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訪「一帶一路」國際項目與基礎設施融資專家李福勝博士: 應防範中國大宗商品海外資產風險

專訪「一帶一路」國際項目與基礎設施融資專家李福勝博士: 應防範中國大宗商品海外資產風險


  本報記者 譚翊飛 三亞報道


  自2014年以來,以石油為代表的世界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急轉直下,至今雖在底部有所反彈,但和過去高點比,仍處於比較低的區間。


  但是,恰恰是在前幾年的價格高點,中國企業掀起了一輪對外購買資源、能源的高潮。這些企業現在普遍遇到了困難。「一帶一路」國際項目與基礎設施融資專家李福勝博士稱,這類企業的風險現在已經到了全面爆發的階段。

  李福勝曾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在一家專門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經營的大型國有金融機構工作多年。他長期從事政府支持的出口信貸、海外投資和跨國併購融資研究,項目涉及東南亞、非洲、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產業領域包括製造、礦業開發、水電火電投資、尤其資源開發及相關資源的股權收購和開採融資,並出版關於跨國投資風控的專著《國家風險》


  對於當前出現困境的原因以及中國應如何從這輪經濟周期變化的風險中吸取教訓等問題,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李福勝。


  對全球及中國經濟形勢出現了明顯的誤判


  《21世紀》:這幾年世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激烈的變化,其中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動尤其值得關注。你如何看待中國「走出去」企業在收購資源能源類企業所面臨的經濟周期風險?

  李福勝:中國對外投資的經濟形勢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中國的進出口雙雙下降,對外投資也超過了吸收的直接投資。貿易下行、投資上行,從理論上說是中國已經進入了國際投資對國際貿易的替代階段,這個階段呈現的風險是不同的。


  中國在過去20多年積累的上萬億的對外投資存量,目前確實面臨許多的風險,尤其是在鐵礦石、有色金屬、油氣、煤炭等大宗商品領域的對外投資,正處於風險全面爆發期。


  以鐵礦石為例,我們在拉美、澳大利亞、非洲購買礦產,但現在普遍遇到了問題。除中鋼遇到的極大風險外,中信泰富這家公司由於投資於澳大利亞鐵礦石項目導致巨大到不能自我消化的風險已經消失了。


  在資源能源類的收購上,主要面臨三類風險:第一是世界經濟周期風險,而世界經濟又受中國經濟影響較大,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領域;第二是地緣政治風險;第三是匯率風險。


  《21世紀》:如何定義全面爆發?

  李福勝:目前看世界經濟可能長期低迷,中國經濟也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三期」疊加的新常態之中,大宗商品收購的風險只會加速爆發,不會有逆轉。雖然目前沒有全盤統計,但是從一些大項目就可以看出來。再比如,對委內瑞拉開展的貸款換石油業務,雖然不會出現嚴重違約,但人家可能借新也還不了舊。在澳大利亞、南非、拉美的大量礦產投資,對今天中資企業的財務形成了巨大的考驗。


  《21世紀》:出現這麼多問題,原因是什麼?


  李福勝: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判斷失誤。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疲軟後,都說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世界經濟會在中國的帶動下高速增長,現在看來這是明顯的誤判。


  能買也能賣才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21世紀》:既然對全球經濟形勢出現了誤判,那麼這是普遍現象嗎?西方的老牌大宗商品公司,比如嘉能可,是怎麼做的?他們如何規避風險?

  李福勝:他們經歷許多全球經濟的周期,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他們會根據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實時調整產能。比如,他們擁有的澳大利亞的鐵礦、加拿大的銅礦、緬甸的銅礦,他們就出售了,接收的恰恰是還沒有經歷全球經濟周期經驗的中國公司。還有必和必拓也是這樣。他們覺得資產價格已經到了高點,將來可能下跌,於是就提前調整資產的布局,出售這些資源。


  但是我們呢?我們的國有企業里不是沒有精明的企業家,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預料到世界經濟形勢的走勢,但是產能調節機制僵化了。也就是說,只能做大,不能「做小」,買來了資源是成績,但是如果出售,那可能會被批評為「國有資產流失」。


  所以,我幾乎沒有看到中國企業購買了資源,又根據市場周期適時調整主動賣出、成為市場的主導者的行為。只有主動買,沒有主動賣,這很不正常。購買資源本來就是投資行為,買賣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21世紀》:這對中國的企業有什麼啟示呢?

