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為啥不南遷?

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為啥不南遷?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被攻佔後,很多皇室南遷,延續了國祚。


當李自成部隊要進攻北京城的時候,崇禎帝如果南遷到陪都南京,也許明朝不會滅亡。


崇禎沒有選擇南遷,最後殺死妻兒,自己也上吊自殺。

那麼,崇禎為啥不南遷呢?



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為啥不南遷?



蓋棺定論,史學家是這樣評價崇禎帝朱由檢的。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儘管崇禎帝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


當李自成要攻打南京的時候,崇禎也是想南遷的,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遷都南京是唯一可選擇的良策,並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一 、按照明朝祖制,南京一直享有陪都的地位,六部機構等政府管理體系健全,並且東南各省還沒有受到農民起義軍戰火的波及,經濟富庶且人口密集,加之有長江之險,缺乏舟船的滿清鐵騎和農民起義軍在短期內是無法過江的。假如崇禎放棄北京而遷都南京,依賴富庶的江南經濟和長江天險,如果勵精圖治,東山再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二 、1644年的中國正處於小冰河期,氣候異常,中原大地連續災荒幾近絕產,赤地千里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這也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從陝西商洛地區游擊河南之後,以區區千人之眾迅速擴充為百萬大軍的原因。長江以北地區已經經濟糜爛,加之鼠疫流行,假如崇禎棄守長江以北而經營東南,留下一個爛攤子讓起義軍與滿清軍隊在爭奪中自行消耗,再整軍備武,待雙方筋疲力盡之時再「王師北歸」,將是一步好棋。

崇禎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如果遷都南京,就會失去北方國土,剛愎自用的崇禎不想背負這個歷史罪名。



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為啥不南遷?



(崇禎帝自縊之處)


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初四,崇禎皇帝急召大學士及首輔大臣陳演、魏藻德、丘瑜等大臣到御書房議事,討論兵部兵科給事中吳麟征、陝西總督余應桂和薊遼總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調吳三桂入京勤王的三道緊急奏摺。

然而,崇禎皇帝卻躊躇再三,不能當機立斷。面對外患,如果棄地守京,就會落下丟失國土的千古罪名;面對內憂,坐以待斃,又會蒙受失政於寇的奇恥大辱。這個兩難的選擇使他猶豫不決,他還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聖君呢,這種失地失國的重大罪名朱由檢是不願意去承受的。


因此,他把這個皮球踢給了這些大臣們,試圖讓大臣們正式提出動議,然後他再順水推舟作個表態,免得承擔歷史責任。可是,這些長期生活在皇帝身邊的大臣個個老奸巨滑,他們早都猜透了皇帝心裡打的小算盤,竟無一人站出來表態!崇禎從他們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得答案,最後只好決定:「早朝廷議公而決之」。


於是,正月初九的早朝上,眾朝臣展開了唇槍舌劍的爭論,一派主張棄地守京,另一派主張決不棄地,結果相持不下,不歡而散。那麼,主張決不放棄一寸國土的臣子們,真的是心口如一誓死報國的忠臣嗎?不然。當時的內閣首輔大臣陳演就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想,自己當廷表態不棄國土,日後就逃脫了丟失國土的罪名。而他後來又不公開反對「棄地守京」,則是遵照崇禎皇帝的心思。另外,說不定有朝一日秋後算帳,這個剛愎自用又心胸狹窄的皇帝,為了開脫自己的罪責說不定會找一個因棄地守京而丟失國土罪名的替罪羊,而他陳演最好則是明哲保身了。


試想,這種滿腦子為個人打算的人把持朝政,再加上個優柔寡斷,只顧虛名的皇上,哪裡會定下萬全之策呢?退朝不久,左中允李明睿求見崇禎,為崇禎獻上南遷之計,大敵當前,應該效仿晉、宋南遷,以後再圖恢復北方,以緩目前之急。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消極的應付的策略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確保朱明王朝的可行之策,崇禎心裡也是贊同的。但是,他顧慮重重,認為南遷是丟棄宗廟社稷的大罪,比「棄地守京」更甚,他實在不願承擔這個千古罵名,於是,這個正確的策略便被擱置一邊了。

