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文 | 許倬雲

中國文化是以農業生產和農村聚落為基礎的文明系統。自從新石器時代,中國就發展了定居的耕種農業。戰國以後,逐漸發展精耕細作的小農制度。如同本書緒論所說,中國的社會是建立在差序格局的基礎之上,人跟人之間,有一定的義務和權利。同樣的,因為農業生產,人與自然的關係,也非常密切,迥異於採集和游牧的文化。後者對於自然的關係是移動的,不像定居的村落,與其四周的環境,是持久而密切的相關。在這種情況下,人與自然之間,也有一定的互動,人對於四周圍的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章在這一方面,將以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作為主題。


中國的曆法,安排季節變化的周期,乃是農業文化必有的現象。中國古代記載中,有《月令》一項。目前我們可見者,據說古代遺留下來的《夏小正》,和《禮記》之中的《月令》,這兩段記載,大概還能反映戰國到漢初的情況。漢代又有《四民月令》,記載東漢農業形成的程序記事。這些材料,一般而言,都包括每個月的天象:某個星座在這個時候,位置於天中;也包括氣象,例如寒冷、結冰、多雨、溫暖等等;以及物候:什麼作物開始成長了,什麼植物成熟了,甚至也包括燕子來了、鴻雁去了、水獺抓魚了、豺狼捕食了等等。這些數據,對於氣象學家,正是可以推測古代氣候的原材料,頗能反映中國北方在漢代前後,大概是什麼樣的生產條件。


中國古代,有每個月天象和物候的安排,《禮記·月令》就是這種農民曆。下面舉兩個月的原文,作為例證: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皆修封疆,審端經術。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田事既飭,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除了《月令》以外,《詩經·豳風》的《七月》,以一個春秋時代,莊園女工的生活,描述當時農莊上的季節和活動。下面擷取三個月的敘述為例: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這三段敘述,其中有兩種曆法的混合:七月、四月等等,都是太陰月的次序,而「一之日」「二之日」則是從十月歲首開始,安排年度之中,月份的次序。


在這一段詩文中,因為是文學作品,各章的排列,按照季節的次序,錯落有致,但也足夠反映,他們對於天下氣候、物候的關係,也提到莊園中的生活和相應的儀式與典禮。讓我們理解,一年四季的持續,與人事之間的密切關係。


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年度是太陽年,歲實一年365.2425日太陰年,一月朔策一月29.530593日。十二個月份加起來,比太陽年短些。於是,陰陽合曆,兼顧了一年季節的安排,又以滿月時候當作「月半」;以月光還沒出現,當作每個月的第一日;當月光完全不見,當作這個月的最後一日。


中國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按照太陽年的長度,分成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這種農民曆的安排,至今還在使用,其次序如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的安排,包括四項原則:

季節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氣溫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降水量: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物候現象或農活: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其中包括季節、時序、農耕的物候和氣候的變化。這些記載,足以顯示,中國人對於大自然的時序,看作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而今日的城市生活,也遠離了農耕,房屋密集,甚至還有空調設備,自然的環境、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活動周期,都不在我們生活之中。於是,人和大自然之間,不再有息息相關的關懷和觀察。


