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徜徉千古雄關 探尋「道家之源」

徜徉千古雄關 探尋「道家之源」

徜徉千古雄關 探尋「道家之源」



在廣袤的豫西大地上,坐落著一座歷經滄桑與輝煌的關隘,它因「丸泥可封之險」而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因老子在此著寫《道德經》而被稱作「道家之源」。它就是千古雄關——函谷關。千百年間,函谷關以「名關、名人、名著」而飲譽天下,厚重的軍事文化和道家文化交相輝映,散發著獨特而持久的魅力。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城北12公里處,始建於周,是我國建造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它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通衢咽喉。1992年,靈寶市政府按照原古關圖形,投資重建了關樓,後將其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該景區佔地面積有5000餘畝,主要景點包含老子聖像、道德天書、太初聖宮、大道院、道家養生園、藏經閣、雞鳴台、碑林、關樓、函關古道等50餘處。作為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於一體的人文遊覽區,函谷關吸引著海內外無數遊客來此觀光旅遊,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蘊令人傾倒。


日前,記者走進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近距離感受千古雄關的魅力。當日,天清氣爽,陽光下一望無垠的太極聖湖波光粼粼,紫銅鍛造的老子聖像金光燦燦,一面長365米、高12.3米的石牆上用篆體鐫刻著《道德經》全文,是為「道德天書」,氣勢恢宏,令人震撼。一旁的牆壁上用草書反刻著《道德經》部分經文,別出心裁的創意寓意著「正言若反」。拾級而上,沿著青石鋪就的通道直至太初聖宮,宮前松柏蒼翠、香火繚繞,祭祀的香客絡繹不絕。


徜徉在太初聖宮,每一處碑刻、石雕和壁畫,無不閃耀著老子思想和道家文化的奇異光彩。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相傳公元前516年,老子辭官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邀,在此寫下被譽為「東方智慧結晶」的《道德經》。《道德經》共八十一章,縱說天地玄機,智論人生哲理,盡占治國權謀,所涉領域包括地理、醫學、軍事、養生、歷史、政治、環保等。從公元7世紀起,《道德經》流傳於世界,先後被譯成100多種語言600多個版本,深刻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哲學、道德、政治和文化,至今仍有許多人不斷研習老子思想,並將之應用到各個領域。


「老子思想蘊含著豐富的衍生現代文明的基因,研究老子和《道德經》是當今全世界的共同課題。」函谷關景區工作人員何新濤說,作為《道德經》的誕生地,函谷關被人們視為仰慕、神往之地,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讓這座雄關美名遠揚。

從太初聖宮出來,經過一條景色優美的小徑,便來到了雄偉壯觀的函谷關關樓。登上關樓,憑欄遠眺,昔日硝煙瀰漫的函關古道早已沉寂,似乎正無言訴說著那些歷史往事,將人的思緒帶回到千百年前旌旗獵獵、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面……


史料記載,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一人當關,可以當百,由是函谷關遂雄天下」。因位置獨特、地勢險要,函谷關進可攻退可守,軍事意義重大,在此發生過許多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著名戰爭。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五國第一次聯合伐秦,攻到函谷關時,「五國之師皆敗走」,秦國憑藉函谷天險,掃平關東六國,建立秦王朝;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部西進滅秦,在函谷關和項羽對峙;公元756年,安祿山與唐軍統帥哥舒翰在函谷關一帶進行了著名的桃林之戰;1944年,中國軍民據守函谷關與日軍展開戰鬥,使日寇未能繼續西進;1947年,陳謝兵團強渡黃河,攻佔函谷關,解放靈寶縣城……在史料典籍中,如此的戰例有數百次之多,有力證明了函谷關在歷史戰爭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神奇雄險的函谷關,見證了歷史的風塵雲煙,同時也衍生出大量意蘊深刻的歷史典故,如「紫氣東來」「雞鳴狗盜」「作法自斃」「玄宗改元」等,這些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充分顯示出函谷關深厚的文化積澱。古往今來,更有無數文人騷客以及天子皇帝慕名來到函谷關,如唐太宗、唐玄宗、杜甫、李白、林則徐、魯迅等,他們或讚頌山河形勝,或思念先哲聖賢,或感悟歷史滄桑,留下的墨寶佳作成為函谷關寶貴的文化財富。


