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評《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抉發傳統文化的現代維度

評《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抉發傳統文化的現代維度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現實價值的認識問題,再次鄭重而急切地擺在知識分子面前,如何科學地詮釋和合理地闡釋這一嚴峻問題,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華民族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評《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抉發傳統文化的現代維度


牟鍾鑒先生(圖源於網路)


牟鍾鑒先生的《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一書,是近年來學術界對這一問題較為權威的回應與解答。該書第一部分聚焦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以儒家思想為基準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並聯繫我國當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鞭辟入裡的剖析,讓人們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要義和主要特徵;第二部分堅持體用結合的治學理念,直面當前社會矛盾與亂象,著重探討中國文化應對之道,分別從理論層面和實踐角度予以審視與剖解,正如牟鍾鑒先生在書中寫道:「我在努力用時代精神激活儒學的恆在價值,以實現明體達用的目標」,「我並不期於本書系統完美,卻可說它們是從自我精神生命深處流淌出來的,內含著真誠的人生體悟,也許對世人和青年走近孔子儒學有些參考作用。」《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一書的緣起,即是鑒於部分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情緒化自戀情結,作者認為這種自戀情結是阻止中國文化演進的一大障礙,而要精準描繪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下圖景,必須深入考察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系統總結其內在規律。


本書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下精神表現,而統攝和貫穿《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全書的中心觀念是文化過程論。在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牟鍾鑒先生不僅採用了由湯因比發軔的文明比較方法,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夤緣比照,而且將中國文化置於整個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予以打量,釐定和確認其時代方位。在書中作者集中批評和有力駁斥了上個世紀80年代部分保守主義學者提出的中國文化可以替代世界其他文化的陳腐觀點,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穩定不變的固執論斷,明確指出不同類型的文化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相互融合,且在起源上具有同質性,換言之,中國文化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原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史。



評《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抉發傳統文化的現代維度


在論證這種「關係」和「過程」時,牟鍾鑒先生推斷出顯然是本書的核心性結論:中國文化從其歷史進程來說是向統一方向發展的,各民族文化生命歷程的積聚最終鑄造出一個屬於整個中國的大文化,即大中華文化。作者以文化過程論為方法來界定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與特徵,並將其生命歷程劃分為若干階段,闡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為性和在人類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我國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的現實功效。現代混沌理論表明:事物發展是必然與偶然、確定與隨機、有規律與無規律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命運是:它完全可以被學者所預測所感知所確認,絕非處於可知與不可知的中間狀態,假如從古至今的中國文化其發展確實存在著某種範式,這個範式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由於某種原因發生突變,這是值得深思和關注的,因為按照非平衡系統的自組織理論,任何系統在嬗變過程中,當處於穩定的量變階段時,必然性肯定居於支配地位;當系統達到質變的臨界點時,偶然性無疑居於支配地位。


本書是以儒學為主的中國文化精神來應對當代的各種問題,牟鍾鑒先生在書中認為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提出以人為核心、以「新仁學」為道統,通過重建以「仁恕通和剛毅」為表徵的核心價值體系,整合多元思想、彌合認識分歧、培養健全人格、規範社會秩序、化解各種問題。也許作者提出的觀點並非都是合理的,但毫無疑問,這種思考與探索卻非常有價值。牟鍾鑒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探尋,無論就其使用的方法還是得出的結論都是具有啟示性的。《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一書提醒我們,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以儒學為價值核心的中華文化將呈現出更加非凡的生命力,將使國人在當代中國發展振興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文/劉金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證特區報 的精彩文章:

TAG:深證特區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文化:中國傳統代表文化——中藥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古代扳指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涅槃重生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四神獸
中國傳統文化——扇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
唐詩與中國文化精神
詩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應該得到傳承和發展
歷代中國文人筆下的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
《傳家本事》: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型
傳統與當今文化的精髓—翡翠財神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航發質量文化手冊》發布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民族特質和風采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