同年三月初,李自成農民軍勢如破竹,攻克了寧武,明軍一敗塗地,京城已經岌岌可危,崇禎連夜召諸大臣商議對策。這時,李明睿又奏請南遷。崇禎想,這次如果沒人反對,他就可以下決心南遷了。不成想總有人要和他對著干,左都御史李邦華竟提出,皇上應該死守京師,讓太子下江南,打碎了崇禎的如意算盤,崇禎因此勃然大怒,怒斥眾臣道:「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孩子家做得了什麼大事?」眾人頓時嚇得啞口無言,其實人人心裡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卻硬要眾大臣說出來,死要面子。


僵持之際,前方信使來報:「保定失陷了!」這一下,南遷的路被從中掐斷,南遷之議也就成了泡影了。大局已定,已無可挽回。



李自成就要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為啥不南遷?



(崇禎帝)


太祖朱元璋稱的上是一代梟雄,但他的後代子孫崇禎只學了朱元璋本事的皮毛。


梟雄必得掌握三項基本原則,叫做求賢若渴、揮金如土和殺人如麻。但崇禎是一樣也沒學會,求賢若渴中缺少了尊重和真誠,誰好誰壞都分不清,視天下英才為奴僕,呼來喚去,別的沒學會倒學會了秋後算賬,有本事的人也看明白了,你一個人折騰吧,不和你玩了;揮金如土中更是丁點也沒學成,簡直是一個大守財奴,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軍無鬥志,主要原因無重賞也就無勇夫,崇禎號召百官捐資助軍,千方百計之下所得竟只有二十萬兩白銀,主要原因一為百官昏庸不知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城破之日身家性命尚且不保,何論金銀?另外就是崇禎的內廷白銀如山皇帝雖穿的破爛,卻惜金如命,捨不得帶頭捐出,缺乏示範效應,結果李自成進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連搶帶奪,從內廷和百官家中竟得銀七千萬兩,真是荒唐和貪鄙。殺人如麻這門本事崇禎倒學的不錯,,天殺這個明天殺那個,殺的莫名其妙,殺的不明不白,沒有恩威並施,只有濫殺,殺的毫無道理,殺的人心離散。


成為梟雄的三條基本原則崇禎卻只學了皮毛,運用起來適得其反、結果焉能不敗?


作者:每日漢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石達開為啥不學學曹操,讓洪秀全做自己的傀儡,挾天子以令諸侯?
梁啟超為啥要給石達開做偽詩?
袁世凱建議讓朝鮮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李鴻章為啥沒同意?
石達開如果不是給小兒子慶生,也許不會死!
殺害楊靖宇的日偽警察廳廳長,為何毒死妻女後選擇了自殺?

TAG:每日漢字 |

您可能感興趣

闖王為都打進了北京城,為何卻做不了皇帝?因為崇禎挖了他家祖墳
李自成兵圍北京,馬上破宮,為何卻讓崇禎皇帝封自己為西北王?
崇禎皇帝不遷都南京,滿清還能統一嗎?
李自成和皇太極,崇禎皇帝先打哪個?
李自成打下江山 為何只做了十八天的皇帝
滅亡在即,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遷都南京?只因朱棣立下的這個規矩!
為何吳三桂打下了半個清代江山,卻沒能做成皇帝?
為什麼我不喜歡的劉邦當了皇帝漢高祖,而項羽卻自刎烏江?
北京大火,阻擋不了皇帝遷都的決心
北京丨地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人們再也不敢主動掘皇帝陵墓?
崇禎皇帝拒絕南遷南京,究竟被誰人所誤?
汴京淪陷,皇帝被押送東北,受盡凌辱,不是北宋那次!
靖康之恥,歷史上最無能的皇帝不要說打江山連老婆女兒都丟啦
都是農民起義打下南京,為什麼洪秀全失敗,朱元璋當上皇帝
除了石敬瑭,還有誰自稱過「兒皇帝」?
攻下南京後曾國藩為何不自己當皇帝?
一個才華不下於秦皇漢武的皇帝,卻被自己的兒子坑慘了!
清朝乾隆皇帝為什麼要一次接一次的下江南?他到底在找什麼?
西漢笨將軍、北宋笨宰相、明朝笨皇帝,他們為何都能成就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