而今的函谷關作為一處勝景,使遊覽者流連忘返,嘆古思今。來自陝西渭南的遊客張女士感慨地說:「終於來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這裡的軍事文化和道家文化意蘊深厚而豐富,令人敬仰、震撼!」


為了使人們深入了解函谷關的厚重文化,近年,靈寶市積極發展函谷關旅遊業,擴大招商引資,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多次舉辦春節廟會、元宵節燈會等傳統活動,在三門峽國際黃河文化旅遊節時舉辦「千人穿越函關古道」活動,同時大力開展「千人誦讀道德經」等一系列紀念老子的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好評。景區內的講經堂,吸引了大批企業單位和學校來此開展道德講堂,讓人賞景悟道、凈化心靈。為弘揚《道德經》中蘊含的廉政思想,三門峽市、靈寶市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函谷關建設修德養廉教育基地,成為景區的一大亮點。該基地於2013年5月建成,現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人們在感受函谷關厚重歷史文化的同時,又可沐浴廉政文化的和風細雨。

「目前,景區的各項服務功能還不夠完善,還存在文化表現形式單一等問題。」何新濤說,下一階段,景區計劃大力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著力建設民俗文化一條街,拉長旅遊產業鏈,同時加快大型實景演藝節目籌備進度,全面提高景區人氣。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我們期待著古老的雄關勝地,在新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以璀璨的歷史遺產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煥發出新的榮光,推動三門峽旅遊文化和各項產業繁榮發展。


記者感言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是民族的血脈,更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作為千古雄關、道家之源、人文寶庫,函谷關源遠流長的軍事文化和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函谷關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這種無形的資產,既凝結著函谷關的過去,更預示著函谷關的未來,值得後人不斷深入發掘、繼承和借鑒。

採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函谷關的厚重文化底蘊,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景區開發管理者對函谷關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的成果。縱觀三門峽地區各大人文景區,函谷關景區的開發保護和軟硬體建設走在前列,景區在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和人文享受的同時,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此外,管理者對於景區不足和未來發展都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並作出翔實的規劃,這讓我們不禁對函谷關的未來充滿期待和嚮往。


新一輪發展大潮風起雲湧,持續開發建設、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發展文化產業、建設特色文化品牌、推動旅遊經濟,已成為函谷關、靈寶乃至三門峽發展的迫切需要。這是一條意義深遠而任務艱巨的道路,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為之努力,讓古關綻放新的光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鐵爐山,西山道教文化中的一座聖山
最早道觀永樂宮壁畫將「容顏永駐」 面積過萬平方米
陶公廟:長沙最早的道觀
河北桑乾河大峽谷:「空中道觀」頗壯觀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探尋千年蜀道之劍門關
尋源中國之尋夢徽州——探尋中國文房本源
周忠和:探尋遠古之謎
湘西深處尋情記 探尋古丈紅石林的美與魅
探尋土家人的世外桃源——雲舍
探尋千年蜀道之明月峽
探尋千塔之城蒲丹,造訪神秘國土緬甸
之——探尋太陽
探尋三江源秘境——透過「千里眼」瞰遍我國首個國家公園
揭秘絲路必經之地,探尋華夏文明之源
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探尋遠古文明
基因組分析探尋古希臘青銅文明起源
探尋瑤人遠祖的故鄉青瑤峒
在山西,我們探尋華夏文明的之源
一篇文章探尋中國古代測字的神秘之處!
探尋日本「秘湯」:尋找千與千尋里的原始湯屋
仙居古村探尋第二十站-千古鹽道山嶺峻
如童話般美!探尋中國唯一的貝飾古民居——泉州「蚵殼厝」
永康古村落探尋之三:芝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