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是建國後才有的?錯,文字簡化早就開始了
(書體封面)
一說簡體字,好像都是建國後搞出來的,其實真不是。
大家去看王羲之《蘭亭序》等字帖及魏碑書法,發現簡體字隨處可見,如「於」、「愛」、「萬」、「夢」、「羅」等現在所謂的「簡化字」,其實早就出現了。
只不過,這些字在當時不叫「簡體」,而稱之為「俗體」。所謂「俗」者,就是流傳於民間的非官方體。
回頭看歷史,從大篆、小篆到隸書、草書、楷書,其實是一路簡化下來的。簡化的原因很簡單:方便書寫。
簡化的軌跡也很明顯:由民間約定俗成而後再一點點普及流行。
比如,民國時編著的《宋元以來俗字譜》,收錄了6240個簡化字,合為繁體字的話是1604個。也就是說,每個繁體字平均有近4個簡化字。
嚴格說來,俗體字並不等於簡體字,但我們現在使用的標準簡體字,有330多個就是這些曾經的俗體字。數量之大,超乎想像。
近代第一個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的是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他曾撰文呼籲學校教育要採用俗體字。
緊隨其後,民國政府也著手推廣簡體字,1935年前後,國民政府教育部甚至都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只是因為抗戰,這項工作被迫停止。
所以說,簡體字的推行,由來已久。
再後來,國民黨退據台灣,再想推行簡化字時,卻有了政治上的考量與顧忌。因為大陸已經推行簡化字,再作簡化便有「通共」之嫌,故而停止了漢字簡化。
停止漢字簡化因素很多,上述一說可備參考。
對於漢字到底是簡化好還是繁化好,小編不持己見,不作爭論,只是客觀陳述一下歷史。孰是孰非,有待將來和智者。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兒子被雷劈死,他給雷公寫封信,死人竟又被雷擊活
※兩千年被誤解:他最為深刻的話反成了淺薄的標誌
※前妻端來一碗面,吃完後發現時間竟已過一年
※凌遲中的小動作出人意料,哭笑不得,痛徹心扉
※劊子手殺高僧遁入空門,參透玄機後竟又重操舊業
TAG:萬言九鼎 |
※一開始練字,為什麼要練楷書?是大字好寫還是小字好寫?
※文字獄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文字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最新短髮真美,後悔才知道,她們都開始扎這樣的髮型了!
※開始練瑜伽,第一個體式是什麼?你是不是做錯了!
※身體出現這6大變化,說明你開始衰老了,你注意到了嗎?
※晚安心語:人的慾望永無止盡,就像我一開始,也只是想要知道你的名字
※讀完這篇文章,我開始少說多聽
※要是寫不完一本書,至少可以開始寫第一頁
※肝不好有哪些體表特徵?這4個現象,說明肝臟已經開始早衰了!
※一開始還真以為是輛超跑,這逼裝的簡直清新脫俗!
※你不是改變不了,而是欠一個這樣的開始
※體重輕了肥肉卻還在?從一開始就減錯了!
※所有後來發生的一切,都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肝不好有哪些體表特徵?這4個現象,說明肝臟已經開始早衰了
※說順產不痛的都是瞎說,這是好日子結束的開始!
※小伙發現一物體,一開始被嚇懵了,最後得知真相卻樂開了花!
※噓,故事開始,你的名字
※卧槽,這視頻有毒!看完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