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科學界可以向日本學習什麼?

中國科學界可以向日本學習什麼?


編者按:


日本在邁入21世紀的最初17年里,平均每年都有1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引起不少有識之士的反思。北京大學科學技術史教授周程通過系統考察日本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多重因素,提出了對中國科學界的可資借鑒的四點啟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知識分子》編輯部希望通過相關話題討論,促進中國科技進一步發展。



撰文 | 周程(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


責編 | 程莉




  



2016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1945-)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至此,日本已有22人榮獲諾貝爾科學獎(含兩名日裔美籍物理學獎得主)




此前,日本曾於2000-2002年連續三年摘得諾貝爾科學獎桂冠。這次,日本又連續三年都有人獲獎,而且這三年獲獎人數高達6人(含獲獎研究成果在日本作出的日裔美籍學者中村修二),比本世紀初的那次還要多2人!



日本在邁入21世紀的最初17年里,平均每年都有1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僅次於美國,將過去的諾貝爾獎強國——英國、德國、法國遠遠甩在身後,令國際社會驚嘆不已。人們不禁要問:






日本為何在21世紀初期會出現諾貝爾獎「井噴」現象?



它對中國的創新型國家建設有何啟示?






關於第一個問題,筆者已在《知識分子》刊發的《17年17人諾獎:日本科學為何「井噴」?》一文中進行了探討[1],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擬重點圍繞日本的諾貝爾科學獎「井噴」現象對中國科學界有何啟示問題談些一孔之見。




諾貝爾科學獎授獎情況概覽



在對日本新世紀17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年齡、取得獲獎奠基性研究成果時的年齡以及升任教授或研究員時的年齡等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概覽一下1901-2016年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以及獲獎人數的變化等情況。



1
多數獲獎者年過花甲方榮膺桂冠



1901-2016年間,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的人數分別為204人次、175人次、211人次,他們榮獲諾貝爾科學獎時的平均年齡分別為55.1歲、58.2歲、57.8歲,總平均年齡為57.1歲。





表1 1901-2016年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




但是,若以10年為一個時段進行統計,結果顯示,自195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呈逐漸增長態勢。進入21世紀之後,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接近但仍未達到65歲之外,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均超過65歲。詳見圖1。




圖1 1901-2016年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階段性平均年齡與人數[2]



2
戰後獲獎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1951年後,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獎每10年的獲獎人數均高於二戰之前的各個時段。而且,當我們以5年作為一個時段統計諾貝爾三個獎項的獲獎人數後發現,諾貝爾科學獎的獲獎人數明顯呈現上升趨勢,戰後每個時段的獲獎總人數均高於戰前的各個時段。參見圖2。





圖2 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變動情況



3
「大科學」的興起導致諾獎越發越晚、越發越多



平均獲獎年齡越來越大,平均獲獎人數越來越多的現象主要是由二戰之後大科學的興起造成的[3]。大科學時代的一大特徵是參與科學研究的人員越來越多,高質量科學研究成果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誠如諾貝爾博物館館長古斯塔夫·謝爾斯特蘭德所指出,大約100年前,世界上只有大約1000名物理學家;如今,全球範圍內的物理學家大概有100萬人。換言之,100年里物理學家的人數增長了1000倍。這樣一來,作出傑出科學貢獻的眾多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等候時間越來越漫長,你[獲獎者]不會在取得突破後馬上得獎。」[4]




解決科學家等候獲獎時間過長的一個可能的辦法是,增加每年的評獎名額。但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甘那·馮海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果獲獎人變為4人、5人或是更多也並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你總需要畫一條線,而這條線之上,總會有貢獻接近的人。」[5]也就是說,即使增加評獎名額,也很難立竿見影地解決科學家等候獲獎時間過長問題。因此,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當前只能採取儘可能地用足每年的9個頒獎名額的辦法來緩解矛盾。




