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時纂要》記載來看唐五代衣、食、住、行!
從《四時纂要》的記載來看,唐代農村人的食料很多,其種類大致可分為糧食類、蔬菜類、水果類和肉類。糧食類有粟、黍、麥、稻、大豆等數種。蔬菜類有瓜、冬瓜、瓠、越瓜、茄、芋、葵、蔓瞢、蘿蔔、蒜、薤、蔥、韭、蜀芥、芸苔、胡荽、蘭香、荏、蓼、姜、蓑荷、苜蓿、藕、芥子、小蒜、菌、百合、枸杞、萵苣、署預、術、黃菁、決明、牛膝、牛蒡、筍等30多種。水果類有桃、李、梨、栗、葡萄、林檎、石榴、杏、桔、烏梅、桑椹、梅、胡桃、棗等10多種。肉類有馬、牛、羊、豕、犬、雞、兔、鵝、虎、豺、狸、獐、鹿、鴛鴦、雉、鴿、鶉、鯔、緲、鯉、鯽、鱧、龜、鱉、蟹等20多種。
唐五代食料的變化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粟、麥、稻鼎足而立,成為三大糧食作物,取代漢魏時期以粟麥為主要食料的的局面。二是蔬菜類食料大為增多,菌、百合、枸杞、萵苣、署預、術、黃菁、決明、牛膝、牛蒡是隋以前所沒有的,品種增加了25%左右(7)。三是茶業迅速發展,茶成為人們最重要的嗜好食物。
唐五代農村的衣生活豐富多彩,這在《四時纂要》中亦反映出來。時人的衣料有絲、麻、羊毛、葛、棉花。染料有藍和紅花,《四時纂要》五月有「栽藍」、「種晚紅花」的條目。
唐五代的衣服從穿在身體上的部位分有上衣、下衣、足衣,從穿的季節分有春衣、冬衣,從新舊分有故衣、新衣,從質地分有綿衣、裘衣。《四時纂要》講到的衣名有綿衣、冬衣、故衣、新衣、夾衣、麻鞋、油衣。
跟前代相比,唐五代農村衣生活有二個突出的進步:一是棉花開始用作衣料;二是首次出現了製造和利用油衣作雨具的記載。關於油衣,二月、三月、五月、六月和九月皆有記載。六月「制油衣」條載之較詳,其文曰:「取好緊薄絹,搗練如法後製造。以生絲線夾縫。上油,每度干後,以皂角水凈洗,又再上。如此水試不漏,即止。即油衣常軟,兼明白,且薄而光透。」
唐五代代農人對建房、修屋、搬家都要進行占驗,必取吉日而行事。《四時纂要》每月都有起土、移徙、架屋日的條目。具舉一月起土、移徙、架屋日三條為例
起土:飛廉在戍,土符在丑,月刑在已。大北方。地囊;庚子、庚午。巳上地不可起土修造,凶。日、展亦避之,吉。寅為土公,月福德在酉,取土吉。月財大富,疾者愈,系者出;如不起造,即掘其地方圓三尺,取土泥屋四壁,令人富。出《金匱訣》。
唐五代農家房舍周圍往往築以圍牆或豎上籬笆。《四時纂要》三月和十月「雜事」中有「葺垣牆」、「築牆垣」條。二月有「種園籬」條,其文謂:「凡作籬,於地畔方整深耕三壠,中間相去各三尺,棘榆夾壠中種之。二年後,高三尺,間劇去惡者,一尺留一根,令稀稠勻,行伍直。又至來年,剔去橫枝,留距,瘡大即冬死。剔去訖,夾截為籬。來年更剔夾之,便足用焉。豈刎蛇鼠不通,兼有龍風之勢,非直奸人慚笑,亦令行者嗟稱。次以五茄、忍冬、蘿摩植其下,且掇且免遠求,又助藩籠蓊鬱,尤宜存意。《山居要術》用枳殼,今謂之臭橘也,人家不宜此物為籬。」
唐五代農人喜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上花草樹木以作綠化。《四時纂要》正月「種竹」云:「院中東北角種之」,又云:「竹性好西南,故於東北角種之。」
唐五代農人把房舍附近的土地闢為園圃地,或種蔬菜、或種稀疏的果樹,既便於果蔬的管理,又有綠化、點綴之美。如,正月「種冬瓜」條描述說:「是月晦日,傍牆區種之。區圓二寸,深五寸,著糞種之。苗生,以柴引上牆。每午後澆之。」三月「蘭香、荏、蓼」條:「荏,雀多嗜之,宜近人種」。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唐野史之——李白的死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古代對於梨、杏和石榴這三種水果都留下了哪些記載?
TAG:綠蘿常春 |
※三元、五臘、四時、八節
※復古文藝范的棉麻袍子連衣裙,一寬鬆、二顯瘦、三清涼、四時髦
※清 陸恢《四時讀書樂》
※漂亮!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
※清 狀元 徐郙《四時讀書樂》
※《二十四節氣導引法》:陳摶老祖四時坐功卻病圖
※趙孟頫楷書欣賞:《四時讀書樂》
※清 錢泳 隸書《四時讀書樂》
※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
※與你的四時詩篇
※清成親王楷書《四時讀書樂》
※趙孟頫經典楷書《四時讀書樂》,大氣磅礴,楷書極則
※被稱為「四時神葯」的茯苓
※《黃帝內經》:順四時而適寒暑
※非常罕見 唐寅小楷《四時讀書樂》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花香四時》四條屏
※六十四時空之五十八:寒露菊華霜天黃
※毛筆楷書規範字帖:四時讀書樂
※順應四時-《黃帝內經說什麼之四季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