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糾結的英格蘭王位繼承案
[摘要]英格蘭國王只是克努特這位外國君主的諸多職務之一,他長期在丹麥和挪威處理故土政務。
1064年,久病不起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突然從病榻上坐起,著實把眾人嚇了一跳,人們以為他將不久於人世。愛德華給自己的大舅哥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戈德溫森委派了一個相當尷尬的任務,讓他前去法蘭西拜訪自己的表侄諾曼底公爵威廉二世,確認當年傳王位給威廉的承諾仍然有效。原本就夠糾結的王位繼承公案變得更加複雜,招致一場改寫歷史進程的戰禍。
國王在位已歷22年,因為基督教信仰異常虔誠獲得「懺悔者」的稱號,他向來以「王室聖徒」而知名,餘生最後幾年時光基本在修道院里打發,但他作為國王,既不英明也不愚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平庸」。
愛德華身為盎格魯-撒克遜的威塞克斯王朝之王裔,從小生長在諾曼底宮廷,1041年38歲時才返國繼承王位,對英語一竅不通,身邊的近侍皆為諾曼人。愛德華生性慵懶,熱衷遊獵,缺乏主見和決斷,不善於操弄權柄卻有不服輸的性格,對自己的臣民來說,他像一個異國的陌生人。傳說愛德華患上陽痿或有同性戀傾向,所以一直未婚。中古時代稍有政治頭腦的人都明白,國王沒有繼承人意味著什麼,輕則動搖王座,重則導致戰亂或招引外敵。
愛德華登基之前多年,英格蘭已經形成三個擁有自治權的大伯爵領:北部斯沃德家族的諾森伯利亞伯爵領,中部利奧弗里克家族的麥西亞伯爵領,南部戈德溫家族的威塞克斯伯爵領。
1045年眼看國王42歲,在人生六十古來稀的時代,這是不能再耽誤的歲數。當時三大伯爵中實力最強大的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溫(哈羅德?戈德溫森的父親)還在世,他有自己的盤算,經他一再勸說,懺悔者愛德華迎娶了比自己年輕20多歲的戈德溫之女埃迪斯為王后。如果王后生下兒子,戈德溫無疑將成為未來國王的外公,這將為家族勢力的繼續擴張提供政治保障。
愛德華早就對勢力日盛的戈德溫家族心懷猜忌,迎娶埃迪斯後不僅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反倒促使他與岳父的衝突愈演愈烈。105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埃德斯吉逝世,對王國首席教職的人選爭奪變成激化矛盾的導火索。教區僧侶們原本選舉了埃爾佛里克擔任大主教,但諾曼底貴族,時任倫敦主教的朱米吉斯的羅伯特向國王進言,埃爾佛里克與戈德溫家族關係親密,若他出任大主教,國王未來會更加受制於岳父。愛德華恍然大悟,立即下令重新選舉,並要求教士們選擇他更青睞的朱米吉斯的羅伯特,教士最終順從了國王的意願,朱米吉斯的羅伯特成為首個擔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諾曼人。
