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研究戰略必讀歷史,誠如克勞塞維茨所認為,歷史不是一本模範書,但能擴大學者的了解和增強其判斷力。[ 註:鈕先鍾:國家戰略論叢,p.371。 ]歷史的最大價值不是提供知識而是啟發智慧。從這種觀點來看,歷史的演進也與戰略思想的發展是息息相關。在歷史中某一階段,可能並無偉大的戰略思想家或戰略著作的存在,但並不因此而就一定表示它在戰略思想史的範疇中不具有重要性。反而言之,它卻可能提供非常重要的經驗,一方面可以作為過去已有戰略觀念的印證;另一方面又可以對未來戰略思想的發展提供指引和先例。


我國歷史長達五千年,其中充滿了戰略智慧,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感,值得研究的史實和可以吸收的教訓不勝枚舉。誠然,中國古代歷史中的記載也許比較簡略,有時也難免矛盾和錯誤,但對戰略研究而言並無大礙,因為我們所重視的是總體而非細節。


在我國歷史中有兩個階段是特別值得注意,因為當時戰略人才輩出,有傑出的表現,其言行都可以作為戰略思想史中的範例。這兩個時代:其一為秦楚之際,其二為三國初期。它們之間又有顯著差異,前者人才集中,遂終於形成統一之局;後者人才分散,結果即為三國鼎立。本章即以前者為主題。

所謂「秦楚之際」,照司馬遷的解釋,就是從秦之滅亡到漢之統一之間的階段。秦之滅亡為公元前二〇七年,楚漢元年為公元前二〇六年,陔下之戰在公元前二〇二年(楚漢五年),到此時這個階段即告結束。這是一個長達五年的戰爭期,在尚未論述楚漢相爭之前,想先說明此種局勢形成的原因。


秦始皇死於三十七年(210 B.C.),李斯、趙高擁立其次子胡亥為二世皇帝,顯然不能控制局勢,於是革命時機開始出現,只等有人點火即可燎原。幾乎已成歷史通例,最初點燃革命火種的人往往都是小人物,而其行動也常出於偶然。陳勝、吳廣即為一例。秦二世六年(209 B.C.),一群被徵發戍邊的壯丁約九百人,行宿在靳縣(今安徽宿遷縣)大澤中,因雨誤期,照秦律都要斬首,於是在屯長陳勝、吳廣領導之下,死里求活發動叛變,這可說是純粹偶發事件。但革命之火一觸即發,延燒極快,許多地區都分別發生抗秦復國運動。領導革命的初期人物,背景非常複雜,但有一共同目標,即為推翻暴秦的統治。


在革命軍中有一支比較堅強的部隊,那就是由項家所領導的楚軍。項氏世世為楚將,項梁為楚將項燕之子,項籍(項羽)為項梁之侄。他們叔侄所率領的八千子弟兵可算是一支勁旅。項梁頗有領袖才,項羽雖不好學,但天賦頗高,才氣過人,尤其武藝超群(力能扛鼎)。在此要說明一點:古代會戰中,主將的武藝和勇氣是一重要因素,項羽之所以能七十二戰,戰無不勝,其主因即在此。但他的個性和貴族傳統卻是很大的弱點,也構成失敗的主因。


另外還有一支較小的兵力也很特殊,那就是劉邦的部隊。他所率領的也是子弟兵,因來自沛縣,故自稱沛公。其特點為一起兵就有很好的助手。蕭何、曹參、樊噲是最早追隨他的人,不久又獲得張良的協助。張良為韓國世家子弟(其大父、父五世相韓),社會地位很高,但對劉邦不僅效忠而且佩服。史記說: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換言之,張良與他人談戰略,人都不懂,只有劉邦一聽就懂,非常投機,所以他認為劉邦似有天才。劉邦是真正平民出身,不受傳統貴族思想的束縛,這也是其優點之一。


秦二世二年(208 B.C.),秦將章邯先後擊敗陳勝、吳廣及齊魏兵力,唯遭遇南來的楚軍卻三戰三敗,可證明楚軍實力堅強,非其他烏合之眾可比。但當項梁進圍定南時,因驕輕敵,遂為章邯所擊殺,秦軍勢力復盛。章邯以楚不足慮,乃還軍擊趙,圍張耳與趙王歇於鉅鹿,遂導致項羽所指揮的第一次大會戰,即所謂「鉅鹿之戰」。


