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清名將,被射穿喉嚨,抽刀自盡,江北四鎮若忠勇,明朝豈會亡國

抗清名將,被射穿喉嚨,抽刀自盡,江北四鎮若忠勇,明朝豈會亡國

黃得功(?-1645年),號虎山,明末開原衛人,其先自合肥徙。軍中號黃闖子,官至太傅、左柱國,封靖國公。

黃得功行伍出身,積功至副總兵,為京營名將。在於農民軍的戰爭中,黃得功迫降五營兵,擒馬武,殺王興國,破張獻忠,戰功赫赫。

崇禎末年,封靖南伯。明朝滅亡後,因參與擁立福王朱由菘,晉為侯爵,與劉良佐、劉澤清、高傑並稱為江北四鎮。

清軍南下後,朱由菘逃入蕪湖黃得功營中,清兵分兵來襲,得功率軍在荻港與清兵大戰。此時劉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黃得功怒斥他,突然一箭射射穿喉嚨,於是抽出刀自殺。

人物生平

膽略過人

黃得功得功早年喪父,同母親徐氏生活在一起。他年少時就有無比的勇氣,謀略過人。十二歲那年,母親有一回釀好了酒,他偷偷地給喝完了。母親責怪他,他笑著說:"賠你很容易嘛。"當時遼地軍事很急,得功拿了一把刀混在官軍中,跑到戰場上就斬獲了敵人兩顆頭顱,中獎賞後大概得了五十兩白銀,回家獻給母親,說:"我用這錢來彌補偷喝的酒。"

鎮壓民變

崇禎九年(1636年),黃得功升為副總兵官,分管京師的衛戍部隊。

崇禎十一年(1638年),黃得功率領禁軍跟從總管熊文燦到舞陽去鎮壓農民軍,鏖戰在光山和固始之間,戰功最顯著。八月又隨從熊文燦在浙江的吳村和王家寨鎮壓農民軍將領馬光玉,獲得很大勝利。朝廷下詔加封他為太子太師,署總兵軍銜。

崇禎十三年(1640年),跟從太監盧九德在板石畈打敗農民軍,農民軍首領革里眼等五營兵投降了。

崇禎十四年(1641年),以總兵的身份同王憲分別護守鳳陽和泗州的皇陵,得功駐軍定遠。張獻忠攻佔桐城,挾持營將廖應登到城下誘降。黃得功與劉良佐聯合兵力在鮑家嶺攻打他們,農民兵失敗而逃,追到潛山,抓獲了農民軍將領闖世王馬武、三鷂子王興國,把他們殺掉了。三鷂子是張獻忠的養子,是農民軍中號稱最勇猛的將領。黃得功在戰鬥時中箭傷了臉,反而更加努力,同賊兵轉戰十多天,所殺傷的人數最多。

黃得功每當要奔赴戰場,就喝上幾斗酒,深入敵方軍營,不顧生死,不計利害,被稱為黃闖子。

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得功移守廬州。 農民軍攻陷廬江、鳳陽兩郡縣。黃得功奉皇命在定遠縣鎮守。當時張獻忠匪幫暗藏在英山縣、太湖縣之間,黃得功用五千騎兵前往鎮壓他們,在石牌與他們相遇。張獻忠畏懼了,不應戰就逃跑。黃得功追上了他,不到尺把遠,就想活捉他,反而被他逃脫離開了。黃得功就接管了張獻忠所搶掠的一萬多男女人員,命令他們各自回到家鄉,把武器、輜重收歸朝廷。

江北四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黃得功又討伐平定叛將劉超,被封為靖南伯。同年,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朱由檢上吊自盡,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同時,福王朱由崧登基為帝,開設四藩:興平伯高傑鎮守徐州、泗州,東平伯劉澤清防守淮安、揚州,廣昌伯劉良佐鎮守鳳陽、壽州,而黃得功晉為侯爵,鎮守滁州、和州。他們的家屬都在內地安置。

禍起蕭牆

起初,督輔史可法擔心高傑蠻橫無理,難以制服,所以讓黃得功駐軍儀真,暗中牽制高傑的勢力。恰好登萊總兵黃蜚即將前去上任。黃蜚與黃得功同姓,以兄弟相稱,所以他給黃得功寫信請為他派些兵防備意外。

黃得功率領三百名騎兵從揚州出發到高郵迎接他,高傑的副將胡茂楨飛馬向高傑做了彙報。高傑一向忌恨得功,又懷疑他要算計自己。於是在途中埋伏了精兵阻擊他們。黃得功走到土橋正準備埋鍋造飯,高傑的伏兵出其不意地打來,黃得功上馬拿著鐵鞭準備戰鬥,飛來的箭像下雨一樣密集,黃得功的馬跌倒在地,他騎上別人的馬跑開了。有一名勇猛的騎兵揮舞著大槊向得功衝來,黃得功大呼一聲回頭來戰,抓住他的大槊往懷裡一拉,就把他連人帶馬一起拉倒在地。又殺了幾十個人,然後翻身跳進廢牆裡邊,他吼叫的聲音如雷鳴電閃,追趕他的人不敢上前來了,於是他騎馬飛奔,回到大部隊中。這邊正在戰鬥時,

