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人體內濕氣的神秘面紗
中醫書友會第119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作者導讀:體內濕氣多,切勿責怪脾。濕是吃出來的,懶出來的!本質是垃圾廢物積蓄出來的。(編輯/王超)
揭開人體內濕氣的神秘面紗
作者/楊清雲
在中醫的各類古今書刊中,尤其是在時下的各種養生保健、醫療治病欄目上,都會大談有關人體內的濕氣。可以說濕氣已成了當今時代人們的共患和百病之源,也成了當今時代疾病發展病勢觀的主要趨因之一。
濕與風結合叫風濕,與寒結合叫寒濕,與熱結合叫濕熱,與暑結合叫暑濕。而且濕性黏膩、重著,犯上則頭重如裹,犯肺則痰飲涌窒,呼喘困難,犯心則竅塞神亂,心律失常,犯經絡則隧道不通,犯腎則藏精不固,衰竭而亡,百病而生等等。
那麼到底什麼是人體內濕氣?
中醫是建立在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大觀念之上,是一門系統化的整體觀醫學,對人體內濕的認識和描述偏限於抽象的宏觀層面,讓人始終看不清濕的具體真面目,想不透濕的本質究竟為何物,讓濕成了一個朦朧千古的意會概念。
但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科技在進步,人類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生活水平在不斷改變和提高,使人體內濕在當今時代快速超越了饑寒交迫年代外邪風寒對人的致病影響,成了現代人引發百病之源,也逐漸形成了當今時代疾病發展病勢觀的主導因素之一。這就迫使我們對人體內濕的本質,要從微觀層面作更深入了解,以補充對人體內濕形成原因和危害過程的全面認識。可以說如果張仲景能活到今天,他一定會有一部《傷濕論》大作問世 。因為濕已成為當今時代人們的共患和致病大敵。
說了這麼多,濕到底是什麼?其實,從生活常識和物理學上講,濕就是某物所含的水分較多,與干相對。比如,空氣含水多了叫潮濕,含水少了叫乾燥。另外濕還有個度,不能含水太多。太多了,有些水就不能附著於物而不受束縛,自由流散。這一部分就叫自由水,不是濕。一般常識認為,只有當它能被吸附、束縛成為結合狀態的水,且量多時才叫作濕。比如一塊濕木材,我們說它濕是因為它內部含有較多的被束縛的結合水。再比如,一件棉衣從水中提出,開始時有大量的水嘩嘩往下流滴,這些流滴下來的水是自由水不能叫濕,只有在一定的溫濕環境和地球引力下,滴不下來暫時被吸附在棉衣中的束縛結合水才叫濕。我們會說這是濕棉衣,或者說這棉衣太濕。
這些「濕」是人們生活中的一般常識,到如今還沒有因為學術上的需要把它上升到需要定義一個精準的概念,也就是說對濕的水分子從自由態到結合態達到什麼樣的存在程度才稱為濕,還沒有更精細的規定,僅僅只是一個一般性常識概念。所以在此不必深究細論。
知道了濕為結合態的水後,我們再說人體內的濕。
在人身體組織中,細胞內外水的含量也有個適度,人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超過一定的量度就成了水腫或成了濕氣,就是毛病或者說會引發出多種毛病。如組織細胞間含水多,超過正常生理需要,就會造成水腫,指頭一按一個坑不能馬上起平,或者皮腫得往外滲水(如肝腹水),這都不叫濕,而叫作水或水腫。因為這都是自由水,是不受束縛的水。
當人體內由於體質或飲食過雜或營養過剩等等原因造成所謂「脾虛」的情況下,其運化能力下降,脾的升清功能低下,也就是在運化精微物時,克服細胞膜內外滲透壓阻力不足,會使細胞內代謝廢物和細胞外間「營養性」垃圾太多。這些廢物垃圾大分子增加了體液「溶質」量,而且分子量和體積遠大於水分子,因而會吸附限制更多的水分子,致被包含或被束縛的水多於正常生理水平,久之還會因為人體的自保自救功能而形成眾多包含水、垃圾等廢物的脂肪粒,存儲體內,人就顯得虛胖雍腫,因為細胞內外被束縛的水太多,垃圾也太多。對這種胖腫,指頭按個坑,指起坑會立即復平,因為這是束縛水而不是自由水,是濕氣大而不是水腫。
這種多於正常生理水平、被束縛的水叫作濕。此濕不除,久之與病理代謝產物不斷結合,漸成飲,後成痰,再變為「痰加瘀血,遂成巢囊」,導致可怕的三高等瘀堵性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痛風,鼾症,不孕症等現代富貴多發病,可以說是當今人們百病所生之源。
濕氣不除,還影響人體氣機升降,樞機陰陽出入,經絡氣血循環周流,使免疫力下降……使人虛胖乏力,氣色不好,容顏衰老,黑眼圈大眼袋,喝水也長肉又虛不受補,抵抗力差,氣候稍有變動,易外感咳嗽感冒,過敏鼻炎等等。
那麼(現代人)體內濕氣從哪裡來?
