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短最悲劇的造反行動,僅三天就失敗身死
中國歷史時間長,朝代多,據說造反次數之多,頻次之密,在世界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毫無疑問造反是個高風險的工作,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干這個,但成功的無非那麼幾個,剩下的,都免不了悲慘的結局。在這些失敗的案例中,有一例顯得那麼與眾不同,令人不忍直視:一個足智多謀的將軍,手握二十多萬重兵,卻僅僅造了三天的反就失敗身死。這大概是史上最悲劇的造反行動了。
.
1
持續時間長達三天的造反
公元263年,曹魏發動了對蜀漢的最後一戰,十八萬大軍由三位將軍率領,以黑雲壓頂之勢展開了攻擊。不久魏國老將鄧艾偷渡陰平,直下成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很快鄧艾就被人告發有謀逆之嫌,於是此次伐蜀戰役的主將鍾會派人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鄧艾,並將其押解北上。
公元264年的正月十五,鍾會進入成都。
之後,作為司馬昭心腹的鐘會給了老闆一個大大的驚喜:他反了!
在進入成都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日,鍾會把魏國參加戰役的高級將領和蜀國的官員請到朝堂上,然後猝不及防地拋出了一道郭太后的遺詔,說是讓鍾會起兵廢掉司馬昭。魏蜀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響應。鍾會也不客氣,讓自己的親信代領諸軍,然後把仍在震驚中的眾官員關入小黑屋,關閉了城門宮門,派重兵把守。
這時候魏國的諸位將領才緩過神來:這小子是要造反啊!
被關押的將領里有一個叫胡烈的,想辦法給兒子胡淵發了條簡訊,說鍾會挖了個大坑,要把魏國的士兵都殺掉然後推坑裡埋了。胡淵一看這不得了啊,就把這個消息散布了出去,一夜之間,幾乎所有魏兵都聽說鍾會要殺人埋屍了。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於是士兵們自發組織起來,在正月十八這天發動了反叛亂的叛亂,鍾會及其一小撮造反集團很快就死於亂軍之中。
至此,此次造反行動正式宣告失敗。從正月十六起事,到正月十八失敗,兩頭都算上,也只有三天。
短短三天時間,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武將謀反持續時間最短的尷尬記錄,這是任何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反叛者都是無法接受的。
毫無疑問,鍾會是個很聰明的人。
他生長於名士之家,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曾被司馬師稱讚為「王佐之才」。
他出仕後的經歷也很亮眼:曾參與平定兩次淮南叛亂,在平叛過程中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可謂出了不少風頭;幫助司馬昭粉碎了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成功成為了司馬氏的心腹;公元260年升遷為司隸校尉,官位雖然不高但很有實權,朝廷大小事無不插手;公元263年魏國發動滅蜀戰役,被任命為大軍的主將。
由這份履歷表可以看出,鍾會確實是個聰明且有能力的人。按說這樣的人一般都謀定而後動,滴水不漏。現在搞個叛亂竟然三天就玩完,這發揮實在是太失常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影視人物劇照。鍾會
(圖)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謀士、書法家,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2
鍾會的造反為什麼會失敗
可能很多人都能感覺出來,鍾會這次造反,準備不充分。
這確實是行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但準備不充分的原因就比較奇葩了:造反這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大事,他竟然是臨時起意干出來的!
