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3年10月,阿以之間爆發第四次戰爭,這次戰爭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局部戰爭。戰爭初期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化,最終給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改變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

戰爭背景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侵佔阿拉伯國家大片領土,阿拉伯人再次品嘗到戰敗的滋味。以色列人閃電式的突襲雖然取得成功,卻在阿拉伯國家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阿拉伯人發誓雪恥,對以色列堅持不談判、不締和、不承認的「三不原則」。第三次中東戰爭硝煙剛剛彌散,一場更大的戰爭風暴卻已在醞釀之中。

以色列通過第三次中東戰爭獲得大量的土地,在新的土地上積極構建自己防禦體系。1967年底,以色列中將巴列夫在西奈修築了長達160公里的「巴列夫防線」。同時,為了防止敘利亞進攻以色列,在戈蘭高地,以色列依靠有利地形修築三道堅固的防坦克體系。以色列意圖利用這兩個軍事工事鞏固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戰果,減少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的威脅。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埃及元氣大傷,在阿拉國家中的威信開始動搖。當時蘇聯不能放棄自己的中東盟友,試圖通過對埃及的援助將其進一步控制,並擴展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埃及在戰爭之後不久就獲得大量蘇聯的援助,短短的幾個月,埃及飛機數量與戰前持平,獲得了大量更為先進的飛機、大炮和坦克,軍事實力得到極大提高。1967年8月,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召開,埃及從阿拉伯國家獲得大量的財政援助。至此,埃及軍事實力和經濟力量得到恢復。在這樣的背景下,1968年秋埃及開始對以色列發動「消耗戰」。

埃及發動「消耗戰」的旨在試圖阻止以色列將蘇伊士運河作為邊境線。起初,埃及通過炮轟和小規模襲擊取得一定效果,但以色列也對埃及的工廠、軍事設施進行轟炸。「消耗戰」一直持續到1970年,雙方接受美國國務卿提出的埃以停火三個月的計劃,即「羅傑斯計劃」。持續三年的「消耗戰」使雙方損失慘重,從而形成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

走向戰爭

1970年9月,納賽爾因心臟病逝世,薩達特成為埃及新的總統,這是一位強烈的民族主義者。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恥辱、國內政治壓力、美國對以色列偏袒和對阿拉伯國家的壓制都促使薩達特放棄政治解決阿以衝突的可能,薩達特認為只有通過戰爭打敗以色列,才能打破漫長的「不戰不和」局面。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埃及總統薩達特

然而,薩達特對以作戰的計劃並沒有獲得蘇聯的支持。70年代初,美蘇兩國都面臨嚴重的困難,美國被越南問題所困擾,蘇聯則面臨經濟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國尋求新一輪的緩和。美蘇都不希望中東地區再次陷入戰爭,蘇聯暫緩對埃及的軍事援助,導致薩達特制定的1971年作戰計劃被迫推遲。

但薩達特並未放棄武力收復失地的計劃,開始對蘇聯施加壓力。1972年7月,蘇聯在埃及的軍事專家和技術人員被薩達特驅逐出境。蘇聯始料未及,為了保住蘇聯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橋頭堡,蘇聯開始向埃及提供先進的導彈和武器裝備。蘇聯在勃日列涅夫的領導下,依靠軍事優勢開始全球擴張的腳步,逐漸形成蘇聯擴張美國收縮的格局。薩達特如願以償獲得先進的武器,開始準備對以作戰計劃。

薩達特最初決定在5月發動對以色列進攻,但這個信息被以色列情報部門所獲得,以色列發出動員令,因而薩達特推遲對以色列進攻。考慮戰爭的突襲性,薩達特和敘利亞阿薩德總統商議後,決定將戰爭推遲至9-10月份。9月,埃及和敘利亞簽署聯合作戰協定,計劃在10月6日開戰,這一天正是猶太教的贖罪日。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示意圖

圖片來源:kongjun.com

戰爭經過

當以色列全國都沉浸在宗教節日的氣氛中,全國暫停一切日常活動時候,埃及200多架飛機和2000多門大炮打破了這一節日的寧靜氛圍,轟鳴的炮聲拉開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帷幕。

埃及先發制人的作戰計劃,很快就撕開了以色列堅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線,以色列3個裝甲旅和1個步兵旅成為炮灰,數百輛坦克被擊毀。短短的3天時間,埃及控制了蘇伊士運河東岸縱深十幾公里的地區,出戰告捷。同時,敘利亞從北側發動攻勢,開闢第二戰場。敘利亞在1500門大炮和100架飛機的配合下,很快收復了戈蘭高地東部大部分地區。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埃及巧破天塹「巴列夫防線」

