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最近的「二姐止暈針」事件在娛樂圈鬧得是沸沸揚揚,明星張歆藝在片場拍攝時突然感覺到天旋地轉,無法站立,測量血壓也很低,所以被緊急送往急診,由於不明白醫生的診治和打止暈針的處理方式,造成了一些誤會,也引發了眾人熱議。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其實接診醫生所說的止暈針是臨床上治療急性眩暈的常用藥物針劑,可能是對病人解釋時用了較通俗的稱呼。當我在熱搜上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反過來再想想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是不是可以正好借這個機會了解了解眩暈,避免以後發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呢?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每天在門診上來看眩暈的病人很多,但它並不是大家所說的是一種疾病,而只是一種癥狀。在醫學上,眩暈可分為前庭周圍性、前庭中樞性以及非前庭系統性眩暈。對老百姓而言,搞清楚眩暈最基本的特點是至關重要的。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一般來說,突感劇烈旋轉或左右搖晃的眩暈,意識清楚,持續時間短,與頭和體位的變換有關係,常伴噁心嘔吐、血壓下降等自主神經系統癥狀,屬前庭周圍性眩暈,多由內耳疾病引起,如美尼爾症、耳石症;而眩暈感較輕、持續時間長的,大多為腦的內部病變,是前庭中樞性眩暈,但發病較輕時卻往往會被人們忽略,如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等,可有意識不清。所以在發生這種情況時切不可不當回事兒,一定要及時儘早地去醫院檢查。非前庭系統性眩暈則是病人的主觀頭暈癥狀,比如高血壓發病時、低血壓蹲下猛起、低血糖、貧血、中暑等。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從中醫來看,眩暈與肝、脾、腎關係密切,尤其是肝。在臨床也是肝陽上亢型的眩暈較多見,當然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瘀血阻竅等同樣可導致眩暈。肝陽上亢,也就是肝的陽氣偏旺、氣火上擾的意思,平時可表現為頭暈腦脹、面紅易怒、目赤耳鳴等。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治療本型眩暈的簡便方法,即針刺百會、太沖穴,這也是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理論中的一對。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百會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簡便取穴為兩耳尖向頭頂方向連線的中點。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2個穴位你該知道


太沖穴在腳背上,當第一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也就是大腳趾、二腳趾之間的凹陷處向後推,直至推不動的位置。


為何這兩個穴位療效頗好,現在也為大家分析分析其中的緣由。「頭為諸陽之會」,而百會恰好位於頭部正中,屬督脈,有祛風清熱、通絡開竅的作用;太沖為足厥陰肝經的原穴,有疏肝理氣、降肝息風的作用,二穴相伍,上下通調,可起到降氣平肝、息風止痛的作用。且現代研究表明,此二穴對高血壓病也有不錯的療效。


(杏花島作者馬穎超,山西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排濕毒有奇穴,找到身體的「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
毒老排不出來?可能是時間錯了!
秋冬季乾燥易瘙癢,花椒水一抹就清爽!
按摩這個穴位,能輔助治療糖尿病,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小小喝一口,有神奇的效果,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TAG:穴位 |

您可能感興趣

二姐張歆藝止暈針引熱議,最基本的東西你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