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聶華桐


中科院外籍院士。曾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曾被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友誼獎,曾任中國國務院國外智力引進辦公室顧問、中美人才交流基金會理事、世界華人物理協會常務理事、北京科技政策討論會海外籌備小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討論會海外成員、中國863高科技發展計劃諮詢小組成員及美國(華裔)科技教育協會會長,並於1980年任美國(華裔)科技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至今。


聶華桐身在異國,但從來沒有忘記故國家鄉,他十分關心祖國的科技發展,惦念家鄉親人。1978年,祖國科技事業遲到的春天來臨了,他多次回國服務。

1983年6月13日至19日,國家科委召開科技政策研討會,邀請了李天和、聶華桐等20多位美籍華裔專家回國參加。聶華桐向鄧建議:中國搞四化建設急需技術和管理專家,可聘請海外專家。


1996年,清華大學為了重現理科輝煌,實現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夢想,又把聶華桐推上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當時,清華大學王大中校長和梁尤能副校長親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向楊振寧先生髮出了求賢之約。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周光召院士:聶華桐是在楊振寧先生的推薦和安排下到北京工作的。


1997年2月28日,聶華桐懷著為祖國服務、在中國建立世界一流科研中心的志願,辭去紐約州立大學職位,飛抵北京。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聶華桐(右)


姚期智


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是華人圖靈獎唯一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75年至1986年曾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理教授、教授。200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


姚期智是楊振寧通過私人關係邀請回國的。姚期智的全職回國,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這不只是因為他無可爭議的學術地位,更因為在他所從事的演算法和複雜性領域,當時幾乎還看不到中國國內學者的身影。而這一領域既是美國理論計算機科學的主流方向,又是計算機界最高獎項——「圖靈獎」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個方向。

由此,清華的計算機學科第一次集齊了理論、應用、系統結構和軟體四大領域的優秀學者,這在國際上也是不多見的。


姚期智帶來了一個從6人增至10人的講席教授組,他們都是國際上演算法和複雜性領域最出色的華人學者。


隨著姚期智的歸來,清華計算機學科國際交流的頻率和層次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以姚期智創建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TCS)為例,2007年國外學者的訪問日程已經安排到了12月31日。美國兩院院士、1985年「圖靈獎」得主RichardKarp,2002年「圖靈獎」得主、著名密碼學家AdiShamir……都曾出現在ITCS的訪問學者名單上。


2006年,清華計算機系有3篇論文入選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與STOC並列的最頂級學術會議FOCS,不僅實現了國內學者在該會議上「零的突破」,而且入選篇數超過了美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超一流」大學UCBerke-ley。更令人振奮的是,當年24歲的博士生陳汐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講席教授鄧小鐵合作,出色地解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的著名難題——二人博弈中納什均衡點的複雜性問題,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FOCS最佳論文獎。


這一年,姚期智的團隊還為國內計算機學者填補了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文的空白。

2007年4月16日—19日,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成功主辦了第十屆國際公鑰密碼學會議,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學者參會,姚期智擔任大會主席。這是國際密碼學研究領域和理論計算機研究方向的一次世界級盛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又恰逢該會議的十周年慶典,可謂意義深遠。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給清華學生上課的姚期智

林家翹


中科院外籍院士。林家翹,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


1953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62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1年11月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林家翹是楊振寧邀請回國工作的。林家翹致力於通過數學的應用來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他不僅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且為應用數學概念的傳播不遺餘力,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特別是發展了WKBJ方法。


後人評價:


林家翹卓越的科學成就及為中國教育和科學事業的發展所做出重要貢獻,積極推動中國與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方面的交流,要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的崇高情懷,學習他潛心治學、誨人不倦、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學習他追求真理、不斷創新、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林家翹身居海外、心繫祖國,在取得卓越成就後,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林先生的身上融匯了東西方人文和科學的閃光點,在他的心中深深刻下了清華精神的烙印。回到清華園,林先生積極倡導蛋白質結構摺疊問題的理論研究,在耄耋之年仍不知疲倦地工作,幫助、扶植年輕人的成長。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林家翹在清華工作


丘成桐


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 。1993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目前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


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丘成桐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丘成桐和楊振寧參與過1971年的保釣運動。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丘成桐


文小剛


被譽為「當代牛頓」。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主要從事量子霍爾液體、高溫超導體、拓撲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質態,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


1991年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現任物理系教授,併兼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2002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現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特邀摩爾學者。文小剛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態物理理論已經居世界領先地位。


現兼任《賽先生》主編。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文小剛為中國學子上課


丁肇中


中科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65年發現反氘核,1969年任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1974年發現第4種夸克的束縛態—J粒子,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並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7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9年發現膠子噴注,1982年確定中微子種類的數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領導AMS組實驗在空間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丁肇中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他所領導的馬克·傑實驗組先後在幾個國際實驗中心工作。丁肇中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並以物理文獻中習慣用來表示電磁流的拉丁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丁肇中致力於阿爾法磁譜儀項目研究-運用安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尋找由反物質組成的宇宙和暗物質的來源。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丁肇中的實驗室為中國帶出8個中科院院士


楊振寧


中科院外籍院士。現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1年上半年楊振寧參與過保釣運動。楊振寧是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始人,該研究院已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統計物理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了眾多國際一流學者。楊振寧還是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創辦人,為中國培養數名院士,目前該研究室已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清華大學前校長王大中高度讚譽了楊振寧對清華的貢獻: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對楊振寧作出了高度評價,「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顧秉林透露,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為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71年開始頻繁回國,協助中國建設了多所物理實驗室。90年代拒絕了馬里蘭大學的邀請,到中國工作。1995念,楊振寧被授予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際科技合作獎(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ward),是國家級科技獎勵。設立於1994年,1995年開始評獎。授予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管理等組織。是目前我國設立的五大科技獎項中唯一一項授予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獎項,每年授獎數額不超過10個。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長期進行了創造性研究,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楊振寧為學生上課


張首晟


張首晟(Shou-Cheng Zhang),斯坦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


中科院外籍院士。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基於他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張首晟已包攬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張首晟關心中國科教事業,經常回國舉辦科研講座。



盤點世界華人八大科學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奧秘 的精彩文章:

TAG:探索奧秘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連科學家都想放棄的世界八大謎題
盤點世界十大名人墓地
世界因科學而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十位獲獎
英科學家製造世界最小發動機 大小為納米級
影響世界進程的十大天才科學家
盤點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錢學森之侄錢永健:點亮了科學世界,沒回過科學世家
牛津大學打破美國壟斷 問鼎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榜
盤點世界七大怪異集市
科學家發現第四個「三體」世界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世界蘋果的「根」在新疆
女人我最大 盤點世界女性領袖
6位改變世界的女科學家
盤點世界大學聲譽排行榜英國10所頂級名校
印尼發現6萬年前小人族化石 引起世界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牛津大學打破美國壟斷 問鼎世界大學排行榜
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美國和英國大學保持領先地位
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大PK,你最喜歡哪一個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世界第七大奇蹟
世界史上的七大帝王級軍事家:中國佔了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