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曹全碑》結體之舒展、用筆之放縱、意態之醇美,體現了書家於動蕩中求穩定,於自由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氣。該碑飄逸風格的獨特個性與具體內涵,遠非其他漢隸所能比擬。


一、在具體分析《曹全碑》的結構特色之前,先談談臨習該碑結構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寫好《曹全碑》的結構應做到「縱橫佔位力求准,呼應筆勢應分明」。「縱橫佔位」是指每一筆畫所處位置以及縱向和橫向各佔多少位置。筆畫所處位置不同,則縱橫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縱橫佔位和寫好結構有直接的關係。然後再理清各個筆畫或部位之間的呼應關係,同時還必須看清筆勢,並能在筆下表現出來。依照此法來臨《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種用筆之方法,臨習效果十分顯著。但此前首先要認真讀帖,即觀察字帖一定要細緻,從每一筆到整個字的面貌都要熟記於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觀察細緻入微,注意字帖中的點畫結構安排,行筆提按、轉折或方圓一一默記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體的風格,提高欣賞能力。這是臨帖的第一步。

其次,觀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說:「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而下筆前要動腦子,用心思揣摩所寫字的長短、斜正、粗細、轉折、提按及其間架結構的安排,並牢記於心,下筆才能準確無誤。


第三,運筆要穩。即書寫過程中行筆要穩當,力送筆端,下筆要做到胸有成竹。這就要求臨習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覆地練習,才能做到遊刃有餘,運用自如。


二、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曹全碑》的結構特點


1.扁平舒展。結構呈扁方形是漢隸的共性,這是由漢隸結字多取橫勢而決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結構之扁到了幾乎不能再扁的地步,這是在其他漢碑中所罕見的。如圖一「共」字,兩橫上束下展,左右逸盪,上兩豎與下兩點緊束對應,更顯中宮緊結,與中部一大波畫造成對比。圖二「直」、「登」二字的橫畫如體操運動員拉開一字腿,上身勻稱而收緊。圖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傘,將中間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豎彎鉤則極力右伸,使整個字勢飄逸舒展。

2.大小相間。這也是《曹全碑》的結構特點。大者如圖四「學」字,小者如「岡」字,兩者之間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於此碑的字距寬、行間疏,因此結字的大與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顯得參差錯落,富有變化而蕭散自適,故大者不見其大,小者也不顯其小,達到了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由此也可見作者很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字的大小扁長的結構來豐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勻稱。這主要表現在一個字中點畫之間互相協調,相同點畫間的距離大致均等,字的筆畫組合也疏密勻稱。如圖五「朝」字左半橫畫多的密排,右半橫畫少的疏排,筆畫之間的凈空很均勻,左右相合又顯得疏密勻稱。點畫迴環反覆者,如「幽」字內的兩個「幺」,大小一樣卻不顯板滯。類似這樣的結構安排,賦予了《曹全碑》工整穩定、清秀文雅的氣質。


4.收放自如。結構的收放是漢隸各碑共同的主要特點,這一點在《曹全碑》中尤顯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過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來體現的。如圖六「刊」字左放鬆,右收緊,「揖」字則相反,是左收右放,「荊」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這樣收放之間,高低錯落,寬窄變化,迎讓避就,兩部分疏密、遠近得以適當調和,使字生動靈活,可以說收放在《曹全碑》中已發揮到了極致,成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徵,也是此碑成熟的標誌。這一類字大多筆勢流暢,靜中有動,燕尾翩翩,體態舒徐,疏密縱斂的對比格外強烈。《曹全碑》飄逸秀麗的風格主要體現在這裡。


5.筆斷意連。如圖七「國」字上部左右轉角處的筆畫都斷開來寫,使充實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虛下,更顯空靈。又如「祿」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橫和下部的豎與撇本該是相連的,現在卻脫開了,同右邊相合成字,左斷右連,反而相映成趣。


