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六韜》是著名古代兵書,也是武經七書中之一種。雖然隋書經籍志題「周文王師呂望撰」,但誠如章學誠所云:「古未嘗有著述之事」,[註:章學誠:文史通義,詩教上。]顯系託名,其真正作者已不可考。因此,該書成於何時,以及是否為先秦古籍,也就引起很多猜測。北宋何去非首先表示懷疑,南宋葉適遂斷定其為偽書。後世學者也大都認為它是偽書,應無疑義,但究竟偽在何時又還是有各種不同意見。直到七十年代初,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與河北定縣漢墓中掘出有關《六韜》和「太公」的竹簡後,始真象大白。
兩地漢簡都有《六韜》之文,均不見《六韜》之名,說明西漢時,大概署名太公的書均稱「太公」,而尚未有《六韜》之稱。兩地漢簡均有與今本相同的篇題和內容,又有許多不見於今本的篇題和內容,顯示今本並非全佚,只是漢代本的一部分。[註:《中國兵書通覽》,p.83。]
據專家考證,漢墓的埋葬時間可能在秦楚之際或漢初,簡書書寫年代應在埋葬之先,而成書年代又自必在書寫年代之前。所以,《六韜》應該不是秦漢以後的偽造品,而是先秦時代的遺留物。至於是在先秦那個時代,則還是尚待研究。不過從書的內容上來分析,則似乎認定其為戰國後期的產品比較合理。主要理由是該書有對儒、道、法、墨諸家思想兼收並蓄的趨勢,足以顯示其成書頗晚,在各家之後。[註:《中國兵書通覽》,p.118。]
關於《六韜》的著錄,以往認為漢志無《六韜》,隋志始加以著錄;又或謂漢志儒家類的「周史《六韜》即今本《六韜》。這都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漢志著錄有《六韜》而無《六韜》之名,即包括在道家類「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中,即其中的「兵八十五篇」。《六韜》內容多道家言,漢志將其列入道家類也非無理。史記稱「太公兵法」,漢志稱「太公兵八十五篇」,兩地出土之漢簡上也均未見《六韜》之名。最早記載《六韜》書名的文獻是三國志,由此可知東漢之後,《六韜》之名才開始流行。到唐魏徵等修隋志時,始首次在書目中著錄為「太公六韜」,遂沿用至今。
關於《六韜》的篇目,漢志著錄為八十五篇,今本(即武經本)則為六十篇,二者相差二十五篇。現在所看到的兩種漢簡本,和唐寫本殘卷中的篇題和內容有與今本相同者,也有不同者。後者可能是屬於另外的三十五篇,其全部內容已在流傳過程中喪失,又或為宋代頒定武經時所刪除。不過,就現存部分而言,《六韜》的內容還要算是相當完整,其價值也比那些殘書較高。
今本《六韜》共分六卷,即一韜為一卷,每卷篇數多少不一,共為六十篇。茲分述下:
(一)文韜:文師第一,盈虛第二,國務第三,大禮第四,明傳第五,六守第六,守土第七,守國第八,上賢第九,舉賢第十,賞罰第十一。
(二)武韜:發啟第十二,文啟第十三,文伐第十四,順啟第十五,兵道第十六,三疑第十七。
(三)龍韜:王翼第十八,論將第十九,選將第二十,主將第二十一,將威第二十二,勵軍第二十三,陰符第二十四,陰書第二十五,軍勢第二十六,奇兵第二十七,五音第二十八,兵征第二十九,農器第三十。
(四)虎韜:軍用第三十一,三陣第三十二,疾戰第三十三,必出第三十四,軍略第三十五,臨境第三十六,動靜第三十七,金鼓第三十八,絕道第三十九,略地第四十,火戰第四十一,壘虛第四十二。
(五)豹韜:林戰第四十三,突戰第四十四,敵強第四十五,敵武第四十六,鳥雲山兵第四十七,鳥雲澤兵第四十八,少眾第四十九,分險第五十。
(六)犬韜:分合第五十一,武鋒第五十二,練士第五十二,教戰第五十四,均兵第五十五,武軍第五十六,武騎第五十七,戰車第五十八,戰騎第五十九,戰步第六十。
從其編目上來觀察,即可發現《六韜》是一本內容非常複雜的書。清朱墉認為這本書是「規模闊大,本末兼該」似乎也非過譽。[註:朱墉:武經七書匯解。]全書組織也很合邏輯,從治國平天下的大戰略,一直說到戰術戰鬥的細節。每一卷「韜」都有一個概括性的主題,而卷中各篇又都有一明確的子題,即討論某一特殊問題。從現代的眼光來看,它可以算是一部軍事百科全書,把戰國時代所有的一切軍事知識都包括在內。各卷的主要內容可概述如下:
(一)文韜:討論治國用人的平時大戰略。
(二)武韜:以戰爭準備和軍事戰略為主題。
(三)龍韜:著重軍事組織,包括人事、情報在內。
(四)虎韜:討論各種天候地形條件之下的戰術。
(五)豹韜:討論各種不同的特殊戰術。
(六)犬韜:討論各種部隊的指揮與訓練。
基於以上的概略分析,可以了解《六韜》中的後三卷完全是屬於戰術層次,對於戰略思想的研究,幾乎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大可存而不論。至於前兩卷則顯然屬於戰略層次,而第三卷(龍韜)也與戰略有相當關聯,換言之,在這三卷中可以找到若干有價值的資料。
在文韜的第一篇(文師)中,對於政治的原理,作了一種開宗明義的宣布: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這是一種光明正大的民本主義,文中提到仁、義、德、道、利五種觀念,可以顯示這本書在思想上是同時受到儒家、道家、墨家的影響。
第二篇(盈虛)說明君主治國之道: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可見《六韜》的基本觀念與《尉繚子》頗為相似,即重人事而不重天命,這也可以想見其成書之時也許很接近。至於賢君之德又應如何:
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文王曰:大哉賢君之德也。
