2年6、7月間在瀨戶內海西部公試的戰艦武藏,從這個角度望去,「武藏坂」的坡度並不明顯,在防浪板後面可見通風口和甲板升降口 (上面光著膀子的海兵們正在集體作海軍體操)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於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借鑒1935年法國建造的8萬噸級高速郵輪「諾曼底」號。建成後,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採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採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採用了這樣的艦首。艦首內藏零號水聲偵聽器

昭和15(1940年)年8月8日大和號戰列艦下水典禮場景。9根鋼索被解開,只有船首的一根還連接著典禮台下面的系纜柱。

1940年7月上旬,宮內省向**通報了第一號戰艦即將下水的消息,並送上軍令部擬定的艦名備選名單,**御筆圈定大和為最終艦名,並於8月8日親自出席下水典禮(前一日赴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出席畢業典禮)。不料到7月中旬,海軍方面又通知宮內省,由於日美風雲變換莫測,大和的保密性放在第一位,因此希望**取消引人注目的御駕親臨,由八雲號海防艦艦長、皇族成員久 邇 宮 朝 融 王 「恭 代」。8日早上8時吳市海軍陸戰隊以「戰備演戲」為名在街道實施戒嚴,8時20 分, 九邇 宮 親 王 在 典 禮 台 就 座,海 軍 大 臣 代 表、吳 鎮 守 府 司 令 長 官 日 比 野 正治中將開始宣讀命令書:「軍艦大和 / 昭和一二年十一月四日起工 / 今其告成 / 茲命名 / 昭和一五年八月八日 / 海軍大臣 吉田善吾」(日比野聲音特別小,為了「保密」又故意把艦名念的含糊不清,基本沒有人聽得到)而後砍鎖下水出渠,禮成。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1年10月10日,在宿毛沖標柱間進行全速公試的戰艦大和,拍攝者是後來著有大和級權威研究著作《戰艦大和、武藏的設計與建造》的松本喜太郎(時為技術大佐)。攝於護航的第51號驅潛特務艇上。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位於北緯 7.4 度, 東經 151.8 度號稱「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的特魯克環礁(現為美屬)是聯合艦隊在二戰期間的主要基地,戰艦大和同武藏一般停泊於特魯克群島春島第二泊地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3年6月停泊於特魯克環礁的聯合艦隊主力,照片正中為旗艦武藏,上方是飛越九七式艦攻編隊

