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強行收繳糧食致數百萬人餓死

蘇聯強行收繳糧食致數百萬人餓死

對於把食物當成意識形態的工具來運用,蘇聯的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Josef Stalin)絕非生手。當他在1924年掌權後,便推動了一項急速工業化的計劃,目標在於趕超西方的工業化國家。食物在其計劃中佔有核心地位。當時,蘇聯是主要的穀物輸出國,而且,它打算增加這類出口產品的數量,藉以籌措資金,向外國購買工業機械。本來由個別農民及其家人經營的小型農場,將被壓縮在一起,形成由國家擁有的「集體」農場。斯大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農耕置於國家掌控之下,將可提高產量。斯大林在1929年公布其計劃時宣稱:「大約在三年之內,我們的國家將成為全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甚至就是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這種做法將產生額外的谷糧以供外銷,賺取更多強勢貨幣,以資助工業化的計劃。斯大林設定目標:5年之內,要讓鋼的產量加倍,鐵的產量增加為3倍。其計劃若是成功——在一起工作的農民生產出更多食物,蘇聯則快速工業化——便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蘇聯強行收繳糧食致數百萬人餓死


就某些方面而言,他的計劃試圖複製曾經發生在西歐而肇始於英國的狀況——在英國,先有農業生產力的急速提升,然後才出現工業化。這種發展將勞動者從土地中釋放出來,使他們能夠成為產業工人。正因如此,亞當·斯密稱工業活動為「農業的後裔」。但是,蘇聯的取向非常不同,因為,在英國的工業化發展中,國家所發揮的策劃作用非常有限;英國的工業化並不是刻意籌劃的結果。相對地,斯大林的工業化計劃是一項由國家來規劃的努力,其募集資金的方法,則是將農場「集體化」,意味著這些農場的產品屬於國家,因此,政府能夠更名正言順地拿去外銷。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農民本身對這項新政策並不熱衷。實際上,生產力較高(因而也較富有)的農民尤其不願接受這種安排。在某些案例中,他們寧可選擇焚燒農作物或宰殺牲畜,也不願被迫將它們交給集體農場。斯大林下令,由於所有的作物、牲畜和農產品如今都屬於國家,任何拒絕交出它們的人,或是摧毀它們的人,都是人民的敵人或陰謀破壞者,應當被驅逐到蘇聯的勞動改造營。


由於生產力最高的農民最可能反對集體化,新制度對於農業生產力的衝擊可想而知。既然他們的農產品現在都屬於國家,農民便不再有儘力提高產量的動機。乾旱、惡劣的氣候,以及缺乏馬匹在田裡工作等因素,也導致1931年和1932年的收成比平常少。結果是,正當斯大林需要更多農產品來資助其工業化計劃的時刻,糧食生產的水平卻下降了。但是,對於蘇聯領導層來說,要承認集體化的措施降低了農場的生產力,將是件不堪設想的事。斯大林反而堅稱糧產有空前的大豐收,只是某些農民將產品藏匿起來,以免被迫上繳。這個解釋將國家持續收取大量穀物的做法合理化,但它也意味著許多農民最後落得沒有足夠的食物可吃。而且,那些達不到穀物繳交額度或是被懷疑藏匿穀物的人,所遭受的懲罰是讓政府把其他農作物當成「罰金」拿走,留下更少的食物給他們。另一方面,城市裡的產業工人有豐足的糧食可吃,穀物出口加倍,讓外面的世界以為斯大林的方案正按照計劃進展。



蘇聯強行收繳糧食致數百萬人餓死


平均而言,農民最後能留給自己食用的谷糧,比他們在集體化之前所擁有的少1/3。但在某些地區,情況要更糟得多。特別是在烏克蘭——這個富庶的農業區所生產的穀物一向遠超過所需——政府設定了非常高的收取額度。當預期中的大豐收沒能實現時,地方官員奉命加強搜索被藏起來的存糧。斯大林下令,即使只保留一穗小麥不交給國家,也將處以死刑或10年監禁。一位參與者回憶:「我自己也參加了這場行動,在鄉村搜索,尋找藏起來的穀物,用鐵棒在地上探查鬆軟之處,有時可循此找到藏匿的穀物。我和其他人一起掏空鄉民的儲物櫃,對於兒童的哭喊和婦女的號啕聲充耳不聞。因為我深信自己正在完成鄉村的轉化。」當人民開始挨餓時,士兵被派去守衛大倉庫,裡面存放著政府搜來的谷糧。蘇聯作家瓦西里·格羅斯曼(Vasily Grossman)記錄下農村饑民的絕境:「人們的臉、腿和胃都腫脹起來……現在他們已飢不擇食。他們捕捉小耗子、大老鼠、麻雀、螞蟻、蚯蚓。他們把骨頭磨成粉來吃,也將皮革和鞋跟如法炮製;他們把舊皮毛切細,做成麵條般的東西,他們煮膠水。當青草長出時,他們開始挖出草根,吃葉子和新芽。」


