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上海博物館《琳琅 上海博物館藏珍品導覽》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14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上海博物館的收藏精品。


本書分門別類,以8張導覽圖、669張文物圖,重點介紹了館藏珍品,從中可以看出,該館館藏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是一流的;該館的展覽陳列 方式、公眾服務意識,也是國內引領潮流的。以「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樑」為主題,將讀者與中華文明緊密聯繫起來。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文物考古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大辭海》38卷以《辭海》為基礎,繼承《辭海》的優點並加以拓展,以增收《辭海》尚未涉及的新領域和各學科的新詞新義為重點,適當補缺漏。全書收詞約25萬條,共約5000萬字,均為《辭海》的兩倍以上,按學科分類編纂分卷出版。


《大辭海·文物考古卷》為38卷本辭海中的一卷,包含文物、考古兩大學科,全卷收詞3750條,約100萬字。選收範圍涉及文物、考古學科的基本概念,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等遺物,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等遺迹,以及文博與考古人物、著作等。其中,文物按文物一般、器物、工藝、文書、外國文物等編排;考古按考古學一般,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先秦考古,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隋唐五代考古,宋元明清考古,石窟寺與崖畫,重要遺物,外國考古等編排。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許宏《何以中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內容簡介


「中國」的稱謂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叫做「中國」?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銅器何尊上,最早出現了「中國」二字。這一重器於上世紀60年代出土於陝西寶雞,長達122字的銘文講述了周武王在滅商之後計劃營建東都的重大決策,其中「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於天下的中心,在這裡統治人民。然而這已經是西周的事情了,其實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遠的時間——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區,最早的中國已經開始展開她廣袤而悠長的畫卷了。「何以中國」是對最早的中國如何產生的追問,本書為讀者展開了一個時間長線,打開了一個扇面,向大家一一講述始於公元前2000年,中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通過陶寺的興衰、嵩山地區文化的星羅棋布、新砦遺址的崛起等,最後輻輳到二里頭遺址——中國最早廣域王權國家的橫空出世上來,進而解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誕生。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上海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管理專業委員會編《博物館館長講博物館》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18座博物館的參觀指南。


石窟、丹青、吉金,文化傳承與家國命運——通過對博物館與展覽的關注,講述文物的故事,呈現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雖屢經挫折,依然不改其蓬勃的活力。


隔著玻璃展櫃,我們與文物的距離不足一米,然而從誕生到今天,它們卻經歷了不知幾千幾百年又幾千幾萬里。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它們如何逃過了無情的時間、世事無常、離合聚散?


自2010年起,上海博物館舉辦「九州文華」系列講座,邀請國內各博物館館長(副館長),從博物館管理者的視野,介紹各自博物館的歷史與收藏。本書收錄了截止2011年的前18講,將講座內容整理付梓,按講座舉辦的先後順序排列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趙聲良《敦煌石窟藝術簡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


內容簡介


趙聲良對敦煌石窟藝術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長期的調查與思考,使他對敦煌石窟藝術有較深的了解,比起從前的敦煌藝術研究,他的研究具有視野開闊、注重中外藝術風格、樣式的分析比較,與中國美術史上相關畫家的比較研究等特點。


全書約15萬餘字,插圖200餘幅,共分六章,按照時代順序介紹並論述了敦煌石窟美術發展的概況。敦煌藝術享譽世界,敦煌學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而敦煌美術研究是敦煌學的重要分枝領域。本書對敦煌石窟美術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最新的材料與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強調學術性的同時兼具可讀性,精選了大量緊密配合各章節內容的插圖,注重了圖文互證,在語言和敘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讀者的閱讀習慣。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鄭嘉勵《考古的另一面》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考古學相關著作中難得一見的趣味性非常濃厚的雜文集。綜合了田野、讀書、考古、歷史、個人情感、生活體驗等多種元素,大致可分五類:「觀物」篇,大概以古物為由頭,個別篇章出以「科普」的面貌,實為第一人稱的抒情遣懷;「石語」篇,是圍繞古代摩崖碑刻的寫作,搜羅浙江出土宋元墓誌是作者的業務工作之一,整理古人遺物,要求客觀公正,然而人非草木,讀得多了,不免有些額外的感慨;「冢書」篇,是圍繞古代墓葬的寫作,關於浙江宋墓的調查與研究,是作者近年較有心得的部分,這些文字貌似偏學術性,內里卻屬文藝性的;「行路」篇,是作者考古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談藪」篇,是雜談調侃類的文字,酸甜苦辣、百味雜陳。這組文字雖題材龐雜,卻有其共同點,那就是以說古代物事為主,且通常取材于田野生活,這也是本書最具獨特性的地方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幾年前國博改建閉館期間,面向員工舉辦了一系列學術講座,孫機先生當時承擔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個題目,此書即從講稿整理而來。內容包括物質文化的十個方面,如飲食、冶金等等。書中的線圖為孫先生親手繪製,很多內容都經孫先生起例發凡,對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對入門者更是淺顯易懂。

這些書你都沒看,你還考什麼文博研究生啊!



沈從文《沈從文說文物·器物篇》


重慶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著名文學大家沈從文1949年以後轉行做了歷史文物研究專家,把滿腔愛與美的熱忱投入到六千年間中華文物上,專註地和罈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澱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本書是「沈從文說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錄了沈從文有關器物類的考古鑒賞文章,將歷史文獻和實物考證相結合,對中國古代鏡子、陶瓷、玻璃、犀角器等工藝的發展歷史進行梳理,並從古為今用的角度談古代工藝對於現在的參考價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里,有你要的故宮之美
鎮館之寶 后母戊鼎
在故宮博物院,撞見2017十大流行色
作為一座每天都在過聖誕節的博物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美國研究生文書寫作禁忌你還不知道?秘笈攻略在這裡!
我一直都很喜歡你,等考完研究生我們在一起吧!
不讀博,研究生還有必要做學問嗎?
不撕,我們聊聊:為什麼你大學都考上了,研究生考不上!
那個「面試女研究生看胸看臉」的教授,現在去看什麼了?
研究生導師什麼最重要?一個過來人告訴你,不看後悔
為什麼女研究生更難找對象?
有的研究生畢業了也不知道論文怎麼寫,希望說的不是你
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讀者問:在職研究生這些證書,哪個最有用?
誰說基礎差就不能考上研究生?
「魑魅魍魎」竟難倒研究生老爸,老師撂狠話,再錯別想考重點!
有一種研究生叫在職研究生,你或許還不知道!
美國研究生將垃圾當「飯」吃,只為證明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對的
去美國讀研究生,這3個原則幫你明確該如何選校
笑點研究生: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搶救一下
如果有人再說英國研究生質量不行,你就甩他臉上!
清華研究生竟然涉及婚外情廁所偷窺,被網傳為低級錯誤,是包庇還是事實你怎麼看
申請英國研究生留學都需要哪些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