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盡40年光陰只熬了一碗紅糖,然而99%的人都不知道他這門手藝。這份火焰邊的堅守,也可能再也找不到傳承人……
老人將事先埋好的線輕輕一扯,
一塊塊紅糖竟然就這樣……跳了起來!
要不是親眼見到,司馬怎麼也不會知道,真正的紅糖是這樣做出來的。
眼前這個在雲南深山裡,做了40年古法紅糖的「老仙人」叫王秀華。
身材瘦瘦小小的,個子也不高,一笑就露出一排大牙。57歲的他是巧家古法小碗紅糖傳承人之一,他也是王氏家族第四代製糖人。
但也可能是最後一代。
《中國土特產大全》記載:紅糖「以巧家小碗紅糖和彌勒縣竹園紅糖質量最佳,色彩鮮,式樣好、雜質少,馳名全省,並遠銷青海、西藏等地區。」這裡說的巧家小碗紅糖,就是老人手上的這門手藝。
王秀華一家五代製糖,說他從小泡在「蜜」里長大,一點也不誇張。
18歲那一年,就跟著家裡的老師傅開始學習製糖,可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只不過他學了整整五年,才成為一名合格的糖匠。
司馬得在這裡尊稱一聲王師傅。
王師傅告訴司馬,真正的巧家古法小碗紅糖,必須完全用甘蔗汁熬制而成。
說起來也不難,甘蔗汁熬稠了,熬成糖稀,到顏色深紅,澆到小碗中,凝固後就成了。但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工業添加劑。
最好的甘蔗必須是長在金沙江邊沙地上的,因為溫度高,水汽足,會讓這裡的甘蔗含糖度高達14%-15%。
說的誇張一點,每當甘蔗成熟時,金沙江邊的風都是甜的(司馬沒感受過,但王師傅說得司馬很是心動)。
至於製作紅糖最好的時機,那必定是每年臘月前後的三個月里。
「早一天,晚一禮拜,這味道就不對了。」
王師傅先在甘蔗地里,認真挑選每一根甘蔗。據說這甘蔗甜不甜,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砍下的甘蔗,
用特製的工具「夾住」,
再用自己的肩膀一擔擔挑回去。
這邊先將甘蔗,
去掉底下的根,頭上的梢,
只用最飽滿的中段壓榨出汁,
那邊灶膛里的柴火也已經燒旺了。
熬糖不用煤氣或是天然氣,
必須是把甘蔗皮晒乾後當柴燒,
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堅持,
從沒有改變。
在一片白色水霧之中,
甘蔗汁中的水分快速蒸發,
糖分被留在鍋中。
看似「甜蜜」的活,卻不能有一點馬虎。
溫度是熬糖的關鍵。
不僅要有耐心,慢慢把糖水熬成濃稠的紅色。還要懂得掌握火鍋。
火候不夠,糖會發黃,不好看也不好吃;火候一旦過了,就糊了,這一鍋糖水就算廢了。
這一步,王師傅整整學了五年。
他40年如一日的堅持,
10斤甘蔗汁只能熬1斤的紅糖。
最後將熬煮濃稠的紅糖汁,
從沸騰的鍋中用勺子舀出。
用極快的速度,
把紅糖汁準確倒入準備好的小碗中。
這一勺下去,要倒的恰到好處,
太多太少都不行,沒有複雜的電子稱,
全靠手腕日復一日的掂量。
仔細看,碗里藏了一個小訣竅,就是開頭紅糖跳舞的秘密
過上一段時間,
等紅糖汁慢慢的冷卻,
就完成了從田地里的甘蔗,
轉變成一塊巧家古法小碗紅糖。
這時,
只要輕輕一扯事先埋好的線,
一塊塊小碗紅糖就會自己跳出來,
空氣中盪著淡淡的甜。
這樣用心熬出來的紅糖,一泡水,會像雞尾酒一樣自動分了4層。底部的紅糖水色澤清澈,如果用吸管從底部往上吸,杯子里會只剩下清水。
司馬第一次喝巧家紅糖時,心裡是「咯噔」了一下,前二十幾年喝的紅糖水,竟然都是假的。
王師傅做的紅糖,吸引來了蜜蜂
王師傅驕傲地說:「正宗的紅糖,一定是小碗狀的。」
但是這種小鍋熬制的手工紅糖的產量低、利潤微薄,村子裡年輕人一個個都跑出去做工程、運輸之類的活計……
總之,沒有人願意再繼承這門手藝。
要知道,曾經單單白鶴灘鎮就有七八十位糖匠,那時風光一時無二的手藝,現在竟然只有王師傅一人在堅守。
他常常蹲在甘蔗地里發獃
王師傅說,其實糖坊在鎮上還是多的很,只是大部分都摻了白糖,這樣做出的紅糖,因為價格便宜,往往賣的更好。
但這還怎麼能叫「巧家小碗紅糖」呢?
