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優美的詩句描寫的是滕王閣上的景色,滕王閣和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而這句詩出自王勃所作的《滕王閣序》,該序和滕王閣文以樓名,樓以文傳;譽滿當時,聲貫古今。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滕王閣坐落在江西南昌,但你可知道,這個樓是個仿品,最早的滕王閣在山東滕州。

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封到山東滕州,故為滕王。李元嬰喜歡建造亭台樓閣,封到滕州後,就在當地建造了滕王閣。

後調任到江南洪州(現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就在當地又仿製了一座滕王閣。人們登在閣上,只覺得好像騰雲駕霧,置身於重霄之上一般後來李元嬰又調任到四川閬中,又在當地修建了一座閬中滕王閣。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游新民作

那為何這三座滕王閣唯有南昌的這座得享大名,成為「江南名樓」呢?

這當然有賴於王勃的千古絕唱。這篇由駢體寫成的詩序,筆力明快、風格清新、氣勢浩蕩,堪稱典範之作。但是滕王閣的屢興屢廢,和歷史上歷朝的興衰也不無關係。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滕王閣始建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滕王閣屢廢屢興,先後修葺次數達到29次之多,其中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清閣於1926年被北洋軍閥焚毀,今閣系第29次重建。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唐宣宗大中二年夏,滕王閣首次毀於大火,雖派人前往撲救,但因火勢熾烈而未撲滅,初唐之閣蕩然無遺。當時的江西觀察使紇幹當即決定在原址上重建,重建工作於次日便開始,於同年八月竣工。重建的滕王閣規模略有擴大,並增加了不少附屬的建築,如郵驛、廳、軒、小閣、江亭等。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唐代滕王閣

大中二年重修的這座滕王閣規模宏麗,也最為堅固。經260餘年,直至宋徽宗大觀年間才加以重修。南宋時,滕王閣被改建於城牆之上。元姚燧《新修滕王閣記》謂宋閣「其基城為閣??大抵非唐屋矣。」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宋宮廷畫中的滕王閣

南宋時期,內憂外患,國事日非,滕王閣亦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元代滕王閣其修建可考者,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及元順帝元統二年(1334年)兩次。

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元統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兒游登滕王閣,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 元 夏永 滕王閣圖

波士頓美術館藏

明朝初年,元代的滕王閣遺構猶在。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擊敗陳友諒,曾在滕王閣上大宴文武群臣。但因為江岸坍塌,後為了防禦,南昌沿江的城牆內移去江三十步,滕王閣則由於年久失修,風飄雨淋,「頹壓以盡,遺址頗淪於江」。

正統初年,江西布政使吳潤重建,改閣名「迎恩館」。滕王閣在當時可謂是名實俱亡。

明代宗景秦三年(1452年),迎恩館毀於大火。巡撫韓雍於是在館之東岸,改構「西江第一樓」。「西江第一樓」在明憲宗成化元年(1468年)已圯壞。這次重修,蓋易舊製為閣,規模宏大。於是人們復稱之曰:滕王閣。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 明 仇英 滕王閣圖

在此之後滕王閣又因大火和戰亂而數次修葺。而到了清朝的時候,滕王閣的興廢則更為頻繁,前後有十三次之多。據史料記載,滕王閣在清朝曾經毀於火災七次,遭兵燹兩次,自然損壞而傾圯四次,毀後均又重新修葺。單是在康熙年間,滕王閣就曾經四次毀於火災,得益於康熙盛世,每次損毀後均又重建。

太平天國時期,這裡曾經是大軍交戰的地方,滕王閣因為戰亂被毀的乾乾淨淨,不過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沒錢去好好修繕滕王閣了,所以修得馬馬虎虎。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滕王閣最後一次損毀是在1926年,當時的北洋軍閥怕城外的建築為革命軍所用,得以居高臨下便於攻城,於是就用大火將城樓給燒了,大火連綿三日,江岸十里一片火海,長達十餘里的城外街巷盡成焦土。處在章江門外的滕王閣也難以倖免,就這樣焚化為灰燼了。

滕王閣的再次重修,就到了新中國建成以後。1942年的時候,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和其助手莫宗江考察江南古建築時,曾路過江西,並繪製了《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其中包括彩色透視圖一幅,平面、立面及斷面圖七幅。1957年江西省文化部呈送《重建滕王閣意見書》,確定以1942年梁思成、莫宗江的設計方案為基礎重建滕王閣。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得知此消息後,梁思成特別提示省文管會:「滕王閣原是建在城牆上的,因此重建時也應為它建一個高約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以代原來的城牆。」

然而,時局動蕩,加上之後的多次重修滕王閣的計劃都未能實現,直到1983年,重建滕王閣的決議才正式提到議事日程,並成立重建滕王閣籌備委員會,1985年奠基重建,1989年完工。至此,滕王閣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風雲,才真正重新以他的雄姿屹立於江南。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梁思成1942年繪製滕王閣復建設計渲染圖及草圖

滕王閣在歷史上建而又毀,毀而復建,先後修建達29次之多。而滕王閣之所以沒有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還要得益於其本身所包含的中華文明的光輝。梁思成就曾在書中寫到:「:「建築是人類一切造型創造中最龐大、最複雜,也最耐久的一類,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藝術更顯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噪天下,從此文以閣名,閣以文傳。而閣其本身,也在歷次修葺中深深的烙上了時代的烙印,每一次閣樓的再修葺,都是一次對美的探索和再創造。

中國有3座滕王閣,最有名的是贗品,被毀28次每次都能重建起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文保 的精彩文章:

這個家族十二代全是首富,財產之多驚動慈禧,成功秘訣只有兩個字
探秘中國神秘民族莽族:愛吃老鼠蝌蚪,如今僅剩百人
山西一古城建在河中間,不懼槍和炮,只因牆壁里加了一種生產廢料
為孝敬母親他把老宅山寨成故宮,在牆壁塗一原料避殺身之禍
河南一六百年古村,村民為避難改姓竟是成吉思汗後裔

TAG:百代文保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史上最有錢的10個女人,第一竟然是中國的?
失蹤兒童中國每年20萬,美國卻能找回98%,就因為一個人一個產品
60年來,4位皇帝都沒有碰過的東西,最終導致中國落後的局面
這裡有全中國最會吃的人,每一口都在增壽,最低85歲!驚嘆
她是中國歷史上最最最有福的皇太后,上下兩千年,沒有第二個
一個中國人的年號,居然被外國文人用了265年,太感動了
英國鯉魚13年被釣上來63次,幸虧你不在中國
印度給中國起了個國名,中國一口氣給他起了38個
世界第一家族,延續了2000多年,至今依舊有後代在中國做高官
052D數目將出現翻倍:中國海軍還有四個弱點 特別是最後一個
中國只有兩個朝代得國最正,一個是漢朝,一個是它
99%的中國人沒看過:100年前的中國,原來是這樣子的
他是成就最高的開國少將,一個決定影響了中國幾十年
中國最後一個名士,這種人以後再難有了
日稱中國有殲20沒啥了不起 這個缺陷將付慘重代價
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個世界第一:99%的國人竟然都不知道
專家稱人類僅存30枚氫彈都在中國:送兩顆過去,日本國就沒有了
曾震驚中國畫壇,為郭沫若一生摯友,他「一百年來最重要的中國畫」被拍出2.3億元的天價
這個國家欠中國2.6億還沒有還,卻開著中國人都買不起的豪車!
因為她,中國才有了「太后」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