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傅譯傳人 悟而後譯——訪翻譯家羅新璋

傅譯傳人 悟而後譯——訪翻譯家羅新璋

1980年,44歲的羅新璋從中國外文局《中國文學》雜誌社調入中國社科院外文研究所,從事法國文學研究。當時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在雜誌社做了17年中譯法的學者,其實對法譯中情有獨鍾。早在青年時代,他就與著名翻譯家傅雷通信往來,還花了4年時間手抄200多萬字的傅雷譯文。外文所前輩錢鍾書點撥他:「照你的情況,不如翻譯幾本喜歡的法文書。」於是,羅譯本《特利期當伊瑟》、《列那狐的故事》、《紅與黑》、《栗樹下的晚餐》、《巴黎公社公告選》接踵而至,「傅譯傳人」的美譽在讀者和學界流傳開來。

傅譯傳人 悟而後譯——訪翻譯家羅新璋


羅新璋


站在傅雷的肩膀上


「我的翻譯全靠學習傅雷,才有了一些小本領。」羅新璋回憶,1957年他從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畢業,受「反右」影響,沒能去成原定的分配單位人民文學出版社,而是進入了國際書店,整天與訂單、發票打交道。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系統學習傅雷的翻譯。


1960年,羅新璋在東單市場發現了一部法文版十卷本《約翰·克利斯朵夫》,要價35元。當時,他的工資不過每月46元,但羅新璋還是攢了兩個月的錢,買了下來。

「最初,我是對照原文看傅雷的翻譯,把一些好的譯文抄在法文書上。沒有這套書,就沒法抄進去。」羅新璋做了一個統計,從1949年到1960年,傅雷總共發表了275萬字的譯文,而他抄了255萬字,「有20萬字譯文沒抄,那是因為我買到的法文書行距太窄,寫不進去字,但也做了筆記」。


羅新璋嘗試著把自己的習作寄給遠在上海的傅雷,很快收到了回信。面對這位素不相識的年輕人的習作,傅雷沒有客套應付,而是嚴肅地指出了問題:單獨看每個句子,譯得都沒錯,但是通篇來看,每個句子各自為政,不夠連貫。傅雷教給他改進的方法:自己作文寫信,行文往往會比較流暢,翻譯作品可以從中得到借鑒。


經過四年磨礪,對於傅雷譯作中的經典譯法,羅新璋已爛熟於心。《紅與黑》中有一句話,如果依照法文直譯,可以譯作「用一種外交家的神情看著妻子」,但他會想到《歐也妮·葛朗台》中,傅雷把一句類似的話翻譯成「老謀深算地看了她一眼」。


「傅雷的翻譯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把原文的內涵表達出來了。」羅新璋說,在傅雷200多萬字的翻譯中,有不少這樣的句子,有的讓他受到啟發,有的甚至可以借用,「我站在傅雷的肩膀上,稍微佔了點兒便宜。」


2004年到2006年,羅新璋應邀赴台灣師範大學講學。羅新璋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從傅雷的翻譯中選出200個例句,分成20種譯法,向台灣學子介紹傅雷的翻譯方法。

「年輕人看到傅雷是怎麼翻譯的,就會有所啟發,比較容易進入。這些例句是從200多萬字中像大海撈針一樣撈出來的,如果出書的話,擔心不全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羅新璋希望,天假以年,能把這項工作儘早完成。


「苦讀」之後是「苦譯」


在台灣講學的三年,羅新璋還做了件「出格」的事——編了一部《古文大略》。


「做翻譯,外文好當然是基礎。傅雷的翻譯之所以好,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法文好,理解得深。但是搞外譯中,中文也要好。有時候,我們能體會原文的意思,但如果中文的辭彙量不夠,就表達不出來。」羅新璋認為,中文能力的養成需要靠長期閱讀積累,熟讀古文選本是一條捷徑,但對於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閱讀《古文觀止》等古代選本中收入的先秦古文,存在一定困難。於是,他根據當下青年翻譯的實際情況,編寫了這部180篇文章的《古文大略》。


「《古文大略》選文以漢以後的文章為主。劉師培在《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中說『非偶詞儷語,弗足言文』。提高翻譯的文采,這也是一個取巧的辦法,所以還選了15篇駢文。」為了讓青年人了解中國古代的翻譯思想,羅新璋還把支謙的《法句經序》、嚴復的《天演論·譯例言》等翻譯文獻收入其中。

平時上網,看到一些年輕人把外國的詩歌翻譯成典雅的「詩經體」和「離騷體」,羅新璋感到很欣喜:「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們那時候是苦讀的辦法,有所本才能有所發揮。」


羅新璋不僅年輕時「苦讀」,年近花甲翻譯《紅與黑》,也堪稱「苦譯」。那時,他每天早晨4點到7點連續工作3個小時。大部分的時間不是翻譯,而是反覆閱讀《紅與黑》的法文原文。


「後來我總結了一下:這是『悟而後譯』。看了原文,自己有了感悟,再把它譯出來,而不是照著字典翻譯。」按照每天1000字的速度,羅新璋用了兩年的時間,數易其稿,才最終交出《紅與黑》的譯文。


如今,在市場的驅動下,譯作的出版周期往往非常短,留給青年譯者「苦讀」和「苦譯」的時間越來越短。在羅新璋看來,人的才思不同,翻譯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對待翻譯的態度都應該是認真嚴謹的,「傅雷比較花工夫,他的文字也很講究。朱生豪就曾用一年的時間翻譯了18部莎士比亞戲劇,其中的《哈姆雷特》至今無人能及。」

羅新璋希望,青年譯者能本著對原稿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更加謹慎小心,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文章來自「光明日報」,作者杜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翻譯教學與研究 的精彩文章:

要了親命的「advanced sex」
他是目前唯一把《論語》翻譯成法文的中國人
錢冠連的哲學思想和錢冠連的繩子
《瓦爾登湖》的45種譯本及翻譯對比
趙彥春論語:語言能力的內在性體現

TAG:翻譯教學與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走近詩人翻譯家屠岸先生
翻譯家暢談詩歌翻譯:詩歌難譯 但並非「不可譯」
作家、翻譯家楊絳去世
俄語翻譯家高莽去世,你讀過的普希金可能就出自他的譯筆
看開學第一課,聽翻譯家講解古詩詞之美
董卿跪地採訪96歲翻譯家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冉雲飛:奇特而悲劇的翻譯家孫大雨
翻譯家蘇菲:用英語教育推動中國詩歌國際化
中國首篇完整的科幻小說是由他創作的:晚清翻譯家徐念慈
翻譯家飛白二三事
咪蒙老師居然還是一名翻譯家
雲也退:翻譯家的魔法
剛解禁復出就秀超強語言天賦,秦教授不愧是球場上的翻譯家
曹靖華——「給起義的奴隸偷運軍火」的翻譯家
心疼啊,董卿下跪的巨大爭議,掩蓋了翻譯家許淵沖的傳奇
著名科幻翻譯家顧備老師給你說說猩球崛起和人猿星球的前世今生
村上春樹:我其實是一個翻譯家
簡直沒想到,董卿主動下跪的翻譯家許淵沖,當年差點得諾貝爾獎!
閻連科:Silvie走了,遺言我們要終生永謝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