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IT科學家用水珠撐起未來微機電系統的一片天

MIT科學家用水珠撐起未來微機電系統的一片天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對此給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他們製造的儀器活動部件之間不再直接接觸,這樣便有效地防止了機器磨損與故障。



MIT科學家用水珠撐起未來微機電系統的一片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這項系統使用了一層液滴來支撐起一個可移動的微型平台。這些液滴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的液體。通過對液滴的尺寸形態的控制,可以精準地控制與調動微平台的運作。通過電力控制液滴就可以讓該平台向上、向下或者傾斜移動。


這項研究成果的相關論文發表在《應用物理學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論文作者包括了MIT研究生丹尼爾·普里斯頓(DanielPreston)與機械工程學副教授艾弗林·王(Evelyn Wang),以及其他五位成員。


普里斯頓解釋說這項新的系統可用於儀器製造的不同階段,例如顯微鏡的樣品台。顯微鏡的對焦就可以通過調節液滴的形態來完成。

這項系統的運作方法是基於更改液滴與平台表層的接觸角度。液滴在親水的表面上會變扁,進而形成一個極小的接觸角。反過來,如果材料是疏水的,那麼液滴便會保持一個較完整的球體形狀,從而形成一個非常大的接觸角。而在某些絕緣體材料的表面,可以通過調節外加電壓的方法來控制液體的「親/疏水性,以達到調節水珠形狀來的目的。


假如材料面是疏水的,液滴便會拱起,進而將整個平台都抬高。MIT的研究者們用一層薄銅片演示了這種情況。「也就是說,我們只是調整水珠的大小與形態便可以相應的調節所需要的平台角度。普里斯頓說道,「現在有很多實驗都需要用到激光,因此我們的微動裝置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MIT科學家用水珠撐起未來微機電系統的一片天



為了能夠讓液滴保持形態而不至於直接滑走,研究團隊把可移動微平台的底面也徹底改造了一番。儘管接觸面的材料幾乎都是疏水的,但是因為在其中植入了很多微小的親水性性圓形材料,這麼一來,水珠就可以安全的被「釘在平台的表面上了。

在最初的測試里,垂直方向的精度可以達到10微米,也就是百萬分之一米,而最大的操控範圍則可以達到130微米。


普里斯頓介紹說:「MEMS常常因為固體表面間的接觸而磨損,甚至還有可能卡住。在這麼微小的運作層面上,東西非常容易壞。雖說我們這項技術並非是什麼新鮮事,但是還沒有用它來移動過一個平台。我們所做出的真正創新點則是在沒有固體材料的鏈接下,成功將一個平台上下移動,甚至還可以做到改變角度。


從原理上來看,如果用上大型的電極陣列,除了可以讓平台的上下移動以外,還能實現一些更為精確的操作。比如說,這個陣列可以應用於在「晶元實驗室(Lab on a chip),將生物樣品從一個測試晶元「搬運到下一站去。


普里斯頓還表示,這項系統能夠很快用於現實中的某些特定應用上。他還補充道:「(到底會有多塊)要取決於人們對此的熱情,但是我個人看來這項研究的大面積使用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想在一年之內應該就可以實現。


加州大學的機械航空工程學教授Chang-Jin Kim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是他也指出:「在微觀尺度下的操控是相當困難的,因為那些常用的發動機或者變速裝置是沒有微版本的,再說了,就算它們真的有,那也是相當脆弱而且摩擦力較大的。所以在這種前提下,利用液滴來充當一個機械元素也是情理之中。當然,在這項研究成為實際以前,還有一系列的問題亟需解決,但不得不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具有說服力的起點了。

印度理工學院的納米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教授普羅森系特·森(Prosenjit Sen)對此也做出評論:「這個解決方法更簡單了,因此將其應用於實際操作範疇下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此外,液滴來支撐平台還能起到一定的避震效果,這在以前的全固態平台上時完全不可能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2016年互聯網上最危險的人竟是普京
50年後,人類面臨的窘境會有多可怕?
入選美假貨市場名單,阿里巴巴:這都是套路
如果愛因斯坦是對的 聖誕老人也許比我們想像的胖
千人級遊戲團隊已出現,不出5年遊戲和生活將開始融合

TAG:DeepTech深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MIT科學家製造出液滴顯微鏡
科學家使用彈跳水滴為CPU散熱
科學家首次使用超快相機拍攝「光線音爆」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做了一個溫差發電電池
懟地懟天懟火箭,美國「搜機狂魔」逼 NASA 科學家解鎖手機
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個USB!科學家在南極完成了測序
NASA科學家研發新的推進系統,三天內可到達火星
科學家發明液流電池,一次充電可用十年
波士頓科學EMBLEM MRI S-ICD系統獲美國FDA批准
科學家開發仿生微型蝠鱝機器魚 可用於水下科研
你是如何識別人臉的?MIT科學家用機器學習再現了其中的神經過程
科學家發現三星系統行星「KELT—4Ab」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UFO來自銀河系中心
科學家用FEBID技術3D列印純金納米尋合作
科學家用鑽石製成世界上最細的電線
MIT科學家放下身段改進開源3D列印假手
Cell重大發現:首次!科學家找到「魔剪」CRISPR「關閉」開關
科學家正在研究用鑽石來建造太空電梯
日本科學家即將試驗「太空電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