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們與他們道別
編者按:
每到歲末做逝者盤點,都會再一次驚訝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重要人士在同一年裡離我們遠去。
《財新周刊》「逝者」欄目每周刊發兩篇文章,一年50期雜誌,就有了100篇紀念。再加上有些逝者因分量太重我們另外做了紀念專輯,記錄下的遠逾百人。
想要在其中選出一些回放給大家看,但似乎怎麼選都是遺憾的。每一段生命里有那麼多故事,每一個人都帶給我們如此多記憶和影響,每一個都不應該被遺忘。是他們,共同塑造了此時此地的我們。
【政經篇】
2016-3-6 逝世
南希?里根(1921-2016)美國前第一夫人
南希對里根的影響難以衡量,因為這種影響是內化的。有人說,是南希讓里根和戈爾巴喬夫發展個人關係,推動了「冷戰」的融化;也有人說,里根公開承認秘密對伊朗出售武器的「伊朗門事件」,是聽從了南希的意見,力排幕僚眾議。
約翰·克魯伊夫:歐洲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星
2016-3-24 逝世
約翰·克魯伊夫(1947-2016)荷蘭足球運動員、教練員
克魯伊夫是首個三次獲得歐洲「足球先生」殊榮的球員,他一生中曾奪得無數冠軍,但這位歐洲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星的榮譽室里,卻缺少一個分量最重的獎盃,這註定將成為他最大的遺憾。
2016-4-3 逝世
塞薩爾·馬爾蒂尼(1932-2016)義大利足球運動員、教練員
似乎一個時代結束了,但馬爾蒂尼父子與AC米蘭的傳奇因緣仍在流傳。「1950年代至今,米蘭總有一個馬爾蒂尼。」在AC米蘭18次意甲冠軍、7次歐冠冠軍中,分別有11次和6次留下馬爾蒂尼家族的印記。老馬爾蒂尼辭世後,AC米蘭官網稱:「他這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體育、足球和米蘭。」
2016-6-3 逝世
穆罕默德·阿里(1942-2016)美國拳擊手
阿里給重量級拳擊帶來了罕見的美感,「蝴蝶般的步伐,蜜蜂般的攻擊」永屬於他;拳台之外,他為黑人群體而戰,參與社會公益,與病魔抗爭。他留給世界的偉大,不止於拳台。
2016-6-18 逝世
吳建民(1939-2016)外交家,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外交學院院長
2003年離任前夕,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破例在總統府愛麗舍宮接受吳建民辭行,並親自授予他法國榮譽勛位團大軍官勳章,這是僅次於法國總統授予外國元首的十字勳章的全法最高表彰獎,而授予一位離任大使是破天荒第一次。
2016-7-17 逝世
王郁昭(1926-2016)農村改革先行者、實幹家
他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萬里領導安徽農村改革、鳳陽小崗農民率先實行的農業大包干到戶密切相聯。他任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十年,為組織社會力量推進扶貧盡心竭力,2005年獲第三屆中國消除貧困成就獎。
2016-8-16 逝世
若昂·阿維蘭熱(1916-2016)國際足聯前主席、國際奧委會前委員
是他開創了現代足球的新時代,也是他把FIFA打造成世界上最有錢最有權的單項體育組織,一個足以與國際奧委會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他如教父般,君臨足球的天下。
2016-9-28 逝世
西蒙·佩雷斯(1923-2016)以色列前總統
與拉賓、阿拉法特攜手開拓「勇敢者的和平」,在1993年達成歷史性的奧斯陸和平協議,豎起巴以和平里程碑,使佩雷斯獲得199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致力於追求地區和平的熱情、韌勁和努力,雖然飽受內部政敵非議,卻贏得他們由衷的尊敬。
普密蓬:暹羅日落
2016-10-13 逝世
普密蓬(1927-2016)泰國國王
70年間,他的畫像出現在泰國每一家商店、每一家餐館、每一棟建築、每一條高速公路;他享有整個泰國的愛戴,一半父親,一半神明。
2016-11-25 逝世
菲德爾·卡斯特羅(1926-2016)古巴革命領袖
各方對這位富有爭議的革命領袖評價不一,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的,是菲德爾在20世紀拉美歷史乃至全球歷史中都留下了濃重一筆。
【社科篇】
2016-2-11 逝世
孔飛力(1933-2016)歷史學家
他作為一個研究者,在一個史學不斷更化的時期,他的視野和方法使得他既能重構歷史,也能詮釋歷史。也就是說,躺在塵土裡的叫魂檔案,只有在他手裡才活了起來,成為他解剖刀下的風景。
2016-3-13 逝世
希拉里·普特南(1926-2016)美國哲學家、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
「缸中之腦」的絕妙構想,出自當代美國著名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的名作《理性、真理與歷史》。毫無疑問,普特南是一個充滿奇思異想的哲學家。
2016-3-12 逝世
羅伊德·沙普利(1923-2016)美國經濟學家、2012年諾獎經濟學獎得主。
2012年獲諾獎時,他自謙,「我認為我是數學家,而這個獎項是頒給經濟學者的。我一生中,從來沒有上過一節經濟學課程。」但《經濟學人》寫道,「沙普利先生有可能堅持認為他自己是一位數學家,但是他無法避免因他對經濟學作出巨大貢獻,而被我們長久地銘記。」
