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秦武王是明君?還是莽夫?

《秦本紀》……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魏太子來朝。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樗里子甘茂列傳》……惠王卒,武王立。張儀、魏章去,東之魏。蜀侯煇、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還,而以甘茂為左丞相,以樗里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秦武王三年,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請之魏,約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甘茂至,謂向壽曰:「子歸,言之於王曰『魏聽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盡以為子功。」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至,王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又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懼焉。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參之母信著參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張儀西並巴蜀之地,北開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張子而以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返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孫奭(索隱按:戰國策作「公孫衍」。)二人者挾韓而議之,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將兵伐宜陽。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孫奭果爭之。武王召甘茂,欲罷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擊之。斬首六萬,遂拔宜陽。韓襄王使公仲侈入謝,與秦平。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秦惠文王十九歲即位,在位二十七年,二十七歲生下太子盪,就是後來的秦武王。秦武王十九歲即位,二十三歲因為舉鼎折斷脛骨而死。有人認為秦武王是莽夫,有人認為他是個意外死亡的明君。

《史記》記錄:秦惠文王二十二歲加冠,秦昭襄王二十二歲加冠,秦始皇二十二歲加冠,但是秦武王沒有記錄加冠的歲數。估計秦武王即位前已經通過了父親秦惠文王的考核,提前加冠成人了。

明君有哪些特點?以身作則,聰明好學,知人善任,禮賢下士,虛心納諫,忠奸分明,……這些都是明君的做法,看看秦武王有沒有?

秦武王好習武,力大無窮。秦國法令以軍功賞爵位。身為太子的他好習武,是「以身作則」,從我做起,難道不是嗎?

「聰明好學」也沒有什麼問題,從後面的任用人才就可以看出秦武王的智商絕對很高,不「聰明好學」,是不會有那麼高的任用人才的能力的。提前加冠成人,也說明了秦惠文王對他才幹的肯定。「知人善任」,秦武王即位後,任命戰功卓著的叔叔樗里疾做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做左丞相,二者相得益彰,左膀右臂,各有所長。秦武王好武,幾個大力士都做了大官,但是,攻打宜陽不是單純靠武藝高強,力氣大就可以的,秦武王看中了甘茂。這說明,秦武王很清楚:甘茂是帥才,那幾個大力士只是衝鋒陷陣的武士。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甘茂出使魏國,遊說魏王不要干預秦國伐韓,獲得成功,甘茂卻讓副手向壽向秦武王彙報:「魏國同意了,但是還是不能攻打韓國的宜陽。」秦武王弄不明白為什麼,於是親自去息壤迎接甘茂,這說明秦武王「禮賢下士」。

甘茂給秦武王講了幾個故事,說明謠言可以殺人,即使是假話,說的人多了,也會變成真的,自己在外作戰,日久天長,肯定有人打小報告陷害他,說一次秦武王不會信,兩次不會信,但是多了肯定會信。秦武王何等聰明睿智,立刻明白了,並且和甘茂盟誓,絕對不信謠言!「虛心納諫」,秦武王做到了。

甘茂攻打宜陽,打了半年多,小報告越來越多,連秦武王的叔叔樗里疾也打甘茂的小報告。秦武王最後有些頂不住了,寫信問甘茂是不是可以罷兵回來?甘茂的回復是「息壤在彼」(我們在息壤的盟誓還在你那裡)。秦武王立刻清醒了,把那些小報告的言論全部丟到九霄雲外了,立即給甘茂增兵,堅定不移地支持甘茂打完這一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秦武王做到了,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宜陽終於被攻克了。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君主,能做到這麼多,足見他是一個優秀的明君了,即使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在同樣年齡的時候,有幾個能超過他的?