第三篇(國務)說明國之大務: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大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太公曰:愛民而已。文王曰:愛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此種愛民主義顯然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假使這本書是成於戰國末期,也就適足以表示其為對法家思想的反彈。本篇又云:
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於身,賦斂如取己物,此愛民之道也。
以上的描述與當時諸國的實際情形可說是恰好成強烈對比,足以顯示作者憤世嫉俗,無限感慨的心情。
第四篇(大禮)中更提出為政應尊重民意,俯察輿情的要求:
大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日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蔽矣。
第五篇(明傳)虛構文王寢疾時,希望能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
太公曰:王何所問?文王曰:先聖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這一段被原作者視為重要的「至道」,顯然是出於道家的思想。
第六篇(六守)提出兩項觀念,即「六守」與「三寶」,並說明失國之理由:
文王問太公曰:君國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與也。人君有六守三寶。文王曰:六守何也?太公曰: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文王曰:敢問三寶?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六守長則君昌,三寶完則國安。
所謂「六守」也就是用人的六種標準,不必再解釋,但「三寶」卻可算是新觀念,而且在先秦其他古籍中也無與此相同的說法,在經濟方面主張農工商三者並重,似乎是《六韜》的創見,比荀子和尉繚子還要更進步,因為他們只主張重農而不輕商,而《六韜》則主張農工商三者並重,尤其是重工的觀念更是前所未有。這又可以暗示《六韜》是成書於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的環境中。
第七篇(守土)有兩個觀念值得注意。其一是強調一切行動都必須乘早,遲了就會來不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原則,法國現代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對此曾一再強調,他說:「過去一切失敗經驗可歸納為一字,太遲……戰略的要義是預防而非治療。」[註:鈕先鍾: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p.174。]《六韜》則用比喻來說明:「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兩葉不去,將用斧柯。」其次,又指出:「人君必從事於富,不富無以為仁。」這在戰國時代是一種獨樹一幟的見解。幾乎所有的書都只確認富國為強兵的基礎。但《六韜》中並無強兵之論,反而強調不富無以為仁。這也就是認為仁政應以均富為基礎,代表儒家的傳統思想。
「文韜」(第一卷)實為《六韜》精華之所在,其所論均為為政之道,也就是平時安邦定國的大戰略。嚴格說來,是超出一般所謂兵書的範圍之外,這也正是這本書的特點。第一卷還有其餘的四篇,因無太多重要性,在此不擬加以分析。
《六韜》第二卷為「武韜」,一共只有六篇,比其他各卷都較少,似乎其內容是有佚散。而「兵道」一篇在武經本中原列在第一卷內。但《中國兵書通覽》則將其列入第二卷。以邏輯而言,該篇列入第二卷比較合理,今從之。[註:《中國兵書通覽》,p119。]
在第二卷中比較值得重視的部分可簡述如下:
第十二篇(發啟)是代表典型的道家思想: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這也和孫子所謂「無智名,無勇功」的觀念有所暗合。
故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聖人將動,必有愚色。
這也可能是導源於孫子所謂「鷙鳥之擊,至於毀折者,節也」的觀念。
第十三篇(文啟)中又有:
天有常形,民有常生,與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靜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從政是以天無為而成事,民無與而自富,此聖人之德也。
以上所述都含有濃厚的道家色彩。
第十四篇「文伐」在《六韜》中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篇。「文伐」是《六韜》所首創的名詞,其意義為用各種不同的非軍事性手段來打擊敵國。孫子所謂「伐謀」,「伐交」,事實上都可以算是「文伐」。這一篇對於「文伐」的方法曾作詳細的討論,共分十二節。概括地說也就是使用各種陰謀來減弱敵方的國力,破壞其團結,妨害其政務。對於十二節的內容不必細述,因為那都是世俗所熟知的方法,例如賄賂、美人計等。但這種觀念的本身卻值得重視,因為所謂大戰略的運用本來就是以非軍事因素為主。如能以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則又何必使用武力。進一步說,「文伐」也可作為發動戰爭的準備,「文伐」若已奏效,則也就能夠「勝於易勝」:
