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一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劉邦的勝利雖非僥倖,但也贏得非常艱苦。他的勝利可以算是以弱勝強的典型,其所以能如此,不僅是由於他有一種稀有的領導天才,和極具彈性的頭腦,而更重要的是他能獲得三位第一流戰略家的協助。這二人就是蕭何、張良、韓信,亦即所謂「漢初三傑」。儘管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人數很多,但只有這三傑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人物。請聽劉邦本人所作的評判: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註:史記高祖本紀第八。 ]


劉邦的話非常正確,足以顯示他的確有知人之明。

這三人都是千古人傑,可以列入偉大戰略思想家的名單內,雖然他們都是用立功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思想,而並無著作傳世,但在戰略思想史中仍應佔一席之地。因為其言行不僅可以作為戰略思想史中的實際範例,而且對爾後戰略思想的發展也具有相當影響作用。現在就根據歷史的記載,來分別述評三傑的貢獻,以及其所具有的戰略思想含意。


(一)蕭何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似乎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實際上,他是大智若愚,具有高度的智慧和遠見,從事實上來評判,在論功行賞時也的確應居第一位。從戰略思想的觀點來看,蕭何對劉邦的帝業至少有四大貢獻,而那也都是對最後成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一)蕭何在最初入關時,就立即去搜集秦政府所保管的一切資訊(已見前述),這是一件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行動。在那個時代尤其足以代表超人的智慧。這一行動也就奠定了在長期消耗戰中終於獲勝的基礎。


(二)當項羽下把關中分配給劉邦而要他去漢中,劉邦實在抑制不住怒火,而想不顧一切與項羽一拼。蕭何卻能保持戰略家所應有的高度冷靜態度,極力勸阻他說:

雖王漢中惡地,不猶愈於死乎?今眾(數量)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且漢中古稱天漢,周之所興也。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 註:漢書卷三十九。蕭何傳。 ]


劉邦遂終於恢復理性,接受漢王封號,同意前往漢中。這件事是蕭何第二大貢獻,如果無蕭何的勸阻,則劉邦會以卵擊石而自尋死路。


就戰略思想而言,蕭何所言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含意,現在略加分析如下:(一)國家大事必須訴之於理智而不可訴之於感情,尤其是居於劣勢時,更不可輕舉妄動。孫子的明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是永遠正確。(二)戰略考慮固應以理智為基礎,但人為感情動物,即令最有理性的人,有時也還是會感情衝動。尤其是在所謂「當局者迷」狀況中,更必須有賴於「旁觀者清」。劉邦的最大優點為其心靈極有彈性,一點就懂,而且從不固執。(三)退守漢中並非消極無為,蕭何用幾句非常簡單的話就把此後所應採的步驟清楚地勾畫出來,即可以證明他是有極高度的戰略智慧。


(三)蕭何的第三大貢獻就是推薦韓信。太史公對於這段故事有非常生動的描述: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丘喜,罵何曰:「若亡,何?」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若非歷史有記載,否則後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蕭何推薦韓信要比鮑叔推薦管仲更難得。因為管鮑本是知交,而蕭韓則僅為萍水相逢。僅憑几次談話,即斷定韓信國士無雙,並負責推薦其當擔大任,蕭何的膽識真是古今獨步。而劉邦的度量也不可及,僅由於蕭何的堅持,他就決定用為大將,此種魄力也是少見。韓信的見用對於最後的結局為一重大關鍵。劉邦若無韓信則根本不可能得天下。


(四)蕭何的第四大功勞是在整個戰事期中,確保後方的安定,不僅使劉邦無後顧之憂,而且還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反觀項羽方面即可認清此種鞏固後方工作的重大戰略意義。項羽沒有像蕭何這樣的助手,所以他的後方經常出問題,這也就是他在作戰時幾乎每次都是功虧一簣的最大原因。在劉邦即帝位之後,關內侯鄂君(千秋)曾論蕭何之功如下:


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眾,逃身遁者數矣。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 [ 註:史記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