具體來說,在魏國的滅蜀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鍾會確實有了反心;但在滅蜀戰役之前,甚至在鄧艾攻下成都之前,鍾會應該都沒有想過要造反。
這要從魏國攻蜀的起因說起了。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兩國之間的衝突,這場戰爭的背後,是政治上的訴求。
這場戰役發生的三年前(公元260年),當時在位的魏國皇帝曹髦由於實在無法忍受司馬氏的專橫跋扈,準備武力討伐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反鎮壓,年輕的皇帝也被司馬昭的手下弒殺。
這件事一下子把司馬昭頂上了風口浪尖。
雖然當時的情況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從名義上講畢竟曹為君司馬為臣,這種赤裸裸的弒君行為是政治上不正確的,嚴格說來屬於大逆不道。
司馬昭為了撇清自己趕緊殺掉了直接弒君之人,但仍然處於巨大的道德和輿論壓力之下。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只能想辦法把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並立下大功,才能擺脫輿論危機,進而在政治上進一步積累篡位資本。
於是司馬昭看上了蜀國這個軟柿子。
影視人物劇照。司馬昭
(圖)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為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晉景帝司馬師之弟、晉武帝司馬炎之父。
所以,伐蜀之役的政治意義要大于軍事意義。
司馬昭一開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這場大戰役獲取政治利益,而不是非要把蜀國怎麼樣。
鍾會作為司馬昭的心腹,對此洞若觀火。他並不是個老實人,此時也確實已經有些飛揚跋扈,但他是明白領導的真實意圖的,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沒有太多想法。
也就是說,他在戰役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要搞大事,因為他對伐蜀戰役的定位和司馬昭一樣,也是積累資本,而並非要藉此謀反。
蜀漢面對魏國的攻勢全面收縮防守,姜維等一干蜀將放棄了漢中,全力退保劍閣,使得鍾會久攻劍閣不下。此時魏國已經得獲取了漢中之地,司馬昭也因此而進位晉公並加九錫。
九錫是什麼東西大家都懂的,可以說這時候司馬昭已經達到了積累政治資本的目的,戰爭主要目的已經達成,所以鍾會已經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了(史載「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這進一步說明直到此時鐘會都還是沒有野心的。
但一根筋鄧艾卻很不解風情,他偷渡陰平,一不小心把成都連鍋端了。這下瞬間把事情搞大了。蜀國政權已經不存在了,當把鄧艾拿下以後,鍾會幾乎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人。於是他的野心也一下子膨脹了起來,對一個參謀型人員來說,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可能不會再有機會了。應該說,直到此時鐘會才有了反意,才開始做造反的準備工作。
說實話這樣的機會確實難得,但也確實是個意外,所以沒有給鍾會太多的準備時間。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參謀型人才畢竟不是造反的料,鍾會在準備過程中簡直昏招頻出。
他沒有花時間爭取魏國參戰將領的支持,而是簡單粗暴地將他們一概關押起來,這就相當於給自己埋了個大雷。姜維曾建議他乾脆把這些將領全殺了以絕後患,他又猶豫不決,沒能下手。
魏軍士兵大多是關中人,心戀故土,鍾會也沒有想辦法安撫軍心,而是放任謠言流傳。可以說鍾會在匆忙之中連一些關於造反的基本常識都忘了,在聯繫舊部、打壓異己、構築工事、徵集糧食、據守城池等準備工作統統沒有做——或許來不及做——的情況下,項目就匆匆上馬,此時作為鍾會頭號心腹共謀大計的人竟然是蜀國人姜維,真是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所以鍾會的造反,主謀本人幾乎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和規劃,起事之前基本上沒有做任何準備工作,也沒有獲取全國全軍上下的任何支持,失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魏滅蜀之戰
3
鍾會為什麼要造反
鍾會為什麼造反,這個問題也是歷來爭論的一個焦點。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與愛,更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造反。只有足夠充分的理由,才會支持鍾會即便萬分匆忙仍然要幹上一票。
首先,鍾會的行為,是有社會基礎的。
大家都知道,鍾會的老闆司馬氏,和司馬氏的老闆曹氏,其得國的手段都是不太光彩的。曹氏架空了漢朝皇帝,最終篡位;司馬氏又架空了曹魏皇帝,眼看著也要上位了:這都給臣下作了個很不好的榜樣。你能做初一,我為什麼就不能做十五?
