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冬後養生:宜早睡晚起 少吃海鮮多吃牛羊肉

立冬後養生:宜早睡晚起 少吃海鮮多吃牛羊肉


水母網11月7日訊 (YMG記者宋曉娜 通訊員陳展鵬)今天迎來立冬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立冬之後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養生問題呢?煙台市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孫麗鳳告訴記者,從中醫養生的角度,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建議早睡晚起,飲食上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開始適當進補。


別再熬夜了,早睡晚起護陽氣


農曆上習慣將立冬作為冬天的開始, 「立冬」節氣過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進入這一時節後,天地萬物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自然界也表現為陰盛陽衰,此後氣溫降低、寒氣襲人,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而且人體的陽氣容易受到損傷,所以立冬後要注意保護陽氣。

孫麗鳳介紹,立冬的養生應做到精神安靜,精神上要豁達樂觀、合理用腦、保持良好心態。


在生活起居方面,孫麗鳳認為冬季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許多老人喜歡天不亮就起床出門晨練,這在冬季是不適宜的。


早晨氣溫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阻礙增加,血壓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晨練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


因此,孫麗鳳建議,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太陽出來以後氣溫升高,空氣質量也會變好,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後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

冬季保暖,這四個部位要保暖


立冬之後,萬物收藏,養生要注意保暖,規避寒冷。孫麗鳳提醒,冬季這四個部位尤其注意保暖。


後背:後背受風后肺部感受到寒氣,就易咳嗽,所以要護好後背。如果從寒冷的外面剛進入室內,脫去外套後可以加件棉背心,保護後背。


肚子: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如果不想因為受涼拉肚子,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盡量選擇高腰的褲子。


頭部:「諸陽之會」的頭部,戴帽子保暖。風邪最容易傷人陽氣,導致頭部受涼,因為吹風而頭痛的人不在少數。要預防冬天的頭痛,建議體質弱的人出門就戴帽子,沒風的時候多讓腦袋晒晒太陽。

關節:關節在冬天時都會變得「脆弱」,受涼受風,關節疼痛的問題馬上就找上門來。尤其是冬天還要騎車的人,建議一定要戴上保暖的護膝,保護膝蓋不受寒。


立冬後,少吃海鮮多吃牛羊肉


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孫麗鳳說,因此,立冬後,人們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桑葚、桂圓、甲魚、黑木耳等。


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烏雞、蘿蔔、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都是立冬後比較適宜的飲食。

「此外,冬季養生可以多吃堅果,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鹹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孫麗鳳提醒說。


冬季養生重視補腎


「中醫學認為,人體經歷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有所偏衰。」孫麗鳳說,冬季是人體吸收營養、貯藏精華、恢復健康的最佳時機。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人體肝、心、脾、肺、腎五臟分別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並分別以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所代表。


孫麗鳳說,「腎主冬」,因而冬季養生重視補腎,而「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

如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等,此類黑色食材皆是秋冬之交養腎補虛之佳品。而諸如海帶、紫菜等顏色也偏黑的食物雖營養價值豐富,但性屬寒涼,主要有清熱、解暑、祛濕的功效,多食易傷陽氣,一般更適合在夏天或初秋時節食用。


「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孫麗鳳解釋說,這對身體造成了兩個傷害,一是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夜尿頻多等疾病;另外,腎陽氣虛又傷及腎陰,腎陰不足,則咽干口燥,頭暈耳鳴疾病也隨之而生。所以說冬天對腎的保養十分重要。


「艾」護陽氣正當時


孫麗鳳表示,立冬進補除了食補以外,艾灸也是相當不錯的「進補」手段。《扁鵲心書》曰:「人於無病時常灸,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艾灸是通過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或艾條,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傳統療法。由於艾灸能益氣溫陽,使正氣充盛而邪不能害,故能起到很好的扶正祛邪、保健防病、養生益壽的效果。


孫麗鳳介紹,下肢的足三里、三陰交、湧泉,腹部的神闕、氣海、關元,背部的大椎、命門、腎俞等皆是常用的強身保健要穴。雖然艾灸好處多多,但一般對怕風畏寒、手足不溫、渴不喜飲或喜熱飲、大便溏稀等體質虛寒的人群較為適合。而素體口乾咽燥、反覆口瘡長痘、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陰虛火旺或體質偏於濕熱之人則不適宜。


【專家簡介】


孫麗鳳,碩士研究生,副主任中醫師,煙台市中醫醫院肺病科副主任,全國第五批老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人,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及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早睡早起一定比晚睡晚起好?
「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有本質上的區別嗎?
其實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健康嗎??
睡不好,老10歲!不能早睡早起,晚睡晚起可以嗎
養腎防寒 早卧晚起
好多人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那晚睡晚起傷身體嗎?
明早吃啥?這3道快手營養早餐,讓你晚起30分!
天冷了 記得要早睡晚起
3款讓你晚起10分鐘的營養早餐,卻好吃到想早起!
有規律的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更健康嗎?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個更好?一篇文章解開多年疑惑!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個更好?一篇文章解開你多年的疑惑
晚起的鳥兒,也會有蟲吃
一圖了解,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哪個作息更好?
早睡晚起?晚睡早起?四季變換如何調整作息時間
老年人春季保健應早睡晚起
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有規律的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更健康嗎?| 30秒知識點
早睡早起or晚睡晚起?這個世紀難題終於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