孫子是非常重視後勤與作戰的關係,他曾說:「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軍爭)蕭何雖無汗馬功勞,但其在後勤方面的貢獻卻是在長期消耗戰中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

(二)張良


張良是被公認為典型的「謀士」,謀就是戰略,其為戰略家應無疑問。他的貢獻都是伐謀伐交,換言之,屬於大戰略的範圍。對於劉邦的成功,張良的重要性與蕭河可以相提並論。張良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他的確有點神秘。他是韓國貴族,曾在博浪沙中狙擊秦始皇未中,在匿居下邳時,又有「圮上納履」的故事。他與項家有深厚友誼,但欣賞劉邦而願向其效忠。劉邦對他也極為尊重。只要看前面所引述的那一段話,即可知道劉邦稱帝後仍稱張良為「子房」,而不像對蕭何韓信那樣直呼其名。在另一方面,項羽對他的話也似乎頗為相信。他來往於漢楚之間,像閑雲野鶴一樣,令人莫測高深。


張良幫助劉邦先入關中,化解鴻門危機(救了劉邦的命),又為劉邦求得漢中,並獻計燒絕棧道。以後又設法使項羽對劉邦還定三秦不立即反應。彭城大敗後,張良又建議聯合黥布彭越並重用韓信,使局勢轉危為安。最後又勸劉邦背約追擊項羽,並分封信越,因而獲得最後勝利。凡此一切都已見前文,不必再贅述。


總之,張良是一位天才戰略家,他的見識往往高人一等,所以能為劉邦所信服。譬如說,沛公入秦宮,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


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 [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 註:這就是「助桀為虐」一語的來源,目前有許多人都常說「助紂為虐」實乃錯誤。」 ]


於是劉邦乃還軍霸上。


楚漢三年,酈食其勸劉邦復立六國後世,劉邦同意。接著張良來謁,劉邦就徵詢其意見,良曰:「誰為陛下劃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問故,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於是他列舉八點理由說明其不可行。劉邦始省悟,立即打銷此議。其中以第八點理由最重要,也最具有說服力:


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封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其故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 [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 註:「藉箸代籌」一語即以此為來源。因當時劉邦正在用餐,張良遂利用食箸作為算籌來計較。 ]


天下已定,接著即有建都的爭議:


劉敬說高帝曰:「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避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 [ 註: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張良的這一段建都論可為後人模範,顯示他不僅精通戰略,而且也更精通地略。


張良並無著作傳世,其戰略思想只能從他的事功中反映出來。他似乎受道家影響較大,其言論也表示他相當地博學,現存的《三略》,相傳是黃石公所著,而黃石公又可能即為圯上老人,曾以太公兵法授張良。所以,遂有人認為《三略》可能即為張良之著作。但這只是推測而已並無可信的證據。


(三)韓信


三傑中最後一位的韓信,其出身與際遇又完全不同。他可能也是貴族世家(漂母曾稱其為王孫),但早已降為平民。他最初投入楚軍,以後又隨劉邦赴漢中,都不得意,幸獲蕭何的大力推薦,始一躍而為大將。韓信善於用兵是世所共知。在軍事戰略,尤其是野戰戰略的領域中,似乎無人可及韓信。用現代觀點來看,可以說韓信在思想上是與李德哈特走同一條路線,即所謂「間接路線」(Indirect Approach)。李德哈特在其傳世之作「戰略論」中曾引述西方古今名將的事迹來作為此種戰略觀念的依據和解釋。但可能因為他不通中文,所以對中國歷史缺乏深入研究,在其書中只非常簡略地提到成吉斯汗和速不台而未提到韓信。假使李德哈特曾讀史記和漢書,則他對於韓信也就一定會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於會以他為主題來寫一本專書也說不定。 [ 註:鈕先鍾:「李德哈特及其思想」載於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軍事譯粹社),p.151-55。 ]