回憶過去,農村生活,居住是在田野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到傍晚的種種變化,規律著我們的生活。一年四季的變化,影響著我們農耕的條件,也影響整個小區的經濟。人脫不開四周的環境,黎明時刻,雞鳴狗吠,催促大家起床,工作時,也正是趕上林鳥齊飛,尤其中國北方,遍地都是烏鴉,我還記得成千成萬的烏鴉,從林間齊鳴的噪音。農田四周,各種禽獸和昆蟲,都在觸手可及的距離。冬季太暖時,大家擔心,因為明春的作物,可能就會遭遇蟲害。夏、秋太乾燥,今年的收成就會不足。一天工作,農夫回家,沿路都會和工作夥伴,彼此交換對於自然的觀察。烏鴉太多,是不是蜜蜂就少了?對我們的豆類和瓜類的收成,有多大的影響?最近牛在喘氣,是不是天氣太熱?牛的耕作時間,是否改在黃昏以後,補作中午休息的工作?農村裡面的長者,已經從工作中退休,可是他們還是經常交換意見,從經驗中推測,下一步的氣候以及對於農業的影響。所謂「共話桑麻」,是農村日常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經驗。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即使城居的生活,平房四周,也會有一些園圃,種植常見的植物,甚至於中庭石板上,一般人家也會留下一些空地,種植花樹、藤蘿,到今天北京的四合院,還遺留著中庭的葡萄架和花缸、梅樹、芭蕉等等。我家在無錫老宅,三進住宅旁邊,有一個可以種植八百棵桑樹的大桑園,族內各房都可以在桑園之中,自辟一塊菜圃,種植瓜、豆、菜、蔬。我們天井之中,四角都有觀賞植物,客廳和書房的窗外, 一邊是一棵數百年的桂花樹,花開時,金紅蓋過屋頂,香滿四鄰;另一邊是一棵老梅樹,在有限空間之中,夭矯如龍。一些廂房窗外的小小天井,只能透光,然而,在這密封的天井牆上,幾乎處處牆上攀附老藤,曲折委婉,宛然一幅圖畫。有些人家,沒有很多的園林空間,至少也會在案頭供奉假山和盆栽,將大自然縮成微型。春天,燕子來了;夏末,燕子去了:紅樓夢中,林黛玉關心的大紫燕,在傳統的城居中,幾乎家家檐下都可見到。李清照所謂的「綠肥紅瘦」,也是家常可見,庭前的海棠、芭蕉、牡丹、竹叢等等。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傳統中國是務農的國家,人口比例中,通常百分之八十多,是在農村中生活。他們面臨的太陽、太陰,兩個周期安排的生活,除了月份和節氣以外,還必須面臨不同作物生活的季節,以及完租納稅的時節。餘下的農作收穫,才是一般農業農民家庭的生活資源。於是,有幾個重要的節日,是一年之中,為了應付這些需要,而成為一年的幾個大關口:春季的第一個收穫,是春夏之間五月五日的「端午」,這是華中以南,收穫第一次農作物,主要是蔬菜瓜果,在北方則是冬天下種的麥子,到這時候收穫了。


第二個關口,則是八月十五月圓之時,在全國各地,是秋收收成之際。而且,秋天的月亮,空氣乾燥、沒有水氣的蒙蔽,月色特別明亮;既是在收穫之際,又是家人在工作以後,一個愉快涼爽的月夜,可以團聚。這一個時期,也是城鎮中的商家,有的準備收購農場品的資本,也有的正要結算上半年的營收。


第三個關口,是農曆的十二月,在古代稱之為「臘」,古代的幾個國家,或皇朝,各有自己的「臘」,漢代的臘,在十月,後世則大致定於十二月。臘是古代一年的開始,因為這個時候,以政府立場而言,下一年度的收入,大概可以相當準確地估計,在這個時候,編製下一年度的預算,結算年底整年的收穫 。這是相當於今天會計年度的起頭,前文所謂「一之日」「二之日」,其「一」「二」次序,就是會計年度的第一個月和第二個月。官方作如此的預算,商業行為同樣也在十二月份,準備今年結總賬,而預估明年營運策略。


「冬至」也就是相當於公曆聖誕節前後一兩天,以太陽年而論,這是晝日最短的一日,也就是太陽走到最靠北回歸線的時候。農作物基本上都已經收穫了,田地也已清理乾淨了,該賣的賣,該買的買,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新年。所以,「冬至」的季節,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年忙碌,可以喘氣的時候。再下面,就是陰陽合曆年度,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就是所謂「新年」或是「新正」。在中國領土之內,除了南邊沿海各省,沒有明顯的季節差別,大部分的地區,新年正是田野休息、農夫們也休息的唯一時期。


從這些陰陽合曆的年節周期,中國人安排一年周而復始的生活。相對於今日工業生產的社會,農業國家不僅一年周期,決定了他的生活,每一個關口,到另一個關口之間,以中國農夫來說,乃是他們必須密切感受的時序。在我記憶之中,端午、中秋、新年,都是一家團聚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家了,在田地里工作的家人,有機會品嘗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對中國人和一些使用同樣年曆的東亞社會來說,遠勝於今天世界各處,對於聖誕節和新年的意義。我還記得,甫能握筆的時候,每個識字的兒童,在冬至那天,都會分配一張「九九消寒帖」,描紅的空白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從冬至第二天早上開始,每天在空格上,按照筆序,墨填一個筆畫的空格,八十一天後,已是柳條垂絲,春天來了。對於傳統中國的兒童,這就是一種注意時間的教育。中國人對於時間的敏感,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中培養的習慣。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中國人對季節的敏感,與對於那個季節之中,花草樹木,以及鳥獸的遷移行為,也一樣地注意。於是,中國人對於大自然的感受,也成為生活之中不可分的一部分。除了上一節所說,季節性的節日以外,在文學和藝術領域,對自然界的感受與反應,也幾乎成為不可分割的因素。下面我舉,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數段,作為例證。


