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親人剛剛被確診了糖尿病,我能做些什麼?

親人剛剛被確診了糖尿病,我能做些什麼?


題圖來源:Yestone.com 版權圖片庫




作為(剛發現的)糖尿病患者的兒子,我能做什麼?



知友 | KellyWeaver




逛知乎的時候看到這個問題,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就以中國目前(~2016)這個糖尿病井噴的趨勢[1]吧,我覺得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晉糖尿病人需要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還是答一發~



太長不看版總結




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在我看來最需要的有三方面的支持:





  • 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糖尿病,不要有「我就要死了」這樣的絕望,但也不能對糖尿病棄之不理;



  • 疾病治療方面,一定要幫助病人認識到長期堅持規範的控糖治療和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並鼓勵、監督病人對治療方案的執行;



  • 生活習慣方面,一定要和病人一起制訂病人能夠長期堅持的膳食和運動方案,並持續給以鼓勵,幫助病人順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其實嚴格來說,健康教育和生活習慣就是現代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的一部分。



但是由於它們不亞於用藥治療的重要性,以及長期以來被忽視的現狀,在這裡我單獨列出來加以說明。




健康教育:正確認識糖尿病




一般糖尿病人從新診斷到後面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糖尿病根本就不可怕,新確診的四五十歲大老爺們兒在門診哭唧唧的怎麼勸都勸不住,又是立遺囑又是分財產的,在我們看來特別搞笑好嗎【圍笑】……所以,你們真的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啊!!






  • 由於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現在中國患糖尿病的人一點也不少




糖尿病是一個生活方式病因和遺傳因素病因兼有的疾病,不合理膳食[2]、長時間靜坐[3]、缺乏運動[4]、父母患糖尿病[5]甚至睡眠質量欠佳[6]都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由於歷史的進程,幾十年前還在餓著肚子唱東方紅的中國人民,三步並作兩步就走進了物資豐饒燈紅酒綠的新時代。很多人小時候餓怕了,長大了看見吃的都覺得不吃了可惜,於是都胡吃海塞又不怎麼動,然後就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




所以,雖然患上糖尿病不是什麼好事兒,但至少在中國,這絕不會是什麼稀奇事兒。今兒個不巧發現了您這麼一位糖尿病人,不過是給「中國糖尿病患者有一億多[1]」這句話裡面的那一個多億再加個 1 而已。






  • 糖尿病絕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治不好




咱們老百姓常說的「絕症」,那就是「治不好,只能回家等死」。對於糖尿病來說,這句話得這麼講:糖尿病絕大多數情況下治不好,但是可以回家等幾十年再死。




糖尿病有原發的和繼發的,繼發的糖尿病通過治療原發病一般就能自行消失;而原發的糖尿病目前分為 1 型和 2 型,2 型糖尿病無法治癒,1 型糖尿病絕大多數由於與免疫相關而得不到根治,極少數由於胰島 β 細胞受損的原因是偶然性的,可以通過胰島 β 細胞移植來治療,但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所以,一旦確診了糖尿病,尤其是成年人,想要徹底和它說再見,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那確實是怎麼加特效也不太可能的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成年患者所患的糖尿病屬於 1 型糖尿病下的遲髮型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s, LADA),它常被誤診為 2 型糖尿病。




由於 2 型糖尿病的用藥方案常常難以控制這類病人的血糖,需要在診斷時加以鑒別。






  • 堅持控糖治療,可以把糖尿病的危害減到最低,最大化延長壽命




再來說為什麼不能根治也可以活幾十年。這是因為,糖尿病減壽主要是由於它高血糖的癥狀可能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周圍血管病變之類的併發症;而如果控制好血糖,外加控制體重、多加鍛煉,是可以最大限度推後甚至防止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的[7],減壽的危險自然也就小很多了。




雖然對於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近年來有很多文章在探討控糖過度的可能性[8-9],但對於發現得早而且沒有其他疾病的年輕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意義仍然很重大。




也就是說,糖尿病這病吧它可防可治不可怕,但前提是你得按著醫生給你寫好的劇本兒走。




要是不按劇本兒瞎來,那等到你因為高血糖引起的併發症先走一步的時候,你的親人也就只能在葬禮上這麼問你了:






疾病治療:鼓勵長期堅持,監督遵守醫囑






  • 長期堅持不打折扣地執行規範的控糖方案




什麼叫「規範的控糖方案」?那就是靠譜的有醫師執照的醫生根據您個人情況制定好的怎麼吃藥怎麼打針怎麼吃怎麼動這些治療手段,合在一起叫做一套治療方案。




那什麼又叫長期堅持不打折扣地執行呢?說白了,那就是好好聽醫生的話,該吃藥吃藥,該打胰島素就打,該去複診就按時複診,而且得長年累月堅持。




什麼今天心情不好啦,昨天起床晚啦,隔壁老張頭說胰島素打多了不好啦,樓底下年輕人說他們公司有種葯可以根治糖尿病啦這之類的事兒,都不是「忘記」吃藥打針複診的理由。






  • 不能自己憑感覺調整藥物,一旦有異常務必及時就診




吃藥打針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是因為糖代謝是個很微妙的平衡。葯下猛了,得低血糖;葯不夠,那血糖又壓不下去。




尤其是剛診斷的時候,由於病人與病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容易出現第一個用藥方案用力過猛 / 效果不佳的問題。




