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郭光燦受聘電子科大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名譽院長

郭光燦受聘電子科大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名譽院長

12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開創者和奠基人郭光燦教授受聘電子科技大學並擔任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名譽院長。校長李言榮為郭光燦院士頒發聘書,佩戴校徽。校黨委副書記王亞非主持聘任儀式,副校長熊彩東參加會議。


李言榮對郭光燦院士加盟電子科大表示熱烈歡迎。他在發言中談到,電子科大當前正在著力實施「三大行動計劃」,即大力推進本科精英人才培養計劃、大力實施理科建設與學術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大力推動與行業發展及地方經濟建設緊密結合的「一校一帶」行動計劃。學校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此前成立了基礎與前沿研究院,聚集了一批青年才俊,在量子信息領域儲備了一定的基礎,未來幾年還將花大力氣抓好量子信息這一戰略發力點。李言榮說,郭院士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是在量子信息領域享有國際聲譽的大家,培養了一大批該領域的優秀人才,我們期待著郭院士加盟電子科大後,推動學校基礎研究和基礎學科更好更快地發展。


郭光燦院士表示,十分高興成為電子科大人,並回憶了自己在量子信息領域的科研經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和電子科大的合作淵源。他說,電子科大對量子信息研究的重視程度在國內十分少見,和自己推動中國量子信息研究發展的理念很一致,學校在這一領域也積累了一定的發展基礎,自己將竭盡全力指導電子科大的青年教師,希望和大家一起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將電子科大建設成為國內量子信息領域有特色、有影響的重要研究基地。

熊彩東介紹了郭光燦院士的基本情況。郭院士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投身量子信息領域,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國內量子信息研究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他提出的「量子避錯編碼原理」、「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提出的「利用光腔製備兩原子糾纏的方案」,被法國科學家沙吉·哈羅徹實驗證實,後者2012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通信學院院長、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少謙教授,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院長張懷武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元順教授,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志明教授先後發言,表示將全力配合和支持郭光燦院士,在郭院士的指導下為我校量子信息領域的發展做貢獻。


參加聘任儀式的還有校長助理徐謖、鄧龍江,教務處、研究生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國資處、信息中心、後勤保障部、人力資源部、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微固學院教授牛曉濱,微固學院教授熊杰,信軟學院教授楊國武,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李嚴波和王曾暉等有關學院教師代表。


據悉,郭光燦院士將在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發展方向、戰略規劃等方面發揮領軍作用。領銜籌建量子信息特色研究中心,帶領中心成員凝練研究方向、匯聚形成高水平的學術隊伍、開展一流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多方面引領電子科大量子信息研究領域的建設,帶領該中心成為在這一領域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一流研究中心。

聘任儀式後,郭光燦院士受邀做客「名師講堂」第51期活動,為我校師生帶來「第二次量子革命將為人類帶來什麼新技術?」的學術報告,在清水河校區為師生深入解讀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本質以及對應用技術領域的深遠影響。


劉盛綱院士,通信學院、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電工學院、微固學院、物電學院、光電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機電學院、生命學院、格拉斯哥學院、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等各學院師生聆聽報告,並就「量子計算機」等話題與郭光燦院士進行了交流。


「量子戰鼓已經敲響!」在回顧了量子理論的百年爭論後,郭光燦指出,量子力學是人類迄今最成功的理論,它已衍生出諸如激光、半導體、核能、量子通信等造福於人類一個世紀的先進技術。


他說,近百年來學界關於量子力學爭論不休的焦點就在於「量子態」。過去人們「擱置爭議」的解決方法就是只問量子力學能讓我們「做什麼」而不問「為什麼」。如今,「量子信息」已經點燃了「量子力學的第二次革命」,讓我們能夠追問「為什麼」並可能在應用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說,第一次量子革命只是基於量子力學的原理開發出新型的經典器件,那麼,第二次量子革命則是直接開發量子特性本身的應用。」他說,「量子信息」以量子比特為單元,信息的產生、傳輸、處理、探測等全部要遵從量子力學規律,相對應的器件是地道的「量子器件」,它們已突破現有信息技術的物理極限,在信息處理速度、信息安全性、信息容量、信息監測精度等方面發揮極大的作用。

隨後,他介紹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信息」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如量子計算機、量子網路、量子模擬、量子密碼、量子感測等。據介紹,在追問和回答「為什麼」方面,他們所做的主要有三項工作:其一是,在實驗上尋找量子世界與經典世界的分界線,即所謂「薛定諤佯謬」;其二是驗證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相容性;其三是實驗研究量子非局域性。


講座中,郭光燦分享了量子計算機的強大並行計算性能以及在「大數因子分解」等方面的有趣案例,並回答了「實現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網路還有多遠?」「量子計算機研製的困難與現狀」等問題。最後,他比較了國際國內在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差距,並指出,量子信息技術的巨大潛在應用引發了國際上強烈的戰略競爭,美、歐、日等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希望佔據這個高新技術領域的領導權。


他說,我國也從戰略層面高度重視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雖然與西方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目前量子信息技術整體而言還相當於「一個襁褓中的嬰兒」,正如計算機還處在從「晶體管」向「電子管」過渡的發展階段一樣。因此,只要我們措施得當,中國也將迎來超越西方的重大機遇。


郭光燦還勉勵現場師生說,量子信息技術是一個涵蓋面十分廣闊的領域,需要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等各個學科領域的共同努力。電子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領域具有傳統的優勢,如果能夠抓住「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機遇,必將取得影響更加深遠的成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天氣變熱 馴鹿減少
992年極光照亮夜空
CASC5基因對人類大腦變化發揮重要作用
超級橡皮泥能追蹤蜘蛛腳步
胡文輝小組合成二氫豆香素獲進展

TAG: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科院洪國藩院士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發明
荷蘭皇家科學院院長:知識就是基礎設施
日本新科諾獎得主呼籲重視基礎科學研究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鄭直教授課題組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博士後招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陳如平教授: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與任務
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青年學術沙龍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吳健課題組博士後招聘
基礎研究、哲學與科學傳播
華人女科學家築夢基礎研究
青海科研團隊獲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科學獎
海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尚玉明:搭建臨床大數據系統之前,如何用BIM做好基礎建設?
建立在大資料庫基礎上的真實世界研究-專訪中山大學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 宣建偉
陳兵教授:大乘根本加行論 2 佛學基礎
姚檀棟院士:搬掉基礎研究頭上的「三座大山」
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專訪中國瓷雕工藝大師連紫華
基礎科學研究詮釋了科學之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傳播基礎
壽縣中醫醫院舉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培訓
超級運算耗電量大,瑞士材料科學家呼籲基礎研究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