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窯(一):一隻小碗引發的定窯行情
在國際拍壇,宋代五大名窯是當仁不讓的明星,而近幾年老窯勢頭正勁,宋瓷歸來,擔任領跑的正是定窯。
「定窯熱」要從2013年現身的一件中國小碗說起。
2013年3月19日,一位賣家抱著試水的心情,將家中一隻中國小碗送紐約蘇富比拍賣。沒想到這一試,試出了軒然大波。
在當天拍賣中,原本估價20萬至30萬美元的拍品,遭遇4位買主激烈競拍,最後由來自倫敦的著名行家埃斯肯納齊以223萬美元買走。
大約10倍的溢價已令人咋舌,而隨後傳出的小碗的由來更是傳奇。
2007年,賣主在家附近的舊貨出清攤位上看到這隻小碗,以3美元價格買下,隨後便一直放在家中客廳,當普通擺設用。直到在好奇心驅使下,賣家找到了中國藝術專家,由此才確認自己尋得珍物——它是一隻北宋定窯刻花蓮瓣紋碗。
北宋定窯刻花蓮瓣紋碗
沒有什麼比3美元到223萬美元的反差更讓人熱血沸騰,關於這隻碗的故事一時間成為業內最熱話題。雖然也有人質疑,但人們更願意選擇相信。說到底,更多人希望這樣的好運降臨在自己身上。於是有人喊出:「不放過任何一隻碗!」
正上生古陶瓷沙龍創辦者吳雨哲——
「這隻碗就是此輪以定窯為代表的宋瓷歸來的導火索,拍完之後,很多人不理解估價到成交價之間巨大的價差。我個人認為,這隻碗達到了『官定』的水準,年份應該是五代至北宋早期,它的路份比較高,當時很少人看得懂。」
和收藏明清瓷器一樣,老窯瓷器的收藏也追求宮廷出身,但是老窯瓷器多無款,同樣是定窯,同樣是盤碗,同樣是劃花,有些拍出千萬元高價,有些卻不過區區幾萬元。如何區分宮廷用瓷、貴族用瓷或平民之物,這是藏家們口中不能捅破的那層窗戶紙。
從埃斯肯納齊以223萬美元高價得到中國小碗後,次年春拍拍場上,陸續出現了幾件被認為達到「官定」水準的定窯瓷器,最終拍出了千萬元以上的價格。
吳雨哲——
「區分宮廷或民用,要從修胎、釉水、工藝各方面入手綜合識別。我個人的判定,不代表行業,藏家們都有自己的評判依據,有時會有出入。同樣的碗,巨大的價差,把這些拍賣資料調出來去比較分析,不難破譯『官定』的密碼。」
2014年蘇富比「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中國藝術」定瓷專場中,以1.468億港元成交的北宋定窯劃花八棱大碗,徹底奠定了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官定」的價格。
北宋定窯劃花八棱大碗
吳雨哲——
「整個宋代定窯市場的起步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定窯是這輪老窯行情啟動的龍頭。現在『官定』水準的定窯很穩定,市場環境再不好,都是一千萬元以上,跟百萬左右的定窯就是有區別的。胎、釉,尤其是剔劃工藝,不是簡易的劃花。就像坂本五郎的這隻碗,品質極優,能夠保證是皇室級別的用瓷,相似的器物後來也出了好幾個,但就是不到『官定』級別。」
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崔凱——
「定窯不是這兩年才『火』,而是歷史上就很『火』,定窯的『火』是有歷史根源的。定窯是五大名窯中唯一的白瓷,其他全是青瓷。明代的文人士大夫階層認為,歷代老瓷器能入古董行列只有兩種,一種是碎器,即帶開片的哥、官、汝等;另外一種就是定窯。其他不得入列古董席位。」
※ 本微信內容據雜誌文章修改,原文標題《「老窯大漲」,這回夢想成真了》刊載於《收藏》雜誌2016年12期。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收藏》雜誌 |
※聚焦老窯(四):隋白瓷,冷門變熱門
※聚焦老窯(六):老窯瓷器市場水到渠成
※聚焦老窯(三):飲茶文化改變的市場:吉州窯與鈞窯
※南北朝時期的老窯瓷器,讓陶瓷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聚焦老窯(五):劉益謙如何撿了「天漏」
※大柵欄街道老窯瓷博物館開館 助力老窯瓷復燒的現代發展和創新
※觀復博物館老窯瓷器一看到底(1)
※老窯瓷——三國兩晉南北朝!
※香港春拍第一波,老窯看點知幾多?(附104件成交拍品通覽)
※先睹為快:紐約佳士得秋拍老窯全集
※老窯瓷:宋汝官窯官汝窯
※老窯瓷器在國內與國際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沒對比就沒傷害,嘉德老窯超佳士得老窯
※聚焦老窯(二):近8000萬元建盞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