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寄書和淚折,紅閨此夜團欒月。蝶戀花·盡日驚風吹木葉
蝶戀花
盡日驚風吹木葉。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絕,那堪客里還傷別。
若道客愁容易輟。除是朱顏,不共春銷歇。一紙寄書和淚折,紅閨此夜團欒月。
這首詞表現天涯羈旅、遊子落拓的凄涼悲傷:在這裡,盡日狂風呼嘯,極目望去,天山腳下樹葉盡落,積雪盈丈,一片皚皚白色。漸行漸遠已經讓人愁不自勝了,更何況還是在行役當中的傷別。若想行人的客愁能夠停止,那除非是紅潤的容貌常在,不會像春花一樣地凋萎。而現在朱顏憔悴,春華銷歇,又當如何呢?寫好書信,含著眼淚折起,而此時不也正有人孤獨地對著團圓明月,懷念著我這遠在天山的人嗎?
此詞以低回婉轉、沉雄青剛的筆觸,描寫了人在羈旅之中的相思情懷。詞的上片寫華麗闊遠的秋景,暗暗隱含了思鄉之情;而到了下片直抒思鄉情懷。全詞大筆振迅,意境深闊,看似與納蘭的往日風格不符,但細細品味,依然是有著清淡似流水的情懷在其中。
上片起首的這句便是點名節令,「盡日驚風吹木葉」。可以從字句中判斷出這是秋天的景色,風吹落樹葉,寥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展現在人們眼前。而後又是一處蒼茫無邊的景色描寫:「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從遠近高低的不同層面,分別去描寫眼前所見到的景物,納蘭的這開篇前兩句彷彿就是一幅山水畫,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山脈,天山腳下,積雪盈盈,滿目蒼白,令人感受這景色的荒涼。蒼涼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著天地盡頭的除了山脈,還有凄涼與悲哀的情緒。
旅客的哀愁無法化解,在上片的最後一句話里,納蘭用了「不絕」來寫出愁緒的蔓延無期。「去去丁零愁不絕,那堪客里還傷別。」這一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了一幅十分寥廓而凄涼的秋季圖。
下片則是進一步通過抒情,將內心的愁緒表達出來,十分有力。「若道客愁容易輟。」如果想讓愁緒停止,那麼只有一個辦法,納蘭看似是抒情,其實是表達了內心的想法,「除是朱顏,不共春銷歇」。
原來,納蘭真正憂愁的是,紅顏已逝,人生匆匆。生老病死這樣平淡無奇的事情,在納蘭看來,別有一番感慨在心頭。所以,他借詞發揮,將內心的愁緒寫成一幅秋日圖,讓大家在他的描繪中,輾轉反側,終於在最後找到答案。
「一紙寄書和淚折,紅閨此夜團欒月。」寫好書信,擦乾眼淚,想到此刻遠方也定有一個人,在窗前痴等他這個遠在天山腳下的人。夜裡寂寥,最後哀愁都化作了相思之淚。
這首詞抒情深刻,造語生新而又自然。將詞里要表達的思鄉之情發展到了極致。在最後的一片哀思中,整首詞戛然而止。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是這首詞最大的特色。所抒發的情感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頹靡。
驚風:狂風。
天山:在新疆中部。此處是以天山代指塞外之山。
去去:一步一步地遠行,越去越遠。丁零:古代少數民族名,漢時游牧於我國北部和西北部。《史記·匈奴列傳》:「後北服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張守義正義:「已上五國在匈奴北。」此處是借指塞外極邊之地。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銷歇:衰敗零落。
納蘭詩詞
「最受歡迎納蘭詞容若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納蘭詞解讀」
詩詞 納蘭詞古文 唯美短篇隨筆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
※有一種尊重叫:守口如瓶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惆悵玉顏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時光,是一首回眸的詩!
TAG:納蘭詩詞 |
※直播爆料網紅閨蜜分手,自己卻被罵流產?
※詳解「最紅閨蜜團」怎是如何集體變紅的
※中國美:黃土地·紅閨女
※高貴典雅氣質非凡:粉紅閨蜜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