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歡迎朋友們轉發至個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本期作者:周振鶴,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以山川為界劃分政區是各文明古國的通行原則

山川形便的意思就是以天然山川作為行政區劃的邊界,使行政區劃與自然地理區劃相一致。


山川形便的原則是最自然最直觀的原則。尤其在高山大川兩邊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貌、氣候和土壤,形成不同類型的農業區,也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古人早已注意到這個問題,在《禮記·王制》中就說道:「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因此採用山川形便的原則意味著政區的劃分是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同一化的基礎上進行。


高山大川除了造成地域上的差異外,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又成為文化傳播的天然障礙,因此以山川為界來劃分政區是世界各文明古國的通行原則。只有在近代形成的移民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才不顧山川之隔而以經緯度作為劃分州界、縣界的依據,使得大部分州縣界都是橫平豎直的幾何線條。但即使如此,以山川為界的原則依然沒有完全丟棄,美國東部十三州的界限就是明證。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美國各州(尤其在西部)之間的邊界大量使用直線,使得很多州的形狀呈比較規則的方塊形。


戰國時分置九州以高山大川為分界的標誌


在中國,山川形便的原則是與邊界概念的形成同時出現的。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的邊界已以山川作為標誌。《左傳》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春秋中期,晉國大夫趙穿殺晉靈公,當時擔任正卿(類似後世的宰相)的趙盾,為了避免殺君的惡名而離開國都出走,表明自己不曾與聞其事,但是他「未出山而復」。於是晉國史官大書「趙盾弒其君」,理由就是他「亡不越境,返不討賊」。可見當時的晉國是以山為境的。以河為境的事例前面已經提到「齊趙以大河為境」。戰國時期,齊、趙兩國不斷相向擴張領土,最終止於河水兩岸。


以山川為界是如此地天然渾成,因此戰國時人在規劃全國統一以後分置九州時,就以高山大川作為分界的標誌,並託詞其為大禹所定,成就了《禹頁》這篇偉大的地理著作。秦始皇統一海內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也以山川作為政區劃界的基本依據。例如今山西省的邊界在秦代就已大致形成,其東、南、西三面以太行山和黃河為界,在秦時也恰是太原、河東和上黨郡的邊界。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陝西省地勢圖。


漢代郡的幅員比秦代縮小許多,又因為後來分割蠶食王國領域的結果,使部分郡與山川界線不合,如西漢臨淮郡跨淮水兩岸,西河郡據黃河東西,這在秦代和漢初都是未曾有過的現象。當然南方的一些郡界也仍與山川相符,最典型的是豫章郡,幾乎與今江西省完全一致,三面以山、一面以江為界。東漢魏晉以後的郡國是在西漢的基礎上調整,因此邊界也與山川大勢有相當程度的背離。兩漢魏晉的州界比起郡國邊界來,要更符合山川界線。但是南北朝以後,州郡不斷分割,幅員直線下降,政區劃界已無一定之規。


隋代一革前朝之弊,不但簡化層級,省并州郡,而且郡界也多以山川形勢而定。如河東諸郡邊界又復與黃河、太行山相吻合,回到秦時的狀態,儘管郡的幅員比秦代為小。

唐代開國以後,正式提出山川形便的原則。《新唐書·地理志》載: 「然天下初定,權置州郡頗多。太宗元年,始命並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唐代州的幅員比隋代的郡要小,但州界也多與山川走向相一致。三百多州分為十道,這十道又與自然地理區域相符合,這樣雙重的關係對後世影響很大。一方面,十道後來分成十五道,到唐後期又衍化為四十多個方鎮,其中南方的一些方鎮奠定了今天皖、浙、閩、贛、湘、粵、桂等省的部分或全部邊界;另一方面,唐代的州界有許多延續下去,成為宋代的州(府)、元代的路和明清的府的邊界,長期穩定達數百上千年之久。


實行山川形便原則可能出現憑險割據的現象


雖然實行山川形便的原則有經濟上的需要和文化方面的益處,但對中央集權制而言,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病,那就是完全以山川作為邊界的政區,成為一個完善的形勝之區、四塞之國,如果這個政區的幅員足夠大,而政區長官又有一定權力的話,就可能出現憑險割據的現象。東漢末年各地州牧的割據,以及接踵而來的三國鼎立;唐代後期藩鎮割據,以及由其引起的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中,就多有憑藉地險而長期獨霸一方的政權。


古代戰爭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長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嶺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條件極佳的割據區域。五經之一的《易》曰:「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這一思想在古來的政治家、軍事家心中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勸劉備佔據益州,骨子裡的思想就是,倘使劉備不能進而逐鹿中原,也可退而為一國之君,事實果然如此。蜀漢雖然既弱且小,但竟能與魏、吳鼎足而三,就是因為益州北有秦嶺作屏障,東有巫山之險阻,內有沃野千里的盆地,具備長期固守的條件。