6.上緊下松。《曹全碑》字勢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飄然欲飛。它除了較一般漢碑扁平外,又與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關係密切。如圖八「夷」字,上面短畫收腰,下部筆畫頎長,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斂,緊密糾結在中宮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強烈對比中更顯節奏明快。這種上緊下松的結構是形成妍媚秀麗藝術風格的要素之一,它與質樸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二、豎畫


豎畫在字中起著穩定重心、支撐骨架的作用。因此豎畫要寫得挺拔,以使其在字中起到承重、支柱的作用。《曹全碑》中的豎畫主要有以下幾種寫法:


(1)尖尾豎。《曹全碑》中的豎畫多用圓筆尖收,逆鋒起筆,逆勢鋪毫下行,使筆毫與紙摩擦,用力要均勻,收筆時筆鋒漸提微尖,於空中虛勢收鋒,線形呈錐狀。這種豎畫不同於楷書中的懸針豎,它是在書寫熟練後,空中回鋒、虛勢收筆的結果,要比懸針豎飽滿,有含蓄蘊藉之意。如圖一「秉」、圖二「紳」等字。這種豎的具體寫法是:藏鋒逆入右下駐,回中後直下,在出鋒前再稍向下按,然後輕起,使豎畫的兩頭稍粗,中間略細,線條圓渾飽滿。如圖三「殷」、圖四·葉」、圖五「年」等字豎畫,它們的具體寫法是逆勢藏鋒入紙後下行,至盡處輕起,筆畫形態由粗漸細,線質豐潤舒展。

(2)圓尾豎。這種豎法與尖尾豎不同的是其收筆的地方。它收筆時筆鋒實回,筆畫末端渾圓,有點類似於垂露豎,但又不是像楷書的垂露豎的寫法,它比尖尾豎更渾厚有力。如圖六「平」、圖七「枝」字中的豎畫。


(3)短豎,如圖八「除」、圖九「陸」等字中的豎。它藏頭、護尼、盈中,點畫粗細一致,頭尾顯圓,線條更為溫潤含蓄。具體寫法是:藏鋒逆入後右駐,回中直下,注意勻速行筆,最後至收筆處收筆上回。


(4)並列豎。當一字之中有多豎出現時,則應注意其有相向和相背的差別,以及長短參差和粗細、直斜與收筆的變化。如圖十「國」字的兩豎呈相向的姿態,圖十一「商」字的兩豎呈相背的姿勢,圖十二「前」字的兩豎一長一短、一正一欹,於平整之中顯現靈秀、生動之態,讓人回味無窮。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三、關於筆畫


1、點畫


《曹全碑》的筆法變化豐富多樣,近代姚華先生以為「其用筆多圓勁如篆勢,所以雖瘦而腴,且如錐畫石,此中鋒之最顯著也。轉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後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斷而續行者相參。皆因勢而寬嚴為之,至純用轉筆者,殆極罕見,故能遒麗獨出也。又,結體有與尋常相反而見美者,如『月』字左撇勢促,而又直豎行而下,行若懸針,偏旁亦往用之,舒斂皆與常相忤,而勢能相救,由此可悟其變」。這就要求臨習者仔細體會筆法的變化,即或起筆形態,或收筆形態,或長短、粗細,或走向中的一種在變,也可能幾種都在變。筆畫組合而能變化,表現在筆畫上,顯得多姿多態;而在書寫的人,則說明已掌握了多種不同的用筆方法,才能寫出千姿百態的筆畫。能有意識地寫出千姿百態的筆畫是我們臨習的目的之一。否則,如果筆畫寫不準,則無法進入結構臨習,就無法把筆勢在筆下表現出來。


點的寫法。點是筆畫的基礎,其他筆畫都是點的延伸。在隸書中,點又是其他筆畫的短縮。《曹全碑》的點多變化,筆筆勁健而不含糊。其用筆是逆入平出,略露鋒,然後提筆收出。人們認為此碑中的點是字之眉目,全藉它們以顯顧盼精神,故其點雖屬平畫,但均有向背,隨字異形。此碑中的點畫主要有以下幾種:


(1)豎點。豎向的點,宛如豎畫的頭部,實際上它就是豎畫的短縮。寫法是藏鋒逆入後向右下稍駐,再提回中直下。如圖一「乾』字的豎點。


(2)垂點。該點是上尖下圓,勢態由上而下,收筆處形似垂露,故稱垂點。寫法是向上輕微逆入,然後下駐,筆腹著紙後向右上邊行邊提,挑起輕收。如圖二「寺」字的點。


(3)撇點。其形態與平撇類似,故稱撇點。實際上它也是平撇的短縮。其寫法是逆鋒起筆,向右下稍駐,向左下行,兼行兼提筆出鋒,注意出鋒不宜太直率,宜含蓄。如圖三「從」字左上的撇點。


(4)捺點。其形似捺畫的短縮,故稱為捺點。寫法是藏鋒逆入後向右下行,至將盡處輕駐再右上輕提,邊提邊收。如圖四「分」字的捺點。


(5)挑點。該點畫是向右上挑起,故稱挑點。其寫法是藏鋒逆入後向右下一駐即起,回中後向右上兼行兼提,輕挑後緩緩收起。如圖五「北字左邊的下點。


(6)橫點。該點畫形似短橫。其寫法是輕輕一駐入紙,即向右平行,至收束處又輕駐。書寫該點時宜求精巧。如圖六「商」字的上點。


(7)曲頭點。該點畫形似橫折的短縮,寫法是先藏鋒起筆寫短橫,至折處稍駐,接著向下行筆。如圖七「郎」字左部的上點。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2、挑畫和折畫


挑畫是從左下向右上挑起的筆畫,用力由重而輕,力貫始終。在隸書中挑畫較短,起筆向左下逆入,略頓,隨即轉鋒向右上行.緩行緩提,行筆不宜快,收筆斂鋒提起,要有險勁之勢。如圖一「政」字的挑畫。應注意的是,挑畫形態單一,其變化主要在粗細、弧直、平斜之中,但要有短箭上弩、千鈞待發之姿。


折畫是兩種筆畫交接的拐角,是兩種筆畫的組合。它的寫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橫折。如圖二「石」字的橫折筆畫,是橫與豎的拼接,分兩筆完成。先藏鋒逆入寫橫畫,再向右緩行,至轉折處筆畫另起,藏鋒逆入,向下寫豎,最後緩緩提鋒收筆。寫這類折畫時手腕翻轉要活,銜接宜自然,寫豎畫時抬筆不能過高,以免出現「聳肩」的敗筆。再有一種橫折是在折處不重新起筆,而是提筆順勢向上再向下行筆。這種折畫的橫畫上弧,豎畫或外弧或內弧,自然而有生態。如圖三「竟」字的橫折。


(2)橢圓折。這種折必須注意在由橫畫折向豎畫時,採用轉法,轉折處圓勻不留摺痕,一筆而成。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其實在轉彎處仍有微小的提按調鋒動作,如圖四「朐」字的第二筆折畫。對此,臨習時千萬要仔細分析、觀察。


(3)豎折。如圖五「世」字的豎折,是由豎畫和橫畫組成的折畫。具體寫法是,先藏鋒起筆寫豎畫,至轉折處略提鋒換向,筆鋒稍駐再問右行,在轉折處要寫得方峻利落。這種折畫在此碑中的穿插運用,使《曹全碑》在秀麗之中增添了幾分遒勁。


(4)橫折撇。這是橫畫與撇畫組合而成的,如圖六「反」字的橫折撇。具體寫法是,先藏鋒逆入寫橫畫,至換向處稍駐,然後向左下寫撇。但在寫圖七「服」字的這一筆畫時應注意是先駐落筆後向左挑行,離紙重入換向,順勢橫入再換向左下送去。寫此折回時務求點畫輕盈靈動。


(5)橫折折撇,如圖八「乃」字的橫折折撇。先藏鋒逆入起筆後即作上弧緩行,至換向處右下駐,順勢左下行,再換向,硬轉後作有弧,再圓轉向左下緩緩寫出,注意要寫得厚重圓潤,不能輕滑。在作此畫時須留意方圓變化,行筆緩緩送去。


