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導語:著名醫學網站Medscape盤點了2016年最受醫生關注的31條醫療新聞,有超過60%的醫生表示,寨卡病毒爆發是在過去一年中,他們最關心的新聞……


作者:陳梓銘,丹萌


1

寨卡危機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2016年,寨卡病毒在發現了近70年後突然席捲全球。

這一病毒從2015年開始爆發,至2016年2月,已經影響了全球34個國家,隨著人口流動和傳播,席捲全球,美洲疫情尤其嚴重。


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攜帶寨卡病毒會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如小頭症。


今年的巴西奧運會由於受到寨卡病毒的影響,曾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150名醫生、科學家和倫理學家聯合簽署公開信,要求世衛組織將里約奧運易地或推遲舉行,這一信函雖然被「駁回」,但寨卡對全球健康造成的影響和恐慌不可小覷。


2


全球首個「三個父母」的孩子出生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今年4月,一個沒有線粒體遺傳疾病的健康寶寶出生了。寶寶的母親因為線粒體基因存在缺陷,前兩個孩子均患上疑難病,雙雙夭折,第三個孩子在孕育時缺陷基因就被來自美國的一個醫療團隊修正改良,剔除了母親原先卵子中有缺陷的DNA,替換上另一名健康女性捐獻的卵子DNA,寶寶最終健康出生。


由於美國政府不認可該技術,上述美國醫療科研小組為了避免法律糾紛,是在沒有法律明確禁止的墨西哥完成的這項工作


3

「超級細菌」的最後防線淪陷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今年5月,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第一例抗多粘菌素細菌。

該案例報告了4月份在診所治療尿路感染的一名49歲女性。尿培養顯示大腸桿菌陽性,並對多粘菌素具有耐受性。


多粘菌素現為抗超級細菌的最後防線——抗多粘菌素細菌的出現加劇了人們對超級細菌能使普通感染致命的恐懼。不過該病例感染不耐碳青黴烯抗生素。


4


阿片類藥物濫用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三月份發布關於阿片類用於治療慢性疼痛的最終提案,以規範目前導致每日死亡40例的過度用藥情況。CDC指出,現過度用藥泛濫與醫生相關,故也能通過醫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規範。


今年年初,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已經宣布阿片製劑政策在監管方面的徹底改變。在四月份,美聯邦政府發布一項全國疼痛指南,首次統籌減少慢性疼痛負擔。


5


醫療過錯:第三大死亡因素?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英國醫學期刊》(BMJ)於今年5月發表了一篇研究認為,在美國,醫療過錯是導致人們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研究樣本包含了美國從2000年到2008年中的超過3000萬名住院患者,其中有超過25萬患者死亡原因是醫療過失,佔全美每年死亡人數的9.5%。


不過Medscape在6月份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醫生並不認為醫療過失會造成這麼多死亡,原因可能是原作者對「醫療過失」一次定義過於寬泛。


6


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爭論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今年9月,一篇發表在英國權威醫學期刊上的文章指出,他汀類藥物的功效可能被低估了,而危害則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


一個BMJ專家評論道,這個研究支持了他汀類藥物的益處,不過研究者可能沒考慮試驗結果的局限性,尤其是對於老年患者、個人試驗結果對一些有害性沒有深究,以及一些負面數據的變數沒有納入考慮。


另一位專家則繼續評論道,產業支持的試驗對於臨床安全性「只是把錯誤的處方加入到有偏見的估測中」。


7


美國首例子宮移植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今年二月份,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為一名26歲女子「Lindsey」進行了全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這是自去年宣布技術方案後,該小組一直在嘗試的事。


不過在3月初患者出現酵母感染引起的併發症後,治療組不得不對其進行子宮摘除。


克利夫蘭診所表示,包括Lindsey手術在內的子宮移植研究仍在進行中。


8


外科醫師協會發布出入手術室穿戴指南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8月份出台外科醫師出入手術室衣著相關規定,旨在重新提供關於帽子穿戴及更換刷手服時機的循證共識。


其中一些常規指南包括建議在術後與病人家屬交談前應更換受污染的刷手服和(或)帽子。另外在污染手術後即便衣服沒有受到明顯的污染,也應更換刷手服及帽子。對於Medscape的報道,部分評論員要求查看這些新建議的循證基礎。


9


人類食管重建成功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今年4月份,美國內科醫師使用FDA批准的現有組件及自體富血小板血漿粘附凝膠成功地重建一例嚴重損傷的食管。在術後7年且金屬支架取出3年半後,患者仍能正常地進食及吞咽。創口處上皮細胞顯示無異常,且組織層次正常。


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病例發表於《柳葉刀》4月8日的在線期刊上,它為未進行複雜組織工程時食管缺損再生提供了證據,不過這個新方案在進行臨床試驗前還需要在動物實驗中取得驗證。


10


癌症登月計劃

外媒評選:2016年度醫療大事件!



在今年一月份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出了一項全國倡議:由副總統拜登在餘下當政幾個月期間統領一項「登月計劃」,以尋求對癌症的治癒療法。在之後的一個月里,總統已要求國會撥款10億美元以資助此項目。


此次癌症登月計劃旨在加快治癒癌症的研究進度,爭取在5年內完成在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方面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進展,包括幫助癌症研究人員更快獲取所需藥物、加速癌症患者臨床入組、推動精準腫瘤學發展等一系列舉措。


這一計劃的提出推動了世界範圍內關於精準醫療的又一輪熱潮。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順產 or 剖宮產,怎麼選?
就「央視曝光門」,於鶯被罵慘了!
平安夜,一個兒科醫生與母親的對話
說「藥品回扣」,必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中國醫改怎樣才能成功?這5條大道必走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周報——2017年年度未來醫療100強榜評選開啟!
2016年度10大照片
2016年度中國十大文化事件
2016年度42旅網站5大「賽評之神」出爐
【年度盤點】2014年十大科技事件
外媒評「2016年度全球頂級藏家TOP100」
【德媒聚焦】2015年發「好人卡」,2016年度惡毒詞語是什麼?
2015年基因編輯CRISPR問鼎《科學》年度突破,2016 2017年三大國的進展
2016年度十大健康闢謠評選啟動
2016~2017年度GTX 1060遊戲本橫測
《自然》評出2016年度重大科學事件
2016年3D列印大事年度回顧(上)
年度出版物《中國創意設計年鑒·2016/2017》徵集
2017-2018年度研究員實踐分享
華為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營收5216億元,凈利潤371億元
2016年度十大科學類謠言
2017年度全球「大數據企業50強」
2015年度老爸.vs.2017年度老爸
美愛2017年12生肖年度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