統治者有意採取犬牙交錯原則以抗衡地方割據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千古絕唱,點明了四川盆地易守難攻的地理特徵,所以凡是分裂時期或朝代更迭之際,這裡都要出現地區性的割據政權。兩漢之際已有公孫述在此稱帝,盤踞十二年之久。是後來蜀漢的榜樣。東晉十六國時期,這裡又建立成漢國;到了殘唐五代,又先後有前蜀、後蜀兩個政權登上政治舞台。宋代以後,割據政權不再出現。但四川有利的地理形勢又成為元明之際的明玉珍、明清之際的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


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據米脂十八寨起義。崇禎十六年,進攻湖南、江西及兩廣北境,勢力達到南嶺之南。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與四川盆地的凹地形相反,山西高原是凸地形,其西面和西南為滔滔大河所縈繞,東面和東南被巍巍太行山所包圍,整個高原雄踞於華北大平原之上,也形成一個易守難攻的封閉的地理單元。因此在十六國時期,許多小王國建立或發祥於此,而後再擴張到其他地區。劉淵的前趙、石勒的後趙都是如此。後來的西燕國疆域更是除了西南一角外,幾乎與今山西省完全一致。五代十國時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國,是十國之中唯一位於北方的,儘管它就在北宋王朝的卧榻之旁,卻是北宋統一過程中最後一個被合并的王國,除了有契丹在背後撐腰外,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嶺南地區在古代亦稱「負山險阻」,雖然南嶺山脈並不十分高峻,但由於遠離王朝統治中心,所以也容易造成割據。秦漢之際趙佗就在此建立南越國,延續至百餘年之久。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政權也在這裡維持了半個多世紀。


由於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從秦代一開始,統治者便有意識地採用犬牙交錯的原則與之相抗衡。隋唐時期之所以強調山川形便原則,因為隋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許多,即使州郡之界與山川相符合,也不可能造成割據。但即使那樣,犬牙相入原則也並沒有完全放棄。元明清時期,這一原則更發展得淋漓盡致,以致使部分行政區劃與自然地理區域相背離。


(本文選自《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作者:周振鶴,編輯:陳菲。騰訊思享會獲出版社授權刊發,文章標題和小標題、圖片為編者所加,圖片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周振鶴,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古籍規劃整理出版領導小組成員。治歷史地理學。創立政區地理概念,將行政區劃史研究深化至斷代的變遷,並進行政治地理學理論研究。創新文化地理研究,開創歷史語言地理與宗教地理研究,並倡立文化語言學概念,提倡語言接觸研究方向。主要論著有《西漢政區地理》、《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方言與中國文化》(合著)等十餘種,主編《上海歷史地圖集》,正在主編十三卷本《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論著曾多次獲全國及省部級各種學術獎項。曾先後到德國哥廷根大學、愛爾蘭根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關西大學、東洋文庫,香港城市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學任教任職。


圖書介紹

周振鶴:山川形便原則是促成地方割據的重要因素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周振鶴著,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從歷史政治變動與政區地理變遷的關係來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界定了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幾個主要概念,探討了歷史政治對行政區劃的多重影響,以及歷史上中央與地方關係歷代變遷等重要問題,是一部集學術高度和可讀性於一體的著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思享會 的精彩文章:

鄭永年:中國要構建理性民族主義
哪個國家在人類史上首次開會制憲?
馬宇:中國跟世界相處須得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聞一:「將俄國肅清得長治久安」|學術劇
袁南生:近代歐洲上升大國對外戰略的經驗與教訓

TAG:騰訊思享會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位忠於朝廷的節度使,卻成為日後地方割據的源頭!
他才是李雲龍真正原型,死後要將骨灰撒在起義的地方
「天山雪蓮」原來長在這種地方!它可是溫腎壯陽、滋陰養顏的聖品
據說這是成吉思汗陵最有可能埋葬的三個地方
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一個地方兩種享受
玉石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意和雕工,看地方小玉種如何逆襲?
二郎神的哮天犬是什麼品種?原產地在什麼地方?
如何在有山的地方建墳墓?
妹子:健身就是該瘦的地方瘦,該胖的地方胖!
被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都是哪些地方?對宋朝有什麼影響?
南昌梅嶺,這個有著「小廬山」之稱的地方還真的挺美的
山西:這裡曾是慈禧太后逃亡避難的地方
據說這個地方是離身邊的學霸最近的地方,絕對讓你如雷貫耳
如果你想找一個靜謐之地,廣州的海鷗島是個不錯的地方哦
朱雀山,這個又叫「豬山」的地方其實挺好的
中國地圖從「海棠葉」變成「大公雞」,因缺了這地方
如何從最基本的地方改變自己的形象
現代版的伊甸園:卻是最歧視女性的地方,原因讓人削掉大牙
東莞松山湖四周峰巒環抱、湖水清澈、湖鳥輕鳴是親近自然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