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國王不定期召開「御前會議」(Witan),與大貴族、大教士、大鄉紳們共商國是,參與者稱為「智者」,所以維坦也叫「賢人會議」,有時候國王逝世卻又未指認合法繼承人,維坦還具有推舉國王的功能。大主教人選之爭落幕,隨後的維坦上,因愛德華始終不育,王儲問題備受矚目,若國王無繼承人,大家憂慮他去世後招致維京人入侵,這是那個年代英格蘭最恐懼之禍事。愛德華承諾,自己駕崩之後把王位讓給表侄兒諾曼底公爵威廉。
國王的意圖不言自明,拉上實力不菲的歐陸大領主威廉可以幫助他削弱戈德溫家族,威廉對維京人也能起到震懾作用。從大主教人選到繼承人指認,國王的決定得到諾森伯利亞、麥西亞兩大伯爵支持,他們也對戈德溫家族力量的增強深感憂慮。
懺悔者愛德華與諾曼底公爵的親戚關係,緣於幾十年前一場與丹麥人有關的持續戰亂。
進入公元9世紀,頻繁發生維京人入侵,英格蘭的政治與生活深受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影響,威塞克斯王朝晚期的貴族名字體現出濃濃的維京味兒。有些丹麥人還在英格蘭定居下來,形成「丹麥區」。很多貴族都會根據丹麥習慣娶一個非正式妻子,稱作「丹麥婚」,當他們出於利益考量需要一個政治婚姻時,會把丹麥婚的妻子拋棄,重新迎娶一個「教會婚」的妻子。丹麥婚的妻子及其兒女,缺乏法律保障,沒有繼承權,所以丹麥婚的妻子常被視作情婦。
公元978年,年僅10歲的埃塞克特登上威塞克斯王朝的王位,他面臨著嚴峻挑戰,此時的丹麥人社會組織性提高,比他們100年前的祖先更加強悍,每次侵入英格蘭都能得到大筆贖金凱旋。當無法用武力驅逐丹麥人時,以金錢(丹麥金)購買和平的手段,從阿爾弗雷德大帝開始就經常採用,負擔過重使英格蘭的財政捉襟見肘。
1002年,國王埃塞克特想到一個辦法,與法蘭西北部剛建立不久的諾曼底公國結成聯盟,他把自己的丹麥婚妻子埃爾弗吉夫休掉,迎娶諾曼底公爵理查德二世的妹妹愛瑪,理查德二世的父親理查德一世在位時還只是伯爵,現在他已經獲得了公爵頭銜。埃塞克特與愛瑪先後生下三個兒女:兒子懺悔者愛德華和阿爾弗雷德,女兒高達;愛瑪是諾曼底公爵威廉的姑奶,所以愛德華是威廉的表叔。自此,英格蘭與諾曼底沒完沒了地捲入對方事務中,這個過程持續了近500年。
諾曼人是維京人的近親,貴族階層來自北歐,他們也曾經在法蘭西四處劫掠,法蘭西加洛林王朝的國王天真漢查理為了安撫他們,使其不再四處流竄,把他們安置在塞納河下游,諾曼貴族與當地的凱爾特人、法蘭克人逐漸融合成了諾曼人,他們說一種法語方言。諾曼底公爵名義上是法蘭西國王的封臣,但實際擁有高度獨立性,長期成為法王最危險最強大的「附庸」。諾曼人以前經常把港口借給維京人,作為擄掠英格蘭的基地。
人有悍友膽氣壯,埃塞克特隨後下令屠殺在英格蘭的丹麥人,雖然這個命令並未得到有效執行,但激怒了強悍的丹麥國王斯溫,他連續發起對英格蘭的征戰,埃塞克特根本無力應付。1012年那次進攻中,埃塞克特逃到諾曼底避難,斯溫開創英格蘭的丹麥王朝當上了國王。1014年斯溫逝世,他的長子哈羅德繼承王位,但駐紮在英格蘭的丹麥軍隊推舉他的次子克努特當英格蘭國王。
埃塞克特趁著斯溫逝世之機,在內兄諾曼底公爵的支援下殺回英格蘭,克努特一度退回丹麥,威塞克斯王朝短暫復辟。埃塞克特與愛瑪所生的三個子女並未隨他返回英格蘭,長期滯留在諾曼底宮廷。一年後克努特又再次率領強大的軍隊攻入英格蘭,諾森伯利亞等地接連淪陷,緊接著兵指倫敦。克努特抵達倫敦前的1016年初,埃塞克特去世了,他與前妻所生的兒子勇敢者埃德蒙繼承王位,與克努特展開拉鋸戰,但很多地方對克努特不戰而降,說明人們厭惡戰亂,情願要一個強有力的外國君主,也不要一個英格蘭國王。埃德蒙也在1016年底去世,克努特成為無爭議的全英格蘭之王。