3.纖穠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4.沉著綠杉野屋,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16.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竹,隔溪漁舟。可人如玉,步屟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19.悲慨大風卷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司空圖是唐代的詩人,他將詩的風味和情景,歸納為二十四個類型。陳述每個類型的特色,他並不用散文的敘述和解釋,而是以韻文描述一種特定的情景。以這個情景,代表那一類文學作品的風格。這一種文學批評的方式,在其他文明的文學之中,也未嘗沒有。例如,《聖經》中的雅歌和詩篇,有若干節也是相當類似的敘述方式,不過,在中國文學之中,詩詞的韻文體,幾乎都可以用自然環境里的情況和變化,呈現作者本身想要傳達的意境和感受。蘇東坡評論王維的作品的名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下卷《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即是十分扼要地陳述了詩畫之間的相依相扶。


從上面的敘述,中國人對於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是內外全盤的融合,內心的情緒和外在可見的環境變化,密不可分。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方向,也不是絕對的切割,時間的變化,呈現於自然的空間內的局面,於是,時間、空間與人生,三者結合為息息相關的整體。在這個角度,我想舉兩位最偉大詩人的著作,說明詩人觀察的自然界,如何深切地反映廣宇長宙,以及其間的種種意義。


王維有一對詩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前面五個字,是一橫一直,後面五字是地平在線一個大圓圈,大漠的形象是廣漠的空間,長河的形象,是無窮無止時間上的流動。同時,草原上煙火直上雲霄,必定是沒有風而且乾燥的季節,已經隱含了一種季節性的形容;落日是黃昏時候,在流動不拘的時間上,有一個太陽起落的景象。這十個字的內涵,精簡而有力。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李白的《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只有八個字,可是卻具備:「殘照」是一天的時序,「西風」是季節的轉換,「漢家」是朝代的興亡,「陵闕」是生死的差異。寥寥八個字,隱括了不同時段的變化:從一日到生死的關口,既是循環,又是不能回頭。李白是詩仙,王維的文才也不弱,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如此精簡,但內涵深厚的感情。也表現了對於時序和空間,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構成了一個圖像,也道盡無可奈何的感慨。


中國的詩詞歌賦,是極為豐富的文學寶庫。而且因為中國的語文,是由單字單詞連綴而成,就是個別單字,以文學家自己的立場,連綴為一個整體的現象;作者與讀者之間,都有寬闊的想像空間,以闡述他們對四周時空的理解。這方面能舉的例子太多了,此處以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舉例陳述這些淺見。 先父留下的家藏文物之中,有一幅沈尹默書寫的楊萬里十一首七絕長卷。現在在我的起居室內,供奉幾件書法家墨寶;我有幸朝夕讚歎書法,也欣賞這些詩詞作品。這十一首中,《過招賢灘》,可以說明他對環境的直接感受:「六月飛雪人不信,招賢灘前看潮頭」,又如「青山自負無塵色,終日殷勤照碧溪」。這兩聯都是直接觀察,但又以自然呈現當時風景的特色。又如《宿小沙溪》「樹捧山煙補缺雲,風揉花雨作香塵。綠楊盡道無情著,何苦垂條拂路人。青山知我厭泥行,卷盡痴雲放懶情。不分竹梢含宿雨,時將殘點滴寒聲。」這兩個例子,又是代表楊萬里擬人格的詩風,將本來無情自然,轉化成有情的另一種自然。詩人既是自然的代言人,也是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選擇的空間、時間之中,竟是強作解人。


前面提過,蘇東坡所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可解為景由心起,觸景生情;這位曠世奇才的《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賦一詞,正是身在赤壁之下的長江,明月徘徊,江聲嗚咽;詩人不僅想起在這裡曾經有過的一場大戰。歷史上的興衰盛亡,當時英雄人物的勝負成敗,都已逐波而去;於是,他自己生命的坎坷,也與萬古流動的江水,凝結為人間如夢的感慨。最後,「一尊還酹江月」,也許是無奈,也許是瀟洒,這位智者並沒有怨恨命運;他超越變化,了解「變化」即是不變的永恆:「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一認識,正是中國文化的精絮。


這種著作,乃是人與自然之間,彼此啟發,內外的融合。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提道,隔與不隔的差別,也就是意指,觸景生情,情景之間,應當是融合無間的。前述司空圖的詩品,「悲慨」一項,正與蘇東坡的感觸,可以互相比照,呈現一種蒼涼的境界。