在此以前,項梁聽范增之計,立楚懷王孫心為王(仍稱懷王)以為政治號召。項梁死後,懷王遂乘機派一位文人戰略家宋義為上將軍(號卿子冠軍)去接掌軍權。項羽為次將,受其指揮。同時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不幸宋義徒負虛名,到安陽後躊躇不進,置酒高會達四十六日之久,項羽遂怒殺宋義奪其軍。接著項羽表現出驚人的神勇: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斧甑,燒盧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者十餘壁,莫敵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註:史記項羽本記第七。 ]

鉅鹿一戰奠定了項羽作為「西楚霸王」的心理基礎,但此戰雖為戰術上的傑作,卻未能發揮戰略上的作用。項羽戰勝後不迅速入關,而浪費六個月時間去圍困章邯於棘原以迫其投降。結果遂坐令劉邦首先進入關中,並在公元前二〇七年冬十月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帝國正式滅亡,接著就展開楚漢相爭的序幕。


劉邦能先入關,對楚漢相爭的成敗是一重要關鍵。當項羽降章邯之後,始知劉邦用張良之謀,已從武關入秦。但他並不緊張,以為劉邦兵力有限,必不能攻入威陽,必須等他的大軍來到始能完成亡秦大功。不料天下事常出意料之外,秦王子嬰突然向劉邦投降。


劉邦入咸陽後就想留居下來享受一番。幸張夏、樊噲力諫,始封存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以待諸侯聯軍的到達。蕭何則「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此一行動對爾後戰爭有重大關係,「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由於有這些重要的資訊,蕭何始能有效地動員資源以來支持消耗戰,遂使漢軍能愈戰愈強,終能獲得最後勝利。[ 註:史記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


劉邦又立即採取措施爭取民心。入關後立即宣布: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註:史記高祖本紀第八。 ]


接著又使人與秦吏同往各縣邑安撫人民,秦人大悅,「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此一文告可作政治戰略的範例。其重點有三:(一)說明他是預定的關中王,並向人民宣布其合法地位。(二)尊重人民願望,廢除苛政,採取最簡單的統治方式。(三)說明其退出威陽,還軍霸上的理由,並聲明無所侵暴,以示清白。簡言之,透過此一文告,劉邦也就與關中人民建立了合法的統治關係,這對於爾後戰爭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劉邦之所以能如此從容部署,又都是出於項羽之賜。假使項羽在鉅鹿大勝之後,立即揮軍西進,則劉邦根本不可能有自稱「吾當王關中」的機會。


項羽隨即入關,大軍進駐鴻門,與劉邦軍相距四十里,接著就是「鴻門宴」的高度戲劇化插曲。因為張良與項羽叔父項伯有深厚關係,同時對於項羽的心理有深入了解始能化險為夷,平安渡過危機。


項羽以征服者姿態進入咸陽,與劉邦的解放者姿態成一強烈對比,在人民眼中立即產生非常惡劣的印象。他屠殺無辜人民,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火三月不熄,將寶貨宮女都收為已有。接著又違反楚懷王的約言,把關中之地分給三降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此即所謂「三秦」。劉邦被封為漢王,王巴蜀,並且勉強解釋說:「巴蜀亦關中地也」。在此又有一段插曲: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張)良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令良厚遣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遙得漢中地。[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這件事非常重要,劉邦若不能獲得漢中,則他也就很難有還定三秦,再與項羽爭天下的機會。項羽又大封天下諸侯,其分配又是有欠公平。與他有關係的人分得較佳地區,而六國舊人則只分得較差部分。項羽自稱西楚霸王,都彭城(今徐州),又尊楚懷王為義帝,並把他徙置江南,最後又還是將他殺掉。


上述事實顯示項羽根本不懂大戰略,其行為無一不違反戰略原則。一切都照好惡來安排而不考慮後果。於是許多人都不滿意,只是懾於淫威暫時不敢反對,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群起而攻之。項羽對於政治更是完全外行,對於秦朝所留下的大帝國應如何統治,不僅沒有計劃,而且也從未思考。他的頭腦還是留在戰國時代,他只想恢復舊傳統,而不知時代已經改變。


