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筆三法,逆入、折入、順入,試試管用否?
起筆,又稱落筆、下筆、發筆,是一筆一畫的開端,是點畫定格、承前啟後的關鍵環節,其用筆方法主要有逆入、折入,間或亦用順入的方法,不信,您試試一定管用!
一、逆入
逆入就是逆鋒起筆,即採用與行筆的相反方向(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遣鋒發筆。逆人的用筆方法與不同的筆法結合,往往可以寫出勢態迥異的筆畫來。如與轉筆結合,可寫出圓頭如篆之筆畫,表現出沉實渾勁,含蓄端莊的勢態;如果與頓筆、折筆結合,則可寫出方頭筆畫,勁健有力,意態昭然。
為什麼起筆要用逆鋒呢?
首先,用逆鋒寫出的筆畫顯得既內含筋骨,又方整俊健。
其次,漢字筆畫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內在聯繫,表現在書寫上就是取逆勢。漢字的書寫規則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中間後兩邊。這種規則本身,有逆鋒取勢的原因在。如數橫並列,寫完第一橫,就要把筆鋒從右移到左,即形成「欲右先左」,再寫第二橫,這就自然地要用逆鋒。再如幾個豎畫並列,寫完第一豎,就要把筆從下面提上來,形成「欲下先上」。可見,取逆勢存在於筆畫之間所形成的筆勢往來之中。
其三,用筆如舞刀出拳,欲使刀、拳有力,須先將刀或拳快速後縮,然後奮力衝出,逆鋒起筆與此理同。唯如此,方可把點畫寫得遒勁,矯健,氣勢充足。但必須注意,這種取逆勢的方法,在時間上是很短暫的。且人筆也是很輕的,須謹防造成粗頭、長嘴的病筆。
逆鋒在實際書寫的過程中,通常表現為兩種「逆法」,一是虛逆,一是實逆。所謂虛逆,就是筆鋒在空中作逆鋒動作,筆鋒在逆的過程中並不著紙,也即是空中取逆勢。所謂實逆,是指筆鋒輕輕人紙,向點畫的反方向運行極短的一段,然後再調鋒運筆。
二、折入
折人,就是折鋒起筆,即起筆與行筆之間毫鋒運動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有一個毫鋒轉向的環節;寫出現稜角,出鋒芒的方頭筆畫,顯得精神閃耀,形態畢露。也可稱之為「露鋒入筆」。
三、順入
順入,就是順著行筆方向順鋒入筆,筆畫利落流暢,起行渾然一體,神態自然成趣。
從傳統筆法看,歷代書家在自己的書寫實踐中,樂於運用逆鋒或折鋒起筆,這種起筆配合行筆、收筆中的折筆或轉筆的運用,可形成兩種不同的筆畫勢態,表現出剛、柔不同的風格特徵。而順鋒起筆,在魏晉小楷中、漢簡中用得較多,至唐代的中、大楷,偶爾用用,並不構成普遍現象。
※趙孟頫《臨蘭亭序》
※趙孟頫墨跡《吳興賦》手卷
※沈尹默行書《蘇東坡詩冊》精品
※散僧入聖楊風子,楊凝式的《韭花帖》、《夏熱帖》
※清代張季鸞手札,率意沖淡,有宋人尺牘遺風,十分精貴
TAG:書法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