(6)撇捺折。它是由撇畫與反捺組成的折畫,如圖九「女」字撇捺折。具體寫法是,先起筆寫斜撇,但不出鋒收筆,在撇尾調轉方向,向右下寫反捺。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3、鉤畫


《曹全碑》中的鉤畫,各有其獨特的形態。有的鉤畫類似撇畫,有的鉤畫近似捺畫,有的鉤畫宛如點,有的則省略其鉤頭,真是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具體的鉤畫主要有以下幾種:


(1)豎鉤,如圖一「扶」字左部的豎鉤。具體寫法是,藏鋒逆入直下,過半後漸向左送,至將盡處上引,回鋒收束。


(2)撇鉤。隸書的鉤總的來看,其鉤形向左,類似於隸書中撇的寫法,如圖二「寧」字的撇鉤。其寫法是,起筆藏鋒寫豎,轉彎處提筆,稍頓後折鋒略方,筆鋒向左鋪毫,逆勢向下稍弧,收筆方切,宜寫得粗壯結實。


(3)橫鉤。其寫法是,先寫橫畫,至末端提筆離紙,順勢向上回鋒入紙,轉鋒略向左下行,最後提鋒收筆,形微尖。《曹全碑》中這一鉤畫的寫法一般分為兩筆完成,但宜寫得形斷意連,如圖三「宗」。「室」等字。


(4)捺鉤。楷書中的戈鉤、豎彎鉤、背拋鉤、心鉤等在隸書中向右彎,形狀、用筆形同捺挑,故也叫捺鉤。如圖四「民」字,長鉤開張,統領全字。其寫法是,逆鋒向上稍駐入紙後向右下行,過半後漸按,至下三分之一處重卧後平拖,露鋒送出。「完」字的豎彎鉤,起筆方折,行筆兼行兼提,至換向處筆已離紙,再輕駐輕入,向右下漸按,至收筆處漸重,平拖右上出鋒,使之意態悠遠。再如「風」字的背拋鉤。其橫畫略弧,至盡頭漸提,轉折稍頓,隨即斜向下行,行筆至中稍提,再轉向右下鋪毫,由按漸提,收筆含蓄。


總之,隸書中的鉤畫有兩類,即左向鉤和右向鉤。左向鉤儘管有長短變化,尚有鉤的意味。而右向鉤則形似捺畫,兩者常混淆,不易辨識。在《曹全碑》中,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右向鉤在運筆的過程中還有明顯的變化:要麼在筆畫中部略有凹陷,宛如一葉扁舟;要麼中部較平直或微上拱,有一波三折之態,這樣,就變成了楷書中的捺畫或心鉤等筆畫。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4、撇畫


《曹全碑》中撇畫有主副之分。主筆撇畫如直撇、斜撇等皆為隸書的經典之筆。副筆摘畫一般不作大的發揮變化。同時一字中若有多撇組織在一起時,則其主次變化不太明顯,其傾斜方向、角度大致也相近,有一種秩序感。具體寫法如下所示:


(1)斜撇。這種撇畫已初具楷書撇的雛形,但在漢碑隸書中應用不多,如圖一「功」字的撇畫。其書寫方法是,逆鋒起筆稍駐,回中後順勢向左下行,宜用側筆中鋒,筆尖靠左,筆身右傾,行筆宜慢,取澀勢,漸提收筆,力送鋒尖,可避免瘦弱輕浮之感。


(2)直撇。如圖二「易」字首撇。其具體書寫方法是,一駐入紙後左下斜送,至盡處一駐即起。臨習此畫時注意起收筆宜緩,而行筆宜疾,務求敏捷挺勁,如遲疑猶豫則易失之弱。


(3)鉤形撇。其寫法是藏鋒逆入,稍駐後向左下行筆,至盡處筆鋒稍挫,扭鋒向上,其收筆可出鋒、可回鋒,鉤或大或大小。這種撇畫在行筆中間往往筆鋒要作一定提按及筆向改變,因此形態有一波三折的起伏感,且勁健有力,如春風擺楊柳,似出水芙蓉花。此畫不能寫得太暢,暢則乏力,如圖三「開」、「右」等字的鉤形撇。


