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基望遠鏡捕捉到系外行星凌日現象

地基望遠鏡捕捉到系外行星凌日現象


  科技日報東京11月30日電(記者陳超)日本國立天文台和東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小組近日利用新一代地基望遠鏡,首次成功捕捉到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陽系外行星「K2-3d」通過主星(行星凌日)時的影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天體動態雜誌》上。


  「K2-3d」行星的大小和溫度環境與地球相近,精確觀測其「影子」現象可探索行星大氣中的氧分子。但目前太空望遠鏡觀測「K2-3d」的軌道周期精度不夠,也無法預測其通過主星的正確時間。此次,研究小組利用岡山天體物理觀測所188厘米望遠鏡和系外行星觀測裝置MuSCAT,成功以約15秒誤差測定了「K2-3d」行星的軌道周期,大幅提高了預測行星「影子」現象的精度。該成果為未來地外生命探索打開了一扇重要大門。


  「K2-3d」行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其距地球約150光年,體積約為地球的1.5倍。與地球相比,「K2-3d」行星在非常接近主星的近軌道公轉。由於主星溫度較低,因此認為具有和地球相似的較為溫暖的環境。該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體水,有存在生命的可能。「K2-3d」行星有通過主星前面的軌道,可周期性觀測到行星遮蔽主星軌道產生的減光現象,也稱為行星的影子。精確測定各種波長的主星減光率,即可分析出行星大氣層成分。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第一期觀察中已發現近30個具有行星影子軌道且有適合溫度的行星。開普勒的K2觀測任務將持續到2018年2月,以期發現更多類似「K2-3d」一樣可能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2017年NASA還將發射系外行星凌日觀測衛星(TESS),計劃用兩年時間全天候搜尋太陽系附近的生命跡象。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被稱為系外行星探測器的「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外星世界
發現了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系外行星
哈勃望遠鏡首發現,系外行星具平流層
美自動望遠鏡發現54光年外近距離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 適於生命存在
四千光年外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的月亮,哈勃望遠鏡已做好準備
最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熱點地區
外星人有可能躲在地外行星冰凍海洋中
比鄰星附近系外行星的發現:科幻作家夢想另一個地球的實現
搜尋系外行星取得重大發現:一顆恆星擁有七顆類地行星
太古地球籠罩著橙色薄霧,這是找到系外行星生命的關鍵
大熊座發現奇特系外行星:軌道很扁似彗星
星空微講壇:系外行星與地外生命 一
一個驚動哈勃望遠鏡的系外行星,上面究竟發現了什麼?
星視野·直播回顧精彩剪輯:各尺寸望遠鏡在地外行星探索中所扮演的角色
距地32光年外發現新的「超級地球」:周邊可能還有地外行星
哈伯太空望遠鏡首次研究系外行星大氣
美國宇航局TESS巡天望遠鏡將尋找暗淡系外行星
50光年外人類發現了首顆日外行星,發現「第二個地球」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