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在今天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有一架埃及空軍的米格-23變後掠翼戰鬥機。在我軍的空軍裝備的歷史上,並沒有引進米格-23.這架飛機也並不是前蘇聯或者俄羅斯贈送給中國,而是中國在1978年從埃及從秘密途徑搞到的。根據顧誦芬院士的自傳,其中透露1978年初,112廠副廠長唐乾三帶隊,顧誦芬、張恩和、鄒盛懷等參加考擦中東某國交換來的米格23。這裡面說的中東某國,就是埃及。但顧院士只是對米格-23的性能進行了闡述,這架飛機到中國的前前後後是怎麼回事呢?


1978年8月,中國組織了一個代表團,緊急赴埃及執行任務。代表團團長是112廠副廠長唐乾三,副團長是601所總設計師顧誦芬,成員來自112廠、410 廠、601所、606所及014基地等單位,共12人。按照當時的慣例,出國團組臨行前都要明確任務和集中學習,可是這一次大為例外。準備會上團長唐乾三簡明扼要地強調了一下外事紀律和注意事項之後即宣布散會。一些成員是在臨上飛機的時候,才知道這次出訪的目的地是遙遠的埃及。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航空博物館的米格-23戰鬥機


中方代表團到達開羅之後,下榻在中國大使館的公寓樓內。當時的中國駐埃及大使姚廣和孫佩榮武官當日接見了代表團,唐乾三這時才公布了此次來埃及的主要任務。原來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中、蘇關係的嚴重破裂對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 響。為了提高我國空軍的戰鬥能力,研發一種更加先進的新型戰機迫在眉睫,也是擺在全體航空人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1972年,中國政府批准了新機研製計劃。關於新機的型號,幾經更改之後,三機部於1978年正式定名為殲7III型飛機。儘管此前中國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數據收集並且積累了一定的工程經驗,然而真正實施起來依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困難。為此,我國政府與埃及政府商定,以多架殲6/殲教6飛機換取一架米格-23MS飛機, 以便獲取較多的當代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中方這次來埃及的主要任務就是驗收埃及空軍的米格-23MS飛機


其實中方的保密是一環套一環。雖然大使和武官聽到的是用米格-23MS來研製殲-7III,但實際是為了掩蓋另外一個型號。

姚大使對代表團強調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要 求少接觸或不接觸與工作無關的人和事,外出(包括去工作場地)一律著便裝,正裝(中山裝)鎖在箱子里。次日清晨,埃及軍方派來一輛計程車和一輛噴寫著「Egypt Tourism」 (埃及旅遊)的麵包車,陪同官是穆斯塔法上校。不但這個軍官是著便裝,就連兩個司機都是穿便衣的現役警察。穆斯塔法上校告訴中國人,目的地是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距離開羅約200公里。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衛星照片


出了開羅市,公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國代表團的「旅遊車」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就開進了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當時中國航空廠所鼓搗的主要是殲-6,連殲-7、殲-8都算是先進武器,因此中國人見到米格-23飛機時可謂眼睛一亮,尤其是對飛機的兩側進氣和變後掠翼特別感興趣。

當時代表團驗收米格-23戰鬥機的工作量很大,對飛機的各個系統都要通電檢查;發動機要地面試車,以驗證其巡航、額定、最大、小加力及全加力狀態下的推力數據;主要機載設備、特別是變後掠翼的操控系統,均需進行功能性檢驗。除此之外,技術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花費了較長的肘間,因為這些資料對中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於大家的工作熱情十分高漲,效率也非常高。


