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劉天霖


責編 | 葉水送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Nature盤點2016年的專題,圖片來自nature.com


No. 1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


12月16日,《自然》雜誌從多維度對本年度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這一年,註定在科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引力波的發現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並讓我們得以用嶄新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在一場備受關注的人機圍棋比賽中,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雖被寄予厚望,但谷歌機器人AlphaGo表現出來的「高智商」讓人驚嘆,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發展如此迅猛,令人刮目相看,2016年人工智慧領域都沉浸在AlphaGo勝利的氣氛中。一同載入史冊的還有美國的大選,雖然它是國際政壇上的大事件,但對科學領域的影響不容小覷。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意外中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他的當選令美國科學界一片驚愕。接下來幾年,他們不得不從由熱愛科技創新的奧巴馬總統營造的良好學術氛圍中,逐漸適應對科學熱情不高的特朗普帶來財政縮減的尷尬局面。這一年,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仍是關注的焦點,但有關它的專利問題,仍未解決。Zika病毒肆虐南半球,讓南美出現很多小頭症患者,他們的出現給原本糟糕的醫療衛生體系造成巨大壓力,而這種壓力也會轉嫁於普通患者的家庭。


文章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7715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腦機交互技術,圖片來自nature.com


No. 2 腦機交互取得突破:用「意念」操作機械


近日,《自然》子刊的《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突破性研究,用「腦機交互技術」(Brain-computer interface)來建立人與外界設備的橋樑。這項研究首創了「非侵入式腦介面技術」——實驗人員無需在腦中植入硬體,僅需戴一個充當腦電波記錄儀的帽子,即可僅靠「意念」控制複雜的器械,如使用機械臂抓取物體等。曾經的腦機交互技術有顯而易見的缺點,如在受試者的腦中植入電極等硬體是十分有風險的,這會引發感染。非侵入式的設備避免了這一點——它不但可以避免這樣的風險,還可節省外科手術的費用,讓腦介面技術的實現,更為廉價和方便。


文章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8565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圖片來自sciencemag.com


No. 3 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很多數人可能有過這種經歷:用十分鐘與朋友聊天、玩遊戲、刷微博,就會覺得意猶未盡,而背十分鐘單詞則感覺像過了一個小時一樣漫長。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對時間間隔的判斷?近日,葡萄牙學者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稱位於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可能對動物判斷時間造成了影響。在小鼠上進行試驗後,研究者發現,對同一段時間,當人工抑制小鼠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活動時,小鼠會傾向於作出長時間間隔的判斷,反之,當多巴胺神經元活動強時,小鼠則會傾向於短時間。研究者進一步猜測,人類身上可能也有相同的機制:快樂的事會讓多巴胺神經元活動增強,讓人覺得時光如箭,而苦惱的事則會抑制多巴胺神經元活動,讓人覺得度日如年。


文章鏈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4/6317/1273


奧巴馬簽署「21世紀醫療法案」,圖片來自nature.com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No.4 奧巴馬簽署醫學研究計劃,期待攻克癌症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3日,美國奧巴馬簽署了他任內最後一項法案——「21世紀醫療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該計劃擬用63億美元支持研究者攻克癌症、腦疾病、藥物濫用等。其中,對癌症研究的資助高達18億美元。由於意義重大,白宮也將此計劃稱為「癌症登月計劃」。副總統拜登也出席了法案簽署儀式——他的兒子Beau在2015年就因為腦癌去世。拜登表示,希望此計劃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抗爭癌症的現狀。此外,該法案包括了對其他領域的資助,如腦科學研究、精準醫療計劃、以及治癒海洛因和類鴉片成癮的計劃等。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No. 5 孟山都被拜耳以660億美元收入麾下


商業領域盛行大魚吃小魚的規則,只是有時候大魚也難免會被吃掉。跨國農業公司孟山都(Monsanto)曾兩次邀約收購另一農業公司巨頭先正達,儘管孟山曾向先正達提出460多億美元的天價收購邀請函,但還是被後者拒絕。令孟山都沒想到的是,僅一年有餘,醫藥公司巨頭之一拜耳,也盤算起了孟山都,並最後併購成功。12月13日,孟山都股東簽訂了與拜耳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合并協議,此次併購交易價值約660億美元預計2017年間併購完成。


文章鏈接:http://news.monsanto.com/press-release/corporate/monsanto-shareowners-approve-merger-bayer


現任NIH主任科林斯, 圖片來自STATNEWS

盤點:2016年科學大事件;快樂的時間為何總是太短?



No.6 科林斯的去與留?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政府主要的科研單位,選擇美國NIH的掌門人,自然是總統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之一。如果現任NIH主任未收到新當選總統繼續留任的邀請,那麼他在新總統上任之前,必須主動請辭。早在一個月前,現任NIH主任弗朗西斯·科林斯(Francis Collins)就表示,如果自己不再擔任NIH主任,就「告老還鄉」,言詞中夾雜著不舍。此後,雖然美國國會有數位重量級議員為其站台,他自己也公開表示,只要特朗普有意留下自己,他將會繼續為NIH效力,但新當選總統特朗普遲遲未表態。科林斯是否會繼續留任,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文章鏈接:https://www.statnews.com/2016/12/16/nih-francis-collins-interview/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錢穎一:大學治理中的「學術問題」和「行政問題」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的應對技巧
西湖大學的未來選擇:普林斯頓大學還是羅格斯大學?
中美教育差異背後的制度焦慮
中國傑出醫生榜:2016吳楊獎獲得者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年12個重大科學時刻
盤點2016年年終之十大奇異科學故事
2016:影響這一年的科學事件
盤點2016年六項重大科學發現
2016,你科學了么?
科學家竟算出日本人「消失」時間:為3766年8月16日
2016年初我們還不知道的23個科學事實
每日科學家:2011年3月19日,顧知微逝世
2017年值得關注的四大科學大事
美國科學家又預言了:2880年3月16是世界末日
《科學世界》2016年第10期!
2016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探索:2016年十大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180萬年前頭骨
月亮現在多大了?美國科學家:至少45.1億歲
《科學世界》2016年第11期!
2016年十大科學發現
2016年7/8期《少年科學畫報》即將抵達!
2016,我們默默成長;2017,科學仍是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