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滅國最多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和三國等歷史時期一樣,大小戰爭頻繁。對於春秋初期的數百個諸侯國,經常數百年的激烈戰爭,最終由秦始皇來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秦王朝。對於秦始皇來說,在戰國末期至多消滅了十餘個國家。當然,這不是秦始皇能力不夠,主要是很多諸侯國在此之前已經被戰國七雄兼并了。比如楚國在戰國時期吞併了越國、魯國等,齊國滅宋國等,韓國滅鄭國等。
一
那麼,在春秋戰國時期,哪位國君的滅國數量最多呢?對此,在筆者看來,有兩個可以和秦始皇的滅國數量比拼一下。一是秦始皇嬴政的先祖秦穆公,秦穆公曾經滅掉西北戎人所建立的國家20個(有說12個)。在春秋時期,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其任內獲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人為良將。在謀士良將的幫助,除了滅掉了西北戎人建立的一二十個國家,秦穆公吞併了梁國、芮國、滑國等。比如滑國就是秦軍準備攻打鄭國,結果順手消滅的小國。
二
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而在秦穆公之前,更牛的晉獻公,攻滅驪戎、耿、霍、魏、虞、虢等國,歷史上稱為「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獻公的父親是曲沃武公,此人洵非簡單人物,他以「小宗」的身份,憑藉優勢的武力攻滅了翼地(今山西翼城東南)的晉國「大宗」晉緡侯,以庶奪嫡,成為晉國新的統治者,也即歷史上的晉武公。
三
公元前677年(晉武公三十九年),晉武公去世,詭諸繼位,是為晉獻公。公元前669年晉國大夫士蔿對晉獻公說:「原晉國的公子們人數很多,不誅殺他們,將會發生禍亂。」於是晉獻公派人把原晉國諸公子們全部誅殺,而建都城,命名為「絳」,開始以「絳」為都城。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為晉獻公排斥公族子弟,重用士族,為晉國被魏趙韓三家肢解埋下了伏筆。在徹底解除了「公族」對君權威脅這一後顧之憂後,晉獻公於公元前661年將一軍增擴為兩軍,他本人親領主力上軍,而由太子申生統率下軍。
四
最後,總的來說,晉獻公在位時期兼并鄰國,開拓疆域,除消滅虢國和虞國外,又先後消滅了北邊的霍國、楊國,南邊的芮國、魏國、郇國、耿國、冀國、驪戎、赤狄等國家和部族。在此基礎上,黃河中游地區幾乎都是晉國的疆域。此後,晉國不僅和與齊國、楚國、秦國成為當時四強,更是在和楚國的百年爭霸中稍佔上風。而晉文公、晉悼公等人取得的霸業,都離不開晉獻公打下的基礎。
文/情懷歷史
(漫談東周列國志:三百三十二)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春秋戰國,滅國最多的人不是秦始皇,他的滅國數是秦始皇數倍
※為何三國時期劉備集團猛將輩出,卻屢戰屢敗,最先滅國,原來是這
※為何春秋時期的戰爭不滅國 到了戰國就變化了?
※中國歷史上最「硬」的時期,哪國不服就是「打」,滅國還堅持了38年
※他是樂毅先祖,一生只打一次仗,還是戰國初期滅國大戰!
※韓國說三國這人是他們的,只因曾被他打的高麗幾乎滅國?
※什麼是國力與榮光?看大唐帝國的滅國之戰,甚至可以一人滅一國
※此國百年來不設軍隊,稱永遠是中國藩屬國,最後卻被日本滅國
※皇太孫當皇帝,結果都悲劇了,不是滅國,就是斷後
※春秋戰國時,這個頑強的小國太悲催,被輪番滅國
※二戰時期最作死的國家,敢違抗德國命令,最終差點被滅國
※三國時期其實還有「第四個」國家,後因野心太大,被滅國!
※秦始皇發動了滅國之戰,但是得到他後,卻又棄而不用,為什麼?
※三國一猛將,差點將高句麗滅國,若他不死,司馬懿家族將會很慘
※二戰期間中國竟不是最弱的而是這個國家 30天就被德國打滅國
※被遺忘的英雄,一個人時隔千年的滅國大戰,殷鑒不遠,印度能否幡然悔悟?
※曾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被兩次滅國,現在依舊超有錢
※戰國時最搞笑的國君,在齊國的忽悠下進攻楚國,結果被滅國
※他雄才大略,滅國無數,可也是最憋屈的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