正因為秦武王太優秀了,所以他的弱點一直沒有被發現。為什麼要看九鼎呢?那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傳下來的野心,要取代周天子,因此給秦武王取名「盪」,就是要蕩平天下,惟我獨尊的意思。因此,秦武王從小就對三代傳國之寶器——九鼎嚮往不已。因此對甘茂說「寡人慾乘大車通過三川,以窺測周朝王室,而寡人死也無憾矣。」

在洛陽觀看九鼎時,秦武王心血來潮,要舉鼎試試。結果還真有一個愣頭青大力士孟說先去舉了,結果把秦武王的弱點激發出來了,秦武王非要自己試試不可,結果折斷了脛骨,大出血,創傷性休克,死了。天大的意外!估計樗里疾、甘茂都不在場,否則,這兩位丞相拼了命也要攔住秦武王的。但是意外已經發生,樗里疾氣得肺都要炸了,事後把那個愣頭青大力士孟說滅了族。

秦武王不是好色的君主,平時估計專註學習文武治國韜略,沒有多少時間和王后、嬪妃在一起。一直到死也沒有生一個孩子。他的弟弟秦昭襄王就比他強,十九歲即位後,3年內生下太子(後被昭襄王熬死了),第三年又生下次子安國君(後來的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爺爺)。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連續多代皇帝都是15歲左右就剩下太子了,最年輕的爸爸只有13歲(邪乎吧?)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秦武王也一樣,不能因為他有一條缺點,就否定他是一個明君,而且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明君。如果不是舉鼎這個意外事件,秦武王應該比後來的秦昭襄王更厲害!不過,如果不是秦武王意外「英年早逝」,也就沒有秦昭襄王的戲了。

歷史上秦武王舉鼎了嗎?

《史記·秦本紀》裡面沒說秦武王的死因。但是在《趙世家》裡面,就說到,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史記》是正史,一般我們都是相信的,雖然裡面的確是有些史實,《史記》在不同章節里的表述不一,還有的跟後來發現的出土文獻記載有出入,甚至於還有我們今天認為是怪力亂神的東西。

不過《史記》的問題,實際上是《史記》之前文獻的問題,不同的文獻,記載不同,《史記》或者是沒有能力去判斷,因而互見存疑;或者是因為材料冗雜,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去解決各個抵牾之處。有些怪力亂神,那也是以前的文獻記載了,或者當時人都信以為真的,比如說漢高祖斬白蛇之類的。

秦武王怎麼樣 歷史上的秦武王舉鼎了嗎

舉鼎,《史記》說項羽「力能扛(gang)鼎",看來扛鼎這事兒,是那個時代武人的愛好。力士,以前用戰車作戰時,是很重要的人物,比如車陷坑裡了,站在戰車右邊的力士,車右,就得下車去負責把戰車扛出來。比如春秋時的齊晉鞌之戰,齊侯的戰車, 「驂絓於木而止」,但是車右逢丑父前一晚胳膊被蛇咬傷,但是隱瞞了傷情,結果在關鍵時刻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被晉軍追上了。後來車戰式微,改為步騎兵大戰,力士也還是挺重要的,像項羽的垓下之戰,項羽突出漢軍合圍,殺得天昏地暗,沒有驚人體力是做不到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亡國後皇后竟然做妓女開妓院
朱門酒肉臭是誰寫的 朱門酒肉臭的寫作背景

TAG:趣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秦帝國之秦武王嬴盪 舉鼎不是為了好玩!
拔宜陽置三川,舉鼎絕臏而亡的秦武王嬴盪
同是舉鼎,楚霸王和秦武王卻是雲泥之別!
秦武王嬴盪並非因舉鼎骨折而死?
秦武王嬴盪雖舉鼎而薨,但絕非孬種
秦武王舉鼎身亡,這鼎到底是砸在了哪裡?
秦武王舉鼎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他真的不怕死嗎?
秦武王嬴盪舉鼎而死太昏庸?可別冤枉了人家!
秦武王贏盪舉鼎而死,晉景公姬獳「吃屎」而死,他倆誰更奇葩?
大秦帝國之秦武王嬴盪:舉鼎不是為了好玩,而是必須得舉
秦武王為什麼一定要舉鼎?即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秦武王嬴盪雖因舉鼎致死,卻差點就統一六國!
古人的力氣到底有多大呢?不是武王舉鼎就是紂王托房子
戰國第一猛將:生拔牛角,不避蛟龍虎狼,與秦武王比舉鼎被誅九族
秦武王舉鼎被砸傷後,遇上神醫扁鵲,為何最後他和扁鵲都死了
霸王為啥能舉鼎?古代猛將力士到底如何練成?
健美巨獸:霸王舉鼎算什麼?老鐵可以腿舉大象!
秦王舉鼎傷了自個,神醫出手眼看就要治好!最後咋成王、醫雙亡?
他因力氣大被封官職,和秦王比賽舉鼎,最終連累全族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