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座星光熠熠的科學紀念碑——《<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評介

一座星光熠熠的科學紀念碑——《<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評介

人類作為今天地球上的主宰,能夠超越其他一切高等動物的唯一標誌就是人類的智力水準。不同發展階段的智力水準是人類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基本保障。在接觸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從大自然中索取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切物質的過程中,人類的智力得以漫長而充分的發展。在有了語言能力的早期階段,人類交流智力的形式是近距離一對一的語言溝通和知識傳遞。而今天人類可以藉助高科技手段交流科學信息,實現遠距離群對群的知識快速擴散,甚至可以在瞬間將信息覆蓋全球的各個角落。沒有信息的交流,沒有知識的擴散,就不會有科學的發展,也不會有今天的人類社會。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科學刊物就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傳播科學信息和知識。在難以計數的科學刊物中,得到全世界科學家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學術雜誌就是英國的《自然》和美國的《科學》兩個刊物。而《自然》的問世(1869年)要比《科學》(1900年)早31年。《自然》雜誌堪稱科學刊物桂冠上最燦爛的明珠。


《自然》由英國著名天文學家約瑟夫·諾曼·洛克耶於1869年創刊。自創刊之日起,《自然》一直保持著不變的辦刊宗旨,即:首先,將科學研究和科學發現的重大成果呈現給公眾,並促使科學理念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更為普遍的認可;其次,幫助科學家自己,為他們提供自然科學各個分支在世界範圍內取得的所有進展的最新信息,為他們探討不時出現的各種科學問題提供交流平台。查爾斯·達爾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斯蒂芬·霍金等著名科學家的論文都曾刊登在這本學術雜誌上。從創刊初期,《自然》就曾報道從人類的起源到宇宙的結構、從遺傳學到核物理學研究等在內的諸多學科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可以說,《自然》是當今學術地位最高、流通最廣、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科學期刊。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麥克米倫教育和自然科研共同策劃編輯的《百年科學經典》叢書(Nature: 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精選了《自然》自1869年創刊以來至2007年間發表過的近千篇經典文獻,並翻譯成中文,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出版。縱觀該叢書的各卷目錄,其內容涵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和生物等基礎學科,以及這些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所衍生出來的新的研究領域,將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進展和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通過那一個個熠熠生輝的科學家的名字以及那一篇篇真實生動的研究論文,該叢書帶領讀者重溫近一個半世紀以來自然科學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從狹義相對論的提出到量子理論的日趨成熟,從同位素的發現到納米管的誕生,從研究太陽黑子到追蹤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進化論之爭到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從慶祝蘇伊士運河通航到憂慮全球氣候變暖……,所有這些都展示了人類科學發展長河一浪高過一浪,科學發展成就一代超過一代的趨勢。該叢書猶如一尊記載自然科學百年發展的紀念碑,以近千篇原汁原味的學術論文鐫刻下不朽的碑文,記錄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科學發展歷史上的光輝和艱辛。

今天中國科學的快速發展進入了呼喚大師的時代!科學家要成為大師,年輕科學工作者要成長,青年一代包括研究生、大學生和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都離不開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經驗的涵養。科學研究成功的先例,科學研究失敗的教訓,都是科學教育中的寶貴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百年科學經典》叢書無疑成為最寶貴的科學教材和科學研究成功的範本。收錄在該叢書中的達爾文的進化論文章,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文章,當代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的文章,克里克和沃森1953年最著名的有關DNA雙螺旋結構的文章,如此等等,都是經典不朽的科學成就。這些輝煌的科學成果的背後都隱含著科學家在科學征途上艱辛跋涉和不屈不饒奮鬥的故事,都將對科學工作者乃至青少年學生朋友科學素質的培養及科學觀的樹立起到重要的啟發和激勵作用。我衷心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關注這套叢書,通過叢書所倡導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讓更多的年輕人立志為科學獻身,成為明天的大師。


回顧《百年科學經典》叢書編輯和出版的過程,不難發現,該叢書要展現整個自然科學發展的概貌,選篇工作至關重要,遴選難度極大。據該刊主編菲利普·坎貝爾在「前言」中透露,遴選原則主要是文章的「重要性」,這些「重要」的文章不僅包括那些已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為科學發展帶來了重大變革的工作,也包括那些雖然最終被證實是「錯誤的」,但是真實地反映了科學發展的曲折過程,對後人有啟示和借鑒作用的研究工作。按照這個遴選原則,《自然》的前任主編約翰·馬多克斯從雜誌已發表的十萬多篇論文中選出了大約2000篇最有影響的文章。然後由時任《自然》顧問編輯的菲利普·鮑爾對這些文章進行刪減或增補,經過反覆斟酌確定能夠入選的文章。此外,他們還召集《自然》雜誌各個學科領域的資深編輯為收錄的每篇文章撰寫簡短的導讀來介紹文章的主要研究發現和研究背景。最後這些經典文獻經由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認真翻譯和嚴格審訂後出版。瀏覽該叢書編輯和出版的過程,我們能夠感覺到參與該工作的所有科學工作者及編輯們的辛勤勞動、不懈努力和巨大付出,而出版流程的嚴謹也確保了這套叢書的準確性、可信度和權威性。叢書以中英對照的形式出版,具有其更深層次的意義:通過原始的英文文獻把原汁原味的科學成果展示給讀者,讓其感受到最真實的科學發展歷程,由各個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翻譯並審訂後的中文譯稿則降低了專業文獻的難度,有利於不同文化、不同專業方向的學術交流。


值此書評完成之際,適逢該叢書1-5卷平裝本推出之時。原精裝十卷本叢書每捲動輒1000多頁,定價也比較高。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外研社把已出版的前五卷中的每一卷拆成上下兩冊,推出了定價更為親民的平裝本。在此,我也衷心祝賀該叢書平裝本的問世,現將平裝本的信息提供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閱。


叢書名:《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平裝本(前五卷上下冊,共十冊)

開本:16K(185*260)


版次:2016年9月1版1次


單本統一定價:168元


叢書總顧問:李政道


叢書主編: Sir John Maddox, Philip Campbell, 路甬祥

一座星光熠熠的科學紀念碑——《<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評介



上圖為平裝本(前五卷分上下冊,共十冊)的整體立體圖


李承森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植物學會會員


英國林奈學會會員


美國植物學會會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輸血科2017年度科研人才招聘
拋開自我記憶,融入群體意識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精準醫學方向博士後、研究助理招聘
年底啦,今年的研究有進展嗎?

TAG:科研圈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巨星與科學傳播
《環球科學》專訪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神經科學家李兆平
《科學》:給美國新任總統的六堂科學課
世紀傳奇化學泰斗蔡啟瑞辭世 曾三獲自然科學獎
科學爸爸美國學游第三站:拜訪冥王星發現的聖地
《科學》雜誌選出十大科學趣聞
科學家揭秘「人類來世第一眼」的科學
《科學世界》——新晉網紅道具
曾紅葵: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大科學」
基礎研究、哲學與科學傳播
中國古代最牛科學家:文武全才,精通科學研究,留下一部奇書
中國古代最牛科學家:文武雙全,精通科學研究,留下一部奇書
科學、計算科學與數據科學
趙鼎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
「科學+X」論壇:科學家與博物館的互動
年末巨獻:商務版《科學史譯叢》
李拓:科學認識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與文明擔當
物理 化學 材料 天文 地球科學 社會科學類
《奇幻科學城》揭秘「折出來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