病人這要是憑感覺再一亂來,一不小心搞出嚴重的低血糖了,還真說不好會不會就「交待」在這兒了。




生活習慣:管住嘴,邁開腿,長期保持




前面提到了,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因此,控制它也得從生活方式上下功夫。






  • 任何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都貴在能做到,能堅持




醫生對於怎麼「動起來」可能推薦的是跑步,但醫生並不是說你非得跑步才行,而是在於要動、要多動,而怎麼動是次要的。




患者不喜歡跑步,只喜歡打羽毛球怎麼辦?那就打羽毛球啊!能達到鍛煉的效果,能堅持,那就是好的。做一次就不想再做,不能長期堅持的,那就是等於沒有。




膳食的習慣也是同理。膳食方案要在尊重患者自身飲食習慣的前提下進行制定,這樣才能談長期堅持。




舉個例子,我大四川的居民很多嗜辣如命,患糖尿病之前多愛吃辣食,患糖尿病之後也一樣。問題是,四川的辣味菜式很多重油重鹽,經常就是整道菜一半都是油,吃這樣的菜式不利於病情控制。那咱們如果抱著書本上的理想情況,直接大手一揮讓人家天天清淡飲食,不就等同於殺人父母了,還治什麼治呀。




但是,這些菜就真的不能吃了?自己在家做,少放油,吃的頻率低一些,也是可以的,對吧?這就是我們制定膳食方案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了。






  • 如何制定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飲食和運動的要求,也就是應該怎麼吃、吃多少,怎麼動,動多少,這些也是不同的。




理論上具體應該向制訂治療方案的醫生諮詢,但一般醫生太忙,沒有時間細細講,因此也可以向醫院營養科的營養師諮詢,制訂飲食與運動方案。




作為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能做的就是根據醫生給出的原則性建議來調整自己的飲食。比如說,醫生要求減少膳食脂肪供能比,那就別隔三岔五邀請患者吃麻辣燙了;醫生要求減肥,那就一天到晚多約約患者打打球跑跑步什麼的,這樣給患者營造一個有利於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生活環境。




如果你的朋友是糖尿病患者,你還凈約人家出去吃巧克力冰淇淋火山什麼的,你看人家患者不把你個小兔崽子給懟死:






總結




糖尿病治療,需要患者的堅持,周圍人的理解,和科學合理的醫學支持。




對於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首先患者自己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可防可控不可怕,應防應治別棄療;其次,患者身邊的親人和朋友要支持和監督患者規範治療,幫助患者養成和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理解糖尿病人的病情。




糖尿病的控糖治療是場持久戰,希望各位患者都能打出一場漂亮仗!




參考文獻:


[1] Chan J C N, Zhang Y, Ning G. Diabetes in China: a societal solution for a personal challenge[J].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4, 2(12): 969-979.


[2] Esposito K, Kastorini C M, Panagiotakos D B, et al.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by dietary patter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nd meta-analysis[J].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 2010, 8(6): 471-476.


[3] Wilmot E G, Edwardson C L, Achana F A, et al. Sedentary time in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ologia, 2012, 55: 2895-2905.


[4] Hamilton M T, Hamilton D G, Zderic T W. Role of low energy expenditure and sitting in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Diabetes, 2007, 56(11): 2655-2667.


[5] Meigs J B, Cupples L A, Wilson P W. Parental trans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 Diabetes, 2000, 49(12): 2201-2207.


[6] Cappuccio F P, D"Elia L, Strazzullo P, et al.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leep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es care, 2010, 33(2): 414-420.


[7] Inzucchi S E, Bergenstal R M, Buse J B, et 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a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J]. Diabetes care, 2012, 35(6): 1364-1379.


[8] Lipska K J, Ross J S, Miao Y, et al. Potential over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older adults with tight glycemic control[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75(3): 356-362.


[9] Sussman J B, Kerr E A, Saini S D, et al. Rates of deintensification of blood pressure and glycemic medic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levels of control and life expectanc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75(12): 1942-1949.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知乎日報 App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血糖高、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這 5 個問題要搞清
奇了!因為吃它,這裡的人100%不得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可以吃多少糖?
食譜展示|糖尿病飲食豐富多彩,一起來欣賞!
在外吃飯易得糖尿病!回家吃飯有益身心

TAG:糖尿病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確診糖尿病的第一天就可能存在腎病?
這些檢查都不能確診肝癌,那麼能確定的檢查是什麼?
確診為糖尿病的那一刻,這位糖友的複雜心情,您是否也經歷過?
確診是胃癌了,該怎麼辦
太嚇人了!先是健康惡化,再是確診癌症!
抑鬱症到底如何確診?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們都孤獨,不同的是他們被確診了
確診糖尿病後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可以避免糖尿病足
確診結直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確診直腸癌,是不是要趕緊做手術
確診糖尿病一個多月就停針停葯了,我是這樣做的!
剛生孩子就被確診患乳腺癌 原來懷孕期間也會得!
懷孕女友確診艾滋病,該不該和她結婚?
多數糖尿病病人沒能及早確診糖尿病!
一旦確診得了癌症怎麼辦?
假如家人被確診精神分裂症,這些問題你肯定想問
如何才能確診白斑是不是白癜風,做這幾項檢查很有必要
原來醫生們都是這樣給患者確診肺癌的
精神分裂症確診需要和這些疾病鑒別,別再輕易自我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