圖片來源:kongjun.com

受到阿拉伯國家軍事和財政上的支持,埃及和敘利亞取得戰場上優勢,以色列處於被動地位。然而,埃及出現一個致命錯誤,在10月9日突然停止攻勢,轉而修築陣地和防線,以色列因而獲得喘氣之機。9日以色列準備反攻,重點進攻敘利亞,13日以色列軍隊僅據大馬士革34公里。敘利亞形勢危急,埃及貿然出動多達1000輛坦克,離開導彈保護屏障去吉迪山隘進攻,從而陷入一場坦克大戰,結果埃及損失200多輛坦克,無果而返。

以色列根據美國提供的情報,找到埃及防守薄弱點。10月16日,沙龍將軍率領200人小部隊,迂迴埃及後方破壞了埃及導彈發射場,隨後大批以色列軍隊深入運河西岸,切斷埃及軍隊退路,從而取得戰爭的主導權。在聯合國壓力下和美蘇的干預下,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三國在24日停火,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

影響

這次戰爭的投入與規模遠遠超過前三次中東戰爭的總和,戰爭雙方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大約6000多輛坦克、1500架飛機和4000枚導彈。在短短的18天中,雙方無論是在兵員、戰備和財力方面都損失慘重。美國給以色列空運多達670種總重量多達2.3萬噸的物資,又通過海運提供了約3萬噸的物資。同樣,蘇聯給埃及和敘利亞方面空運多達900種約1.5萬噸物資,海運了約23噸物資。美蘇各自支持自己的中東盟友,利用代理人進行博弈從而避免正面衝突。

這次戰爭讓西方國家認識到阿拉伯國家的力量,改變了西方國家的中東政策。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給埃及和敘利亞提供兵力、裝備和財力支持,有利於阿拉伯國家把握戰爭的主導權。同時,阿拉伯國家將石油作為武器,造成西方國家1973年經濟危機,阿拉伯國家團結起來的力量震懾了西方國家。戰爭爆發後,阿拉伯國家實行減產、提價、禁運和國有化的措施,原油價格一路飆升,西方國家被迫調整中東政策。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埃及和以色列在戰爭後元氣大傷,兩國國內都面臨嚴峻的社會危機。以色列經濟混亂、通貨膨脹嚴重、國民收入減少、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從建國一直執掌國家大權的工黨政府垮台。1977年,貝京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取代了工黨的統治地位。埃及與蘇聯關係漸行漸遠,1976年,薩達特廢除了埃蘇友好互助合約,導致兩國關係徹底惡化。

美國看到這次戰爭中阿拉國家的力量,開始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改變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場。在基辛格「穿梭外交」的努力下,使阿以和談成為可能。這次戰爭後,中東地區形成新的地緣政治格局,可以說這次戰爭是現代中東國家關係的一個轉折點。

參考文獻

彭樹智主編:《二十世紀中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今日主筆 / 李明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阿拉伯人究竟過不過聖誕節?
以色列政壇「鐵娘子」梅厄夫人
聯合國通過反定居點決議,以總理稱其為無恥行為|周觀中東

TAG:中東研究通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蘇聯的陰謀?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第三次中東戰爭,一場以牙還牙的密碼戰
中東戰爭一共有幾次?中東戰爭的評價如何
中東戰爭中最為慘烈的一次
第一次中東戰爭是以色列軍事
揭秘:中東戰爭一共有幾次?中東戰爭對油價的影響!
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60周年 美蘇開始主宰全球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以82:0空中屠戮!
美國以色列警惕不足,第六次中東戰爭將遭盟友暴虐
F-4「鬼怪」戰機稱雄中東戰爭
解密東北軍慘遭蘇聯紅軍完爆:中東路戰爭為何輸得這麼慘?
中東的新「三十年戰爭」要爆發了?
史上五大凶將:多爾袞第五,張獻忠第三,第一位兇悍無比震動中東
如果第六次中東戰爭是否爆發?中國該如何應對?
以敘邊界練兵,難道這會是第七次中東戰爭的前兆?
「東北亞」將成取代中東的多事之地:戰爭威脅絲毫不亞於中東
庫爾德公投,中東再添戰火?美國這步棋夠狠,中東戰爭無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