2016-6-27 逝世
阿爾文?托夫勒(1928-2016)美國未來學家、社會思想學家
未來學由此誕生。《未來的衝擊》銷出600萬冊,被翻成十幾種語言,將托夫勒帶到全世界的聚光燈下。它和1984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及1990年出版的《權力的轉移》(Powershift)一起,構成托夫勒的「未來三部曲」,刺激了對未來預測的巨大需求。可能最全身心擁抱未來學的就是以矽谷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了。按照流行的說法,如果你在一家現代公司里做管理人員,而沒有花時間像一個未來學家一樣思考的話,那就意味著失職。
2016-7-6 逝世
李元(1925-2016)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科普活動家
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國際永久編號第6741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李元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中國科普工作者的名字命名天體。《人民日報》當時刊發的消息用了這樣一個標題:「我國科普作家名掛太空」。
2016-7-8 逝世
麥克尼爾(1917-2016)美國歷史學家、全球史開山學者
《西方的興起》出版後,受到西方學術界的廣泛好評。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休?特雷弗-羅伯在《紐約時報》撰寫書評說,「這是迄今敘述和解釋整個人類歷史中最富學識、最富洞察力、最振奮人心和最引人入勝的著作」。就連持「文明孤立發展觀」的湯因比也稱讚說,「這是我所知世界史中最為清晰透徹之作。我確信任何讀這本書的人,將會對塑造當今世界的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進程獲得更深邃的洞察力。」
萊因哈德·澤爾滕:有界理性打磨出完美均衡
2016-8-23 逝世
萊因哈德·澤爾滕(1930-2016)德國經濟學家,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澤爾滕使我們知道,如果你追求一個近乎完美的指導行動決策的規範理論,你就很難得到一個在現實中對每時每地的任何行為都有很強解釋力和預見性的描述理論。因為完美理性的表現只能是有限的,甚至是惟一的。
2016-8-24 逝世
錢永健(1952-2016)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錢永健的工作,從上世紀80年代一開始就引人矚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請做學術報告最多的科學家,因為化學和生物界都愛聽他的報告,既有技術應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2016-9-7 逝世
葉秀山(1935-2016)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社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傳統哲學既是葉秀山的興趣,也是他的關懷。他反對簡單化的比較研究,而強調貫通:讓兩方面的材料自己說話,他則擔任主持人。他讓道家與海德格爾交流「存在」,讓儒家與列維納斯商量「倫理」。他批評中國傳統哲學把本是純粹的、形而上的問題降到經驗的世界來,把本不是經驗理智所能夠解決的問題,用一個「知」字籠統地加以解決。
托馬斯?謝林:貢獻博弈論大廈的基本構件
2016-12-13 逝世
托馬斯?謝林(1921-2016)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諾獎委員會頒獎詞指出,「謝林的研究表明,一個參與人通過過分惡化自己的某些選項反而改善了自己的處境,反制的能力比抵抗攻擊的能力有用,不確定的反制比確定的有效。這些洞見被證明與衝突解決和避免戰爭的努力高度相關。」
※張釗維:給水以生命
※楊渡對話陳冠中:1949 文化南渡與台灣
※《羅曼蒂克消亡史》原著告訴你「童子雞」的結局
※刀爾登:新的旅行
※《納粹醫生》:白衣天使為何變成惡魔
TAG:財新文化 |
※2016,感謝有你 2017,我們精彩繼續
※「2016年我們走在弘道路上,2017年我們繼續努力!」
※告別2016,你好2017
※2016,我們一起經歷的謠言
※數據總結|告別2016,我們會在2017更好更強大
※感謝2016讓我有勇氣迎接2017,致自己!
※在2016年的最後,我們用1首歌和15張畫懷念他們……
※關於潮流,我們找了100位潮人示範了他們的2016!
※2016,感恩有你!
※這就是2016年的你
※告別2016,擁抱2017!
※那些能讓你從2016笑到2017的笑話
※2016不是結束,2017隻是開始——寫給這個大時代里在外打拚的你
※拜年啦!2016有你,2017向前
※這10隻口紅從2016火到2017,你有哪只了?
※他們,帶走了2016年,我捨不得
※2014-2016年英國金融碩士排名對比!我只是想要100%的就業,難道有錯么?
※2016再見!2017我希望
※2016,我們默默成長;2017,科學仍是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