(4)短平撇。其寫法是藏鋒逆入後稍駐,中鋒向左緩行緩提,最後朝左露鋒平出,撇尾尖圓,筆力內含,如圖四「重」字首撇。


(5)豎向撇。如圖五「咸」字的第二撇,它在形態、方向上已沒有撇的原形,狀如短豎。其起筆與其他撇相似,只是行筆時應注意豎直勻速下行,收筆可出鋒亦可回鋒。


(6)方尾撇。如圖六「德」、「收」等字的方尾摘。這種撇畫是隸書點畫中較明顯的特徵,其收筆處呈方形。這種撇在該碑中應用較多,也較難寫,故在臨寫時應多體會。具體寫法是,逆鋒起筆後向左下徐按徐行,至中段左送,收束處上提右駐呈方形。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高清晰版本--漢隸中的奇葩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豎方形,高273厘米,寬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明萬曆初年在陝西省郃縣舊城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曹全碑》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曹全碑》臨習,動蕩中求穩定,自由中見奔放,秀美之中存豪氣



該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是保存漢代隸書字數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麗,結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致翩翩,筆畫正行,長短兼備,與《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態,實為漢隸中的奇葩。其波磔之法與《石門頌》有異曲同工之妙。它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於世,因此歷來為書家所重。


《曹全碑》系晉王敞等紀念曹全功績而立。王敏、王畢等立石。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穀人,出生於敦煌名門望族,以戎馬軍功名揚河西邊陲。然而不幸的是,正當曹全春風得意之時,卻因政治勢力之間的殘酷鬥爭而含冤入獄七年之久。直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黃巾起義橫掃中原,危在旦夕的朝廷無奈之下大赦天下,曹全才得以出獄,並被朝廷委任為酒泉祿福長,率兵鎮壓起義軍。」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專家說,為了追回失去的光陰,實現「兼濟天下」的宏大理想,曹全擔任「合陽令」,對黃巾起義軍實施了殘酷的武裝鎮壓。曹全的這一舉動以及其在位期間廉政愛民的崇高威望,使得合陽57名郡、縣官吏在王畢、王歷、秦尚等人的號召下,感恩戴德,同心合力在合陽故城(今合陽縣城東20公里處伏六鄉和陽村附近),為曹全豎起了這座不朽的豐碑。《曹全碑》碑文除了記載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還記載了張角領導農民起義波及陝西的情況,反映了當時農民軍的聲勢和合陽縣郭家起義等情況,為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鬥爭史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說起《曹全碑》的曲折故事,就不能不提到一個叫行知省的人。抗日戰爭期間,西安、合陽等地屢遭空襲,曾經有一次,合陽遭到六架敵機輪番轟炸,死傷民眾多達57人。在這個關鍵時刻,陝西省政府暨教育廳等有關單位為保護文物,曾嚴令各縣採取措施。合陽縣政府接到命令後,立即責成該縣北護難村拓印碑石的工人行知省等人,在合陽文廟內就地用土構築窯洞,維護《曹全碑》。為了保守秘密,嚴防漢奸破壞,行知省和同仁放出風聲,假稱「《曹全碑》已奉命運到省城」。從1939年到1944年,在長達5年的時間內,《曹全碑》能一次次地躲過敵機的狂轟濫炸,安然無恙,這與行知省的悉心保護是分不開的。1956年,西安碑林博物館派來工人,將藏在合陽文廟夯土牆內的《曹全碑》挖出,用卡車運回碑林收藏。


《曹全碑》碑陽釋文:


