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若能轉識成智 自能變化氣質

若能轉識成智 自能變化氣質



若能轉識成智,自能變化氣質(資料圖)

文:一心

日常生活中所謂的「識」有多種定義,一般而言,我們常在知識、常識和認識的層面去運用它。我們把識別萬物實體與性質的是與不是,定義為知識;而常識是普通的知識、眾所周知的知識、一般的知識。是指與生俱來、毋須特別學習的判斷能力,或是眾人皆知、無須解釋或加以論證的知識;認識指的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但在佛教文化中,轉識成智的「識」卻另有涵義。唯識學派之「唯識」,指識之顯現。「唯識」就是說只有「識」,離開了「識」就不會認識到事物之「存在」了。宇宙人生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就是「識」。但識又不是真實的。方東美先生說:「假使你講唯識而執著識,認為識是真實,這可以說是一個根本錯誤的思想,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唯識學最後的目的在轉識成智,所以不是唯識學而是唯智學。」一語道破唯識學的真諦。

識有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八識與四智的相應關係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又叫「鏡智」。所謂大圓鏡,比喻此智光明、平凈、圓滿,映照萬象如其所是,纖毫不離,完全無遺。在八識中,阿賴耶識積聚萬法種子,是其餘七識及整個世界的依止;轉識成智後,大圓鏡智也有類似的性,它是其餘三智的藏所,稱作「大藏」,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整體、連續、徹底、無相等特點。第七識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直接來源,妄執「我」為實在,恆與痴、見、慢、愛相伴。轉依之後,成為平等智,其特點恰恰是否定「我」的優先性,主張眾生平等,並且消除煩惱,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無有窮際。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第六識是「意識」,是具有邏輯推理的知性認識能力。它轉依為「妙觀察智」,尤擅認識萬法的自相與共相,在認識上沒有任何障礙,且能應機說法,斷惑解疑,教化眾生,予人利樂。「成所作智」又叫「事智」,由眼耳鼻舌身五識轉來。

八識與四智,在內容上是相互呼應的,與八識一樣,四智也有分工與側重。成所作智是處理種種具體世俗事物的智慧,妙觀察智是圓融地認識世界個性與共性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超克自我意識優先性的智慧,大圓鏡智則統攝三智,是圓滿、絕對、永恆地把握萬有的智慧。擁有四智,便能在任何時間地點、任何條件下,對任何對象都擁有的真理性把握。

若能轉識成智,自能變化氣質。宋以後在中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宋明理學修養論就帶有明顯的轉識成智的影子,這集中體現在由張載首創,而為宋明理學普遍接受的「變化氣質」學說中。張載年輕時曾經治佛,後歸儒家。他沒有明顯的師承,思想比較自由開放,頗能博採眾長,有所創新。在人性論上,他提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區分,認為天地之性稟太虛之氣,是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是善的來源;「氣質之性」是每個人生成後,因稟受陰陽之氣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是人性惡的來源。氣質惡者,學即能移,張載於是提出改變「氣質之性」,返回「天地之性」。他說:「欲神者,氣質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將生之際,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體,故氣質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他還說:「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不爾,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他還劃分了「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見聞之知是由感覺經驗得來的,德性之知是由修行獲得的精神境界,進入這種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這一學說在其著作《西銘》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顯然,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分與定義,在方法上與阿賴耶識無漏種子與有漏種子的劃分形異神似,而變化氣質更與轉識成智異曲同工,兩者思想上的聯繫是明顯的。

總之,「識」是有分別的具體認識,有局限,有染污;「智」是超分別的直覺體悟,究極、純凈,是覺悟的智慧。而轉識成智,將「八識」轉為「四智」,由「氣質之性」回歸「天地之性」,是變化氣質的根本所在。

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禪可以變化氣質、轉凡成聖
怎樣才能成「神曲」和弦變化要「突然」
氣候變化:外溫動物之不能承受
適應氣壓變化 血紅細胞能力超強!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人的機體能力也是不斷變化循環的
超越自我承受能力的變化
全球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它
把握變化趨勢,提升創新能力
為什麼塑造潛意識對接,會使感情發生高質量變化
美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睡眠減少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
能與人互動的娃娃問世,性格還能在不同模式間變化
研究:降水變化可能影響生物的自然選擇
氣候變化可能使人因溫度過高無法工作
動物基因變化造成白化外表也挺可愛
如果能成功戒煙,你的身體將會有這些變化!
髮型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你想換一換嗎?
「應對氣候變化沒有B計劃」,特朗普改變不了全球抗擊氣候變化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