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入門(上)——錢幣學基礎術語概述
貓眼註:
除非特別註明,否則本系列文中所用錢幣圖片全部來自貓眼個人藏品,僅供貓眼讀者參考。未經授權請勿盜用。
我們現在用的這種金屬衝壓而成的小圓片錢幣是外國人發明的。我們國家從19世紀開始學習西方人的製造工藝,也開始做這樣的錢幣,一百多年下來,也有了我們自己的風格。
圖片源自網路
就像佛教、劍和琵琶都是外國傳入中土然後落地生根的一樣,現代錢幣工藝和收藏理念也是國外傳進來的。所以,無論玩不玩外國錢幣,你都需要理解,我國當代錢幣收藏市場是世界錢幣收藏市場的一環,國幣的研究方法與審美也與外幣同根同源。
基於這一點,我們今天來說點通論性的內容。不限於任何國別和時代,我們把這幾百年來世界各國錢幣愛好者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當然,僅憑這一系列文章勢必不能做完整的概括,所以拋磚引玉,請大家多多地補充。
作為這個系列的第一期,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基礎中的基礎——錢幣的基本構成和術語吧。
錢幣的構成及術語
音樂有樂理,語言與語法,類似地,錢幣也有自己的範式。理解這些範式,記住構成一枚錢幣各要素的名稱是與其他錢幣收藏愛好者交流的基礎。
一枚錢幣通常分三個面——正面、背面和側面(一般稱「邊」)。三面同等重要,都能為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證明一枚錢幣所經歷的前生今世。
下圖展示的就是一枚17世紀末神聖羅馬帝國雙泰勒銀幣的正面(如果你關心如何判斷一枚錢幣的「正面」,請猛戳鏈接:冷知識:到底哪一面才是錢幣的「正面」)。
接下來,貓眼給大家標出了錢幣上每一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底板(英文為「Field」)
底板是錢幣設計的留白處,是錢幣圖案的背景。大部分情況下,底板是錢幣的最低點,除非是陰刻錢幣(如美國20世紀初的一些金幣)或錢幣上有戳記時。相應的,底板也是錢幣模具的最高點。
1908年美國陰刻5美元金幣,圖片來自PCGS Coin Facts
2. 圖案/設計(英文為「Device」)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可以說是與「底板」相對的概念。理論上來說,錢幣上凸起的部分都可以稱為「圖案」或者「設計」。但實際上,一般提到這個概念時指的是錢幣上的頭像、紋章、裝飾等非文字性設計內容。
3. 幣文(英文為「Legend」或「Inscription」)
幣文是為我們提供錢幣歷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一般情況下,現代錢幣的幣文可以告訴我們國別、鑄造年代、君主名諱、紀念題材等內容。在現代投資紀念幣和歷史上的貿易金銀幣上,幣文還會標註錢幣材質、成色和重量,以便交易。
貓眼的這枚1920年墨西哥20比索金幣上寫著「20比索·15克純金」(實際成色90%,重16.6666克)
早期錢幣的幣文有時會非常讓人費解。歐洲錢幣大多使用拉丁文書寫幣文,且多用縮寫。
如這枚用於展示的神聖羅馬帝國雙泰勒銀幣的幣文就是:「利奧波德·蒙神之恩·羅馬皇帝·永遠的奧古斯都·日耳曼·匈牙利·波西米亞·之王」。
下圖是這枚銀幣的背面,幣文為:「奧地利大公·勃艮第公爵·蒂羅爾伯爵」。這是續寫錢幣正面沒寫完的利奧波德的尊號。
不難看出,僅依據幣文,我們無法判斷此枚錢幣的鑄造年份和面值。歐洲早期錢幣幣文都是以君主為中心的,對於國別、面值、年份這類問題並不都有詳細描述。這使得辨別歐洲早期鑄幣變得非常困難。
下圖是貓眼今年芝加哥幣展買的英國愛德華一世時期銀便士。這枚錢幣造型與之後的愛德華二世、三世銀便士基本相同,幣文只寫了「愛德華」,並沒寫幾世。有時辨認這些東西需要花費一個職業錢幣學家幾十分鐘的時間。(關於那次幣展貓眼還買了什麼請戳:貓眼買家秀 | 芝加哥國際錢幣展覽會的收穫)
值得一提的是,幣文的一個英文說法「Legend」同時還有「傳奇、傳說」的含義。曾經有不了解英文術語的藏家在翻看外文資料的時候會誤以為錢幣有什麼歷史傳奇。
4. 內齒(英文為「Denticles」或者「Dentils」)
內齒是錢幣沿著邊緣雕刻的一圈齒狀裝飾。鋸齒狀造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但也有花飾(如哥特體克朗)和圓點(如共和和飛龍銀元)。
圖片來自網路
內齒的作用是有爭議的。一般而言,任何一國嚴謹的錢幣學家都會告訴你,我們國家的錢幣上雕刻內齒最直接的原因是看到其他國家的錢幣上雕刻了內齒……
有人認為,邊齒早年是用來防止人們切割錢幣的邊緣牟利的。這是很有可能的。在解釋現代錢幣上的內齒的作用時,有人提到,其可能的存在的原因是為了給凸起的邊緣做一點裝飾,給錢幣的圖案加框。
無論如何,內齒在錢幣學的模具版別研究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貓眼之前介紹過的早期半美元銀幣版式研究中(點擊查看:有一種偏執,叫收藏早期半美元銀幣),奧弗頓先生就以幣文和內齒的對應關係確定了許多極其艱澀的模具版別。
5. 邊緣(英文為「Rim」或「Periphery」)
邊緣既是一個抽象概念也是一個具象概念。比如,當我們描述錢幣邊緣附近的一圈金色包漿時,「邊緣」是個抽象概念,英文上多用「Periphery」;當我們描述錢幣實際隆起的邊緣上有銼刀銼過的痕迹時,我們用的是具象概念,英文上多用「Rim」。如今許多人在兩種情況下都只用「Rim」這個詞,也無不可。
在具象概念層面上來說,錢幣的邊緣對於判斷錢幣的狀態有著很大的作用。許多早期錢幣的邊緣是突兀地高高隆起的(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內齒來裝飾),這是為了人為地製造浮雕的高點,平衡摩擦,從而保護錢幣上的其他浮雕少受磨損。在貴金屬錢幣時代,這個功能尤其重要。
對於一枚早期錢幣來說,邊緣經常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關於它所經歷的遭遇的線索:
貴金屬錢幣在流通過程中,有時需要驗證金屬成分,驗金師通常會從不起眼的邊緣切割或打探針。另一方面,一些投機的商家想要盜銀賺錢的時候,也會打磨錢幣的邊緣。
6. 邊(英文「Edge」)
邊又稱為側面,是錢幣除正反兩面之外的第三面。經常有人分不清邊緣(Rim)和邊/側面(Edge)的區別,現在應該很清楚了吧?