君諱全,字景完,敦煌效穀人也,其先蓋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機,翦伐殷商,既定爾勛,福祿攸同,封弟叔振鐸於曹國,因氏焉,秦漢之際,曹參夾輔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孫遷於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風,或在安定,或處武都,或居隴西,或家敦煌,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史,巴郡朐忍令,張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謁者,金城長史,夏陽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鳳,孝廉,張掖屬國都尉丞,右扶風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齔好學,甄極瑟緯,無文不綜,賢孝之性,根生於心,收養季祖母,供事繼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闕,是以鄉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不隕其名,及其從攻,清擬夷齊,直慕史魚,歷郡右職,上計掾史,仍辟涼州,常為治中,別駕,紀綱萬里,朱紫不謬,出典諸郡,彈枉糾邪,貪暴洗心,同僚服德,遠近憚威,建寧二年,舉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馬,時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不供職貢,君興師征討,有率膿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戰,謀若湧泉,威牟諸賁,和德面縛歸死,還師振旅,諸國禮遺,且二百萬,悉以簿官,遷右夫風槐里令,遭同產弟憂棄官,續遇禁網,潛隱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復舉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祿福長,訞賊張角,起兵幽冀,兗豫荊楊,同時並動,而縣民郭家等,復造逆亂,燔燒城寺,萬民騷擾,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於時聖主諮諏,群僚咸曰:君哉,轉拜郃陽令,收合餘燼,芟夷殘,絕其本根,遂訪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畢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撫育鰥寡,以家錢糴米粟,賜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葯神明膏,親至離亭,部吏王宰、程橫等,賦與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郵,百姓襁負,反者如雲,輯治廧屋,市肆列陳,風雨時節,歲獲豐年,農夫織婦,百工戴恩,縣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災害,退於戊亥閑,興造城郭,是後舊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閔縉紳之徒不濟,開南寺門,承望華岳,鄉明而治,庶使學者李儒、欒規、程寅等,各獲人爵之報,廓廣聽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讓朝覲之階,費不出民,役不幹時,門下掾王敞,錄事掾王畢,主簿王歷,戶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顓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紀功,其辭曰:懿明後,德義章,貢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還師旅,臨槐里,感孔懷,赴喪紀,嗟逆賊,燔城市,特受命,理殘圯,芟不臣,寧黔首,繕官寺,開南門,闕嵯峨,望華山,鄉明治,惠沾渥,吏樂政,民給足,君高升,極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曹全碑》碑陰釋文:


處士河東皮氏岐茂孝才二百縣三老商量伯祺五百 鄉三老司馬集仲裳五百 徵傳士李儒文優五百 故門下祭酒姚之辛卿五百故門下掾王敞元方千故門下議掾王畢世異千故督郵李諲伯嗣五百 故督郵楊動子豪千 故將軍令史董溥建禮三百 故郡曹史守丞馬訪子謀故郡曹史丞楊榮長孳 故鄉嗇夫曼駿安雲故功曹任午子流 故功曹曹屯定吉 故功曹王河孔達 故功曹王吉子僑 故功曹王時孔良五百 故功曹王獻子上故功曹秦尚孔都 故功曹王衡道興故功曹楊休當女五百 故功曹王衍文珪 故功曹秦杼漢都千 璉 故功曹王詡子弘 故功曹杜安元進 元 孔宣萌仲謀 故郵書掾姚閔升台故市掾王尊文熹 故市掾杜靖彥淵 故主簿鄧化孔彥 故門賊曹王翊長河 故市掾王理建和 故市掾成播曼舉故市掾楊則孔則 故市掾程璜孔休故市掾扈安子安千 故市掾高頁顯和千 故市掾王?季晦千 故門下史秦 靜先 起 故賊曹史王授文博故金曹史精暢文亮 故集曹史柯相文舉千故賊曹史趙福文祉 故法曹史王敢文國 故塞曹史杜苗幼始 故塞曹史吳產孔才五百 部掾趙炅文高 曹史高廉吉千義士河東安邑劉政元方千 義士侯褒文憲五百 義士潁川臧就元就五百義士安平祈博季長二百


關注《書法密碼》 shufamima 微信公眾號,您會有新的發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今天說說筆勢、形勢、體勢、骨勢、勢脈、取勢和換勢
摸清書法脈絡,你須知道這些
六句知心話——給醉心書法的人
《靈飛經》大字珍品收藏(三)

TAG:書法密碼 |

您可能感興趣

沈鵬書法課題班成員,84年女書家趙琪,書作簡潔雄壯存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