要而言之,諾貝爾科學獎「不夠發」的難題主要是因為小科學時代設立的諾貝爾獎已經有些不太適應大科學時代的需要造成的。只要不改變現有的三大獎項評審辦法,就很難解決大科學時代出現的諸如團隊集體貢獻之類問題。





日本新世紀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統計


1
獲諾獎時的平均年齡高達68歲



從表2中可以看出,日本新世紀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相差不大,分別為68.8、67.7、67歲。新世紀17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總平均年齡為68歲,雖然明顯高於1901年以來的全球590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總平均年齡57.1歲,但只略高於同期全球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總平均年齡。就此而言,不能說日本科學家在獲頒諾貝爾科學獎的過程中受到了西方的歧視。





紅色為升任教授時的年齡,總平均值為:43.35


綠色為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時的年齡,總平均值為:40


藍色為獲諾獎時的年齡,總平均值為:68



2
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時的平均年齡只有40歲,獲獎時滯為28年



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日本新世紀17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時的平均年齡為40歲,比他們獲獎時的平均年齡小28歲。這意味著,日本新世紀17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獲獎奠基性成果大約是在1972-1988年間取得的。這一時期,日本經濟剛完成國民經濟雙倍增計劃,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提升[6]。因此,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強度得以超過2%,迅速趕上歐美主要發達國家。這從圖3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圖3 主要國家研究開發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之比[7]




2000年以前,全球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時的總平均年齡為38.6歲[8]。如果以20年為一個時段進行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不難看出,雖然日本新世紀的17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齡為40歲,大於38.6歲,但與1981-2000年全球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平均值 39.5相差不大。這意味著,20世紀末期以來,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的峰值年齡在40歲左右,科學家年齡趨近這個峰值時創造力最旺盛。






表3 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齡



3
升任高級職稱時的平均年齡高達43.35歲



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那就是日本新世紀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升任教授時的平均年齡非常接近,分別為42.9、43.8、44歲,三個獎項的總平均值為43.35,比他們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的總平均年齡晚3.35歲。




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中青年時期大都是科研業績十分突出的拔尖型人才。即便是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優秀群體,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仍需到40歲以後才能晉陞為教授或研究員。像這次獨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大隅良典到了51歲才升任教授,而且還是在轉出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相當於美國的文理學院)之後才獲得晉陞的。大隅良典並非個案,因發明藍光LED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赤崎勇也是在52歲時才成為名古屋大學的教授[9]




多數人到45歲左右時才有可能晉陞為教授,主要是因為日本大學裡的教授職數受到嚴格控制。在英國,一個系通常只有1名教授。德國和日本稍好一些,但通常也只是一個「講座」(教研室)才有1名教授。教授不退位,教研室中的副教授就不能升為教授。即使教授退位了,也是對外公開招聘教授,教研室中的副教授只是在同等情況下優先罷了。由於教授職數少,升職競爭激烈,因此中青年教師就不會急於升職,而是靜下心來做研究,以便將來用研究業績說話。在教授都具有真才實學的情況下,社會對教授的評價也就會比較高。這樣,政府「富養」教授也就會更容易獲得支持。「富養」教授又會促使中青年教師更加關注高質量研究成果的取得。此舉或是日本不斷湧現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重要原因。





對中國科學界的啟示




1
有必要像日本那樣在大學裡普遍設立榮譽教授稱號



進入新世紀之後,全球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已超過65歲,日本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甚至高達68歲。而且,隨著大科學的發展,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還會進一步增大。




絕大多數科研人員年滿65歲之後都會進入退休狀態。然而,退休並不意味著不再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問題是退休後仍繼續以退休前的學術頭銜參加社會活動很容易引起誤解,甚至有可能會傷及原工作單位的聲譽。因此,日本的大學特地設立「榮譽教授」稱號以解決這一問題。