當時的政治土壤,是很容易滋生反叛的種子的。
從王凌到諸葛誕,已經反了好幾撥了,鍾會只能算趕了個晚集。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鍾會手握大量資源之後會有些想法,並非不可理解。
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認為鍾會是忠於曹氏的,他造反的目的是為了復興曹魏。
個人認為這個觀點非常值得商榷。
鍾會跟司馬氏的關係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無論是司馬師還是司馬昭時代鍾會都非常得到重用,並且雙方私交也甚密。255年司馬師在征討毌丘儉的時候病亡,魏帝想趁此奪取司馬昭的兵權,也正是鍾會出謀劃策,一舉粉碎了魏帝搶班奪權的陰謀。
從這些史實中,很難看出鍾會有忠於曹魏的跡象。
鍾會造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對自身利害的考慮。
鍾會曾說過,「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
他擔心的是自己功高震主,難免鳥盡弓藏。
他雖然是司馬昭的心腹,但這種關係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是不靠譜的。
史書記載在鍾會帶兵前後不少人都提醒司馬昭要當心他,當時的鐘會雖然未必有反意但這種風聲他不可能沒有聽到,也不可能沒有想法。同時他作為司馬昭心腹的位置逐漸被賈充等新貴所擠占,這都加深了他的危機感。
曹魏
(圖)魏國(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事實證明司馬昭對鍾會確實也並不放心。
鍾會剛進入成都就收到了司馬昭的來信,信中司馬昭表示他擔心鄧艾不服命令,於是親自率十萬大軍駐紮在了長安,並表示「咱倆很快就能見面了」。
明眼人都知道鄧艾是個幌子,司馬昭擔心的其實正是鍾會。以當時的通訊速度,司馬昭進駐長安肯定是在鍾會進入成都之前,也就是說司馬昭早就對鍾會不放心了,不等鍾會明確表露出反跡就已經有了行動。這自然嚇到了鍾會,成為了他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域加成。
蜀地交通不便,外面想打進來還是很困難的。
鍾會本人就是這樣,要不是鄧艾兵行險招,他很有可能連成都城牆的邊都摸不著。所以說蜀地就是容易讓人有搞割據的想法,漢末最早形成割據勢力的軍閥之一就是益州牧劉焉,後來劉備也據此而立國,三分天下有其一。
鍾會覺得自己就算造反不成功,也能退回蜀地學劉備偏安一隅。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試一試?
所以,鍾會的造反,在行為上看雖然是臨時起意,但從動機上講,卻也是事出有因。
只不過他對形勢判斷不準確,準備不充分,雖有地利但毫無人和,匆忙行事,以至於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悲劇,還搭上了自己和鄧艾、姜維三大牛人的性命,真是令人慨嘆不已。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飲馬江湖
※在TNT炸藥誕生前,日本曾憑藉這種武器成為殺戮之王
※唐朝為何多美女,讓現代「菇涼」都自嘆不如?
※歷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將,連崇禎帝都為她親筆題詩
※北洋水師雄霸亞洲卻不經打,原因竟是出在這一環節里
TAG:歷史品讀 |
※歷史上最短最悲劇的造反行動,僅三天就失敗身死!
※歷史上真實的商鞅,最後被一步步逼的造反身死
※史上最具實力三大將:造反很容易,卻被皇帝幹掉,臨死韓信最後悔
※歷史上最悲催的免死金牌,將軍拿到手就造反,失敗後橫劍自殺!
※歷史上最忠心的三個人,他們要造反,隨時都可以獲得成功
※考不上就造反?盤點史上最牛逼的落榜生!
※考不上就造反?盤點史上最牛的落榜生!
※史上最坑爹的造反,軍隊接手後聽到一謠言,僅三日就大敗了
※天下最慘三皇帝:一位頂撞大臣挨罵,敬灑不吃挨揍,造反不成被囚,最後禪位後還被毒死
※古代最喜歡造反的省,叛亂十幾次,但是一動亂皇帝卻都爭相往這跑
※史上最「二」的將軍,皇帝剛賜免死金牌,就起兵造反,死的相當慘
※中國歷史上最強家族:兩次造反失敗卻相安無事
※他是一代梟雄,卻因巫婆一個預言起兵造反,最後悲劇收場
※古代這類人最愛造反,但卻沒一個成功的!不是農民!
※我国史上最能造反的省份,山东只排第二,第一成功率极高!
※五代十國第一猛將,因受小人妒忌被破造反,最後遭車裂死無全屍!
※此人因為上錯床!最後不得不造反當上皇帝?
※滅蜀三人,一人造反失敗被殺,一人冤屈而死,只有他安享晚年
※歷史慣出來的壞毛病:沒有錢就造反,有了錢就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