1943年 8月停泊於特魯克環礁春島第二泊地的戰艦大和(左)和武藏(右),整個1943年大和、武藏二艦一直無所事事,未參加任何戰鬥,只有戰艦大和1943年12月25日從橫須賀返回特魯克途中,在特魯克北方近海遭到美國海軍「鰩魚」 號潛艇攻擊,「鰩魚」 號共發射三枚魚雷,其中一枚擊中大和三號炮塔附近右舷第165號肋骨部位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捷一號作戰」前夕停泊在汶萊的栗田艦隊(1944年10月21日),由近至遠分別是戰艦長門、重巡最上、戰艦武藏、大和,這也是大和級戰艦的最後合影,此時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一反前兩位司令長官的傳統,即不乘坐最強大的大和、武藏等戰列艦(豐田副武大將於1944年5月3日將旗艦移至停泊在東京灣的新建輕巡洋艦大淀號上,大淀也成為了聯合艦隊最後的旗艦一直到1944年9月29日,之后豐田副武將聯合艦隊司令部遷到橫濱市港北區日吉陰森幽暗的地下室,一直到終戰),也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開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而藏匿於後方之先河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捷一號作戰」出征前停泊在汶萊補給中的聯合艦隊主力(1944年10月21日),左為戰艦武藏和重巡最上(艦體同武藏重合),右為戰艦大和;「捷號作戰」是保衛日本帝國生命線之戰,取的是「一擊制勝、萬里傳捷」之意。依照受攻擊的地區不同分為四個子計劃:捷一號繫於菲律賓,捷二號繫於台灣、琉球與九州南部、捷三號為本州、四國、九州與小笠原群島,捷四號則為北海道和千島群島,對上述地區以東的據點,令部隊就地固守,不再增援。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補給完畢離開汶萊泊地、向萊特灣進發的戰艦武藏(1944年10月22日)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4年10月22日清晨5時,栗田艦隊完成15800噸燃料的補給工作。8時整,全隊緩緩駛出汶萊港(照片從右至左分別是戰艦長門、武藏、大和、榛名、金剛和四艘高雄級重巡洋艦),經巴拉望島西方海面北上。整整30萬噸艦艇,裝備有18門460毫米、8門410毫米、16門356毫米、94門203毫米和24門155毫米重炮的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大炮巨艦力量,駛向萊特灣。栗田健男中將的旗艦是15000噸的愛宕號重巡洋艦(栗田想將武藏設為旗艦,聯合艦隊司令部未予批准,冠冕堂皇的說愛宕更適合夜戰)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4年10月24日凌晨栗田艦隊進入前往萊特灣的第三道關口——錫布延海,從黎明開始艦隊排成輪形防空陣:第一部隊以大和為中心,第二部隊以金剛為中心,組成兩層輪形陣。10時25分左右美機攻擊開始,巨大無比的戰艦大和、武藏成為美機重點攻擊目標, 照片是遭受攻擊的第一部隊,冒著黑煙的是戰艦武藏,武藏在美軍此波攻擊後脫離栗田艦隊,戰艦武藏左邊的是在向左迴轉做機動規避的大和,當時17架魚雷機圍攻大和,後者使出渾身解數規避了全部魚雷,付出相當大的死傷代價逃過此劫。左下方是巡洋艦妙高,右下方是驅逐艦能代,能代的上方是巡洋艦羽黑,羽黑上方是驅逐艦衝波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錫布延海戰中的戰艦武藏,美機發射的一枚魚雷集中該艦左舷前部,掀起衝天水柱,後方是為其護航的陽炎級驅逐艦清霜號。戰艦武藏進入菲律賓錫布延海,10時30分遭到美軍TG38的艦載機攻擊。「武藏」被第一枚魚雷命中時,相當於400公斤黃-色炸藥的爆炸。雖然對可承受500公斤黃-色炸藥打擊的艦體所造成的損害微不足道,但爆炸產生的震動卻造成主炮方位盤出現故障(瞄準裝置的失靈使「武藏」主炮無法齊射,其艦長豬口敏平與艦同沉前留下遺書中都不忘要求改進主炮方位盤)。第二輪空襲中「武藏」被3條魚雷命中左舷,向另側舷部分艙室注水,航速尚能保持22節,由於艦體破損增大了阻力,「武藏」還是漸漸脫離了編隊。三輪空襲之後,「武藏」號向左傾斜10度,脫離編隊。 15時孤立的「武藏」成為空襲的重點,接二連三地被魚雷、炸彈命中。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此戰中武藏炮術長請求豬口艦長下令發射三式對空彈,但綽號「炮術之神」的豬口認為三式彈對炮膛磨損極大,一旦使用影響突入萊特灣後的射擊精度,因此予以拒絕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遭受魚雷攻擊的戰艦武藏,左滿舵做機動規避,左舷後方魚雷爆炸後掀起衝天水柱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戰艦武藏的最後遺影,在身中20枚魚雷、17枚炸彈和18枚近失彈後,巨艦艦首已經沒入水中,由於損管艦員較高的素質,首章節附註水均衡,幾乎成為一線,19時15分艦體傾斜增加到12度,艦長豬口敏平大佐判斷軍艦必然沉沒,下令棄艦。他用鉛筆匆匆寫下一封遺書,交給副長加藤憲吉大佐,讓加藤去後甲板組織降旗、撤退,自己則留在艦橋上與武藏共命運。19時30分,武藏左傾增大到30度,隨後傾覆(艦體翻覆時,內部傳出兩聲爆炸,估計是彈藥殉爆)。19時35分沉沒在北緯13度7分、東經122度32分的錫布延海水域,全艦2287名官兵中有1021人喪生。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4年10月24日1057~1059時,正在做機動規避的大和。