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智能機器人取代氣象儀器,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智能機器人取代氣象儀器,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氣候環境的變化距離日常生活有多遠?2000年以前,「霧霾」還只是環境氣象學教科書上的一個名詞而已。雖然沙塵暴總在春天問候北方的城市,但防護林已經擋住了最可怕的部分。十幾年後的今天,環境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儀器監測得到的各項環境指標數據,從氣象站流向了智能手機的應用埠。面對需求變化,智能機器人開始取代傳統氣象儀器,以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智能機器人取代氣象儀器,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智能機器人取代氣象儀器,提供更及時的監測服務

相比人工取樣,田野機器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機器人中心」科技網站報道,隨著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環境監測進入熱門智能應用的隊伍。雖然最初機器人的監測範圍僅限於家庭房屋內部,但如今卻可以上天遁地,無所不「測」。


為測量土壤中一氧化二氮含量的變化,挪威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製作出一款名為「磁通」的田野機器人。它的外表純白,高度超過兩米,底盤上裝有三個輪子,在田野中行動時不會輕易陷入泥土。機器人上部為槓桿設計,橫在兩個支架上方的為機器大臂。大臂的頂部裝有移動天線和信號發射器等裝備,而大臂兩端則裝有兩個對稱的採樣器。

夜間活動時,採樣器能夠向下發出燈光,照亮採樣地表。機器人底盤中間的上方是進行化學分析的主機。分析結果出來後,會直接通過通信裝置上傳到電腦雲端,達到及時更新數據,並同步最新分析結果的目的。


與一氧化二氮相比,大眾媒體讓人們更熟悉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然而一氧化二氮使全球變暖的效力,比二氧化碳高出約300倍。在土壤板結或大雨連綿的情況下,土壤無法很好地暴露在空氣中,此時其中的細菌等微生物就會使用氮氧化物取代氧化物進行呼吸,從而產生一氧化二氮。


拉斯·巴肯是挪威大學的微生物生態學家,他表示,為了測量出一片試驗田中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必須要在這塊地上進行反覆不斷的測量。相比人工取樣,田野機器人大大提高了這項測量工作的效率。一塊土地原本需要27個小時的人工測量,「磁通」機器人只需一小時就能全部完成。


儀器與飛行器的結合,有助於了解氣候變化和解決氣象問題


除了基於地面檢測的機器人之外,雲端之上的機器人氣象監測也已成真。歷史上在19世紀末期就已經出現具有良好伸張率的氣象橡膠氣球。等到20世紀大氣科學爆發性發展時,氣象飛機和無線電探空儀都已是垂直探測大氣的成熟工具。

在此基礎之上,如今各國科學家們為監測大氣氣溶膠顆粒物的狀況,使用最新的飛行器搭載遠程感測器,用來檢測雲層何時會形成降水。這與使用能見度儀來測氣溶膠不同,後者外形如旗杆一樣,是只能被固定安裝在地面監測站內的氣象儀器。飛行器卻可以自由在雲層中穿梭往返,直到獲得各個氣象層的全部數據為止。


在歐洲,「大氣遙感初步培訓」簡稱ITaRS,就是一項旨在使用智能飛行器進行氣象探測的項目。該項目由歐盟的「瑪麗-居里行動組」創建,為德國科隆大學所主導,曾得到歐盟第七框架計劃EP7的技術與資金支持。EP7的時間跨度為2007至2013年,是歐盟投資最多的全球性科技開發計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大科技合作計劃,總預算超過505億歐元。


在ITaRS項目中,諸如輻射線測定和激光雷達的相關儀器,在監測大氣成分和研究氣象動力學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這類儀器與飛行器的結合,有助於了解氣候變化和解決氣象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數值天氣預報和大氣污染領域的重要課題,甚至從更深層次來說,與軍事氣象都有著密切聯繫。


氣象研究正在逐步與機器人的智能系統相融合


地面的機器人的高效監測為研究者提供最新數據,而空中檢測技術精確度的提升又拓展了研究空間。風暴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怎樣的條件?不同維度和地域上空的雲層,需要怎樣的濕度、壓力和凝結核才可以形成降雨?這些研究都在逐步與機器人的智能系統相融合。

瑪麗亞·巴雷拉是ITaRS項目組的專家之一,她認為,現有大氣層模型中的一個主要不確定性在於,大氣層中雲層和氣溶膠膠質的相互作用方式。現有知識不足以回答雲層形成的細節問題。而ITaRS項目發明的飛行器技術不僅能夠增強科學家對大氣層運動的理解,還能幫助減少氣象預測模型中的不確定性,從而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研究者在得到大氣狀態的實時反饋後,通過模型計算就可以得到更精準的預測結果。


當然,專業化發展並不是環境監測機器人發展的唯一方向,可隨身攜帶的天氣監測設備也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比如美國「濕度實驗室」研究團隊推出的一款名為「天氣點」的手機配件,外形看上去像一把造型奇特的鑰匙,但卻能幫助用戶通過手機應用App及時了解所在地的環境狀況。


可以說,依託機器人硬體,智能系統的發展拉近了氣象環境與科學研究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環境問題與日常生活的距離。在人們通過各種埠獲得氣象環境數據,了解環境變化的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將更加深入人心。


(原標題:為監測氣象環境 留下一雙「機器之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儀器網 的精彩文章:

南京檢驗檢疫口岸將用CT機對付外來物種
基因測序免費將成市場趨勢 純測序公司面臨嚴峻挑戰
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儀檢測技術
全球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微生物產業仍是一片藍海
解讀生命密碼:基因檢測與精準化健康管理

TAG:中國化工儀器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的氣象武器就是通過人工影響天氣和氣候在軍事上的應用
大數據時代的氣象服務應用分析
美軍在研究能導致地球氣候環境異常變化的氣象武器也稱末日武器
氣候與氣象武器(二)——氣象武器的定義與特徵
無人機也能探測颶風?人工智慧還能預報冰雹?快看全球氣象科技大事件都有哪些!
氣象信息服務企業備案系統 用戶操作手冊——企業端用戶手冊
華風愛科亮相GMIC 做更有溫度的氣象服務營銷
創新監管 培育市場:讓氣象信息傳播不再「任性」
堪比核彈的「氣象武器」
氣候與氣象武器(三)——各國氣象武器發展
氣候與氣象武器(一)——氣候與戰爭
氣候變化致傳統節氣「失效」?氣象專家稱「整體吻合」
精準服務 觀測先行——全運會比賽順利進行之時這些氣象人在做什麼?
氣象武器:危害或超大型核爆炸
高科技武器指:氣象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納米武器等
巨型颱風頻發,美國應用氣象武器改動氣候,對世界形成嚴重要挾
氣象局停發霾預警?工作人員:正與環保部協商聯合發布機制
許昌:智慧氣象助力三夏麥收氣象服務
氣象觀測儀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