韓信出任大將後,第一項工作即為對當前情況作一全面評估,並提出其個人的戰略構想。這是他上台後的第一炮,他能否真正獲得劉邦的信任,關鍵即在此。他的這篇報告,內容十分精彩可供後世參謀總長作為範例。在戰略思想史中,也許只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與其相提並論。史記對此有相當詳細的記載: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疆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唯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持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除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令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輿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如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兵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速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韓信的言論代表非常高明的戰略思考,值得加以較深入的分析。韓信首先破除劉邦的心理障礙,使其能接受客觀的分析。接著根據其個人的觀察指出項羽在性格上的兩大弱點:(一)匹夫之勇,(二)婦人之仁。其次再列舉項羽在大戰略(政策)上所犯的錯誤:(一)不居關中而都彭城,(二)不尊重義帝,(三)對諸侯封地不公平,(四)行為殘暴,天下多怨。於是韓信遂作結論說:「其強易弱」。


進一步,韓信即提出其戰略構想,先說明總原則,即「反其道」而行。實際行動又可概分三項:(一)任天下武勇,(二)以天下城邑封天下功臣,(三)以義兵從東歸之士。換言之,多方面利用政治、經濟、心理因素來瓦解楚軍使其自動崩潰。


以上所云是大戰略,也是遠程計劃。接著韓信遂又討論近程計劃,即「還定三秦」的作戰。他認為對漢王有利的因素有二:(一)三秦王都曾為秦將,父老對他們恨入骨髓,(二)漢王在關中深得民心。所以「今大王舉兵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


韓信用兵神妙,可以說他就是孫子的化身。他把孫子的理論一一付之實行。對於後世研習戰略的人,韓信應該是一位理想的模範。我國史書對於作戰經過的記載往往比較簡略,所以欲作細節的研究也就比較困難。不過對於韓信而言,似乎可算例外,史記對於其重要作戰都有相當扼要的記載,假使學者本身對於戰略已有足夠認識,再根據那些記載,也就可以對韓信的戰略運作獲得適當的了解。


還定三秦的作戰已見前述,那是韓信第一次指揮大軍作戰,他在此一戰中表示其深知迂直之計,而且也善用詭道,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而輕取勝利。他所採取的大迂迴路線,要走過的距離雖然很遠(比跨越秦嶺的棧道至少長一倍),但終於使敵人受到奇襲。對韓信而言,這一戰只能算是牛刀小試,但已可顯示其特殊的戰略風格。


韓信的大顯身手是從楚漢二年八月奉命進擊西魏開始,史記有非常簡要的記載:


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對於上文應略加解釋。魏軍集中兵力防守蒲坂、臨晉等城及渡口,韓信並未從河南向北進攻,而先回陝西再由西向東進攻。他首先在臨晉西岸集中船舶,佯作大舉渡河的姿態;另一方面派兵潛往夏陽(在臨晉之北,今陝西韓城縣)用臨時搜集的器材(木罌缻)渡河,南下猛攻魏軍的側背,魏軍大亂,韓信的主力遂順利在臨晉渡河。魏王豹倉皇迎敵,潰不成軍,韓信又猛烈追擊,九月即擒魏王豹以歸。不過一個月即結束了破魏之役。


從戰略思想的觀點來看,對於此一戰役有下述幾點特別值得注意:(一)韓信不採取由南向北而採取由西向東的作戰軸線,並於渡河之後,由北向南壓迫,就戰略而言,是很明智的選擇。因為若不如此,則魏軍戰敗後就可逐步向北退卻,並與代趙兩國兵力會合,於是戰事將拖延不決,對漢軍極為不利。(二)韓信擅長用奇,使敵人在心理上喪失平衡,此所謂出奇制勝,完全符合孫子的想法,亦即李德哈特所謂的「間接路線」。(三)韓信深知擴張戰果的重要。每次獲勝後一定繼續作猛烈的追擊,使敵人沒有喘息的機會,所以能速戰速決,充分發揮殲滅戰的威力,與項羽在作戰時經常未能竟全功恰好成強烈對比。