右舷後方炸彈爆炸後掀起水柱,此時戰艦大和是栗田艦隊的旗艦,原旗艦愛宕號重巡洋艦在23日0630時被美軍「海鯽」號擊沉,1630時栗田將旗艦移至大和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0月25日0030時,栗田艦隊通過聖貝納蒂諾海峽,全軍沿薩馬島東岸急速南下,0645時大和發現美軍艦隊TG77,薩馬島海戰隨即開始,照片是薩馬島海戰中戰艦大和,遠方為重巡利根,此戰中日軍擊沉護航航母「甘比爾灣」號,2 艘驅逐艦,1 艘護衛艦,擊傷4 艘護航航空母艦,1 艘驅逐艦,3 艘護衛艦。日軍有1 艘巡洋艦被擊沉,4 艘巡洋艦被擊傷,其中的3 艘後因傷勢過重而被日軍自行擊沉。戰艦大和共發射穿甲彈104發,無一命中。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在蘇祿海上迎接美艦載機的戰艦大和,1944年10月26日。由「黃蜂」號上的一架SB2C俯衝轟炸機后座發報員拍攝。此時該機正從3400米高度急速俯衝投彈,在450米高度投下1000磅穿甲彈(擊中大和一號主炮塔前方)和250磅炸彈(命中72號肋骨處中央線偏右5米)各一枚,隨後奇蹟般地逃脫了濃密的防空網,平安返回。10月29日,栗田艦隊返回汶萊,與一周前出發時7艘戰列艦、11艘重巡、2艘輕巡、19艘驅逐艦的堂皇之陣相比,如今的第一游擊部隊只剩下4艘戰列艦、3艘重巡、1艘輕巡和9艘驅逐艦,且無不受傷。歷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就此結束,此時的聯合艦隊已經名存實亡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5年3月19日,美機對吳港海軍泊地進行空襲,照片是正在港內機動規避的戰艦大和,一枚魚雷從其左後方擦過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1945年3月28日美機飛臨吳港上空時拍攝到吳港港內場景,照片中央的三艘大型軍艦分別是伊勢級航空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龍鳳號航空母艦(由左至右)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出擊前5小時(1945年4月6日1000時)飛臨德山上空的RB-29在9300米高空拍下的照片,這也是該艦一生中最後一張清晰完整的照片該照片在2006年3月才由德山高專教授工藤洋三在美方資料中發現,是對大和最後狀態判讀的重要證據)。接到大和參加特攻任務的消息後,第一個反對的是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但聽說此事得到**親自關懷後,滿腹埋怨的草鹿只能放棄抗爭。4月5日下午兩點,特攻作戰令傳到大和時,整個艦隊頓時炸開了鍋。第二水雷艦隊司令古村啟藏少將(武藏艦二代艦長)和各驅逐艦艦長激烈地咒罵著日吉地下室(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里那幾個瘋子。更令他們憤慨的是,日吉地下室中的官僚們欠艦隊一個解釋——為什麼要派大和去執行如此殘酷的任務?為什麼長官本人不敢親登巨艦指揮作戰?不過最終軍令難為。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第一游擊部隊於4月6日20時左右順利通過豐後水道,進入美軍潛艇活躍區域,照片中大和、初霜、霞、冬月(由遠至近)取第一警戒航行序列沿Z字航路迂迴前進,航速22節。此次大和「愛國特攻」並非無價,如果能順利登陸到沖繩本島,全體艦員將得到一筆總數為51萬805日元3錢(相當於現在9億3000萬日元)的薪金以及購物資金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因規避美機空襲而被打亂的第一游擊部隊輪形防空陣,中央為大和,左側遠方為規避機動中的矢矧(第二水雷戰隊旗艦),右側前方為濱風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4月7日1300時,第一波空襲結束之際,正在以15-20節航速轉向規避中的大和,中央甲板因炸彈命中已經起火。照片由約克城號(CV-10)艦載機拍攝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美機飛臨大和上空時拍攝到的場景,其中央艦島起火冒煙,左舷後方一枚炸彈爆炸掀起水柱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拚命對空射擊保護戰艦大和的冬月,遠方的大和此時左傾15度,航速降至18節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約克城號艦載機拍攝的第二波空襲中的大和:上層建筑後部起火,注水搶救後吃水變深,航速降至10~15節正在左轉繼續前進。其後部艦橋下第二副炮彈藥庫此時發生火災(照片中可見白煙),消防隊正在積極撲火,避免誘爆主炮彈藥庫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最後掙扎中的戰艦大和,此時主炮和副炮已經全部停止射擊;美軍戰鬥機的機槍子彈如雨點般打來,半數高炮手中彈身亡,裸露在外的25毫米機炮火力已經銳減。高級軍官們還能勉強維持平靜,普通艦員已經開始了絕望的掙扎,混亂中有人高叫到:「把少佐以上全都殺光,要救海軍只此一途!」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因單車運轉、航速低下,加上為了平衡艦體注水太多,無法進行操舵,大和開始在海面上劃著圓圈,這正是魚雷機最好的目標。到了這個時候,美機的攻擊與其說是對獵物的最後的殺戮,倒不如說是縮短大和痛苦的慈悲。一些絕望的士兵已經放棄了無謂的抵抗,坐在艦首抽著煙,吃起壓縮餅乾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主彈藥庫誘爆(艦內三式對空彈爆炸,艦內一共搭載1170發460毫米三式對空彈,整個戰鬥中只發射了3發)後,升起高達6000米的巨大蘑菇雲,閃光在200公里外的鹿兒島都可以見到,附近海面上分布著驅逐艦冬月、涼月和雪風。大和的沉沒也標誌著聯合艦隊78年歷史的終結。