四月間,諸侯都分途就國,項羽東歸彭城。劉邦接受蕭何忠告,忍忿前往漢中。漢王都南鄭,其轄區從漢中到巴蜀,後者還是半開發地區,所以權力中心是在漢中,與關中隔著渭河與秦嶺。秦嶺是一道綿長而險峻的山脈,在雙方之間形成一道主要障礙物。當劉邦進入漢中時,採取了兩項措施:(一)聽張良勸告,燒絕棧道以示無東還之意;(二)送張良歸韓,實際上是前往彭城。這都是在心理領域中的戰略運用。其目的是要使項羽相信劉邦已不足為患而放鬆戒備。因為項羽對張良很信服,後者一到彭城就向前者說:「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於是更足以產生加強效果。[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劉邦到漢中後,其第一項最大收穫為獲得韓信那樣的將才。在蕭何與韓信輔佐之下,劉邦開始準備發動還定三秦的作戰。他四月到漢中,八月就出兵,相隔不到四五個月,行動可說相當迅速。其所作部署大致如下:


(一)丞相蕭何留守漢中,鎮撫百姓,並收巴蜀租稅,以供軍食。


(二)將軍曹參率郎中樊噲為前鋒,兵力不可考(大約三萬人),其中一部分為騎兵。


(三)大將軍韓信,率其他將領,統兵約十萬為本隊。漢王在本隊與信同行。


上述記載可顯示古今用兵之道大致相似,同時也顯示劉邦兵力相當有限,總數可能不超過十五萬人。若無卓越的戰略,則實難取勝。


還定三秦的作戰是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為起點。這兩句成語幾乎無人不知,但史書上並無「明修棧道」的記載。照常理說,漢軍若欲越秦嶺進入關中,則勢必要先修復棧道。這是巨大的工程,需要相當時間,而且也無法隱瞞。換言之,一定給與敵人以警告。韓信既然決定採取奇襲行動,則不應該「打草驚蛇」,所以明修棧道似不合理。但也可從另一角度來解釋:十萬大軍的行動可能無法完全保密,所以韓信不可能希望敵人會受到奇襲,因此他才用「明修棧道」為手段來欺騙敵人,使其產生兩種錯覺:(一)以為棧道的修復需時頗長,於是心理上也就不感到緊張,而不積極採取防禦措施;(二)相信漢軍會從某一棧道中突出,於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此一點上,因而忽視漢軍的真正進攻方向。假使事實確實如此,則「明修棧道」也就完全符合孫子所云:「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的原則。不過史無記載,不敢斷言其真。尤其是史記對韓信用兵記載得要算很詳細,為什麼會遺漏這樣重大的關鍵,似乎不可解。


不管有無「明修棧道」,但「暗渡陳倉」則為有記載的事實,漢軍採取迂迴路線,從南鄭向西走,進入現在的甘肅境內,達到白水然後折向東北,出大散關,在陳倉(今寶雞縣)附近暗渡渭水而進襲雍城(今鳳翔縣南)。雍城為關中西部最重要戰略據點。若此城失守,則咸陽唾手可得。漢軍兼程前進,突然出現於雍城附近。雍王章邯倉惶迎敵,迅速被擊敗,自動放棄雍城,退守廢丘。


此後一個月內,漢軍掃蕩關中,勢如破竹。三秦先後被擊破,整個關中都落入劉邦手中,並與漢中巴蜀連成一體。在蕭何治理之下,形成強大而穩固的權力基礎,足以支持劉邦去進行中原爭奪戰。


劉邦乘項羽東歸,人心思漢之際,立即反攻,並善用欺敵之計充分發揮奇襲效果,其成功乃理所當然。但漢之大敵還是楚,若楚軍迅速赴援,則劉邦未必能勝。所以,項羽的反應遲緩實為坐令劉邦成功的最大原因。項羽為何坐視?那又是由於東面情況的發展。楚漢元年八月間,齊國的田榮首先發動反楚戰爭,時間比劉邦進攻關中還較早一點,項羽因受張良影響,此時無憂漢之心,他是一個易於衝動的人,立即決定發兵擊齊而不再作其他的考慮。等到劉邦已經襲取三秦,張良又遺書項羽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項羽此時相信張良的話,遂決心繼續進攻齊國而置心腹之患的劉邦於不顧。這是一個送命的決定,當時項羽居於內線地位,可西可東,假使他能先行解決野心最大、心計最深的劉邦,則歷史就要改寫。


劉邦所採行動非常迅速果斷,與項羽成強烈對比。他不待關中平定,立即乘項羽東征齊國時,領兵出關進入中原。楚漢二年三月,劉邦已定河內,渡河到洛陽新城。採納三老董公建議,為義帝發喪,並遣使者告諸侯曰:


天下共立義帝,北面共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註:史記項羽本記第七。 ]


這是義正詞嚴的政治號召,能充分發揮心理效果。不僅使伐楚之戰變成「義戰」,而且也使劉邦取得合法的領袖地位。


楚漢二年四月,劉邦統率五諸侯兵共五十六萬(數字不可靠)攻佔彭城,為劉邦對楚作戰的第一次大勝。但同月項羽率精兵三萬趕回,與諸侯戰於城外,結果劉邦大敗,兵力被殲滅者約二十餘萬,可證明項羽的善戰。漢軍潰不成軍,諸侯也都叛漢附楚,劉邦此時的情況可謂危急之至。於是又憑張良之謀始轉危為安。四月下旬,劉邦率殘部向滎陽撤退:


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譬如丟掉),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之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王乃遣隋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劉邦立即採取張良的建議,擬定新的大戰略計劃:


(一)鞏固以滎陽、成皋為中心的戰略防線,屏障河南西部以確保關中的安全;同時以關中為大後方,有效運用其人力物力,以支持持久戰來消耗敵人。


(二)爭取戰略部署的時間,急派使者說服九江王英布叛楚,並勸誘彭越再度南下,以牽制楚軍。(當時這是最迫切的工作,因為項羽大軍正在窮追不捨,若不迅速加以牽制,則滎陽之線可能被突破,以至於全面崩潰。)


(三)等局勢稍穩定之後,即開始用軍事外交雙管齊下方式,來爭奪魏趙齊等國,以孤立楚軍,並完成大迂迴戰略態勢。


在此應特別指出,誠如克勞塞維茨所云:「任何大規模戰略計劃的主要路線大部分都是政治性的……不可能對重大戰略問題作純軍事的研判,也不可能用純軍事計劃去求解。」[ 註: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譯本),p.39。 ]即令在比較簡單的古代環境中,此種原理也仍然不變。劉邦之所以勝,項羽之所以敗,其決定因素絕對非純軍事的,甚至於可以說非軍事因素遠比軍事因素更為重要。


楚漢二年五月,黥(英)布在隨何策動之下,出兵攻擊楚軍後方。此時項羽正指揮大軍攻擊下邑,遂不得不分兵去應付黥布,於是對下邑的攻勢減弱。直到楚漢三年十一月(當時曆法以十月為歲首),黥布才被擊敗,於是劉邦因而獲得七個月的喘息時間,這對楚漢相爭的最後勝負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當劉邦退守滎陽,情況危急之時,蕭何立即動員關中的老弱和未傅者(二十歲以下),由尚在圍攻廢丘(章邯)的韓信率領去趕緊赴援。此時楚軍已有部分達到滎陽以東地區,正擬進攻該城,遂立即為韓信所擊退。於是楚軍也就不能西越滎陽,漢軍乘機鞏固此一戰略重鎮,並奠定持久防禦的基礎。


當情勢略緩和後,劉邦即著手執行大戰略計劃的第三方面。楚漢二年八月命韓信進攻西魏,因就地理位置而言,西魏居於漢軍左側背上,足以威脅漢軍主要交通線。韓信以相當少數的兵力展開攻勢,採取逐步躍進方式,到楚漢三年十月,即已順利達成破魏、破代、破趙、下燕的目標,前後不到二個月,可謂神速。


由於韓信作戰成功,遂使全面戰略形勢略見好轉。但楚漢三年十一月,英布的反楚軍已被擊敗,於是項羽在十一月向滎陽大舉進攻。劉邦一方面竭力防禦,另一方面盡量利用謀略(非軍事手段)以來平衡項羽的軍事優勢。陳平是漢營中地位僅次於張良的謀臣,遂獻離間之計:


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范增)、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捐出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註: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劉邦「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此種「文伐」雖非立即生效,但遠程效果則非常巨大。其結果為范增離楚、周殷叛變,其他楚國重要將領也多懷異心,而不忠貞效命。


同年五月,項羽猛攻滎陽,劉邦逃往成皋,項羽又攻克該城,但劉邦又已逃回關中,並收集兵力準備再戰,而漢將周苛樅公仍能堅守滎陽,使漢方戰略部署並未全面瓦解。從楚漢三年冬十一月到翌年秋九月,前後共計十一個月,楚漢相爭的焦點是在以滎陽和成皋為核心的地區中,到此已接近尾聲。從表面上看來是楚勝漢敗,實際上,漢雖失成皋,卻仍能守住滎陽達相當長時間。嚴格說,還是相持之局。