司馬不知道怎麼接話,甚至不敢去看他疑惑的眼神,那裡有著他對自己手藝炙熱的感情,就像爐膛里竄出的火焰一樣。
18歲那一年,這炙熱的火焰並沒有把他嚇退,只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原來紅糖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熬。
現在,
工坊外爐膛的火燒得正旺,
老人又在白霧繚繞中,
熟練的拿著手中的勺子,
熬著從未改變的小碗紅糖。
18歲到現在,將近40年過去,老人製糖工坊里的爐火一直燃燒著,就像他對巧家紅糖的熱情一樣,沒有都熄滅過。
他用最原始的方法,把自然的饋贈變成一塊簡簡單單的紅糖。
即便很多村民都在背後說,這個糖匠太「不知變通」,太過固執,不肯妥協。為什麼要和錢過不去?
王師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在大鍋前直起身子,擦掉額頭上的汗,想了想說:我一輩子都在做紅糖,我還是想做一鍋真正的小碗紅糖。
現在,他依舊待在雲南的小鎮上,守著這門百年的傳統老手藝。
但它不是非遺保護項目,也沒有上過有名氣的節目。遲早有一天,它和他會和那些傳統手藝一樣,被我們大家所遺忘。
或許只剩下那些嘗過巧家紅糖的人,才會明白老人堅持一輩子的匠心:甜蜜是這世界上最得之不易的一樣東西,每個遇見的人都應該要珍惜。
你說他們固執、不懂變通,
其實,
他們不過是想認真做一件事。
這樣的心情說出來,
又有幾個人懂得呢?
往期精選
他開了家只坐9人的路邊店,卻成米其林「全球唯一」,有人趕了600公里只為吃他親手做的一碗面
只賣2種麵包,就紅了整個日本?不得不說老闆娘這招一般人還真學不來。
盯著它看1分鐘,你就會心甘情願掏出銀行卡。這張神奇的海報,讓99%人無償刷掉一筆又一筆的鈔票……
20塊地攤貨被兄弟倆翻100倍賣掉,刷爆Ins不說,還在全球開出400家潮鋪……
原創內容,謝絕任何轉載
朋友圈請隨意
另:最近在招聘
回復消息【有束光】見詳情
※48塊一碗這樣的面,吃的人還很多,老闆的手藝我也是服了!
※成都丨上可為國禮,下可為民榻,但這門傳承了千年的手藝,也許真的要滅亡了。
※上可為國禮,下可為民榻,但這門傳承了千年的手藝,也許真的要滅亡了
※傳承200年古法,他用66年光陰熬制一塊小碗紅糖,「都不做,這門手藝就絕了」
※時隔多年,可否還記得農村宰豬人手藝,還是那麼的利索,只要一刀
※大爺靠這門手藝,年掙幾萬,不過兒子覺得丟人
※用爸爸傳下的手藝,他把木頭變成了美少年,所有看過的人被驚艷到了
※這門傳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藝,只有一位70高齡的老人還在延續,如今可能真的要失傳了
※老爸40多年的老手藝,切片蘸上汁,給我一斤都吃不夠!
※這位日本手藝人做了300多種木屐,一做就是幾十年,日本木屐,不是什麼潮流都可以流傳千年的
※家裡這幾件傢具,萬萬不能交給木工去做,再好手藝也能搞砸
※活好顏好,擁有超高手藝,征服了萬千少女的心,這樣的匠人全日本只有他一個!
※這樣的飯菜以為只有飯店能吃到,沒想到婆婆手藝這麼好!
※「靠手藝吃飯,我活得痛快!」當這個每天戴戒指修指甲的男人,長成不戴手套掄鎚子的匠人,十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開始眾籌*故事574】
※這一刻,我寧願他們不是手藝人!
※這個村莊一百年來都做這手藝,如今子孫都不感興趣,面臨失傳
※老人油條炸了五十年!現在卻不得不放下這門手藝
※武將出身的他,居然還會這個手藝,了不起!
※老爸40多年的老手藝果然不一般!聽說這東西在店裡都賣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