  李福勝:隨著中國走出去的資本越來越多,中國應當具有全球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過去,我們的觀念一般是購買資源,為我所用,因此總是希望買的資源越多越好。但是,價格的主動權不在你手中,你買得越多,可能虧得越多。


  如果以全球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就是在全球的範圍內來考慮這個問題,比如我們賣出資源,要麼止損,要麼發揮全球市場的調節作用,對我們也有益的,因為市場供給增加了,其他人想抬價格抬不起來。


  打造中國的真正的全球企業


  《21世紀》:這是不是意味著價格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中國雖然是世界市場一個巨大的買方,卻無法主導價格。


  李福勝:是的,在一些大宗商品領域,一些國家會組成聯盟,其價格也不一定是市場的行為,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等諸多方面都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但中國是單體的消費國,且參與行業聯盟較少,所以中國很難對價格有發言權,只能被動應對價格的波動。


  中國也應當充分採取非市場戰略,動用國家的外交、地緣政治等綜合的力量,來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動。這方面也有待積累經驗,中國的對外援助一般不附加條件,奉行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基本國策。


  《21世紀》:我們回到企業層面來看,比如世界上老牌的大宗商品的企業大多也是從某一個國家發展起來,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成長出幾家具有全球視野、真正在全球配置資源的大型大宗商品的公司呢?


  李福勝:是的,很多跨國公司沒有國界,在全球許多地方設立總部,呈現出全球企業的跡象。這不僅僅表現在銷售全球化、僱員本地化等指標,還包括資本構成全球化,比如一家公司可以在全球許多股票交易所上市,其股東也是全球的。但是中國的一家外貿企業,雖然100%的產品出口,可能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但是很難說這是全球企業,既沒有建立起全球供應鏈,也沒有構建全球價值鏈,只是中國的一家出口中國產品的企業。


  中國要打造中國的全球企業需要一個改革過程。以巴西的淡水河谷為例,這本來是一家巴西的國有企業,但通過私有化和各項改革,走出巴西,股票在巴西、美國、香港等地上市,並且經歷了多次世界經濟周期的波動,成為了一家有影響力的資源類全球企業。對我們的國企,這是很好的借鑒。


  《21世紀》:能否更具體地提一些建議。


  李福勝:以油氣行業為例,我們的油氣行業是明顯的寡頭壟斷,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對個別公司進行改革。其實和當年銀行改制一樣,銀行上市了,資產規模和經營實力都增強了。現在也一樣,油氣行業的改革會讓油氣行業真正地做大做強,成為真正的全球企業。不要以為改革了,這家企業就跑了,中國的市場這麼大,企業跑不掉,政府照樣收稅,國家和老百姓都受益。


  (編輯 趙海建)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媒眼中的中國5大基礎設施項目,中國建設令世界嘆服!
中國人壽攜手中國交建,開啟基礎設施投資模式「大目標」
和中國比基礎設施?美國香菇藍瘦
中外專家和業界人士表示 強化「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作建設開發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美國「科幻戰艦」內部設施曝光 理髮店健身房一應俱全
中國海軍剛進駐首個海外基地 內部設施即遭美國衛星曝光
東久中國攜手競優,打造中國最大總部園區及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平台
美國國家基礎設施諮詢委員會報告闡述 應對緊急基礎設施網路威脅的方法
阿里影業與北京文化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
英情報機構:國家級黑客或將攻擊各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俄媒稱中國吉布地軍事設施年內啟用 海外軍事基地?
美專家擔憂特朗普或在南海與中國衝突 攻擊我軍事設施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原則
中外專家:中國優勢產業走出去 有利於"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專家談「一帶一路」:設施聯通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聯合國呼籲各國加強寬頻基礎設施建設
港媒:中國搭建世界最大量子研究設施
泰國為吸引中國遊客赴泰 擬開放軍事設施參觀
美髮布中國軍力報告:炒作中國海外保障設施,重申不支持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