高傑又派了兵暗中去攻打儀真,黃得功的士兵損傷得比較嚴重。而與他一同前往高郵的三百騎兵都戰死了。於是黃得功向朝廷做了上訴,並表示願意同高傑決一死戰。可法派監軍萬元吉前往替他們和解,得功不同意。恰好此時得功母親去世,史可法來弔喪,對他說:"土橋那一仗,不管聰明人還是愚蠢人都知道是高傑不對。現在將軍因為國家的緣故壓住心中的火氣,讓高傑背著罪名,這正是將軍在天下獲取大名的時候啊!"黃得功臉色漸漸地溫和了一些,終究還是因為自己人被殺死得太多而感到惱恨。史可法命令高傑賠償他的戰馬,又拿出一千兩銀子作為得功母親辦喪事的費用。黃得功沒有辦法,只好聽從了史可法的調解。

衛主殞身

弘光元年(1645年),高傑想進兵河南,謀劃收復中原。朝廷詔令得功同劉良佐把守邳、徐兩地。不久,河南總兵許定國在河南睢州袁可立府第以歌姬美酒宴殺南明大將高傑。高傑死後,黃得功回到了儀真。高傑一家人和他的將士還留在揚州,黃得功想襲擊他們。朝廷趕忙派遣盧九德去指示他停止報復,黃得功於是移駐廬州。

四月,左良玉舉兵東來,以清君側名義造反,船行到九江就病死了,他的軍隊擁立了他的兒子左夢庚。朝廷命令得功趕快到上江抵禦他們,駐軍荻港。黃得功在銅陵打敗了左夢庚,解除了他們的包圍。在這場戰役中,黃得功身中三箭,弘光朝廷聽聞捷報,加封其為太傅,並派遣太監王肇基慰勞。

後來朝廷又命令他攜家遷到太平鎮守,專門辦理剿賊的事務,評定功績加封他為左柱國,進爵為靖國公。

這時清軍已經渡過長江,知道朱由菘逃跑了,就兵分幾路襲擊太平。黃得功正收兵駐防蕪湖,朱由菘偷偷地來到了他的軍營。黃得功驚訝地流著淚說:"陛下如果死死地把守南京,我們還能夠儘力抵抗,幹什麼聽信奸賊的話,匆匆忙忙來到這裡?況且我正在對敵作戰,怎麼能夠保護您的車駕?"朱由菘說:"除了你我是無可依靠了。"黃得功流著淚說":我願意為陛下您效死。"

黃得功在荻港時,胳臂受傷差一點快要斷了,這時他身穿粗布衣裳,用布帶吊著胳臂,佩帶著腰刀坐在一隻小船上,指揮部下的八個總兵整裝待命,前去迎敵作戰。而劉良佐這時已經投降了,帶著大清軍在岸上打招呼要得功投降。黃得功憤怒地喝斥道:"你竟然會投降啊!"忽然一支箭飛來,射在他的咽喉偏左的地方。黃得功知道一切都算完了,就扔了刀,拾起剛才拔下來的箭刺喉而死。他的妻子翁氏聽說後,也自殺了。總兵翁之琪投江而死,中軍田雄於是就帶著朱由菘投降了。死後,葬在儀真方山他母親墓旁。 後清王朝追謚其為忠桓。

性格特徵

黃得功粗獷、勇猛,沒有文化。朱由菘在江南剛剛登基,他的詔書和指示大多是一群小人搞的,黃得功有時接到詔書以後竟當著使臣的面罵罵咧咧把詔書撕毀。但是他的忠義出自天性,只要聽到別人拿國家大事來規勸他,他總是心服口服,立即改正。

北來太子一案,黃得功曾抗言上書爭論說:"太子未必是假冒的,先帝的兒子也就是您的兒子,不是一點證據都沒有就能來胡亂假充的。我擔心在朝廷中的大臣們花言巧語奉承陛下您的人多,敢不看您的臉色直言進諫的人少,他們就是明白認出是太子,也不敢抗言上書,怕給自己惹禍啊!"當時太子的真假沒人敢斷定,黃可是得功敢於這樣忠憤直言,不阿諛奉承。

黃得功每次打仗都喝下幾斗酒,酒酣以後氣力更加勇猛。他喜歡拿著鐵鞭打仗,每次戰後鞭出的血沾在手腕上,要用水泡很長時間才能洗凈,他的隊伍中人們都稱呼他是黃闖子。他起初做偏裨小將,跟著別的大將立功成名,不曾撞上過大敵。等自己領了一個兵鎮封為侯爵以後,不到一年多時間就南北轉移,主上逃跑,大將戰敗,沒機會施展自己的力量就束手就死,與國俱亡了。他的軍隊出外,紀律嚴明,部下不敢侵擾百姓,因此所到之處人們都感激他的好處。廬州、桐城、定遠當時都為他建立了生祠。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簡述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步兵團,堪稱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
簡述太平天國「五虎上將」生平及其功績
太平天國水師將領,差點逼死了曾國藩
明朝第一猛,史上受酷刑死的最慘的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董其昌的筆,抽刀斷水!
皇帝外甥為了讓自己死,不惜給自己設下靈堂,他只好抽刀自殺
把老公逼到抽刀自宮,這些彪悍媳婦家暴不眨眼
德軍閃電突襲、蘇軍背後抽刀,波蘭亡國小史
2.劉備偏上虎山行,曹操抽刀欲屠龍,許褚張遼已彎弓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瑜伽拱橋式,傳說中的「抽刀斷水水更流」
游之良品:這款遊戲抽刀暗殺的空檔 長到可以玩一場昆特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