主因有三:
一、先天為膏人體質。這種人皮膚松垮,肌肉鬆軟。比如並排而坐,你一捏他/她大腿肌肉稀溜軟,不象脂人或肉人的大腿肌肉棒瓷硬實。這種膏人體形上,四肢細,腰粗腹大,比例極不相稱適,屬於先天易患痰濕體質人。
二、後天飲食不當造成的。
吃的太多,營養過剩。人體從N萬年的飢幾頓飽一頓的飢餓態中進化而來,食慾和胃腸功能非常強大,有很強的儲備和兼收並蓄能力,以備飢餓時消耗。可是突然到了食物豐富的當今時代,食慾和胃腸進化太慢,一時還改不了「窮家風」:吃呀消化呀吸收呀,造成營養積存在體內利用不了,變成了垃圾毒素,吸附和束縛了大量結合態水,加上人體為自救將其一部分暫時打成包裹一一水、二氧化碳和營養垃圾脂肪粒。這種脂肪粒從前被認為是一種能量儲蓄,現代科學研究更傾向於人體為自救而對體內積存垃圾水分的一種打包清掃和臨行存放,是一個個垃圾油水包,放在火上燒會啪啪炸響,崩潰出包裹內的廢水、二氧化碳等垃圾廢物。
其次,是飲食上吃的「過雜」,與人「氣味」不合。此「雜」非五穀之雜糧。
現代人除了天上飛機,地上火車,水中輪船,啥都敢吃,尤其是吃那些含有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的食品,這些都是基因在進化過程中不曾接觸和識別的新物質,進入帶有「窮家風」的人身內成為垃圾毒素,吸附大量的束縛水,成為了現代人的萬病之源一一飲濕或痰濕。
這些「雜」食也包括(過量食入)轉基因、反季節、異域外來食物,這些也是在天人相應的人類進化過程中基因不曾接觸和識別新東西。少量偶爾食點問題不大,但現在人們卻在大量吃這類東西,已經成為常態化!這些東西所含的天地時空元素信息,被人體吸收後因在氣、味、性、形等方面與人不合,利用率和副作用與同類非轉基因、非反季節、非異域食物有較大差距,積存體內垃圾就多,也就造成濕氣大。
這個問題不能從西醫的微觀營養成分論上作對比談論,那樣的話轉基因與非轉、反季與非反季等食物在營養成分上可能無甚差別。但是,中醫是在天人相應的時空觀上,去看待食物接收環境的時空元素信息後所形成的氣、味、性、形等特質,講究人與天地之氣一一升降沉浮的相應和四季節律一一生長收藏的次序感應。就好比桂枝湯增加點桂枝量,成分雖不變,可功效大不同,名子也變成了桂枝加桂湯。這個道理,意會易,言理難。
所以真正懂得養生防病的人,不會雙眼只盯著唯成分論者的營養元素觀,還要考慮食物在氣味性形等方面的時空元素信息一一天人相應觀。所謂營養,一個是指物質化學成分,一個是指時空元素信息。因為,人體是由自然界物質構成的,生命卻是由天地運行造化出來的一團感應氣。人既要吃物質,又要吃信息,才能與天地保持同步諧振,做到天人合一,共奏響出生命的和諧旋律一一不生病、少生病、度百歲乃終。
三、活動量少,消耗營養和出汗排垃圾少,以及空調冷飲讓夏天該出的汗該排的垃圾留在了體內。
總之,現代主流人群體內多濕主要是因為體內垃圾毒素過多造成,這與過去的脾虛需要健脾除濕的治療大法不同。無論媒體如何大張旗鼓宣傳,無論當今人們如何大喝、天天喝薏米紅豆湯、天天吃健脾除濕等丸類葯,都不能改變濕困現代主流人群的現實局面!因為你只是在果上堵,而不是在因上除!
現代人體內濕氣多了,不要光責怪冤枉脾!不是你的脾虛而不健,而是累死也運化不完;不是你的脾懶而不動,而是道路堵塞行不通;不是你的脾在睡大覺,而是細胞消耗少、大家都不需要(營養)。
一句話,現代主流人群:濕是你吃出來的!濕是你不活動懶出來的!濕是體內垃圾毒素積存出來的!
I 版權聲明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
【全能搜索】解惑,【精選文章】授業,【經典誦讀】傳道,【臨證參考】實戰。歡迎下載靈蘭中醫App,給你的中醫「裝備」升級。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體內濕氣為萬病之源
※早晚吃口它體內濕氣能全部被逼出來,不信可以試試看
※濕氣太重,越長越丑?紅豆薏米不管用?你用錯方子了!
※一道菜祛除體內濕氣
※人體最該排的毒是濕氣!十人九濕
TAG:濕氣 |
※體內的濕在作怪,三招祛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大的徵兆
※體內濕氣的危害
※五個秘訣去除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重怎麼辦 生薑這麼吃體內濕氣全沒了
※三招祛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太重怎麼辦 專家支招幫你逼出體內濕氣
※濕氣是百病之源!教你除濕法打開濕氣「開關」,去除體內濕氣
※濕氣是百病之源!教你一除濕法打開濕氣開關,去除體內濕氣
※四個秘訣排出體內全部濕氣
※中醫揭秘薏米怎麼吃去除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重的五大特徵
※濕氣是百病之源,教你一除濕方法打開濕氣「開關」,去除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怎麼測?五大信號幫你判斷體內是否濕氣重
※體內濕氣是萬病之源 四個秘訣祛濕
※體內濕氣該怎麼治?這些方法教你逼出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過重,僅用一組穴位輕鬆祛除體內濕氣!
※濕氣重的八大癥狀,幫你排查體內濕氣情況
※體內濕氣重有哪些表現 如何去除體內濕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