為了防止夜長夢多,可能受到蘇聯的發現和干擾,中方原計劃在貝尼蘇韋夫基地一周的工作縮短為四天內完成,然後趕往亞歷山大總領事館協調、落實運輸米格-23的貨船。中方每天都是天不亮出發,晚上很晚才回來。第三天的時候中方凌晨1點回來,2個小時後又要再次出發。雖然很多人非常疲憊,但每個人都沉浸在完成任務、獲得新裝備的興奮之中。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人員完成驗收任務返回大使館,正好是張愛萍將軍出訪開羅。這很顯然不是偶然相遇的巧合。武官處通知唐乾三、顧誦芬立即到武官處向張愛萍將軍彙報工作。儘管他們都是幾乎幾十個小時沒有睡覺,唐乾三同志在一無準備、二無筆記的情況下,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目前工作以及下一步的計劃說得有條有理、頭頭是道,張將軍頻頻點頭,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中方在完成驗收任務後,是兵分兩路。一方面是安排亞歷山大港的貨船將米格-23運出埃及,另外一方面是把所有的飛機技術資料隨身帶走。中國代表團從埃及出發先飛抵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再轉北京。本來中方還想在卡拉奇稍作休整,但沒想到就待了半天,英國的BBC就報道了中方航空代表團在埃及活動的消息,中方馬上從巴基斯坦就撤離了。



中國人怎麼搞到米格23:乘旅遊車潛入埃及空軍基地


殲-13想像圖


為什麼說「大使和武官聽到的是用米格-23MS來研製殲-7III,但實際是為了掩蓋另外一個型號」呢?因為研製殲-7III的仿製對象不是米格-23,而是米格-21MF飛機。而米格-21MF飛機是1982年從埃及購買的。而在獲得米格-23之前,中國當時重點研製的型號是遠比殲-7更先進的殲-13。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用層層謊言來掩蓋真實意圖,只要不是項目直接參与者,即便是自己人也被瞞在鼓裡,這就是中國當初保密制度的特點。


早在1971年年底,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六院指示三機部601所醞釀研製類似於F-16的帶邊條翼正常式布局高機動殲擊機方案作為殲-6的後繼空戰殲擊機。經過下部隊調研、氣動布局選型、工藝調研準備,殲-13的戰術技術要求於1975年底正式擬定,突出中低空和中速的機動格鬥能力。但當時中國基本無法解除國外先進航空技術和設計理念,而接收米格-23則成為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據顧誦芬院士的回憶錄,他在考察米格-23的時候,仔細研究後發現變後掠翼價值不大,覺得整個機翼靠一根鋼樑支撐,重量代價太大,感覺最好的是發動機


但是殲-13後來卻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然而米格-23的故事卻沒有終結。按照某些觀點,米格-23在技術上是被肢解了,使其他項目收益。例如1979年8月,三機部發出《關於對殲8飛機實現全面技術改裝可能性論證的通知》,殲8大改任務擺在顧誦芬和他的設計團隊面前。米格-23的設計,例如機頭、進氣道等,在後來的殲-8II上得到借鑒和應用。顧誦芬院士在回憶錄中也承認殲-8II的設計有借鑒米格-23的因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這是81192我已無法返航!78271繼續前進!
70年前日本幫中國空軍奠基,現在F35沒法救日本
中國三線軍工廠為隱蔽走火入魔:電線杆刷綠冒充大樹
美軍出現首批坦克兵女軍官,中國軍隊要不要學?
還得看老關係!伊拉克花25億美金買中國導彈和坦克

TAG:諍聞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泰國清邁旅遊車猛撞皮卡 11名中國遊客受傷5重傷
馬來西亞旅遊車被燒成鐵架 30中國遊客怎麼樣了?
俄歐火星漫遊車延至2020年,將於美國的火星車同期發射
登陸金星:純機械漫遊車或許行
緋聞 | 西內瑪利亞被爆與男模熱戀 夜遊車中熱吻兩人非常甜蜜
火星上的啤酒瓶?美宇航局漫遊車火星上發現奇特物體
日本旅遊車上的坑,導遊說的那些寶貝到底能不能買?
來列治文的遊客方便了!列治文開通隨上隨下觀光旅遊車!上下車時間地點全都在這裡,趕快收藏!
NASA研發金星漫遊車 利用渦輪採集風能
「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新發現:蓋爾火山口或曾有生命存活
收藏!自駕出遊車內的必需品,什麼都能忘,它不行
旅遊車上這些不經意的不雅動作?你是否也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