嚴格地說,克努特是首個真正統一英格蘭的國王,1018年他又繼承了逝世兄長的基業,身兼挪威、丹麥國王頭銜,還統治著瑞典部分地區,克努特統轄的遼闊疆土有「斯堪的納維亞帝國(北海帝國)」之美譽,他獲得「克努特大帝」的尊稱。
克努特執行丹麥人與英格蘭人的和解政策,努力使自己更像英格蘭君主,他建立起一支近衛軍以防範暴亂和入侵,英格蘭人曾經為驅逐丹麥人繳納多年丹麥金,現在讓丹麥人保護王國安寧卻要承受更重的負擔,但不管怎麼說換來了26年和平。為贏得英格蘭人擁戴,緩和與諾曼底公爵的關係,克努特休掉妻子迎娶埃塞克特的遺孀愛瑪。與前任英格蘭王后結婚,若生下繼承人,則可合理合法繼承王位,避免戰亂,這也是克努特的長遠設想,可最終事與願違。
英格蘭國王只是克努特這位外國君主的諸多職務之一,他長期在丹麥和挪威處理故土政務。為在自己離開時王國管理有序,克努特建立威塞克斯、麥西亞、東盎格利亞、諾森伯利亞四大伯爵領,委以諸多權力。
丹麥伯爵烏爾夫娶克努特的姐姐埃斯特莉德為妻,協助克努特建立帝國有功,深獲國王信任。來自蘇塞克斯的大鄉紳戈德溫與烏爾夫伯爵的姐姐吉莎結婚,效忠於克努特,鑒於這種姻親關係,戈德溫家族在克努特時代迅速崛起。克努特加封戈德溫為威塞克斯伯爵,1045年戈德溫的次子哈羅德?戈德溫森又獲得東盎格利亞伯爵頭銜,四大伯爵領中戈德溫家族就佔據了兩個,勢力蒸蒸日上。戈德溫的年收入只比國王少一點,成為英格蘭最富有、最強大的貴族。
克努特與愛瑪也生育了兩個兒子,1035年克努特逝世,長子哈羅德繼承王位(哈羅德一世),但他是短命國王,五年後病逝,次子哈德克努特繼任為王。哈德克努特體弱多病,隨時有駕崩的危險,母后愛瑪說服他,把滯留在諾曼底宮廷的異母哥哥愛德華接回來作為繼承人。
愛德華1041年返回英格蘭,第二年6月,哈德克努特真的病逝,愛德華陰差陽錯當上國王,威塞克斯王朝再次復辟。
(本文摘自段宇宏著《血王冠:玫瑰戰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澎湃新聞經出版社授權發布,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小島秀夫:糾結於勝負,遊戲將無法進化
※雅子與黛安娜:王妃的糾結
※賢二看世界 | 怎樣對治糾結的性格?
※新款勞力士與歐米茄腕錶,不正是商務男士所糾結的選擇嗎?
※項羽之二:一位糾結的英雄
※糾結的太極拳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位大佬的糾結關係
※和劉德華合作次數最多的女神,為嫁入豪門,一生與富商糾結
※糾結』的正確方式
※糾結嗎?
※娛記上線:王麗坤林更新?李易峰接戲糾結?朱亞文顧家庭?蔣勁夫無人管?王智資源差?
※價廉實用的「戰斧」為什麼讓美軍糾結?
※傳媒觀察:於歡案二審落幕,訴訟雙方的情懷,案情真相讓人糾結
※集糾結症和摸黨派主人作品:清新華貴氣質美的美式家終於出爐了 未完!
※價廉實用的「戰斧」為什麼讓美軍糾結
※和男上司難以言清的曖昧與糾結
※孟浩然詩中「仕」與「隱」之糾結
※項羽之一:一位糾結的英雄
※比特幣投資者的糾結:價格高企誘惑,但場外交易仍太「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