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酷學腿姐考研乾貨分享:馬原系列必背知識

酷學腿姐考研乾貨分享:馬原系列必背知識


酷學腿姐考研乾貨分享:馬原系列必背知識



All in是一種態度

堅持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因為只要你自己願意去堅持就沒有人可以阻止你,不讓你去堅持;但堅持又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因為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定是少數——就是成功者。其實人都有惰性,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異就在於成功者能夠在做事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東西來克服自己的惰性而堅持自己的目標,但失敗者卻不能。考研需要你去堅持!



酷學腿姐考研乾貨分享:馬原系列必背知識



1.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3 個基本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2 大發現的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2.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這種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和最鮮明的特徵。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二者以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為基礎,並在這種實 踐中實現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的。


3.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 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 品質。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4. 哲學基本問題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1.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 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2.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的,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5. 根據對世界狀態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2 種不同的觀點。辯證法堅持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則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6. 物質範疇是對物質世界多樣性和統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學概括。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客觀實在性,它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為人的意識所反映。意識從其本質來看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 是物質的產物,但又不是物質本身,意識是特殊的物質——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並反作用於物質。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建立在物質決定意 識這一唯物主義基本前提之上的。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無限度的, 它是受到客觀世界、歷史條件制約的。

7.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 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 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 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8. 規律是事物的內部聯繫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規律這一範疇揭示的是事物運動發展中 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客觀性是規律的根本特點


9. 聯繫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聯繫有 3 個特點:1.聯繫具有客觀性。堅持聯繫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繫 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2.聯繫具有普遍性。事物聯繫的普遍性有三層含義:其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繫之中。其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繫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並通過它表現出聯繫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聯繫是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內在體現。3.聯繫具有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因而事物的聯繫也是多樣的。事物聯繫的主要方式4.聯繫具有條件性。其一,條件對事物發展和人的活動具有支持或制約作用;其二,條件是可以改變,人們經過努力可以創造出事物發展所需要的條件;其三,改變和創造條件不是任意的,必須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10. 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事物的 發展是一個過程。所謂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 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1.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 種基本屬性。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鬥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聯結、相互制約的原理, 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

12.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在每一對矛 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雙方同歸於盡;矛盾雙方形成協同運動的新形式;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14.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是: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 然結果。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量變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的不顯著的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15. 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第二,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第三,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第四,辯證否定的實質「揚棄」

16.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實踐具有 3 個基本特徵:第一,實 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第二,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 的能動性。第三,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點。實踐的3 基本形式包括:物質生產實踐,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社會政治實踐和科學文化實踐。


17.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4 個方面:第一,實踐是認 識的來源。認識來源於實踐並不否定人的大腦和感官在生理素質上的差異對認識的影響,也不否認學習間接經驗的重要性。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第三,實踐是 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18. 認識的發展過程,首先是由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生感性認識,然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 識過程中的第二次飛躍,也是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


19.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 觀真理。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對於特定認識客體來說,真理只有一個,它不因主體認識的差別和變化而改變。


20.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正確認識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層含義:一是從廣度上說,有待於擴展;二是從深度上說,有待於深化;三是從進程上說,有待發展。每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接近,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


2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實踐作為 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指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22. 社會存在屬於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以及生產方式、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 展的基礎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23. 屬於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為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24. 生產力有 3 個基本要素:一是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它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誌。二是勞動對象。 三是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中還包含著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即一般生產力,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是第一生產力。生產關係是一種人和人的關係,但它是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結成的關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


25.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上層建築 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包括意識形 態(即觀念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包括國家政治制度、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在整個上層建築中,政治上層建築主導地位,國家政權是它的核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26.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社會基本矛盾。其中,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更為根本的矛盾,它決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的產生和發展;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7.人的本質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現實中的人。社會歷史是由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實的人,是基於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於一 定社會關係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


28.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群眾從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 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其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再次,人民群眾是 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最後,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9. 個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在社會發展中,所有 個人都起到一定作用。歷史人物,特別是傑出人物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評價歷史人物時,應堅持運用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30.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從必然走向 自由的過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認識必然,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


名 師 簡 介-陸寓豐



酷學腿姐考研乾貨分享:馬原系列必背知識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考研政治閱卷組成員、新東方集團政治名師、全國考研政治培訓師、南京新東方首席主講-2013年起連續命中考研政治原題和教育部官方答案要點,尤其擅長簡化理解和技巧突破,擁有高分學員無數。授課幽默實用,長相賞心悅目,被學生譽為「最美的實力派」老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酷學網 的精彩文章:

TAG:新東方酷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純乾貨分享 Java必備基礎知識點十
純乾貨分享 Java必備基礎知識點
泉州最好的美甲學校分享美甲小知識 — 修甲技巧與塗指甲油
頸腰椎病學員分享
學姐英國留學經驗分享 生活小知識
名師分享:小學語文8類疊詞總匯!考試必考,家有孩子請收藏!
紫砂壺知識分享沙龍
初學者健身計劃分享,真正的硬幹貨!
王牌老師經驗分享:小學語文必考選字填空,罕見的好資料,人手一份!
文藝學考博經驗分享
H薩墓鳥德心得分享:橙裝優先升級護腕肩膀
原創整理:微商賣貨實操乾貨分享
中考結束後,這位學霸給學弟學妹分享各科學習經驗!絕對高分秘笈
王力宏返母校領博士學位,座談會與學妹學弟分享經驗
學習技巧分享:精細讀書法
學長分享:英國留學套磁技巧介紹
炒股入門知識典故與實戰分享
英國留學禮儀常識分享
梵歌納乾貨分享:卡戴珊姐妹的美體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