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北塘大街是老北塘的核心,無錫市北塘區之名,就來自於這條位於無錫城北的運河。

古人把運河稱為塘河。位於運河之北,故稱北塘。而北塘之所以成為這個地區的名稱,還因為他那時,就是老無錫最繁華、最典型的地區之一,一向被看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以前,無錫城市的一個窗口。


今天如果問無錫人,心目中最無錫、最水鄉的所在是哪裡?大概所有的無錫人都會自豪的告訴外地朋友:「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就在無錫南長街。這話放到現在說不錯,但如果是以前那就大錯了。


明清以後,北塘對於無錫的意義遠遠大於南長,北塘的生意、人口、財富也遠遠超出於南長。無論是在明清時的無錫人、外鄉人心中,還是在如今的文史專家眼中,當時北塘的名氣和影響,肯定遠遠大過南長。北塘後來的淪落,無疑終將會被理解為一種歷史的悲哀。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雖然在兩千多年裡,無錫一直是個縣級小城,但是無錫人依然自豪,自豪於一個縣級小城,卻在明清時期,成為著名的布碼頭和米碼頭,其風頭直接蓋過了頂頭上司——常州府所在的城市。民國時期,經濟繁華甚至蓋過了自唐宋以來的超級大城蘇州。


但是有一點,年輕的無錫人似乎已經淡忘:布碼頭和米碼頭的所在地,就在北塘——以三里橋為核心區域,並不在城中心的崇安和南門外的南長。


那時的北塘,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航船、東南西北的貨物、和大大小小的商人,一樁樁的生意在這兒的茶館裡、飯店裡、客棧里討價還價,簽約而成。北塘不僅是無錫通往廣袤北方的交通要道,而且是貨物和財富在無錫的聚集高地。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蓮蓉橋 攝於1959年


在無錫米市被消失了很多年以後的一天,無錫的一些商人官員,曾聯袂決策,企圖重振米碼頭的輝煌。


當時改革開放多年,國家對經濟貿易的管理,已經相當開放,當地幾乎所有的國營棉紡織染企業都開始虧損,而上海的此類企業已經率先倒閉,所以他們放棄了布碼頭,而只把眼睛盯住了米碼頭。很快,無錫米市的牌樓豎起來了,一座超大的糧油市場建起來了,築巢引鳳,招商引資。


在歷史輝煌和當今商機的雙重召喚下,不少糧油米商欣欣然來了,不久卻悻悻然跑了,留下了半死不活的市場,風吹雨淋,春色漸褪,殘缺了的市場招牌斜對著臨河的無錫米市牌樓,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重振無錫米市的失利,並不是決策者不懂經濟和管理,而是他們不太懂文化和歷史。任何歷史的呈現都有其呈現的理由,其中不但有必然,而且有偶然。明清時期,無錫成為布碼頭和米碼頭,就有著充分的歷史理由:


江南歷來是朝廷的錢袋和糧庫。江南的財富供應著朝廷的開支,江南的糧食滿足著北方的需求。

自隋唐以後,朝廷對江南賦稅壓力穩定加碼,而不見減少。南宋之後依賴更大。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江南成為唾手可得的錢袋子、糧袋子,被重徵稅賦。因此,江南各地不得不加大開發湖灘荒地,改進農耕技術,提高糧食產量,以應付朝廷徵收。


圍繞著北塘、號稱江南第二大湖的芙蓉湖,大約就是在此時,被逐漸改造成良田的。浩瀚的湖面日益縮小,最終消失,只在北塘周邊留下了一些殘跡:蓮蓉橋,蓉湖庄,以及從雙河尖浩蕩而來的寬廣河面,包括河中小島黃埠墩。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清朝以來,無錫地區人口劇增,土地供應緊張,富裕的人口不得不從事其他產業,比如手工業、紡織。而當地又缺乏土地種植棉花和蠶桑,於是只能向加工和貿易發展。


恰好當時江南各地城鄉發展,人口的同步增加,對此都大有需求,加之無錫的地理條件,是流向蘇州方向的天然中轉要道,布碼頭首先獲得了快速發展。


到了清朝中期,無錫已有近百萬人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更加嚴重。糧食的自給自足已經出現困難,不得不加大對外採購。而此時,對外開放的上海已經加快發展,整個江南的糧食供應,已經需要從江西和兩湖調撥才能滿足。


由此,在當時水運方式和能力的特定條件下,安徽的蕪湖和江蘇的無錫,幾乎同時成為米碼頭——就是歷史的選擇了。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當這種歷史條件不再存在的時候,如果企望運用人為力量,恢復昔日輝煌的碼頭貿易,必定痴人說夢一般,無法實現。那個殘缺了招牌的三里橋糧油市場,就是一個生動的闡釋。在如今的交通和信息環境里,無論是蕪湖還是無錫,都早已無法再現昔日布米碼頭的繁華景象。