「榮譽教授」稱號屬於終身性質,但不附帶任何物質利益。只要在退休前沒有違反師德和科學研究倫理規範,而且取得了不俗的科學研究成果,不論是哪個大學的教授,經該大學教授會同意後,都可以獲頒「榮譽(休)教授」稱號。




設立「榮譽教授」稱號無疑有助於激勵廣大教學研究人員在職期間嚴於律己、努力進取;也會為德高望重的教學科研人員退休後發揮餘熱提供便利。日本的這一成功經驗,也許值得中國的大學借鑒。



2
晉陞正高職稱時的平均年齡不宜降得過低



日本新世紀17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晉陞正高職稱時的平均年齡為43.35歲。業績不是十分突出的教學科研人員晉陞正高職稱時的年齡通常都會高於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一般在45歲左右。




而在我國,一些高校出於留住或爭搶人才的需要,競相破格提拔教授,以致在二、三十歲就被提拔為教授的比比皆是。而且,隨著「百千萬人」計劃和「江河湖海」學者等項目的推進,一批年輕教授擠進了高收入階層。這不僅會導致一些年輕精英在晉陞教授之後很快失去在科研領域繼續奮鬥的動力,而且還會導致很多年輕學者急於求成、浮躁不安,甚至為了快速晉級而不擇手段。




此外,降低職稱晉級平均年齡之後,還會導致教授隊伍的肥大化與低質化,不僅使教授隊伍魚龍混雜,而且還使政府無法「富養」教授。「窮養」教授的結果是,大批有志於在科研領域有所作為的教授因無法維護住職業聲望與個人尊嚴而對科研心灰意冷。糟糕的是,這種態度還會給年輕學者和青年學生造成不良的示範。




中國已經走過了學術人才嚴重斷檔、青黃不接的艱難歲月,在學術事業穩定發展、蒸蒸日上的今日,或許可以借鑒日本晉陞正高職稱的做法,將平均年齡大致控制在45歲左右。



3
將科研資源的分配向40歲左右的年輕學者傾斜



日本新世紀17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取得獲獎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齡為40歲。在日本,這個歲數的科研人員大多還是副教授,由於同齡人大都還沒有晉陞為教授,而且很多用人單位都規定了應聘教授者的年齡下限,故他們仍可以心無旁騖地開展科學研究。之所以沒有做教授,不是因為他們的水平不行,而是年齡還沒有到。重要的是,副教授在日本可以像教授一樣申報科研項目和招收博士生,加上40歲前後正處於創造力高峰期,因此他們完全可以做出絲毫不遜於教授的科研業績。




在我國,以40歲作為年齡上限的科研項目仍屬於稀缺資源。大量的科研經費仍然掌握在50歲以上的「大腕」們的手中。而且,副教授招收博士生時,不僅會遇到博士生導師資格問題,而且還會受到博士生招生指標的限制。雖然處於創造力高峰期,但由於既缺錢,又缺人,所以這些年輕學者很難做出具有高衝擊力的科研業績。欲改變這種狀況,有必要借鑒日本的做法,將科研資源的分配向處於創造力高峰期的40歲左右的年輕學者傾斜。



4
近期不宜像日本2001年那樣提出50年30個諾獎計劃



日本新世紀17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獲獎時滯為28年,他們的獲獎奠基性成果大都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取得的。當時,日本的研究開發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剛剛越過2%。




中國的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強度直至2013年才超過2%,與日本相差30餘年。若中國也像日本一樣,在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之後,開始產生一批諾貝爾獎級科學研究突破;而且獲獎時滯與日本旗鼓相當,那麼中國的諾貝爾科學獎高產期應該出現在建國100周年前後。換言之,在近10年里,中國不太可能像日本那樣出現諾貝爾科學獎「井噴」現象。因此,至少在建黨100周年前,不宜像日本2001年那樣提出50年30個諾獎計劃[10]




原文刊載於《中國科技論壇》2016年第12期,《知識分子》獲授權刊載,略有修訂。




作者簡介






周程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交叉科學系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創新戰略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




曾任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科學技術政策室外國人特聘研究員,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留學中心客座准教授,東京大學教養學部非常勤講師,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副部長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科學社會史,創新管理與科技政策。




參考文獻:


[1] 周程.17年17人諾獎:日本科學為何「井噴」?[OL].知識分子,2016-10-04[2016-10-17].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2/1/158917984.html.