在1932年11月的一場演講中,斯大林論稱,搜集谷糧之所以如此困難,都是陰謀破壞者和「階級敵人」所造成的。他認為農民故意阻撓他的集體化方案,藉以挑戰政權的威信。他宣稱:「某些集體農場和農民如此打擊國家,對此,共產黨員若不回以致命痛擊……那就太愚蠢了。」1933年2月的另一場演講中,斯大林贊同地引述列寧(Lenin)的名言:「不勞動者不得食。」一份3月的官方報告陳述:「農村組織不折不扣地採用了『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口號:讓他們去死吧!」斯大林的本意並不是要執行集體化而導致人民挨餓,但若那些拒絕變革的人餓死了,那將是他們自己的錯,因為他們太過懶惰,以至於沒能種植足夠的食物來餵養自己。



蘇聯強行收繳糧食致數百萬人餓死


1933年初,蘇聯實施國內護照的制度,以防止人民從烏克蘭和北高加索鬧饑荒的村落逃往城市。一份俄共政治局的備忘錄抱怨「在烏克蘭的偏遠地區,搜集谷糧的行動完全失敗,十分丟臉」,並呼籲官員「粉碎阻礙谷糧搜集的陰謀」,而且要「根絕面對陰謀破壞者時所懷的消極、自滿心態」。1933年3月,負責烏克蘭集體化計劃的斯坦尼斯拉夫·柯希歐(Stanislav Kosior)在呈交給斯大林的報告中指出,農民尚未從饑荒中得到足夠的教訓。柯希歐宣稱:「在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為播種所做的準備並不令人滿意,這表明飢餓尚未將正確的判斷力教給許多集體農場的農民。」


烏克蘭的一位高級官員哈塔耶維奇同志(Comrade Hatayevich),將這場饑荒的政治性質赤裸裸地勾勒出來。他解釋,1933年,「饑荒奪走了好幾百萬條人命,但集體農場制度會在此延續下去。我們打贏了這場仗!」饑荒結束於1934年。當時,斯大林縮減國家收取的穀物量,並勉強讓步,允許農家擁有一小塊田地種植蔬菜,飼養一頭牛、一頭豬,以及至多10隻羊。接下來50年,為國家提供大部分糧食的是這些私有土地,而非集體農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觀風雲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步槍一天打18架飛機
朝鮮籍日軍比真鬼子還兇殘
解密抗美援朝鮮為人知內幕
蘇聯S-363潛艇曾在瑞典海域擱淺
蘇聯衛國戰爭著名統帥:崔可夫

TAG:眾觀風雲 |

您可能感興趣

688萬人?蘇聯二戰中真實的死亡人數遠遠大於此數字,多達千萬
60萬日軍被蘇聯人用做苦力 一個冬天凍死5萬多
二戰數百萬蘇軍死在戰場,蘇聯百萬寡婦通過這種方式解決需求
德軍虐殺蘇聯戰俘三百萬 蘇軍報復二百萬女人
希特勒痛毆蘇軍時,蘇聯流放百萬德意志人竟慘遭400億財富損失
二戰初期蘇聯被德國慘虐,每月減少人口60萬,靠什麼補給兵力
蘇聯少先隊員活動照:以列寧名字命名,人數達數千萬!
蘇聯人對待60多萬日本戰俘真狠,值得中國學習啊
20年代蘇聯大饑荒,因飢餓和疾病死去了500多萬人
紅軍拿破崙慘死,導致蘇聯損失幾百萬軍隊
1961年中國婉拒蘇聯借百萬噸糧真相
蘇聯核反導系統,攔截率百分百 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太暖!1950年蘇聯軍人給挨餓北極熊餵食
蘇聯衛國戰爭,100萬蘇聯女人被俘虜,竟用這種手段折磨
蘇聯攻打柏林有多慘:250萬士兵兵臨城下 枉死至少10萬人
蘇聯人將幾十萬叛徒全部執行死刑,這才是殺雞儆猴
蘇聯憋屈史:打三萬正規軍小國付出百萬傷亡 被俘虜佔領西伯利亞
蘇聯紅軍滔天罪行—200萬德國平民死亡
蘇聯軍隊入德境後,超200萬婦女遭到侵犯、24萬遭施暴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