既然提到「詩中有畫」,我們也無妨將上述討論詩詞的美學觀點,引申於繪畫。中國的山水畫,唐宋最盛。宋代的山水,尤其到了中國繪畫史上極高的境界。郭熙的山水畫理論,提出「平遠、高遠、深遠」三個原則:一幅好的圖畫,應當呈現這三個向度的氣韻。他的《早春》,中峰突起,在幾乎畫面的正中央,有一條軸線,從渚岸引向瀑布,再轉到岩石上的一條裂縫,然後又接上將近山頂上的皴痕,正好將讀畫者的眼光,從山底引向峰頂。山邊的兩脈春水,左右擴散,就是平原。然而,山腰附近,有兩條步徑,一明一隱,引向後方,帶領讀畫者也轉到山後,欣賞這一座春山的景色。


這種藝術,讀者的視線,並不符合一般繪畫的透視原則;畫家毋寧是將讀畫者,帶領入畫,在風景的上下周圍前後,各處瀏覽。這種視野是移動的,沒有一定的定點,運用透視原則,而是隨心所之,隨足所至,進入圖畫。


更具體的例子,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一個長卷,這幅名著,曾經裂成兩截,一段存在北京的故宮,一段存在台北的故宮。前幾年,這兩個斷片,終於千里合璧,拼合成完整的圖卷。這個長卷,由右至左,順著富春江的江流,將這一段山水,完整地呈現於觀畫者眼前。讀畫者必須是假想自己,身在扁舟,一路觀賞山光水色,讀畫者在畫中移動,並不定著於一點。


另一個例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將宋代首都汴梁的風景,從郊外水田、柳樹,一路隨著汴水,進入城市,最後終結於皇室宮殿的金明池。汴水之上,有一條大橋,河中有大小不同的船隻,沿岸街市有許多活動,街後還有一層層的街坊,排列著商店和住家。畫中有不亞於八百餘人的活動。這一幅畫,從前排汴水船隻上的人物,以至於到幾層街坊以後,門牆之內、廳堂前的人物,以及店鋪中工作的人物,並無顯著的大小之分,而觀畫者似乎人在半空,才能超越街市門牆,看到門後面的廳堂,以及室內的布置與活動。這種畫,如以透視法來討論,完全不合理,因為沒有一個地點,可以一眼看盡十餘里長,八百餘人的活動,其中竟沒有大小前後的比例。只有人在畫中,隨畫走動,也就是在八百多人之中,加一個「我」,才能呈現畫家表達的帝都繁華。

許倬云:中國文化中的自然、時空與人



從中國各種舊小說的版刻插畫,也可以看到同樣「人在畫中」的原則。在那些插畫之中,門後、庭前和廳堂上的活動,都必須是讀畫者自己站在旁邊,才可以理解其各種關係。在這種插圖中,一張方桌,如果按照透視法,應當是前大後小,但是在這種繪畫內的方桌,卻是前小後大:其實,畫家邀請讀畫者,自己進入圖畫,因此,後景會比前景稍大,乃是顛倒了透視的原理,以補償空間的差距。


總結言之,我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中國文化中,人與時間、空間的關係,是三者合一的。人隨著時間流動,人也在空間之中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彼此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如此美學原則,正是反映中國文化中,會出現道家的思想,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不能離開自然,人也不能自我異化於自然之外。


【作者簡介】


許倬雲|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葉兆言:一個六十年代小學生的回憶
吳鉤:如果這些宋朝人活在清代,他們會丟了腦袋
聶建松:宗教是科學的死對頭嗎?
雲也退:集中營里的猶太人為什麼不反抗?
閆紅:《水滸傳》作者是不是吃過漂亮女人的虧?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易中天:酒與中國文化
中國人的犬文化
此地勝似於中國的領土,居民自稱是中國人,有著跟中國相似的文化
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余英時: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
葛劍雄:中國的地名、歷史和文化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韓國、日本的茶文化都是古時中國傳入
文化名家樓宇烈:中國人的藝術與生活
葛劍雄:中國的地名、歷史和文化!
韓國人看中國:中國的4種特殊娛樂文化
最中國的手藝,最中國的文化!
沒有他們就沒有如今的中國文化:中國古代的文化聖人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2
中國文化中的性歧視
頭髮的功能和頭髮中的中國文化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3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4
「關係」文化: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