[2] 諸平.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獎獲獎最佳年齡分布[OL].科學網,2016-10-07[2016-10-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1007284.html.


[3] [美]普賴斯.小科學與大科學[M].北京:世界出版社,1982.


[4] 張全.諾獎科學家為何老齡化[N].解放日報,2016-10-16(04).


[5] Mukhopadhyay R. Is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still relevant?[J]. Anal. Chem., 2009,81(19): 7866-7869.


[6] 秦皖梅.21世紀初日本諾貝爾獎的井噴現象考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29-37.


[7] 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科學技術?學術基盤調查研究室.科學技術指標2015[R].東京: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2015-08:16.


[8] 陳其榮.諾貝爾科學獎與青年科學家創新機制探析[A].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青年科學家創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課題研究論文集[C].北京: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6:91-95.


[9] 周程.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共同驅動型科技突破——赤崎勇何以能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J].科學與管理,2014,(05):3-9.


[10] 周程.從「技術立國」到「科學技術創新立國」――日本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及其啟示[J].自然辨證法研究,2001,17(Z):85-90.




本文系《知識分子》與《科技日報》聯合出版的系列專欄文章。




點擊訪問已發表精彩文章:




20160912 饒毅:以智力推動科學,以科學貢獻社會 | 與《科技日報》聯合開篇


20160922 王小凡:國產新葯的「制度瓶頸」怎麼破?


20160926 中國需要擴大以人為本的科研資助機制


20161010 魯白:與日本比,中國科學的差距在哪兒?


20161017 張雙南:科研工作者退休年齡應該差異化


20161024 徐星:在韓春雨事件中我們還該關注什麼?


20161031 饒毅:我國今天的新葯創新超過了1970年代嗎?


20161107 魯白:科學家創業能成嗎?


20161114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文章的冷思考


20161121 呼籲給予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20161128 馮長根:論文評價,唯有「影響因子」?




暢談科學精神、領略科學前沿、欣賞科學文化、促進科學發展,歡迎來稿共談!聯繫地址:zizaifenxiang@163.com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中美CUSPEA | 新羅德學者 | 好死 | 狗的起源


屠呦呦 | 王曉東 | 白岩松 | 何江 | 張鋒 | 楊振寧


大隅良典 | 科學隊長 | 冬蟲夏草 | 艾滋 | 疫苗


吃貨 | 盧煜明 | 王小凡 | 核心期刊 | LIGO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點擊「閱讀原文」,牽手科學隊長!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內日語專業的學生到日本留學可以選擇什麼專業呢?
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美女學霸!
燃!向日本學習「如何學習」!
日本「就業神器」受中國學生青睞:學自己想學的
日本留學知識儲備:日本專門學校的優勢解讀
日本町田市也要學英國搞獨立
給準備留學日本的你:留學面試技巧
日本史學教授:因喜歡三國演義 學歷史態度有問題
馮學榮:日本滅亡民國的國策並不存在
建築抗震,我們可以向日本學習什麼?
日本比中國更重視敦煌學
熊培云:中國人要學習日本的責任意識?
俄羅斯僅用1張紙就讓日本和美國都閉嘴老實了:中國真應該學學
中國是否應該學習日本-刺破樓市泡沫?
見證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
日本大學院和國內研究生有何區別?
日本留學生得中國書法精髓,和嵯峨天皇齊名
日本東京大學VS中國清華大學,到底哪個更難考?
日本東京大學VS中國清華大學,到底哪個更難考?
國外人後悔留學日本的理由