十二節備,乃成武事。所謂上察天,下察地,徵已見,乃伐之。
第十五篇「順啟」可略而不論,但第十六篇(兵道)則有值得研究的部分:
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黃帝曰;一者階於道,幾於神,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故聖王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
這一段中最難懂的就是「一」字,用現代術語來解釋,即為「主動」。簡言之,用兵必須保持主動,然後始能獨往獨來,「致人而不致於人」。在此提到「黃帝」,也說「兵為兇器」,可以證明《六韜》與《尉繚子》在思想上有相當的淵源,很可能為同一時代。
本篇最後,說到「外亂而內整,示飢而實飽」,這也就是孫子所說的「詭道」,至於「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無異於照抄孫子的「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成也」。(九地)
《六韜》除第一、第二兩卷外,其他四卷對於戰略思想所能提供的資料非常有限。唯第三卷(龍韜)中有兩篇值得分析。其一為「論將第十九」。在此篇中提出「五材十過」之說:
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則無二心。所謂十過者:有勇而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潔而不愛人者,有智而心緩者,有剛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六韜》論將雖與《孫子》只小有出入,但似乎比《孫子》還更較精密。其最顯著的差異為《六韜》把「忠」列為必要條件之一。這也可以暗示時代的差異,到戰國末期,各國多用客卿,所以「忠」當然成為一個重要條件。本篇結語說:
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將不可不察也。
很容易看出來這又是抄襲《孫子》。
其次為「軍勢第二十六」。其中有云:
故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故爭勝於白刀之前者,非良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備者,非上聖也。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
就思想而言,這又還是出於《孫子》,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句,這可能是古代兵書首次提到「技術」,而且還有所謂「國工」之稱。
善戰者居之不撓,見勝則起,不勝則止。故曰:無恐懼,無猶豫。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善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秧。
非常有趣味,《六韜》不僅模仿《孫子》,而且還照抄《吳子》。這又可以證明這本書成書較晚。
總結言之,《尉繚子》和《六韜》都可以作為戰國末期戰略思想代表。他們都受到前代或同時著作的影響。比較言之,《尉繚子》受法家影響較大,而《六韜》則受道家和儒家影響較多。《尉繚子》比較偏重軍事,《六韜》雖然大部分內容也是屬於軍事方面,但其對於為政之道(平時的大戰略)所發表的意見。則代表民本主義的正統儒家思想,可謂曲高和寡,有超時代的意義,非常值得推崇。誠然,這兩部書的真正作者為誰,迄今仍無定論,但其在戰略思想史中的地位仍應獲得肯定。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穩增長需要新思路
※普京稱俄羅斯實體經濟已停止衰退,2016年GDP僅下降0.2%已接近企穩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謝丹陽:2025年人民幣成為世界三大主要貨幣之一
TAG:首席戰略官 |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孫臏兵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司馬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兵家與兵書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家吳起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秦滅六國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蒙古的武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中國戰略思想的黑暗時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九變」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火攻」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元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始計篇」深度分析(二)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