此時,項羽又作了一個錯誤的戰略決定。他不繼續集中全力攻擊滎陽,而移師去東擊彭越等於魏地,於是又使劉邦獲得另一次喘息機會。反而言之,甚至於在情勢極為險惡時,劉邦也都不曾放棄其攻勢思想。早在七月間,他即已命令韓信去發動襲取齊國的作戰。韓信用兵如神,再加上政治戰的運用,齊國遂迅速崩潰。正當項羽進攻彭越時,韓信在齊國大捷的消息也已傳來。項羽遂不得不分兵救齊。這支兵力號稱二十萬人,因此,項羽兵力受到相當的減弱。


楚漢四年冬十月,劉邦知項羽大軍東移,只留下大司馬曹咎據守成皋,於是立即決定乘機反攻。漢軍渡河向楚軍挑戰,並大敗楚軍。劉邦遂收復成皋,守廣武,利用敖倉之粟補給軍食,並進圍楚將鍾離昧於滎陽東。漢軍威重振,並以滎陽、成皋,廣武三角形為核心,據有進可攻而退可守的有利態勢。


項羽既已分兵援齊,現又獲知曹咎敗亡的消息,於是在未能徹底消滅彭越之前,又急自引兵回救鍾離昧。在此應特別指出項羽雖在會戰時幾乎無戰不勝,但他在作戰時又總是未能竟其全功而留下一條尾巴,這是他在軍事方面終於失敗的主因。劉邦聽到項羽軍至,急解圍退守險要,兩軍遂又在廣武形成對峙之勢。


從楚漢四年十月到同年八月(照現有曆法應為次年八月),雙方一直都在廣武對峙,共歷十一個月之久,這表示楚軍已師老兵疲。同時整個情勢更日益對楚不利。最大衝擊是韓信不僅已征服整個齊國,並且把龍且的二十萬大軍殲滅在濰水之上。在這樣情況之下,雙方開始和談,終於決定以鴻溝為界,結束長達四年的戰爭。


和約簽訂後,項羽即引軍東歸,而劉邦也想西歸。此時張良陳平進計曰:


今漢有天下大半而諸侯皆附,楚兵疲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機而速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註:史記項羽本記第七。 ]


於是劉邦立即決定背約追擊項羽。同時也遣使至齊魏約韓信和彭越會師擊楚。


楚漢五年冬十月,劉邦追擊項羽至固陵(今淮陽縣西北),信越軍均未至,項羽揮軍反擊,大敗追兵。於是劉邦復入壁,深塹固守。他問張良:「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良答曰:


楚兵且破,信趟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註:史記項羽本記第七。 ]


劉邦立即聽從,遣使往封韓信和彭越。他們也立即回報曰:「請今進兵」。


到十一月,諸侯之兵大集,在數量上居於絕對優勢。於是在陔下(在睢水南岸,距離固陵已在二百公里之外)展開最後的會戰:項羽遂終於敗亡。假使韓彭兵力不動,則劉邦不可能擊敗項羽,中國也就可能回到戰國群雄割據的局面。


綜合以上的敘述和分析,可以斷言在楚漢相爭的戰爭中,劉邦是勝在戰略上,而項羽也是敗在戰略上。劉邦有大戰略計劃,那也可算是戰略思想的傑作。其主要內容可分四點:(一)鞏固後方基地(關中及蜀漢),(二)保持以滎陽為核心的戰略樞紐,(三)用非軍事手段來爭取友人和分化敵人(文伐),(四)由韓信採取間接路線,使項羽腹背受敵。在最後決戰前,分封信越更是勝利的主要關鍵。劉邦在思想方面既能堅持原則,又能發揮彈性,尤其能夠知人善任,察納雅言,凡此一切都是項羽所望塵莫及。因此,劉邦之所以能夠擊敗項羽,終成帝業,可以用荀子的話來作一總評:「非幸也,數也。」[ 註:荀子:強國篇。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北風之神-A」級核潛艇首艦將於2017年下水
美中情局局長:不會用黑客手段攻擊俄羅斯
國防大學喬良少將:軍官素質論
日本2017年軍費摺合3020億人民幣,重點防禦中國和朝鮮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宋朝的建國與偏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秦滅六國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戰國時代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蒙古的武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中國戰略思想的黑暗時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元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左傳中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戰略家孫子身世和時代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