韓信破魏後,次一攻擊目標即為趙國。韓信首先破滅趙國的附庸代國,然後準備取道井陘攻入趙國。井陘在今河北獲鹿縣西十里,山西平定縣東九十里,為太行山脈中險要隘道之一。誠如李左車所形容:「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井陘東口北側有萆山,距獲鹿城僅八里。井陘之西有冶河,從南向北流,橫過西端入口處。該河東岸有一片高地可封鎖隘道西口。


趙國主將為成安君陳余,他與趙王歇,謀士李左車,率軍二十萬進駐井陘東口外,李左車建議:


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進,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俊,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韓信張耳)之頭可致於戲下。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陳余不聽。韓信獲得情報,大喜,立即引兵渡河。


未至井陘口三十里,止舍。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箄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道壁,拔趙幟,主漢赤幟。」令其稗將傳飧曰:「今日破趙會食!」諸將皆莫信,佯應曰:「諾。」謂軍吏曰:「趙已先據便地為壁,且彼未見吾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至阻險而還。」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耳佯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遂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主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見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軍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井陘大捷之後,韓信又立即猛烈追擊,不讓敵人有重整機會,到十月韓信已連續擊破魏、代、趙三國,所費時間尚不足三個月。


韓信以劣勢兵大獲全勝,完全是由於戰略高超,算無遺策。他有周密計劃,使敵人行動完全受其控制,此孫子所謂:「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兵勢篇)假使他不大張旗鼓,大戰良久,則趙軍未必空壁而出,更未必追入隘道。若不利用地形的拘束,使敵不能發揮數量優勢,則韓信絕對無法對抗趙軍的追擊。假使不用易幟之計,則敵軍心理不會喪失平衡,趙軍還是不會崩潰。至於背水陣,據韓信本人的解釋是為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這顥然是引述孫子,不過詞句顛倒而已。


楚漢三年七月,韓信又奉命擊齊,這是其大戰略構想中的最後一章。韓信勢如破竹,項羽派大將龍且赴援。兩軍遭遇在濰水之上,龍且居東岸,韓信居西岸。


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滿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佯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濰水之戰是一場決定性會戰,韓信又是以計謀取勝,使楚軍兵力和士氣受到嚴重打擊,而更重要的後果是扭轉了漢軍的戰略劣勢。


楚漢四年(202 B.C.)九月,劉邦接受張良和陳平的建議,違約追擊東歸的項羽,於是導致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幕——陔下之戰。此時已為十一月,漢方諸侯大軍共約三十萬人,在劉邦命令之下,由韓信統一指揮,繼續向南追擊。項羽退到陔下止軍,集中其兵力準備拚死一搏。史記對這場大戰雖記載簡略,但仍能讓我們了解其經過: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 註: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


根據上述的記載,可以發現陔下會戰與西方戰史中著名的坎尼(Cannae)會戰是採取同一模式。但漢尼拔(Hannibal)雖贏得一場會戰,最後卻並未贏得戰爭。韓信則不僅贏得會戰,而且更徹底毀滅敵人、結束戰爭,所以,就歷史的觀點來看,坎尼不算是決定性會戰,而陔下則真正具有決定性。因為它結束了一個時代,又同時開啟另一新時代。


「秦楚之際」在中國歷史中是一個非常短的階段,前後不過五年。但就戰略思想史的觀點來看,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因為在此階段中不僅有我國歷史上很少見的長期連續戰爭,而尤其是有像漢初三傑那樣的戰略天才。他們雖然不是純正的戰略思想家,而且也無著作傳世,但他們的功業仍然可以對於先秦的戰略思想遺產提供活的示範,同時也對後世的思想發展構成一種具有啟發性的衝擊。所以,總結言之,這個階段在中國戰略史的全程上是應受到應有的重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美國陸軍智庫公布《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俄羅斯「北風之神-A」級核潛艇首艦將於2017年下水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家吳起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代文人戰略家賈誼、晁錯、桑弘羊、劉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蒙古的武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宋朝的建國與偏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中國戰略思想的黑暗時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李斯完成統一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朝大一統時代的尾聲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孫臏兵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司馬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