從18世紀技術成熟那天開始,許多西方錢幣的側面都會有一些圖案或者文字,這被稱為「邊齒」或「邊銘」。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人打磨錢幣的側面盜銀。任何人都有權拒收邊齒、邊銘受損的錢幣。
在下圖中,貓眼列出了幾種基本設計,從左向右依次為:18世紀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花飾邊齒;19世紀英國的邊齒(稱為「Reeded Edge」);20世紀初奧匈帝國的陰刻邊銘。
除了上面列舉的幾種情況外,還有槽邊、斜紋邊齒、陽刻邊銘等許多其他情況,就不一一列舉了。
邊齒與邊銘的工藝特殊,通常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因此經常被作為判斷錢幣真偽的關鍵。
然而,凡事也不絕對,造幣廠也存在疏漏和出錯的情況。國內泉友有時會根據19世紀德國錢幣邊銘是否齊整判斷錢幣的真偽,這是有些苛刻的。以當時的技術,邊銘弱打、歪斜、出錯事實上並不罕見,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構成錢幣的6個基本組成部分及術語大概說完了,貓眼根據自己的經驗把與各部分相關的內容和心得也多少寫了寫,希望不會顯得太啰嗦。
掌握這些構成部分和術語是錢幣收藏和研究的基礎,以此進行討論可以避免混亂。以下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在為他人描述一枚錢幣的狀態時,底板-圖案(Field-Device)作為一個二維基準可以最快介紹錢幣的狀態。一個有經驗的幣商會開門見山地介紹底板上是否有清洗的痕迹,是否有刮傷,以及圖案上是否有磨損。這樣在10秒鐘之內可以為客戶建立一個清晰的印象。
無論研究任何時代的錢幣,熟悉這些基礎構成部分都是很重要的。這些看起來極其簡單的概念實則為我們的思維建立了模塊,幫助我們有效地組織信息。
題外:
如果對文中的主圖這類早期神聖羅馬帝國錢幣感興趣,請戳:被遺忘的貴族——奧地利黃金時期鑄幣
接著吆喝曬幣——
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了,這一年相信你一定收穫了很多......好藏品!
因此,貓眼在這裡徵集在2016年你最滿意的收穫!既然是「最」,同樣的還是要限制於一枚或者一套收藏。當然啦,2016年最後一次曬幣專題徵集啦,所以,前十名分享者將得到紙幣+明信片各一張:)
分享方式:
1,直接留言給公眾號,並附上想要分享的收藏心得或感言。
2,寫郵件給vera.liukan@yahoo.com。
圖片格式要求:
1,錢幣的兩面都要照全。
2,照片清楚,否則不予採用。
3,曬幣要說明是投「2016年最滿意的收穫」專題
貓眼看幣?——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所有文字皆為原創,不可自行轉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貓眼又招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外國拍賣公司如何對待第三帝國幣章?
※有一種偏執,叫收藏早期半美元銀幣
※Союз|法國大力神銀幣的前世今生
※11月推薦書目丨年度文化懸疑推理大作《華夏上古神系》
TAG:貓眼看幣 |
※錢幣收藏入門(中)——錢幣學基礎審美
※錢幣收藏入門(下)——錢幣瑕疵與損壞的基本認定
※古錢幣鑒定術語
※錢幣收藏:了解最新銅幣銀幣古錢幣價值走勢
※郵票錢幣收藏行話術語
※入門貼 清代古錢幣基礎一
※古錢幣收藏是門博大的學問「雙帆幣」
※古錢幣銅幣的收藏價值
※錢幣收藏拓展新領域:錢幣專題收藏
※古錢幣收藏:錢幣書法鐵劃銀鉤瘦金體
※古錢幣大清銅幣比銀幣貴嗎
※鳴彩藝術:錢幣收藏罕品,百元錯版幣
※近代錢幣熱門藏品:銅幣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錢幣 收藏——精品古錢、銀錠鑒賞(附圖及估價)
※特殊古錢幣 半兩錢幣
※收藏古錢幣入門級的一點建議
※錢幣┃貴金屬幣的保養
※錢幣收藏中的數據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