值得回味的卻是,一百多年過去,我們依然能夠在北塘的餛飩店裡,或者在無錫的點心店裡,吃到一種叫做小籠饅頭的美味。而在蕪湖,這種小籠饅頭也是極為普及的大眾食品。


或許,我們從中能夠依稀感受到一些,當年兩地同為著名米市的歷史文化餘韻。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在老無錫人的講述中,布米碼頭時期的北塘非常繁華。那時的北塘大街只有如今的四分之一寬,卻熱鬧非凡。


依傍著北塘大街,周邊密布小街深巷。做大生意的商人們來了,做小生意的也來了,打工的緊跟著來了,服務性行業也來了。酒店、客棧、浴室、剃頭店,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的便利店,紛紛揚揚地開了起來。


人越聚越多,房子一圈一圈、一排一排蓋了起來。店鋪、住宅、大房子、小房子,夾雜著形成了不同的住宅群、不同的小街新巷。商業零售也趕來創辦,形成了熱鬧的商業街區:北大街大市口。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無錫商市中,最早、最大、最有名的工商字型大小也多數出於北塘。繁榮的商業經濟促成金融來往,典當銀行也一個個地辦了起來。


蓮蓉橋堍竹場巷,一度被稱為小外灘、無錫華爾街。從清末起,至四十年代末期,無錫的錢莊和銀行都分布在這一帶,最多時有四十多家,成為無錫、甚至蘇南的金融中心。北塘也成了無錫城門之外,最具規模也最有活力的經濟生活文化圈。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據說,當年瞎子阿炳拉琴賣藝,幾乎每天傍晚,都是從老北門和光復門,用琴聲叫門進城,而絕少從南門進城,可見他白天賣藝的主要場所,除了城裡城外,就是北塘。


這兒市場繁華,生意人眾多,且手頭寬裕,賣藝人顯然比較容易賺到些小錢。相信除了阿炳,應該還有藝人在此賣藝為生。


可惜的是,無論是在無錫還是北塘,許多回憶性文字中,很少看到對當年,北塘商業區域文化藝術方面的論述。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無錫有許多被人津津回味的老字號,聚豐園、狀元樓當年都是在北塘創辦的。位於崇安寺中心位置的拱北樓,曾經是無錫最著名的麵館。想當年,上海人、蘇州人路過無錫,都必須去嘗嘗拱北樓的澆頭面和小籠包。


拱北樓如今緊挨著崇安寺那個仿古建築皇亭。可是,拱北樓在清朝同治二年創辦時,確實辦在北塘,緊靠著運河,近傍著布碼頭和米碼頭,因為在抗日戰爭中被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才搬到崇安寺。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聚豐園


即使是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無錫國營集體的南北貨副食品批發公司,也大都在北塘辦公,用的幾乎都是從前商業留下的老房子,直到九十年代後才紛紛倒閉或者遷址。


而那時的南長街,沿線大多數只是民宅,商業很少,除此還有一些民國年間創辦的棉紡絲綢企業,以及五十年代之後陸續創辦的重工業企業。最熱鬧的清明橋市場,是政府批准開辦的苗豬市場。南長街的商情,從來沒法比得上北大街的紅火。


所以可以看出,從前北塘的商業體量規模,是大大超過城區和南長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少帥杜月笙和張學良之間的關係
清朝初末期領土變化對比
殺死歐洲兩億人的黑死病的十個恐怖真相
唯一遇刺身亡的開國中將 去世時年僅60歲
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硫磺島戰役

TAG:新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雨游唐城,感受唐朝的繁華盛景!
山野盛景—趙 倩
游宋城,回宋朝,看繁華盛景花燈如晝
北京十里河天嬌文化城,讓我們看看當中的交易盛景
危機四伏!繁華盛景的北宋其實並不「清明」
長安月下 江南雨巷 大漠蒼鈴 西域盛景 世間河山不敵你
國慶假期賞京城秋色 故宮重現紫禁城菊花盛景
絢爛的極光盛景如何拍攝
大平潭之夜爆燃啦——熱氣球嘉年華與「藍眼淚」盛景齊放
探訪喀納斯隱匿的盛景,一山一水一景都在訴說著世外桃源般的童話故事
實拍各地櫻花綻放盛景,武大、大理、南山你想去哪個?
再現清朝帝國盛景:乾隆南巡圖
在世界最長弔橋飽覽馬特洪峰的絕美盛景,是不是酷斃了?
盛夏時節賞盛景
華文媒體代表夜遊海河 領略天津盛景
旅遊盛景:新聞的力量
罕見的絕妙景觀,中原極頂的盛景
昔日船難求如今艇長草 興慶湖盛景不再
愛情像是邂逅一場盛景後,擺出美麗蒼涼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