圖解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史上最全面大和詳解)

大和沉沒在北緯30度22分、東經128度04分,德之島西北200海里處

有關大和級戰列艦的一些事實

*全長263米,差不多相當於北京**正立面的長度;

*從水線到艦橋頂端高44.33米,相當於北京正陽門城樓從地面到屋脊的高度(後者高約42米);

*螺旋槳直徑6.0米,等於兩層半樓的高度;

*滿員時,僅全艦成員的肉體重量就達175噸;

*造價137802000日元相當於12.134噸純金;按日本國家預算的3%,相當於2007年的210億美元(2007年日本國家預算為7000億美元,其中軍費485億美元);

*由於艦身的巨大慣性,在全速航行狀態下停車,必須在投錨地點的大約4公里前便停止輪機;如果轉舵的話,要花1分40秒才可以開始掉頭;

*大和級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也是安裝了三菱電梯、日立空調、東芝冷櫃、尼康光學鏡頭和冰淇淋製造機的超豪華戰列艦;

*艦內擁有491條電話線干纜,交換機話務量相當於東京國會議事堂的2倍;

*大和級擁有6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4部,600千瓦透平發電機4部,合計發電量達到了4800千瓦。這樣的電力是什麼樣的概念,可以這樣計算,60瓦的電燈可以點亮8萬個,也就是說如果一家用5個60瓦電燈的話,一艘大和級戰列艦就可以負責給擁有16000戶人家的城鎮提供照明;

*大和和武藏兩艦設有精巧的無線電射擊指揮裝置,來實施共同瞄準射擊。比如在武藏的射擊指揮所內發令,除了武藏外,大和的主炮也能對同一目標射擊;

*吳廠在建造大和級時首度才用的施工流程管理方法後來被沿用,成為戰後日本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雨堂讀史 的精彩文章:

假如納粹獲勝 世界版圖會怎樣?
英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和基石,沒有堅決不降的英國,歷史就會改寫
美國航母發展史

TAG:聽雨堂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沉沒全過程影像圖集
藏經閣:巨炮戰艦的絕唱 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
足跡遍及三大洋、參戰地域最廣、航行里程最長、最著名的戰列艦
二戰中大和號戰列艦罕見照片曝光
武藏號戰列艦:二戰日本製造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之一!
被友軍詛咒剋死的超級戰列艦: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
戰艦大海戰俾斯麥號戰列艦背景介紹
二戰排前六的超級戰列艦,卑斯麥屈居第三,大和是戰列艦末代之王
美依阿華級戰列艦一覽
《哥特艦隊:阿瑪達》帝國戰列艦選報應級還是帝皇級?戰列艦解析
二戰蘇聯海軍中最大的戰艦竟然是艘英國戰列艦
巔峰戰艦戰列艦特點 戰列艦能力詳細分析
戰艦大海戰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性能特點解析
為什麼說依阿華級是史上最佳戰列艦?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列艦,為新墨西哥級戰列艦的三號艦
美國新墨西哥級戰列艦!
戰史長河 太平洋戰爭最終決戰 日本最大戰列艦葬身海底
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列艦,為艾奧瓦級戰列艦的首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